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966发布日期:2018-12-28 18: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膜片贴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屏提供背光。液晶屏通过对背光的调制以在液晶屏上显示图像和色彩。液晶屏包括液晶盒和偏光片。液晶盒包括阵列基板、平行于阵列基板的彩膜基板以及填充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偏光片通常为两块,分别贴附在液晶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偏光片贴附装置将偏光片贴附到液晶盒上,在贴附的过程中,需要将偏光片和液晶盒分别固定到偏光片贴附装置的偏光片载台和液晶盒载台上。在将偏光片装载到偏光片载台上时,先对偏光片进行对位,使得偏光片位于载台的预定位置。偏光片位于该预定位置才能准确地与液晶盒相贴合。

偏光片上附着有离型膜,离型膜用于在存储和搬运偏光片过程中保护和隔离偏光片的粘接面。在偏光片粘贴到液晶盒上之前,需要采用膜层剥离装置将偏光片上的离型膜剥离下来。

离型膜剥离下来后需要尽快的贴附到液晶盒上。因此,需要先将偏光片固定在偏光片载台的预定位置(即先对位),再将载有偏光片的偏光片载台搬运到膜层剥离装置处进行离型膜剥离,然后将偏光片载台搬运回偏光片贴附设备内,最后在偏光片贴附设备内完成液晶盒与偏光片贴附。

由于采用先对位、后剥膜、最后贴附的工序,在搬运偏光片载台和偏光片剥膜后,偏光片回到偏光片贴附装置内进行贴附时的位置与之前对位完成时偏光片所在的位置会发生一定的偏移,这就导致偏光片与液晶盒之间的贴附精度容易出现偏差,贴附精度波动大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贴附精度波动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贴附装置,其包括:膜片载台,包括平整的膜片承载面;以及剥离机构,用于将薄膜从被所述膜片承载面所承载的光学膜片上剥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剥离机构包括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所述薄膜的边缘;以及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抓取机构向所述薄膜与所述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转轴平行于所述膜片承载面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外周面具有粘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夹爪和夹持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滚筒靠近或远离所述膜片承载面;所述夹爪平行于所述滚筒的转轴设置;所述夹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爪向所述滚筒方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和所述夹爪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膜片承载面延伸的第一丝杠,垂直于所述第一丝杠且平行于所述膜片承载面延伸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丝杠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二丝杠运动,所述抓取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二丝杠用于驱动所述抓取机构沿第二丝杠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贴附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膜片载台的姿态调整机构,所述姿态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膜片载台的姿态使得膜片承载面上的光学膜片到达预设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姿态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调整机构,所述转动调整机构包括垂直所述膜片承载面且连接于所述膜片载台的主轴以及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还包括平移调整机构,所述平移调整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膜片承载面延伸的第三丝杠,垂直于所述第三丝杠且平行于所述膜片承载面延伸的第四丝杠;所述第四丝杠安装在所述第三丝杠上,所述第三丝杠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丝杠沿所述第三丝杠运动,所述转动调整机构安装在所述第四丝杠上,所述第四丝杠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调整机构沿第四丝杠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贴附装置还包括视觉对位机构,所述视觉对位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所述膜片承载面上方的且镜头均垂直朝向所述膜片承载面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预设位置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位置为基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贴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膜片承载面平行的第五丝杠,所述第二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第五丝杠上,第五丝杠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摄像头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膜片承载面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用于真空吸附所述光学膜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附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附装置设置有剥离机构。剥离机构可以直接在该贴附装置的膜片载台上将薄膜从光学膜片上剥离下来,无需为了剥离薄膜而移动膜片载台,因此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膜片载台移动所带来的贴附精度降低的后果,提高了贴附精度。尤其是,由于剥离机构直接设置在贴附装置上,不用搬运膜片载台,大大缩短了光学膜片剥膜后粘贴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可以采用先剥离薄膜、后进行对位方式进行光学膜片贴附,进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剥膜对已经完成了定位的光学膜片的位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贴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贴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贴附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贴附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贴附装置;11、膜片载台;111、膜片承载面;112、吸附孔;12、剥离机构;121、抓取机构;122、滚筒;123、夹爪;124、安装座;14、姿态调整机构;141、转动调整机构;142、平移调整机构;143、第三丝杠;144、第四丝杠;15、视觉对位机构;151、第一摄像头;152、第二摄像头;153、第五丝杠;16、转动机构;161、回转台;162、支撑杆;3、光学膜片;31、粘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照图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贴附装置1。贴附装置1包括膜片载台11以及剥离机构12。剥离机构12设置在膜片载台11的旁边。

膜片载台11包括平整的膜片承载面111。该膜片承载面111用于承载光学膜片3。该光学膜片3可以是偏光片。膜片载台11可以设置成大致的平板结构,膜片载台11优选为方形板。膜片载台11的一个板面为膜片承载面111。例如,当膜片载台11水平设置时,朝上的板面优选为膜片承载面111。

