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677发布日期:2019-11-12 22:2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



背景技术:

由于FPC灯条有增大发光面、消除眩光、升华视觉效果、消除视觉疲劳等优点,与之相配套的背光模组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已大量的用于液晶行业,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模组的产量现在已处于产不应求的市场阶段,其中FPC灯源的背光模组的外形尺寸变化较大,搭配使用的点灯治具也因此种类较多,目前行业内FPC背光模组和其点灯治具都处在一对一的专用阶段,各机种的点灯治具达不到可通用的效果,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FPC背光模组点灯治具单一性,点灯治具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较大等缺点,设计一种可适用于FPC背光模组的通用点灯治具。

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包括底板和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点灯机构,

底板采用电木材料制成;定义底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在底板正面上分为用于安装FPC背光模组的第一安装区和用于安装点灯机构的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内设置有四组在X方向上固定FPC背光模组的X向螺孔单元,四组X向螺孔单元呈矩形布置且四组X向螺孔单元均位于矩形的四个角上;每组X向螺孔单元均包括两排X向螺孔排,每排X向螺孔排均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每组X向螺孔单元内的两排X向螺孔排之间的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在每组X向螺孔单元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FPC背光模组的X向卡块,X向卡块通过螺栓与每组X向螺孔单元内的第一螺纹孔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第一安装区内设置有两组在Y方向上固定FPC背光模组的Y向螺孔单元,每组Y向螺孔单元均包括两排Y向螺孔排,每排Y向螺孔排均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每组Y向螺孔单元内两排Y向螺孔排之间的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在每组Y向螺孔单元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FPC背光模组的Y向卡块,Y向卡块通过螺栓与每组Y向螺孔单元内的第二螺纹孔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

第二安装区内在一边沿处平行于边沿内凹设置两条通槽,在底板正面上位于通槽内侧平行于通槽内凹设置有用于嵌入铁片的第一凹槽,在底板正面上位于第一凹槽内侧平行于第一凹槽内凹设置有用于嵌入硅胶片的第二凹槽;在两条通槽上设置有用于卡紧点灯机构的卡块,卡块通过螺栓螺母与通槽配合实现点灯机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

在第一凹槽内嵌入铁片,在第二凹槽内嵌入硅胶片;

点灯机构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旋转块、接近开关和点灯机构本体,点灯机构本体为采用电木材料制成的矩形块,在点灯机构本体的两侧面的底部均设置第一销轴孔,点灯机构本体通过在两个第一销轴孔内插入销轴转动连接两个卡块,在两个卡块上均设置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轴孔;

定义点灯机构本体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点灯机构本体的正面用于在进行点灯试验时接触底板的正面;在点灯机构本体的正面上嵌入与底板正面上的铁片相吸合的磁铁;

在点灯机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旋转块的第一通孔、嵌入把手的第二通孔和嵌入接近开关的第三通孔,正电极和负电极均插入旋转块内,正电极和负电极均凸出旋转块,旋转块嵌入第一通孔内且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凸出部分均位于点灯机构本体的正面上,旋转块通过螺栓固定;接近开关嵌入第三通孔内且接近开关的敏感元件凸出点灯机构本体的正面;把手嵌入第二通孔内且把手的凸出部位于点灯机构本体的背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点灯治具,根据FPC背光模组的外形尺寸,搭配电木底板,将FPC背光模组放置在电木底板的正面上,调整Y向卡块和X向卡块,固定FPC背光模组;将FPC背光模组上的FPC点灯接口放置在电木底板正面上的硅胶片上,确认FPC背光模组的FPC点灯正负极位置,通过电木底板上的两条滑动通槽,确定点灯X方向位置;同步搭配两个卡块7,调整Y方向的点灯位置,翻转点灯机构,使点灯机构上的磁铁与电木板上的磁片吸合。

优选地,每排X向螺孔排内有二十三个第一螺纹孔。每排Y向螺孔排有二十三个第二螺纹孔。

优选地,X向卡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型孔,两个第一腰型孔分别对应每组X向螺孔单元内的两排X向螺孔排。

优选地,Y向卡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腰型孔,两个第二腰型孔分别对应每组Y向螺孔单元内的两排Y向螺孔排。

优选地,两个卡块上均设有第三腰型孔,第三腰型孔内插入螺栓并螺母与通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接近开关选用型号为LJ5A3-1-Z/BX的光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通过以上各搭配件调整,适用各尺寸FPC背光模组的点灯使用,适用性较强,减少机种点灯治具的前期投入,同时减少固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的主视图。

图2是底板的主视图。

图3是点灯机构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卡块的主视图。

图5是旋转块的主视图。

图6是正电极的主视图。

图7是负电极的主视图。

图8是接近开关接入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8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FPC背光模组通用点灯治具,包括底板1和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的点灯机构2。

