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定芯治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3942发布日期:2018-08-07 23:4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合定芯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定芯治具中呈放镜片孔径与镜片孔径需给正公差,以便镜片的顺利取放到位,这就使得镜片与治具的同心度不能有准确的保证,导致在定芯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定芯难度,不良率也难以控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合定芯治具结构,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合定芯治具结构,包括下分体与套设在下分体外的上分体,所述下分体与上分体均呈套筒状,所述下分体的上端支撑待粘合镜片A的球面,所述待粘合镜片A的弧形外侧面紧贴上分体的弧形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上分体上开设有多个取放槽。

优选的,所述待粘合镜片A的外直径D0与下分体的外直径D1相等,所述待粘合镜片A的外半径R0与上分体的内半径R2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分体的外直径D1与下分体的内直径d1之间的距离为0.5mm~2mm。

优选的,所述下分体与上分体经横向固定螺钉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于操作,降低粘合镜片的整体加工难度,降低粘合定芯不良率,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粘合镜片加工的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下分体,2-上分体,3-待粘合镜片A,4-弧形内侧面,5-取放槽,6-横向固定螺钉,7-待粘合镜片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粘合定芯治具结构,包括下分体1与套设在下分体1外的上分体2,所述下分体1与上分体2均呈套筒状,所述下分体1的上端支撑待粘合镜片A3的球面,所述待粘合镜片A3的弧形外侧面紧贴上分体2的弧形内侧面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分体2上开设有多个取放槽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待粘合镜片A3的外直径D0与下分体1的外直径D1相等,所述待粘合镜片A3的外半径R0与上分体2的内半径R2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分体1的外直径D1与下分体1的内直径d1之间的距离为0.5mm~2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分体1与上分体2紧密配合,两者之间间距为0,所述下分体1与上分体2经横向固定螺钉6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待粘合镜片A3的球面朝向并置于下分体1的上端,将待粘合镜片A3的弧形外侧面紧贴上分体2的弧形内侧面4,完成待粘合镜片A3的定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分体1的内轮廓线与下分体1的球面线接触,实现对所述下分体1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推进自动化粘合定芯设备中导入的情况下,改变传统粘合定芯治具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半边设计,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员工定芯作业的难度,提高粘合定芯效率,稳定粘合镜片品质;待粘合镜片A3中由粘合定芯治具结构和顶针固定,待粘合镜片B7在调治治具的驱正作用下,使得待粘合镜片A3和待粘合镜片B7的几何与光学中心重合,在UV灯的照射下使得粘合镜片固化,进而完成粘合镜片的定芯作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粘合定芯治具结构。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