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广角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653发布日期:2019-11-12 22:2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智能广角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广角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患者可以看清楚近处的东西,但难以看清远处的东西,远视患者则相反,近视镜通常是帮助近视患者仅能用于矫正他们看远处物体的视力,远视镜是帮助远视患者用于矫正他们看近处物体的视力;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以近视患者为例,当他们带着这种近视镜读书写字需要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被迫再紧缩,近视程度不仅不容易控制住,而且极易加重,需要经常更换眼镜;同样的远视患者佩戴远视镜看远处的物体时,视线同样不清楚。

因此,现有的近视镜、远视镜通常需要两幅眼镜来实现看远看近的目的。但是,准备多种眼镜不仅携带不便,同时也会影响不同佩戴者的的正常视物。

有鉴于此,有的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并发明了一种能够同时看远看近的眼镜,但是上述眼镜的远视焦点和近视焦点存在跳跃,且远视焦点和近视焦点与人的用眼视角不能很好的匹配,佩戴感觉十分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广角镜片及眼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矫正近视或者远视需要准备两幅眼镜,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广角镜片,其设置于镜框上,包括:

内渐进层,所述内渐进层包括有多个焦点,多个焦点将所述镜片由上至下分为远用区、渐变区和近用区;镜片的两侧设置有像散区;

所述近用区的焦点偏向鼻托一侧设置,以适于人眼观测近处物体;所述远用区的焦点至所述近用区的焦点之间形成有渐进线,所述渐变区的度数沿所述渐进线由所述远用区至所述近用区逐渐减小;

所述内渐进层设置于镜片的内侧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角。

优选的,所述镜片由内至外至少包括所述内渐变层、基材层、电致变色膜层以及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所述太阳能电池膜层电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膜层能吸收紫外光线储存在所述蓄电池中以供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变色。

优选的,所述内渐变层的内侧以及所述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的外侧还设置有加硬镀膜层。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为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为透射式液晶材料层或三氧化钨金属氧化物层。

优选的,所述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纽扣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眼镜,包括:镜架,所述镜架包括镜框、镜腿和鼻托、以及上述的镜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镜框之间设置有鼻梁,且两个所述镜框能通过所述鼻梁进行折叠以便于存放。

优选的,所述鼻梁包括:

凸字部,其设置于两个所述镜框的邻接侧;

转轴,其固定于所述凸字部的端头处;

连接桥,其两侧的上表面设置有侧部开口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凸字部铰接以使两个所述镜框能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广角镜片及眼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近用区的焦点偏向鼻托一侧设置,更加适于人眼在观测近处物体时的视角,渐变区的度数沿渐进线由远用区至近用区逐渐减小,能够防止远视焦点与近视焦点突然跳跃带来的不适感;内渐进层设置于镜片的内侧相较于其设置于镜片的外侧,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视角,且观测到的物体更加符合真实影响。

2、上述眼镜在使用时,能够根据观测的视角智能变焦,通过上部的远用区观测远处物体,通过下部的近用区观测近处物体,中间的渐变区便于观测远中间距离的物体,两侧的像散区便于帮助矫正用眼习惯,能够实现一副眼镜看远看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广角镜片的各区域示意图;

图2是人眼观测近处物体时的示意图;

图3是内渐进层与外渐进层的对比示意图;

图4是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致变色膜层变色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鼻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片;2、镜框;3、镜腿;4、鼻梁;5、蓄电池;6、开关;7、鼻托;41、连接桥;42、转轴;43、凸字部;44、凹槽;

11、远用区;12、渐变区;13、近用区;14、像散区;C、交点;

111、加硬镀膜层;112、内渐进层;113、基材层;114、电致变色膜层;115、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22、外渐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广角镜片的各区域示意图,图2是人眼观测近处物体时的示意图,图3是内渐进层与外渐进层的对比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广角镜片,其设置于镜框上,包括:内渐进层112,内渐进层112包括有多个焦点,多个焦点将镜片1由上至下分为远用区11、渐变区12和近用区13;镜片1的两侧设置有像散区14,根据广角设计原理,把像散区的度数变化尽量缩小,以便于矫正人的用眼习惯。

近用区13的焦点偏向鼻托7一侧设置,以适于人眼观测近处物体;远用区11的焦点至近用区13的焦点之间形成有渐进线,渐变区12的度数沿渐进线由远用区11至近用区13逐渐减小;