剥离机构12设置在膜片载台11的旁边。膜片载台11的膜片承载面111承载光学膜片3,光学膜片3展平在膜片承载面111上。光学膜片3上附着有薄膜,薄膜位于光学膜片3背离膜片承载面111的一侧。薄膜通常用于保护光学膜片3。当光学膜片3为偏光片时,薄膜可以是偏光片上的离型膜。剥离机构12用于剥离光学膜片3上的薄膜。

该贴附装置1设置有剥离机构12。剥离机构12可以直接在该贴附装置1的膜片载台11上将薄膜从光学膜片3上剥离下来,无需为了剥离薄膜而移动膜片载台11,因此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膜片载台11移动所带来的贴附精度降低的后果,提高了贴附精度。尤其是,由于剥离机构12直接设置在贴附装置1上,不用搬运膜片载台11,大大缩短了光学膜片3剥膜后粘贴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可以采用先剥离薄膜、后进行对位方式进行光学膜片3贴附,进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剥膜对已经完成了定位的光学膜片3的位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贴附精度。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剥离机构12包括抓取机构121和平移机构。抓取机构121用于抓取薄膜的边缘。抓取机构121可以是任意能够抓取薄膜边缘的结构。抓取机构121例如可以是机械爪、夹子等。抓取机构121抓取薄膜边缘时可以是主动抓取,例如抓取机构121为机械爪,机械爪主动抓取薄膜边缘。抓取机构121抓取薄膜边缘时也可以是被动抓取,例如技术人员线将薄膜的边缘部分揭开,然后该边缘部分与抓取机构121相互固定,比如抓取机构121为夹子时将该边缘部分夹在夹子上。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抓取机构121进行平移,抓取机构121平移的方向为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的方向,并朝向抓取机构121所抓取的薄膜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

抓取机构121抓取到薄膜的边缘后,平移机构被驱动机构所驱动向薄膜未剥离部分移动,这样,薄膜从光学膜片3的一侧向另一侧慢慢地揭开,并最终从光学膜片3上脱离下来。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抓取机构121包括滚筒122。该滚筒122的转轴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滚筒122的外周面上具有粘性。滚筒122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胶带,胶带的粘接面31朝外。滚筒122外周面上也可以是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层为胶粘材料制成。

由于滚筒122的转轴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当滚筒122接触薄膜的边缘时,滚筒122的外周面与薄膜的边缘相互粘接在一起。平移机构移动滚筒122时,滚筒122在薄膜上滚动,滚筒122在滚动的过程中慢慢揭开薄膜,并将已经薄膜揭开的部分缠在滚筒122上。采用滚筒122剥离薄膜效率高,且不会刮伤光学膜片3。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抓取机构121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夹爪123、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座124。滚筒122的转轴、升降驱动机构、夹爪123和夹持驱动机构均安装在安装座124上。滚筒122的转轴连接于安装座124。升降驱动机构和夹持驱动机构均为伸缩机构,例如液压缸或气压缸。夹爪123设置成直条形,夹爪123与滚筒122的轴线平行设置。夹持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到夹爪123的一端,夹持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座124上。夹持驱动机构伸长是,夹持驱动机构推动夹爪123向滚筒122方向运动。夹爪123向滚筒122方向运动后能与滚筒122相配合夹持滚筒122和夹爪123之间的物体。优选地,夹爪123设置在滚筒122的侧面,夹持驱动机构的伸缩方向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

升降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124上,升降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平移机构上。升降驱动机构的伸缩方向垂直于膜片承载面111。这样,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滚筒122靠近或远离膜片承载面111。

剥离机构12运行的方式可以是如下方式:升降驱动机构先将滚筒122下降到与薄膜边缘相贴;然后平移机构将滚筒122在薄膜上滚动一定的距离使得滚筒122上缠绕有薄膜;升降驱动机构再提起滚筒122,同时夹持驱动机构控制夹爪123与滚筒122夹住缠绕在滚筒122上的薄膜;最后平移机构继续平移滚筒122和夹爪123,平移的过程中将余下附着在光学膜片3上的薄膜剥离下来。

当光学膜片3和薄膜均为方形时,滚筒122从薄膜的一角粘接薄膜,然后沿该角的角平分线滚动一端距离,夹爪123和滚筒122上升并夹住缠绕在滚筒122上的薄膜,最后沿平行于该角的一条边的方向平移滚筒122和夹爪123而将剩余未剥离的薄膜剥离下来。这样剥离的好处在于,避免剥离机构12与贴膜装置的其他机构发生干涉。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一丝杠。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内置电机,该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为直条形。第一丝杠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延伸。第二丝杠垂直于第一丝杠且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延伸。第二丝杠安装在第一丝杠上。具体的,安装在第一丝杠的滑块上。第一丝杠用于驱动第二丝杠沿第二丝杠运动。抓取机构121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杠上。具体的,抓取机构121安装在第二丝杠的滑块上,例如升降驱动机构背离安装座124的一端安装在第二丝杠的滑块上。第二丝杠用于驱动抓取机构121沿第二丝杠运动。这种结构的平移机构能将驱动抓取机构121沿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的任意方向运动,使得抓取结构的活动更加灵活。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贴附装置1还包括姿态调整机构14。姿态调整机构14连接于膜片载台11。姿态调整机构14可以是设置在膜片载台11背离膜片承载面111的一侧。姿态调整机构14用于调整膜片载台11的姿态使得膜片承载面111上的光学膜片3到达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通常是与液晶盒的所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光学膜片3必须位于该预设位置内后续步骤中才能准确贴附到液晶盒上。

