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高效的荧光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010发布日期:2018-08-07 23:45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位光处理投影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高效的荧光轮。



背景技术:

数位光处理投影装置为常见的光电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娱乐、学术讲演、商务展示等场合。数位光处理投影装置通常采用数位微镜晶片对光源进行调制,再经投影光学系统成像于一屏幕。其中,单片式或双片式数位光处理投影装置通常采用荧光轮对光源进行色彩分离并实现彩色显示。在较佳的情况下,荧光轮的设计能够使投影装置所投影出的显示画面具有宽广的色域、高亮度以及理想的白平衡。

荧光轮系由荧光粉及转盘所组成,随着转盘转动使得涂布于转盘上的荧光粉受光面积变大。但是,荧光轮的荧光粉在转动时可能会粘附灰尘而导致其光学效率降低。因此,荧光轮大多被设置在一密闭的腔体内,以避免灰尘的进入。然而,现行高亮度的需求因而使用高能量的光束的光源,但高能量光束将导致荧光粉因温度升高而使光学效率降低并造成腔体内的温度因而上升。同时,荧光粉的涂布用胶的耐温规格也较低,因此当荧光粉的温度过高时,荧光粉的涂布用胶也会有烧焦的疑虑。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荧光轮及具有该荧光轮的投影装置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620681023.8,专利申请日为2016.06.30,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6020915 U,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17.03.15,其结构包括:包括基板、波长转换结构、散热结构以及驱动机构,基板包括蓝宝石板材和分别镀覆在蓝宝石板材的表面的蓝光窄波通膜层和增透膜层,波长转换结构设置在基板的正面一侧或背面一侧,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一侧或嵌设在所述基板的正背面通孔中,驱动机构设置在基板的背面一侧并且驱动连接所述基板。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上述专利文件是通过散热结构来对荧光轮进行散热的,采用这种结构就会使荧光轮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工艺难度,提升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高效的荧光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高效的荧光轮,包括基板和荧光体,所述基板与荧光体之间设有导热粒子层,所述导热粒子层经混合有导热粒子的挥发性胶水干涸沉淀而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光线照在荧光体的迎光面上,光线穿过荧光体后进入导热粒子层,然后发生漫反射,同时导热粒子层中的导热粒子将照在荧光体上的温度快速散发到基板或荧光体的各处, 导热率可达150W/m·k以上,光线经导热粒子层从荧光体反射到空气中;当光线照向基板的迎光面,光线进入导热粒子层后发生散射,同时导热粒子层中的导热粒子将照在基板上的温度快速散发到基板或荧光体的各处,导热率可达150W/m·k以上,光线从荧光体散射进入空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导热粒子层的存在,既能实现光线的漫反射或散射,又可以将照射在基板或荧光体上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基板或荧光体的各个地方,避免基板或荧光体局部过热而使荧光轮转换波长效率降低。

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漫反射效率或散射效率可达95%以上,降低基板或荧光体局部的温度,所述导热粒子层的厚度为25um-50um。

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实现高反射率,所述导热粒子层为漫反射粒子层,所述导热粒子层中的导热粒子为氧化铝或二氧化钛。

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实现高散射率,所述基板为透明或镀膜的薄板,所述导热粒子层为扩散粒子层,所述导热粒子层中的导热粒子为有机硅或硫酸钡或二氧化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板,2导热粒子层,201漫反射粒子层,202扩散粒子层,3荧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散热高效的荧光轮,包括基板1和荧光体3,基板1与荧光体3之间设有导热粒子层2,导热粒子层2经混合有导热粒子的挥发性胶水干涸沉淀而成,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2实现高反射率,导热粒子层2为漫反射粒子层201,导热粒子层2中的导热粒子为氧化铝或二氧化钛,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2漫反射效率或散射效率可达95%以上,降低基板1或荧光体3局部的温度,导热粒子层2的厚度为25um-50um。

工作时,当光线照向荧光体3的迎光面,光线进入导热粒子层2后发生漫反射,同时导热粒子层2中的导热粒子将照在荧光体3上的温度快速散发到基板1或荧光体3的各处, 导热率可达150W/m·k以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一种散热高效的荧光轮,包括基板1和荧光体3,基板1与荧光体3之间设有导热粒子层2,导热粒子层2经混合有导热粒子的挥发性胶水干涸沉淀而成,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2实现高散射率,基板1为透明或镀膜的薄板,导热粒子层2为扩散粒子层202,导热粒子层2中的导热粒子为有机硅或硫酸钡或二氧化硅,为了确保导热粒子层2漫反射效率或散射效率可达95%以上,降低基板1或荧光体3局部的温度,导热粒子层2的厚度为25um-50um。

工作时,当光线照在基板1上,光线穿过基板1后进入导热粒子层2,然后发生散射,同时导热粒子层2中的导热粒子将照在基板1上的温度快速散发到基板1或荧光体3的各处,导热率可达150W/m·k以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