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5492发布日期:2018-06-01 19:3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背光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光板作为显示器的光源部件,为了提升亮度及显示均匀性,传统的处理方案是会在导光板表面做些外圆点处理,然此处理方法,背光稍微受点外力,特别容易造成,圆点磨损,造成显示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可以有效解决模组受压时,规避增光点磨损问题,同时还提升了显示亮度,制作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侧设有锯齿形入光部,所述导光板本体上还设有导光壁,所述导光壁的出光面设有凹型网点,所述凹型网点的内壁为圆弧拱形。

更佳的:所述每个凹型网点之间的距离d与凹型网点的直径φ之间的比例为d∶φ=2∶9,有助于提升导光匀度,增强导光效果。

更佳的:所述凹型网点的直径φ=0.04mm,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厚度0.28mm≤δ≤0.40mm,合理控制凹型网点直径与导光板本体厚度的比例,充分发挥导光板的导光性能。

更佳的:所述导光板本体由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或者PC板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将现有导光板的圆形凸起网点改为圆形凹陷网点,避免了因导光板受力而导致圆形凸起网点的磨损。

2)利用凹陷网点的特点,在凹陷网点内产生反射光,进一步提升了射光的利用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凹型网点导光板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凹型网点导光板实施例的网点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凹型网点导光板实施例的网点分布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凹型网点导光板实施例的射光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导光板本体,11、锯齿形入光部,20、凹型网点,21导光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至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凹型网点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在导光板本体1的一侧设有锯齿形入光部11,用于增大入射光的角度;在导光板本体1上还设有导光壁21,导光壁21的出光面设有凹型网点20,凹型网点20的内壁为圆弧拱形,为了能使导光板的匀度以及导光效果得到提升,首先将每个凹型网点20之间的距离d与凹型网点20的直径φ之间的比例设置为d∶φ=2∶9,其次将凹型网点20的直径设置为φ=0.04mm,导光板本体1的厚度控制为0.28mm≤δ≤0.40mm,并且导光板本体1由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或者PC板材制成。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网点射光的方式,在发射34束光的情况下,传统方案只能发射18束光,即图中实线部分,本实施例中,由于凹型网点内壁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因此可以发射22束光,即图中的实线与虚线部分,有效提升了射光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效解决了显示模组受压时,导光板增光点磨损问题,同时还通过增光点的二级射光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