由于光学膜片3比较薄,通过人工平移光学膜片3来使光学膜片3达到预设位置操作比较难,尤其是当光学膜片3上的薄膜被移除后,触碰光学膜片3的粘接面31会污染光学膜片3。而调整膜片载台11的姿态来使光学膜片3达到预设位置则能避免这些问题。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姿态调整机构14包括转动调整机构141。转动调整机构141包括主轴和驱动装置。主轴的一端连接于膜片载台11。主轴垂直于膜片承载面111。驱动装置能输出转矩,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于主轴。驱动装置能驱动主轴转动。当驱动装置为电机时,主轴可以是电机的输出轴。当主轴不是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时,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轴之间可以通过减速机来传动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轴之间也可以直接通过分别设置在输出轴和主轴上的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连接。主轴转动带动膜片载台11转动,膜片载台11转动时膜片承载面111在其所在的平面内转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姿态调整机构14还包括平移调整机构142。平移调整机构142包括第三丝杠143和第四丝杠144。第三丝杠143和第四丝杠144均为直条形。第三丝杠143和第四丝杠144均内置电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第三丝杠143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第四丝杠144垂直于第三丝杠143且平行于膜片承载面111。第四丝杠144安装在第三丝杠143上。具体的,第四丝杠144安装在第三丝杠143的滑块上。第三丝杠143用于驱动第四丝杠144沿第三丝杠143运动。转动调整机构141安装在第四丝杠144上。具体的,转斗机构安装在第四丝杠144的滑块上。第四丝杠144用于驱动转动调整机构141沿第四丝杠144运动。

第四丝杠144驱动转动调整机构141沿第四丝杠144运动时,转动调整机构141带动膜片载台11沿平行于第四丝杠144的方向运动,膜片承载面111上的光学膜片3沿平行于第四丝杠144的方向平动。第三丝杠143驱动第四丝杠144沿第三丝杠143运动时,膜片载台11沿平行于第三丝杠143的方向运动,膜片承载面111上的光学膜片3沿平行于第三丝杠143方向平动。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贴附装置1还包括视觉对位机构15。视觉对位机构15包括第一摄像头151和第二摄像头152。第一摄像头151和第二摄像头152均设置在膜片承载面111上方。第一摄像头151和第二摄像头152的镜头均垂直朝向膜片承载面111。上述预设位置以第一摄像头151和第二摄像头152的位置为基准。第一摄像头151和第二摄像头152的镜头拍摄到光学膜片3上的特定轮廓到达镜头中的特定位置时则光学膜片3达到上述预定位置。例如,光学膜片3为方形,第一摄像头151拍摄到光学膜片3一个顶角的顶点位于其镜头中部,且第二摄像头152拍摄到光学膜片3另一个顶角的顶点位于其镜头中部,则光学膜片3的位置达到上述预定位置。如果光学膜片3没有达到上述预定位置则可通过姿态调整机构14来调整,使其达到上述预定位置。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膜片承载面111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112。吸附孔112用于真空吸附光学膜片3。吸附孔112用于连通真空源。真空源可以是一个内部气压较低的罐体,也可以是真空泵。光学膜片3放置在膜片承载面111上被吸附孔112吸附固定。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贴附装置1还包括转动机构16以及液晶盒载台。液晶盒载台设置在膜片载台11的斜上方。液晶盒载台包括液晶盒承载面。液晶盒承载面朝下。液晶盒承载面与膜片承载面111相互平行。液晶盒承载面用于承载液晶盒。液晶盒载台能向垂直于液晶盒承载面的方向下降或上升。

转动机构16包括回转台161和支撑杆162。回转台161能绕垂直于膜片承载面111的转轴转动。支撑杆162可以是直杆。支撑杆162从回转台161上伸出。支撑杆162优选为与转台的转轴相互垂直。支撑杆162的顶端连接于姿态调整机构14。支撑杆162优选连接在第三丝杠143上。转动机构16能将膜片载台11移动到液晶盒载台的下方,并将液晶盒与光学膜片3对齐。

光学膜片3在膜片载台11上完成薄膜剥离和对位后,回转台161旋转,回转台161上的支撑杆162带动膜片载台11转动直至光学膜片3与液晶盒载台对齐,液晶盒载台下降使得液晶盒与光学膜片3贴附在一起。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附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