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395发布日期:2018-08-24 18:2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显示装置已经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现有车载显示装置通常为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安装在仪表盘、车顶或座椅靠背后,以显示影像。现有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为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和提高显示画面的对比度,液晶显示装置采用Local Dimming(即局部背光调节)技术,即根据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图像的不同位置的明暗程度调节背光模组的不同区域的亮度。直下式背光模组搭配局部背光调节技术,可以更佳的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和更佳的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

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胶框2、扩散板3和多个光源4,多个光源4均匀设置在背板1的底壁上,胶框2设置在背板1的侧壁上,用于水平支撑扩散板3。由于胶框2的厚度较厚,相应光源4的最外侧边缘与背板1侧壁之间的距离L1较大,从而导致光源4与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的边缘的距离较远,相应照射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边缘的光线数量较少,进而容易使显示装置的边缘产生亮度不均的不良,影响显示装置的良率。此外,厚度较厚的胶框2还会影响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从而导致显示装置容易发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的边缘亮度不均的问题,以及显示装置发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扩散板,所述背板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呈折弯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呈折弯状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水平部抵靠,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抵靠,其中,所述第二水平部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凸出于所述第一竖直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二竖直部贴合,且所述第二竖直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共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部的材料与所述扩散板的材料相同;

所述第二水平部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发散光线的颗粒,或者,所述第二水平部邻近所述容置空间的水平表面或邻近扩散板的水平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发散光线的微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侧壁的中部,所述侧壁为多个;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撑块、光学膜片和呈折弯状的边框,所述支撑块设置在相邻所述侧壁相连接位置的顶部,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扩散板远离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水平部和第三竖直部,所述第三竖直部与所述第二竖直部抵靠,所述第三水平部与各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抵靠,所述第三水平部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用于承载显示面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部分交叠。

优选的,各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光源,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各所述光源均匀设置在所述底壁上,其中,所述光源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部分交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扩散板,背板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形成容置空间,通过在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置有向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支撑部,以利用第一支撑部支撑扩散板,从而不需要在侧壁的内表面额外设置用于支撑扩散板的胶框,相应光源可以邻近侧壁设置,使得光源可以更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进而可以提高照射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边缘的光线的数量,提高显示装置的边缘亮度的均匀性。同时,由于不需要在侧壁的内表面额外设置胶框,相应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以避免显示装置发烫。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背板11、底壁12、侧壁13、支撑块2、胶框3、扩散板

4、光源5、显示面板51、显示区域52、周边区域

6、第一支撑部61、第一水平部62、第一竖直部7、第二支撑部

71、第二水平部72、第二竖直部8、光学膜片9、边框

91、第三水平部92、第三竖直部10、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和扩散板3,背板1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底壁11和侧壁12形成容置空间10,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设置有向容置空间10凸出的第一支撑部6,第一支撑部6用于支撑扩散板3。

具体的,背光模组的形状与显示面板5的形状相对应,现有显示面板5的形状通常为矩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是以背板1包括底壁11和四个侧壁12,且底壁11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的。底壁11和各侧壁12围成立体结构,以形成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与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相对应。第一支撑部6在扩散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与扩散板3部分交叠,以利用第一支撑部6远离底壁11的表面水平支撑扩散板3。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光源4,多个光源4均匀设置在底壁11上,用于向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照射光线。优选的,光源4为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较高,因此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以及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设置有向容置空间10凸出的第一支撑部6,以利用第一支撑部6支撑扩散板3,从而不需要在侧壁12的内表面额外设置用于支撑扩散板3的胶框,相应光源4可以邻近侧壁12设置,使得光源4的最外侧边缘与背板1侧壁12之间的距离L2较小,进而可以提高照射至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边缘的光线的数量,提高显示装置的边缘亮度的均匀性,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同时,由于不需要在侧壁12的内表面额外设置胶框,相应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以避免显示装置发烫。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6与侧壁12一体成型,这样,第一支撑部6较为牢固,可以更佳提高第一支撑部6对扩散板3的支撑效果。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部6可以呈折弯状。具体的,第一支撑部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部61和第一竖直部62,即第一支撑部6为L形。

其中,第一水平部61向容置空间10内延伸,第一竖直部62向远离底壁11的一侧延伸,第一竖直部62远离底壁11的表面用于支撑扩散板3。所述第一支撑部6的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重量,以及便于背光模组的制造。需要说明的是,组成第一支撑部6的两个部分不相互垂直也是可行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部6也可以呈块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任何能够水平支撑扩散板3的第一支撑部6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呈折弯状的第二支撑部7。具体的,第二支撑部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水平部71和第二竖直部72,第一竖直部62的顶端与第二水平部71抵靠,第二竖直部72的底端与第一水平部61抵靠,第二水平部71在容置空间内10凸出于第一竖直部62。

