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及光纤切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52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及光纤切割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切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及光纤切割刀。



背景技术:

光纤收容器是与光纤切割刀主体配合使用,用来收集切割刀切割光纤留下的废光纤的装置。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能够自动将切割刀切割光纤留下的废光纤卷入收容器内,操作方便,同时避免了污染环境。本申请的申请人曾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10886.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全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该光纤收容器能自动收容废光纤,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收容器无法回收较长的废光纤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光纤收容器在进行光纤收容时,光纤切割刀盖体与光纤收容器上盖会先行将光纤的两端夹紧,而后光纤切割刀的刀片以夹紧端中间的某一点为切割点、对光纤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废光纤部分自动卷入光纤收容器中。在光纤切割刀进行切割时,由于光纤两端都已被夹紧,切割动作会对光纤造成一定程度的拉扯,致使光纤的切割断面不平整,导致切割操作失败,需要重新制备光纤重新切割。这降低了光纤的使用率,造成了光纤的浪费,从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给操作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及光纤切割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光纤收容器存在的在光纤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点两端的拉扯而导致的光纤切割断面不平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与光纤切割刀主体配合使用,包括收容器本体和收容器上盖,所述光纤切割刀主体包括可移动的刀片固定机构以及可开闭的光纤切割刀盖体。优选的,所述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包括: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收容器上盖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于延迟关闭收容器上盖以提高光纤切割质量的延时传动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光纤切割刀主体活动连接的升降启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升降启动机构活动连接的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与所述收容器上盖活动连接。

所述延时传动机构包括限位机构,以及与所述限位机构固定连接的弹性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杠杆机构可嵌入或分离地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撬杆及盖子顶杆,所述撬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启动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子顶杆垂直活动连接,所述盖子顶杆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延时传动机构的所述限位机构可嵌入或分离地与所述第一凹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销轴及第一连接轴,所述限位销轴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子顶杆的所述第一凹槽嵌入或分离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光纤切割刀主体活动连接,并可随光纤切割刀主体的刀片固定机构的移动而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销及限位销轴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销轴外部套设有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与所述收容器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启动机构包括摆杆组件及顶柱,所述摆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光纤切割刀盖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柱活动连接,所述顶柱与所述杠杆机构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柱与所述撬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子顶杆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撬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盖子顶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撬杆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收容器本体嵌入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切割刀,所述光纤切割刀包括上述任一项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切割动作完成、光纤切割刀盖体尚未打开状态的核心部件的整体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收容器与切割刀主体连接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杠杆机构的部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延时传动机构的部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启动机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与刀片固定机构的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收容器处于初始工作状态时,正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工作状态时,侧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刀盖体关闭、延时传动机构工作状态时,正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工作状态时,侧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切割状态时,正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状态时,侧视角度的收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15,一种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与光纤切割刀主体1配合使用,包括收容器本体2及收容器上盖3,光纤切割刀主体1包括可移动的刀片固定机构11以及可开闭的光纤切割刀盖体12,刀片固定机构11可沿图4所示Y方向前后移动,带动刀片13移动,从而触碰光纤,完成切割。在进行光纤切割时,将光纤14沿图4所示X方向放置在夹具15 上,切割刀主体1上设置有夹具15,用来夹持光纤14,切割刀盖体12上设置有夹持部16,与切割刀主体1上的夹持部配合用于将光纤14固定,以便于刀片固定机构11移动对光纤14 进行切割。刀片固定机构11上装有刀片13,沿Y方向推动刀片固定机构11,会带动刀片13 联动,在光纤14上形成切割点,将光纤14切断,被切断的废光纤部分被自动回收进收容器2中。

参照图1到图1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光纤收容器包括:用于自动开启或关闭收容器上盖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于延迟关闭收容器上盖以提高切割质量的延时传动机构。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启动机构7和杠杆机构8,升降启动机构7包括摆杆组件 71和顶柱72,优选的,摆杆组件71包括摆杆轴711和连接片712,如图4、图8、图11所示,摆杆轴711的B端与连接片712固定连接,A端与切割刀盖体12固定连接。当打开切割刀盖体12时,会带动摆杆轴711、进而带动连接片712转动,直至连接片712触碰顶柱72 并下压顶柱72使其下降。优选的,连接片712上设置凸起713,凸起713大致与顶柱72垂直,使得连接片712转动时,能更加稳固地与顶柱72接触并下压顶柱72。另一方面,连接片712的转动会同时带动大齿轮21转动进而带动小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下卷纤轴23向内转动,收容器上盖3闭合时,下卷纤轴23带动上卷纤轴24同时向内转动,将废光纤回收进收容器本体2内。

