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794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显示装置画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量子点技术应运而生。量子点技术的原理是:蓝光通过激发量子膜层中的量子点形成二次较纯的红光或者绿光,生成的红光或者绿光与直接通过量子膜层的蓝光混合形成具有极高色域的白光,大大改善了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

如图1所示,传统的背光模组1′中,通常在导光板11′的侧面设置有反射贴12′,用于防止射入导光板11′中光的外漏,避免背光模组1′亮度的降低。量子膜层13′通常设置在导光板11′的上方,蓝光(如A方向)照射到反射贴12′后,通过反射贴12′的镜面反射或白面反射(反射方向如B方向所示)的叠加作用,在反射贴12′位置的强度较大,超出了量子膜层13′的吸收量,导致背光模组1′、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上出现蓝边。此外,为了方便反射贴12′在导光板11′的侧壁上的粘贴,反射贴12′在导光板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小于导光板11′的厚度,一部分未经过量子膜层13′的蓝光会从导光板11′的侧壁透出(如C所示的光线方向),在背光模组1′的内部经过折射或者反射后,直接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如D所示的光线方向),造成显示装置上可视区域出现蓝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用来解决背光模组出现蓝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屏,用来解决显示屏出现蓝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用来解决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出现蓝边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蓝光背光源,用于发出蓝光;

导光板,其第一侧面与所述蓝光背光源相对设置,且为入光面;

反射贴,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侧面上和/或所述反射贴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蓝光处理层,所述蓝光处理层用于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以及

量子膜层,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量子膜层内的量子点被从所述导光板中射出的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

进一步的,所述蓝光处理层由蓝光吸收剂制成,所述蓝光吸收剂为无机稀土荧光材料或有机合成橙黄色吸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蓝光处理层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沿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贴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三部分别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二侧面相抵接,且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及所述第三部分别与所述导光板相抵接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蓝光处理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及所述第三部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及所述第三部通过粘接成型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蓝光背光源为蓝光LED灯条。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贴与所述导光板通过光学胶相粘接。

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用于发出蓝光的蓝光背光源、导光板、反射板以及量子膜层。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与蓝光背光源相对设置且为入光面,反射贴设置在导光板的第二侧面上,第二侧面上和/或反射贴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蓝光处理层,蓝光处理层用于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量子膜层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量子膜层内的量子点被从导光板中射出的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二侧面上和/或反射贴靠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蓝光处理层,蓝光处理层用于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消除背光模组上蓝边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上出现蓝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反射贴及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背光模组;

11′-导光板;12′-反射贴;13′-量子膜层;

1-背光模组;

11-导光板;12-反射贴;13-量子膜层;

121-蓝光处理层;122-第一部;123-第二部;124-第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包括用于发出蓝光的蓝光LED灯条、导光板11、反射贴12以及量子膜层13。其中,导光板11的第一侧面为入光面,且与蓝光LED灯条相对设置,导光板11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反射贴12。第二侧面可以是与第一侧面相邻或相对的导光板11的侧面,反射贴12靠近导光板11的一侧设置有蓝光处理层121,蓝光处理层121用于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导光板11的出光面上设置有量子层膜13,量子层膜13中的量子点材料被导光板11中射出的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通过在反射贴12靠近导光板11的一侧设置有蓝光处理层121,蓝光处理层121用于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消除背光模组1上蓝边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1′上出现蓝边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如图2所示,蓝光通过E方向照射到蓝光处理层121后,激发蓝光处理层121并混光后形成的白光能够通过反射贴12沿F方向进行反射,从而避免在反射贴12处出现蓝边。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第二侧面上设置有蓝光处理层121,同样也能够在蓝光通过反射贴12进行反射之前,被蓝光处理层121吸收蓝光,或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也能够达到消除背光模组1上蓝边的技术效果,解决现有背光模组1′上出现蓝边的技术问题。

此外,蓝光LED灯条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发出蓝光的蓝光背光源,设置蓝光背光源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出的蓝光激发量子点材料,形成的二次较纯的红光或绿光与直接透过量子层膜13的蓝光混合形成色域极高的白光。

在本实施例中,蓝光处理层121由蓝光吸收剂制成,蓝光吸收剂为无机稀土荧光材料或有机合成橙黄色吸收材料,例如可以为荧光黄粉、氟化物荧光粉或量子点。无机稀土荧光材料和有机合成橙黄色吸收材料均可以吸收380nm~480nm波长段内的光,并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达到护眼的目的,具体的,可以为YAG荧光粉或者KSF荧光粉。对于被蓝光激发并混光后形成白光的蓝光处理层121,可以在蓝光处理层121中设置量子点材料或类似的材料,比如消蓝光树脂,只要能被蓝光激发后形成红光和绿光,混光后形成白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贴12与导光板11通过光学胶相粘接,能够有效排除反射贴12与导光板11之间的空气,去除空气层,减少对蓝光处理层121的不利影响,使蓝光处理层121发挥自身吸收蓝光或被激发并混合生成白光的最佳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背光模组1的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蓝光处理层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沿导光板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导光板11的厚度相同,能够有效防止蓝光从第二侧面中射出,避免出现蓝光直接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现象的出现,避免显示屏上出现蓝边。另外,蓝光层121沿垂直于导光板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约为0.03mm~0.08mm,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的厚度约为0.15mm~0.5mm,具体尺寸视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装置,用来解决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出现蓝边的问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与显示装置与上述的背光模组1属于同一技术构思。所以,在显示屏与显示装置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参考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与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反射贴12上设置有蓝光处理层121,反射贴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第一部122与第三部124分别与导光板1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相抵接,第二部123与第二侧面相抵接,且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分别与导光板11相抵接的位置均设置有蓝光处理层121。与实施例一相比,通过蓝光处理层121分别从导光板11的上表面、第二侧面及下表面对导光板11的包覆,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蓝光从导光板11的侧壁透出,蓝光无法从液晶显示面板中直接射出,消除背光模组上的蓝边的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可以通过玻璃一体成型,简单方便,易于成型。通过玻璃一体成型后的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在相应各部分的内侧涂覆有蓝光处理层121。此外,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还可以通过粘接成型为一体,通过不同尺寸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相搭配后的粘接,能够与不同尺寸的导光板11配合使用,粘接成一体的第一部122、第二部123及第三部124在相应各部分的内侧涂覆有蓝光处理层121。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