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光纤阵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853发布日期:2019-02-01 19:2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光纤阵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光学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双排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日益重要,数据中心由大量的服务器构成,在服务器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光纤互连已经取代电子互连,成为数据中心最主要的互连技术,在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并行运算的机柜之间需要高速的数据交换,光纤互连也已替代电子互连,为了满足海量高速数据交换的需求,光纤互连技术中通常采用并行光纤传输模块;

在并行光纤传输模块中,对光纤端口的排列密度和模块的小型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发射端,一般以垂直强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阵列作为光源,与光纤阵列之间进行耦合对接,实现光信号的发射;在接收端,以光纤阵列与光探测器(PD)阵列耦合对接,实现光信号的接收,在收发一体模块中,将VCSEL和PD一起排成阵列,与光纤阵列耦合对接;

在收发一体的并行光纤传输模块中,通常有两种光纤端口排列方式,其一是将VCSEL和PD排成单排阵列,与一个单排光纤阵列耦合对接;其二是将VCSEL和PD排成双排阵列,与一个双排光纤阵列耦合对接,第一种排列方式中,面对同样的端口数要求,其模块宽度是第二种排列方式的两倍,因此端口密度较低,因此在大端口数的并行光纤传输模块中,采用双排光纤阵列的第二种排列方式具有很大优势;

现有的单排光纤阵列,一般在基片上加工平行于表面的光纤定位槽,用盖片将光纤压入定位槽中并以胶水固定;现有的双排光纤阵列,一般是将两个单排光纤阵列叠装在一起,再通过某种卡位结构来对准两排光纤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现有的双排光纤阵列结构,可以保证每排光纤内部的定位精度,但是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则要低得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排光纤阵列,保证每排光纤内部及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利于组装过程中的光纤插入,并为尾纤提供强度支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包括定位基板、导引基板和尾胶基板,所述定位基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双排圆孔,所述导引基板上开设有若干双排圆锥孔,所述尾胶基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双排圆孔,且第一双排圆孔、双排圆锥孔与第二双排圆孔的孔径互相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基板上还设置有光纤,且光纤穿过第一双排圆孔、双排圆锥孔与第二双排圆孔,所述光纤包括纤芯、包层和涂覆层,所述纤芯位于光纤的内部中心,所述包层位于纤芯的外表面,所述涂覆层位于包层的外表面,所述包层的表面还设置有热稳定胶水,且热稳定胶水位于定位基板和导引基板的孔径中,所述尾胶基板孔径中的间隙处设置有柔性尾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排圆孔的孔径大于包层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排圆锥孔较小一端的孔径,略大于第一双排圆孔的孔径;且双排圆锥孔较大一端的孔径,比包层的直径大,而小于涂覆层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双排圆孔的孔径大于涂覆层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纤芯、包层均由石英玻璃材料制作而成,且二者构成光波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覆层为聚合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引基板孔径较小的一侧与定位基板粘贴,孔径较大的一侧与尾胶基板粘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纤从尾胶基板一侧穿入,通过导引基板,插入定位基板,并以胶水固定,实现光纤的高精度定位;之后在尾胶基板的孔径间隙中注入柔性尾胶,保证每排光纤内部及两排光纤之间的定位精度,利于组装过程中的光纤插入,并为尾纤提供强度支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尾胶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基板、导引基板和尾胶基板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安装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基板;2、导引基板;3、尾胶基板;4、第一双排圆孔;5、双排圆锥孔;6、第二双排圆孔;7、光纤;71、纤芯;72、包层;73、涂覆层;8、热稳定胶水;9、柔性尾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排光纤阵列,包括定位基板1、导引基板2和尾胶基板3,定位基板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双排圆孔4,导引基板2上开设有若干双排圆锥孔5,尾胶基板3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双排圆孔6,且第一双排圆孔4、双排圆锥孔5与第二双排圆孔6的孔径互相一一对应,定位基板1上还设置有光纤7,且光纤7穿过第一双排圆孔4、双排圆锥孔5与第二双排圆孔6,光纤7包括纤芯71、包层72和涂覆层73,纤芯71位于光纤7的内部中心,包层72位于纤芯71的外表面,涂覆层73位于包层72的外表面,包层72的表面还设置有热稳定胶水8,且热稳定胶水8位于定位基板1和导引基板2的孔径中,尾胶基板3孔径中的间隙处设置有柔性尾胶9。

进一步的,第一双排圆孔4的孔径大于包层72的直径,典型的通信光纤,包层外径是125微米,可将定位基板1上的第一双排圆孔4孔径控制在126微米,即可满足光纤定位要求,光纤7穿入定位基板1、导引基板2和尾胶基板3的孔径之中,实现光纤的高精定位和尾纤的保护。

双排圆锥孔5较小一端的孔径,略大于第一双排圆孔4的孔径;且双排圆锥孔5较大一端的孔径,比包层72的直径大,而小于涂覆层73的直径,导引基板2上的锥孔仅用于将光纤导引插入定位基板1上的圆孔,其定位精度和孔径精度要求可比定位基板1低。

第二双排圆孔6的孔径大于涂覆层73的直径,尾胶基板3上的锥孔仅用于固定光纤尾纤,提高光纤阵列的强度,其定位精度和孔径精度要求可比定位基板1低。

纤芯71、包层72均由石英玻璃材料制作而成,且二者构成光波导,限制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涂覆层73为聚合物材料,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导引基板2孔径较小的一侧与定位基板1粘贴,孔径较大的一侧与尾胶基板3粘贴,起到稳定光纤7的作用。

具体的,光纤7在孔径中进行定位以及固定时,首先将光纤7的涂覆层73剥除一小段,长度稍大于定位基板1和导引基板2的厚度之和;然后将光纤7从尾胶基板3一侧穿入,光纤7包层72露出部分穿过导引基板2,插入定位基板1,光纤涂覆层73保留部分则仅穿入尾胶基板3,卡在导引基板2和尾胶基板3的粘接面处;最后以热稳定胶水8将光纤包层露出部分固定在定位基板1和导引基板2的孔径中在光纤7穿入之前,将胶水涂敷于光纤包层72外面,将柔性尾胶9注入尾胶基板3孔径中的间隙处,固定光纤涂覆层73,柔性尾,9用量稍多,部分溢出尾胶基板3的孔径,在光纤7根部形成保护性尾胶,为尾纤提供强度支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纤从尾胶基板3一侧穿入,通过导引基板2,插入定位基板1,并以胶水固定,实现光纤7的高精度定位;之后在尾胶基板3的孔径间隙中注入柔性尾胶9,保证每排光纤7内部及两排光纤7之间的定位精度,利于组装过程中的光纤7插入,并为尾纤提供强度支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