优选的,杠杆结构8包括撬杆81及盖子顶杆82,撬杆81的C端设置有凹陷部位,顶柱72下降时,可嵌入撬杆81的C端的凹陷部位,顶柱72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垫片721,当顶柱72嵌入撬杆81的C端时,环形垫片721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将撬杆81的C端固定在顶柱72的下端。优选的,盖子顶杆82包括上端的圆柱形部位和下端的方形部位,上端圆柱形部位的顶端与收容器上盖3接触连接,具体的,盖子顶杆82上升时,可触碰收容器上盖3打开,盖子顶杆82下降时,收容器上盖3下降。盖子顶杆82的上端圆柱形部位设有第一凹槽 821,下端方形部位设有第二凹槽822,优选的,盖子顶杆82上端的圆柱形部位与下端的方形部位为一体设置。撬杆81的D端与盖子顶杆82嵌入式活动连接,优选的,撬杆81的D 端嵌入第二凹槽822中,与盖子顶杆82活动连接。撬杆81中间部位设有凸出部811,凸出部811中心设有通孔812,通孔812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连接轴83的直径,第二连接轴83横穿通孔812与通孔812活动连接,进而与撬杆81活动连接,第二连接轴83的两端与收容器本体2嵌入式固定连接。顶柱72下降嵌入撬杆81的C端时,杠杆机构8以第二连接轴83 为中心,C端下降,D端翘起,进而触发盖子顶杆82向上运动。

优选的,延时传动机构包括限位机构9及弹性机构,限位机构9的一端与弹性机构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杠杆机构8之间可嵌入或分离地活动连接。

请参照图1~图15,优选的,限位机构9包括限位销91、限位销轴92和第一连接轴 93,限位销轴92的一端与限位销91固定连接,限位销轴92外侧套设有定位轴套94,用于固定限位销轴92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路径,定位轴套94与收容器本体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盖子顶杆82上端的圆柱形部位设置有第一凹槽821,限位销轴92远离限位销91的一端穿过定位轴套94与第一凹槽821嵌入或分离地活动连接。第一连接轴93的一端与限位销91 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光纤切割刀主体1嵌入式活动连接,具体的,参见图9,刀片固定机构 11上设置有连接孔31,优选的,连接孔31设置为L型。当光纤切割刀主体1与收容器本体 2组合在一起时,第一连接轴93远离限位销91的一端落入L型的连接孔31中,连接孔31 设置为L型,可以保证当光纤切割刀做切割动作,即,刀片固定机构11沿Y方向移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接轴93朝Y方向移动,而当刀片固定机构11沿-Y方向回归至初始位置时,则不会带动第一连接轴93运动。具体的,刀片固定机构11沿Y方向移动,带动第一连接轴93 朝Y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限位销91和限位销轴92朝Y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销轴92与第一凹槽821分离;由于刀片固定机构11侧边与切割刀主体1的侧边安装有同极相对的磁铁,当刀片固定机构11移动至Y方向的最前端时,由于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刀片固定机构11 会在切割完成后沿-Y方向回归至初始位置,回归的过程则不会带动第一连接轴93运动,这使得刀片固定机构11回归后,限位机构9受弹簧10的张力作用,与第一凹槽821上端的盖子顶杆82侧壁抵接。第一连接轴93未随刀片固定机构11的回归而移动避免了限位机构9行程上的干涉。优选的,第一连接轴93和第二连接轴83二者互相平行设置。

优选的,弹性机构可以为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与收容器本体2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销91的侧壁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弹簧10的一端与收容器本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销91的侧壁可接触活动连接,也可以是相反的,弹簧10的一端与限位销91的侧壁固定连接,而与收容器本体2可接触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限位销91朝Y方向移动时,可触碰弹簧10并使其呈压缩状态。

下面以光纤切割刀工作时的不同状态为例,分步骤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收容器、特别是延时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收容器处于初始工作状态)

