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4341发布日期:2019-03-22 21:1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置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



背景技术:

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组成和普通显微镜一样,只不过物镜与照明系统颠倒,前者在载物台之下,后者在载物台之上,用于观察培养的活细胞,具有相差物镜。现有技术中,是将载样件例如培养皿或者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进行观察,由于载样件静止不动,因而只能提供一个观察视角,无法从多个角度观察栽样件,对于要求观察各个视角的载样件则无法满足,影响了检测精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用以通过在载物台两侧安装转动机构,从而可灵活调整载样件的转动角度,使载样件可呈现多种观察视角,使用方便、灵活,提高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包括镜座,照明设备,载物台,物镜,目镜,所述载物台两侧均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载物台底部的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上的轴承、与轴承配合使用的转轴、连接在转轴上的升降杆、连接在升降杆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片、下夹片、连接上夹片和下夹片的连接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件为铜制或者塑料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杆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上的外杆,所述外杆内壁上粘接有橡胶层,所述内杆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夹持件连接在外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在转轴自由端的转动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通过在载物台两侧安装转动机构,从而可灵活调整载样件的转动角度,使载样件可呈现多种观察视角,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2所示的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包括镜座,照明设备,载物台1,物镜,目镜;其与现有技术中的倒置显微镜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载物台1两侧均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载物台1底部的轴承座2、安装在轴承座2上的轴承3、与轴承3配合使用的转轴4、连接在转轴4上的升降杆、连接在升降杆上的夹持件7。

所述夹持件7包括上夹片71、下夹片72、连接上夹片71和下夹片72的连接片73。在自然状态下,上夹片71自由端和下夹片72自由端即夹持件7的夹持端70贴合。所述夹持件7为铜制或者塑料制,并优选为铜制。当需要夹持载样件例如培养皿或者载玻片时,由于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上夹片71自由端和下夹片72自由端容易被掰开,从而使载样件边缘被紧紧夹持在上夹片71、下夹片72之间,夹持牢度高不宜滑脱。

所述夹持件7为一体式结构,从而提高了载样件被夹持的牢固性。还包括连接在转轴4自由端的转动手柄41,通过转动手柄41可带动转轴4转动,继而调整载样件的位置,提供多个观察视角。

所述升降杆包括内杆5、套设在内杆5上的外杆6。所述内杆5连接在转轴4上,所述夹持件7连接在外杆6上。外杆6形成有收容腔60,内杆5插接在收容腔60中,从而可调整夹持件7距离载物台1的高低,继而可适用夹持不同尺寸的载样件。

所述外杆6内壁粘接有橡胶层8,由于橡胶层8具有一定弹性,内杆5插接在收容腔60中时,橡胶层8处于被压持状态,由于内杆5与橡胶层8的摩擦力作用,内杆5能够与外杆6牢固连接。当需要调节升降杆高度时,只需要将外杆6作上下移动即可,方便、便捷,省时省力。

该用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检测的倒置显微镜使用方法如下:将载样件边缘夹持在上夹片71、下夹片72之间,手握转动手柄41进行转动,从而可灵活调整载样件的转动角度,使载样件可呈现多种观察视角,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检测精度。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