其中,第二支撑部7呈L形,第二竖直部72位于第一竖直部62远离容置空间10的一侧,第二水平部71位于第一竖直部62远离底壁11的一侧,且向容置空间10内延伸,扩散板3位于第二水平部71远离第一竖直部62的表面。第一支撑部6通过第二支撑部7水平支撑扩散板3,由于第二水平部71对扩散板3的支撑面积大于第一竖直部62对扩散板3的支撑面积,因此可以提高支撑部对扩散板3支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组成第二支撑部7的两个部分不相互垂直也是可行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任何可以水平支撑扩散板3的第二支撑部7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第一竖直部62与第二竖直部72贴合,且第二竖直部72远离容置空间10的一侧与侧壁12远离容置空间10的一侧共面。也就是说,第一水平部61的长度L5等于第二竖直部72的厚度L6,这样,第二支撑部7与第一支撑部6的接触面积较大,相应可以提高第一支撑部6对第二支撑部7的支撑效果,且第二支撑部7所占用的空间较小,相应减小背光模组所占用的空间。

为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边缘亮度均匀性,第二水平部71的材料与扩散板3的材料相同,且如图2所示,第二水平部7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发散光线的颗粒711。

具体的,第二水平部71和扩散板3的材料可以为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颗粒711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或无机的光扩散剂。第二水平部71内的颗粒711可以将照射至第二水平部71的光线发散,以提高从第二水平部71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照射至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边缘的光线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水平部71的材料与扩散板3的材料相同,且在第二水平部71邻近容置空间10的水平表面或邻近扩散板3的水平表面设置多个微结构,以利用所述微结构发散光线也是可行的,所述微结构可以包括凸起或凹槽。

优选的,第二水平部71在显示面板5的正投影至少与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部分交叠。这样,可以提高第二水平部71所接收到的光线的数量,相应可以使更多的光线照射至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边缘。

优选的,各侧壁12上均设置有第一支撑部6。这样,各侧壁12的内表面均不用额外设置胶框,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各边缘的亮度均匀性。

进一步优选的,各侧壁12上均设置有第二支撑部7,这样,可以提高各侧壁12上支撑部对扩散板3的支撑面积,更佳提高支撑部对扩散板3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6位于侧壁12的中部,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支撑块13、光学膜片8和呈折弯状的边框9,支撑块13设置在相邻侧壁12相连接位置的顶部,光学膜片8位于扩散板3远离容置空间10的一侧,边框9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水平部91和第三竖直部92,第三竖直部92与第二竖直部72抵靠,第三水平部91与各支撑块13固定连接,并与光学膜片8远离扩散板3的一侧抵靠,第三水平部91远离光学膜片8的一侧用于承载显示面板5。

具体的,光学膜片8可以包括扩散片和棱镜片,扩散片可以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出射光线的角度,棱镜片片可以提高背光模组出射光线的亮度。边框9呈L形,第三水平部91位于光学膜片8远离扩散板3的一侧,用于将第二水平部71、扩散板3和光学膜片8固定在第三水平部91和第一竖直部62之间,第三竖直部92位于第二竖直部72远离第一竖直部62的一侧,用于将第二竖直部72固定在第三竖直部92和第一竖直部6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以相邻侧壁12相连接位置的顶部与第一竖直部6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为例进行说明的,相应第一支撑部6是通过呈板状的侧壁12中远离底壁11的一端的中部位置向内冲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5和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5位于边框9远离容置空间10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背光模组中不需要在侧壁12的内表面额外设置用于支撑扩散板3的胶框,相应光源4可以邻近侧壁2设置,使得光源4的最外侧边缘与背板1侧壁12之间的距离L2较小,从而可以提高照射至显示区域51边缘的光线的数量,提高显示装置边缘的亮度均匀性,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同时,由于不需要在侧壁12的内表面额外设置的胶框,相应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以避免显示装置发烫。

优选的,光源4在显示面板5的正投影至少与显示面板5的周边区域52部分交叠。也就是说,光源4所在区域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51的面积,这样,可以更佳提高照射至显示区域51边缘的光线的数量,以更佳提高显示装置边缘的亮度均匀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