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728发布日期:2019-03-15 20:25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LCM模组在装配时,都需要先在玻璃基板表面贴ACF并进行预压贴合,然后装上控制IC并进行预压贴合,最后将IC与LCM模组进行正式压紧贴合形成成品,但是由于装配的材料中存在塑料材质,压合时压头会被加热,塑料在被温度较高的压头压合时,塑料会对压头产生粘性,当压头移动时,就会带动装配材料一起移动,影响后续的装配效果,需要人工去进行校正,非常麻烦。

因此,发明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通过一种在压头两侧设置可收缩的压板来固定住装配材料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塑料会对压头产生粘性,当压头移动时就会带动装配材料一起移动,影响后续的装配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包括装配机主体,所述装配机主体顶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底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底部设置有压合滑座,所述压合滑座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槽,所述伸缩杆槽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部设置有压头,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均设置有压板槽,所述压板槽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压板槽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顶部与压板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压板槽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配机主体前侧面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压合滑座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轨表面设置有滚槽,所述固定支脚内侧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滚槽滚动连接,所述压头底部设置有压合台板。

优选的,所述气缸一侧设置有放卷盘,所述气缸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盘。

优选的,所述压板水平位置低于压头水平位置,所述第一弹簧长度小于第二弹簧长度,所述第一弹簧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劲度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气缸,有利于推动压合滑座向下移动,压板先与装配材料接触,压板将装配材料固定住,有利于压头对装配材料进行压合,避免发生移动,压合滑座继续下降,压头对装配材料进行压合,第一弹簧发生收缩,通过设有第一弹簧,有利于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装配材料被压坏,通过设有伸缩杆,有利于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滑块和压头发生晃动,由于压板的水平位置低于压头的水平位置,第一弹簧的长度小于第二弹簧的长度,因此压头会比压板先上升,一旦出现装配材料粘附在压头上,装配材料被压板压住,压头继续上升就会与装配材料脱离,有利于避免压头带动装配材料偏移影响装配效果,而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很小,压板对装配材料的压力较小,装配材料不会粘附在压板上,压板可以顺利上升,不影响装配材料;

2、通过设有滚轮,有利于减小限位滑轨与固定支脚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影响压合滑座的上升和下降,通过设有限位滑轨和固定支脚,有利于避免压合滑座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底视图。

图中:1装配机主体、2气缸、3推杆、4压合滑座、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伸缩杆槽、8伸缩杆、9第一弹簧、10压头、11压板槽、12第二滑槽、13压板、14第二滑块、15第二弹簧、16限位滑轨、17固定支脚、18滚槽、19滚轮、20压合台板、21放卷盘、22收卷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LCM模组装配机LCM模组压合装置,包括装配机主体1,所述装配机主体1顶部设置有气缸2,气缸2启动,气缸2通过推杆3推动压合滑座4向下移动,所述气缸2底部设置有推杆3,所述推杆3底部设置有压合滑座4,所述压合滑座4底部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6,所述第一滑块6与第一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5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槽7,所述伸缩杆槽7内部设置有伸缩杆8,通过设有伸缩杆8,有利于对第一滑块6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滑块6和压头10发生晃动,所述伸缩杆8一端与第一滑块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一端与第一滑块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另一端与第一滑槽5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第一弹簧9,有利于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装配材料被压坏,所述第一滑块6底部设置有压头10,所述第一滑槽5两侧均设置有压板槽11,所述压板槽11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12,所述压板槽11内部设置有压板13,压板13先与装配材料接触,压板13将装配材料固定住,有利于压头10对装配材料进行压合,避免发生移动,一旦出现装配材料粘附在压头10上,装配材料被压板13压住,压头10继续上升就会与装配材料脱离,有利于避免压头10带动装配材料偏移影响装配效果,所述压板13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3顶部与压板槽1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一端与压板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另一端与压板槽1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5的劲度系数很小,压板13对装配材料的压力较小,装配材料不会粘附在压板13上,压板13可以顺利上升,不影响装配材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机主体1前侧面设置有限位滑轨16,所述压合滑座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17,通过设有限位滑轨16和固定支脚17,有利于避免压合滑座4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滑轨16表面设置有滚槽18,所述固定支脚17内侧设置有滚轮19,通过设有滚轮19,有利于减小限位滑轨16与固定支脚17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影响压合滑座4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19与滚槽18滚动连接,所述压头10底部设置有压合台板2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缸2一侧设置有放卷盘21,所述气缸2另一侧设置有收卷盘2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13水平位置低于压头10水平位置,所述第一弹簧9长度小于第二弹簧15长度,所述第一弹簧9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15劲度系数。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当装配机进行压合时,气缸2启动,气缸2通过推杆3推动压合滑座4向下移动,压板13先与装配材料接触,压板13将装配材料固定住,有利于压头10对装配材料进行压合,避免发生移动,压合滑座4继续下降,压头10对装配材料进行压合,第一弹簧9发生收缩,通过设有第一弹簧9,有利于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装配材料被压坏,通过设有伸缩杆8,有利于对第一滑块6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滑块6和压头10发生晃动,压合结束后,气缸2将推杆3收回,压合滑座4上升,由于压板13的水平位置低于压头10的水平位置,第一弹簧9的长度小于第二弹簧15的长度,因此压头10会比压板13先上升,一旦出现装配材料粘附在压头10上,装配材料被压板13压住,压头10继续上升就会与装配材料脱离,有利于避免压头10带动装配材料偏移影响装配效果,而第二弹簧15的劲度系数很小,压板13对装配材料的压力较小,装配材料不会粘附在压板13上,压板13可以顺利上升,不影响装配材料;

参照说明书附图1、3,当压合滑座4下降时,滚轮19会沿着滚槽18滚动,通过设有滚轮19,有利于减小限位滑轨16与固定支脚17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影响压合滑座4的上升和下降,通过设有限位滑轨16和固定支脚17,有利于避免压合滑座4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