如图2所示,底板1采用电木材料制成;定义底板1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在底板1正面上分为用于安装FPC背光模组的第一安装区和用于安装点灯机构2的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内设置有四组在X方向上固定FPC背光模组的X向螺孔单元3,四组X向螺孔单元3呈矩形布置且四组X向螺孔单元3均位于矩形的四个角上;每组X向螺孔单元3均包括两排X向螺孔排,每排X向螺孔排均有多个第一螺纹孔3-1,每组X向螺孔单元3内的两排X向螺孔排之间的第一螺纹孔3-1一一对应设置;在每组X向螺孔单元3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FPC背光模组的X向卡块4,X向卡块4通过螺栓与每组X向螺孔单元3内的第一螺纹孔3-1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第一安装区内设置有两组在Y方向上固定FPC背光模组的Y向螺孔单元5,每组Y向螺孔单元5均包括两排Y向螺孔排,每排Y向螺孔排均有多个第二螺纹孔5-1,每组Y向螺孔单元5内两排Y向螺孔排之间的第二螺纹孔5-1一一对应设置;在每组Y向螺孔单元5上均设置有用于卡紧FPC背光模组的Y向卡块6,Y向卡块6通过螺栓与每组Y向螺孔单元5内的第二螺纹孔5-1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底板1,在进行点灯试验时,FPC背光模组放置在底板1的第一安装区内,通过第一安装区内的X向卡块4和Y向卡块6夹紧,X向卡块4与每组X向螺孔单元3内的第一螺纹孔3-1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X向卡块4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型孔4-1,两个第一腰型孔4-1分别对应每组X向螺孔单元3内的两排X向螺孔排,确定好位置后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孔3-1连接固定。Y向卡块6与每组Y向螺孔单元5内的第二螺纹孔5-1配合实现FPC背光模组位置的固定和调节,Y向卡块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腰型孔6-1,两个第二腰型孔6-1分别对应每组Y向螺孔单元5内的两排Y向螺孔排,确定好位置后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孔5-1连接固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排X向螺孔排内有二十三个第一螺纹孔3-1。每排Y向螺孔排有二十三个第二螺纹孔5-1。

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区内在一边沿处平行于边沿内凹设置两条通槽1-1,在底板1正面上位于通槽1-1内侧平行于通槽1-1内凹设置有用于嵌入铁片的第一凹槽1-2,在底板1正面上位于第一凹槽1-2内侧平行于第一凹槽1-2内凹设置有用于嵌入硅胶片的第二凹槽1-3;在两条通槽1-1上设置有用于卡紧点灯机构2的卡块7,卡块7通过螺栓螺母与通槽1-1配合实现点灯机构2位置的固定和调节;在第一凹槽1-2内嵌入铁片9,在第二凹槽1-3内嵌入硅胶片8,硅胶片8起到缓冲作用,FPC背光模组上的FPC点灯接口放置在电木底板正面上的硅胶片上。

如图3和4所示,点灯机构2包括正电极2-1、负电极2-2、旋转块2-3、接近开关2-4和点灯机构本体2-5,点灯机构本体2-5为采用电木材料制成的矩形块,在点灯机构本体2-5的两侧面的底部均设置第一销轴孔2-5-1,点灯机构本体2-5通过在两个第一销轴孔2-5-1内插入销轴转动连接两个卡块7,在两个卡块7上均设置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轴孔7-1。

本实施例中点灯机构2可沿着底板上的两条通槽1-1进行X方向位置的调整,调整好后通过螺栓螺母副锁紧在底板1上。同时两个卡块7上均设有第三腰型孔7-1,第三腰型孔7-1内插入螺栓并螺母与通槽1-1配合,点灯机构2通过第三腰型孔7-1的设置可相对于两条通槽1-1进行Y方向位置的调整,调整好后通过螺栓螺母副锁紧在底板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Y向卡块6和X向卡块4可结合FPC背光模组使用,可实现FPC背光模组在底板1上进行X方向、Y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卡块7可结合点灯机构2使用,可实现点灯机构2在底板1上进行X方向、Y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以适用不同型号的FPC背光模组。

如图3所示,定义点灯机构本体2-5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用于在进行点灯试验时接触底板1的正面;在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上嵌入与底板1正面上的铁片9相吸合的磁铁,磁铁嵌入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上的磁铁孔2-5-5内。本实施例中在翻转点灯机构2,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上嵌入的磁铁与底板1正面上的铁片9相吸合,使得点灯机构2与底板1吸合的更加紧。

如图3、5、6和7所示,在点灯机构本体2-5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旋转块2-3的第一通孔2-5-2、嵌入把手的第二通孔2-5-3和嵌入接近开关2-4的第三通孔2-5-4,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均插入旋转块2-3内,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均凸出旋转块2-3,旋转块2-3嵌入第一通孔2-5-2内且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的凸出部分均位于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上,此旋转块2-3插入第一通孔2-5-2内可通过将旋转块2-3拔出后旋转的方式根据FPC点灯的正负极特性,调整旋转块2-3的位置,以达到,在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分别引出导线,在进行点灯试验时接电源。

翻转点灯机构2,点灯机构2内的正电极2-1和负电极2-2对应FPC背光模组上的FPC点灯接口插入。

如图3所示,接近开关2-4嵌入第三通孔2-5-4内且接近开关2-4的敏感元件凸出点灯机构本体2-5的正面;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2-4选用型号为LJ5A3-1-Z/BX的光电开关,延误0.4S,避免正负极直接接触FPC造成烧伤,安全生产。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点灯治具,在电源电路内接入型号为LJ5A3-1-Z/BX的光电开关,用来实现延迟点灯,延误0.4S,目的是避免正负电极直接接触FPC造成烧伤,安全生产。

如图3所示,把手嵌入第二通孔2-5-3内且把手的凸出部位于点灯机构本体2-5的背面上,便于手方便翻转点灯机构2。

本实施例的通用点灯治具,根据FPC背光模组的外形尺寸,搭配电木底板,将FPC背光模组放置在电木底板的正面上,调整Y向卡块6和X向卡块4,固定FPC背光模组;将FPC背光模组上的FPC点灯接口放置在电木底板正面上的硅胶片上,确认FPC背光模组的FPC点灯正负极位置,通过电木底板上的两条滑动通槽,确定点灯X方向位置;同步搭配两个卡块7,调整Y方向的点灯位置,翻转点灯机构,使点灯机构上的磁铁与电木板上的磁片吸合。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