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楔形PBS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273发布日期:2019-01-29 18:08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楔形PBS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楔形PBS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学器件中,通常采用双折射晶体对光线进行楔形角度分光,这也是长期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种惯用手法,而双折射晶体在加工上存在一定难度且其在应用上仍然还具有一定的结构约束和拓展使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楔形角度分光且加工简单、成本低的楔形PBS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楔形PBS结构,其包括上下叠置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连接面上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其相近于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二棱镜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第二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均镀设有高反膜。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的入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入射面相平,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出射面相平。

进一步,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面与其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一体成型的晶体结构。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设置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形式,使得入射后的信号光经偏振分光膜分光后,射出的两束输出光形成夹角,使其可以替代传统的双折射晶体棱镜进行使用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满足第一棱镜的其中两侧面夹角来达到满足任一的楔形角度分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楔形PBS结构,其包括上下叠置设置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连接面上设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棱镜的截面为四边形且其相近于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θ;所述第二棱镜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和第二棱镜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均镀设有高反膜。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的入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入射面相平,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射面和第二棱镜的出射面相平。

进一步,所述第二棱镜的入射面与其远离偏振分光膜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一体成型的晶体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信号光从第一棱镜2的入射面射入,然后经偏振分光膜3而分为P光和S光,其中,P光穿过偏振分光膜3而射入到第二棱镜1中且经第二棱镜1下端面的高反膜11反射,然后再次射入到偏振分光膜3并穿过偏振分光膜进入到第一棱镜2中,最后经第一棱镜2上端面的高反膜21反射后,从第一棱镜2的出射面射出,S光被偏振分光膜3反射至第一棱镜2上端面的高反膜21上并再次反射回偏振分光膜3上,然后再被反射至第一棱镜2上端面的高反膜21上,最终从第一棱镜2的出射面射出,最终输出的P光和S光形成夹角β,其中,第一棱镜2相近于偏振分光膜3的端面和远离偏振分光膜3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θ与β之间的关系为:β=2n×θ,其中n为第一棱镜2的折射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实施例2的简要实施示意和光路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信号光从第一棱镜2的入射面射入,然后经偏振分光膜3而分为P光和S光,其中,P光穿过偏振分光膜3而进入到第二棱镜1中,并从第二棱镜1的出射面射出,S光被偏振分光膜3反射至第一棱镜2上端面的高反膜21上并被反射后,从第一棱镜2的出射面射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