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7803发布日期:2018-12-25 19:5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常用的透镜,有平面透镜和凸透镜,且两者之间各有优劣:平面透镜加工的成本小,而透凸镜则是能够呈现聚集更大角度的光能。因此,各类光学配件根据自身的需求,会选择采用平面透镜或者凸透镜作为镜头使用。

然而,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智能摄像机或智能门铃等,其需要获取大角度且及时的图像,因此更加倾向于采用能够聚集更大角度范围的光能的凸透镜。但是,凸透镜的成本较平面透镜高,因此这无形中会增大智能摄像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能够同时具有平面透镜和凸透镜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包括镜体,所述镜体上设置有中心区,所述中心区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放大所聚集的红外光的范围的的放大区以及用于聚集红外光的聚光区;

所述中心区设置有第一纹路,放大区设置有第二纹路,聚光区设置有第三纹路;所述第一纹路、第二纹路和第三纹路均为菲涅尔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纹路的圆心、第二纹路的圆心和第三纹路的圆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第二纹路的圆心位于放大区与聚光区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纹路的圆心位于所述中心区的中心点的下方。

进一步的,第三纹路的圆心位于聚光区的远离第二纹路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镜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连接有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镜体的背侧。

进一步的,所述镜体的高度为5.5-7.5mm,宽度为21.5-23.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区的宽度为2.5-3.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放大区的宽度为2.0-3.2mm。

更进一步的,所述聚光区的宽度为6.6-7.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把镜体分为中心区和放大区,且在中心区和放大区分别设置有菲涅尔纹路,从而使得镜体能够聚集更大角度范围的红外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镜体,2—中心区,3—放大区,4—聚光区,11—连接部,12—固定部,21—第一纹路,31—第二纹路,41—第三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角度平面透镜,包括镜体1,所述镜体1上设置有中心区2,所述中心区2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放大所聚集的红外光的范围的的放大区3以及用于聚集能量的聚光区4;所述中心区2设置有第一纹路21,放大区3设置有第二纹路31,聚光区4设置有第三纹路41;所述第一纹路21、第二纹路31和第三纹路41均为菲涅尔纹路。

智能摄像机或是智能门铃是设置有光学传感器来获取图像信息的,而光学传感器上是设置有两个并排的素子(即CCD),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智能摄像机时,中心区2的第一纹路21与放大区3的第二纹路31配合,由于素子位于镜体1的背部,因此素子相当于被镜体1“缩小”,且素子间的距离也相应被“缩小”;当红外光聚焦透过中心区2和放大区3照射到素子上以照亮传感器时,由于两个素子间的间距“缩小”,因此其所能够获得的图像的范围就会增大,从而实现了扩大两个素子的侦测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区2与放大区3的配合,由平面透镜实现了透镜的效果,把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智能摄像机或智能门铃中,既能够获得角度更大的图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聚光区4,聚光区4的宽度比放大区3大,能够有效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纹路21的圆心、第二纹路31的圆心和第三纹路41的圆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红外光能的获取更加有效率,保证了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摄像机或智能门铃的大角度侦测能更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纹路31的圆心位于放大区3与聚光区4的连接处,避免了两侧的放大区3所聚集的红外光在传感器的素子上发生重叠。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纹路21的圆心位于所述中心区2的中心点的正下方。由于空间中,天空比地面更加广阔,因此把第一纹路21的圆心设置在中点偏下,能够让本实用新型获取到来自于针对人体的红外光能,必免了误触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纹路41的圆心位于聚光区4的中心点的远离第二纹路31的一侧,从而能够获得更加多的红外光,提高了收集红外光的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连接有固定部12;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固定部12均位于所述镜体1的背侧,用以让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智能摄像机或是智能门铃时,是从智能摄像机或者智能门铃的内部向智能摄像机的外部推动而完成安装,然后由固定部12卡在智能摄像机或者智能门铃内,避免本实用新型与智能摄像机或者智能门铃脱离,且让镜体1能够与智能摄像机或者智能门铃的外壳的一个开口齐平,从而避免智能摄像机的机体挡住本实用新型获取红外光以及成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体的高度为5.5-7.5mm,宽度为

21.5-23.5mm;所述中心区的宽度为2.5-3.5mm;所述放大区的宽度为2.0-3.2mm;述聚光区的宽度为6.6-7.6mm。在上述尺寸下,本实用新型聚集大角度的红外光的效率能够达到最优。优选的,所述镜体的高度为6.2-6.5mm,宽度为22.2-22.8mm;其中,所述中心区的宽度优选为2.7-3.1mm;所述放大区的宽度优选为2.5-2.8mm;述聚光区的宽度优选为7.0-7.3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进行本领域内惯用手段的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