请参照图1~图3、图10及图11,当光纤收容器处于初始工作状态时,光纤切割刀盖体12为打开状态,此时,摆杆轴711带动连接片712处于图11所示位置,连接片712上的凸起713 与顶柱72为接触状态,顶柱72由于连接片712的向下作用力而处于被下压到最低的状态,这时,撬杆81的C端被下压,D端翘起处于最高处状态。由于撬杆81的D端与盖子顶杆82 的第二凹槽822嵌入式活动连接,因此,当D端处于最高处时,盖子顶杆82亦处在活动范围的最高处,此时,弹簧10处于张开状态,限位销轴92嵌入第一凹槽821内,盖子顶杆82 顶端与收容器上盖3接触,将收容器上盖3顶起至打开状态。

(光纤切割刀盖体关闭,延时传动机构工作状态)

请参照图1~图3、图12及图13,将光纤14沿图4所示X方向放置在夹具15上并夹紧光纤 14,光纤14的端部伸入光纤收容器上盖3与收容器本体2形成的收容器开口处,即下卷纤轴 23与上卷纤轴24之间,关闭光纤切割刀盖体12,由于摆杆轴711的A端与光纤切割刀盖体 12嵌入式固定连接,摆杆轴711会随切割刀盖体12的关闭运动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片712 进行顺时针圆周运动,直至到达图12及图13所示位置。此时,连接片712与顶柱72的上端分离,不再接触。此时,由于限位销轴92嵌入进第一凹槽821中,使得盖子顶杆82在垂直方向上被限位销轴92限位,位置仍固定在活动范围最高处,无法下落,又因撬杆81与第二凹槽822的连接、顶柱72与撬杆81的C端的连接,使撬杆81与顶柱72的位置都不发生变化,最终结果为收容器上盖3仍为打开状态。即,与现有技术不同,在光纤放置好,准备切割时,收容器上盖3仍为打开状态,不会因收容器上盖3的关闭对收容器开口处的光纤造成夹持,避免了切割前因收容器开口处对光纤的夹持而造成对光纤的拉扯,或使光纤发生弯曲导致夹持部16在夹紧光纤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引起光纤切割断面不良的情况发生。

(光纤切割状态)

请参照图1~图3、图14、图15,当开始切割光纤时,操作者推动刀片固定机构11沿Y方向移动对光纤14进行切割,由于第一连接轴93与刀片固定机构11通过连接孔31活动连接,因此,当刀片固定机构11向Y方向发生位移时,会带动第一连接轴93向Y方向位移,进而带动限位销91和限位销轴92联动,向Y方向发生位移,使限位销轴92脱离第一凹槽821,弹簧10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刀片固定机构11带动刀片13已将光纤14切割成两部分。限位销轴92与第一凹槽821分离后,由于缺少限位销轴92的阻挡,此时盖子顶杆82会竖直下落到活动范围的最低处,由于撬杆81的D端与盖子顶杆下端方形部位的第二凹槽822嵌入式活动连接,因此,会带动撬杆81的D端以第二连接轴83为圆心顺时针向下运动到最低处,进而带动C端顺时针向上运动至最高处,即,撬杆81的D端下降,C端翘起,带动顶柱72运动至最高处,即顶柱72的初始位置。另一方面,盖子顶杆82下落,收容器上盖3由于缺少盖子顶杆82的支撑落下。此时,光纤切割动作已完成,收容器上盖3的落下不会造成对待切割光纤的夹持,避免了拉扯光纤的现象。

(光纤切割刀盖体打开,回归至初始位置)

请参照图1到图15,光纤切割及收容工作都已完毕,打开光纤切割刀盖体12以准备进入下一轮的切割动作。打开光纤切割刀盖体12,会使摆杆轴711和连接片712发生联动,使摆杆轴711和连接片712进行逆时针圆周运动,此时,连接片712会与顶柱72的顶部相接触并使顶柱7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竖直向下运动至最低处,由于顶柱72与撬杆81的C端活动连接,当顶柱72向下运动时,会带动撬杆81以第二连接轴83为圆心逆时针做圆周运动,C点逆时针向下运动至最低处,D点逆时针向上运动至最高处,D点逆时针向上运动至最高处会带动盖子顶杆82竖直向上运动至最高处,盖子顶杆82顶端与收容器上盖3发生接触,收容器上盖3受到盖子顶杆82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呈打开状态,同时,当盖子顶杆82向上运动,第一凹槽821到达限位销轴92的端部时,限位销轴92受到弹簧10的朝向-Y方向的张力作用,重新回到第一凹槽821中,与第一凹槽821嵌入连接。此时光纤收容器所有结构回归到初始工作状态,准备下一轮切割光纤及回收废光纤工作。

上述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只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