内渐进层112设置于镜片1的内侧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角。

其中,远用区指的是向远处看时所用的区域,近用区指的是向近处看时所用的区域。

具体的,参照图1,上述远用区11的焦点记为A,上述近用区的焦点记为B,再参照图2,由于人眼在观测近处物体时,其视线近似于图2所示的虚线方向,视线与镜片1的重合点记做交点C,因此当人眼佩戴上述镜片1后,近用区13的焦点应偏向于鼻托7一侧,如图1所示的焦点B偏向于鼻托7一侧设置;上述镜片1的结构更加符合人眼观测物体时的视角,使用更加舒适。

再参照图3,上述内渐进层112设置于镜片1的内侧,其相较于设置在镜片1的外侧而言,如图3中的外渐进层122,内渐进层镜片比外渐进层镜片的视野区域更宽广,且内渐进层112远、中、近区域的视野周边歪曲变形较轻微,看物体更加真实、更易适应。

由于看远处时,人眼通常通过镜片1的上部区域观测,因此镜片1的上部设置为远用区11,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远用区11的焦点度数应当根据近视患者的度数来设置。上述镜片1的两侧设置有像散区14,像散区14的度数为0°,上述像散区14能够辅助矫正人的用眼习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智能广角镜片1的有益效果是:近用区13的焦点偏向鼻托7一侧设置,更加适于人眼在观测近处物体时的视角,渐变区12的度数沿渐进线由远用区11至近用区13逐渐减小,能够防止远视焦点与近视焦点突然跳跃带来的不适感;内渐进层112设置于镜片1的内侧相较于其设置于镜片1的外侧,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视角,且观测到的物体更加符合真实影响。

实施例2:

当太阳猛烈时,通常需要佩戴太阳镜来抵挡阳光,这时需要另外再备一副太阳镜,携带十分不便,现有的视力矫正眼镜不能充当太阳镜来使用。有鉴于此,本实施例进行了改进,且上述改进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

具体的,参照图4-图5,图4是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致变色膜层变色的电路原理图;上述镜片1由内至外至少包括上述内渐进层112、基材层113、电致变色膜层114以及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太阳能电池膜层电连接有蓄电池5,蓄电池5与电致变色膜层114电连接,太阳能电池膜层能吸收紫外光线储存在蓄电池5中以供电致变色膜层114变色。

其中,上述蓄电池5可安装于镜腿3上,上述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蓄电池5以及电致变色膜层114的电路原理图可参见图5,电路中可设置开关6来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启和闭合,通过上述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吸收紫外线产生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5中,蓄电池5供给电致变色膜层114电能以使其变色。当户外太阳猛烈时,可将带有上述镜片1的眼镜当做太阳镜使用,实现一镜多用的效果。

为了防止镜片1刮花,保护内渐变层和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参照图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内渐变层的内侧以及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的外侧还设置有加硬镀膜层111。

其中,上述基材层113为树脂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致变色膜层114为透射式液晶材料层或三氧化钨金属氧化物层。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WO3,其透光率可在较大范围内连续变化(实用化需达到4:1以上),并可由人工随意调节;驱动电压低(1~2V),且电源简单,耗电省。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透明太阳能电池膜层115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蓄电池5为纽扣电池。纽扣电池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减轻装置的重量。

参照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鼻梁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眼镜,包括:镜架,镜架包括镜框2、镜腿3和鼻托7、以及上述镜片1。

上述眼镜在使用时,能够根据观测的视角智能变焦,通过上部的远用区11观测远处物体,通过下部的近用区13观测近处物体,中间的渐变区12便于观测远中间距离的物体,两侧的像散区14便于帮助矫正用眼习惯,能够实现一副眼镜看远看近。

如图6所示,两个镜框2之间设置有鼻梁4,且两个镜框2能通过鼻梁4进行折叠以便于存放。

上述眼镜通过可折叠的方式,不佩戴时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镜框2可折叠,参照图7所示,上述鼻梁4包括:凸字部43,其设置于两个镜框2的邻接侧;转轴42,其固定于凸字部43的端头处;连接桥41,其两侧的上表面设置有侧部开口的凹槽44,且凹槽44的开口端通过转轴42与凸字部43铰接以使两个镜框2能进行折叠。

其中,上述凸字部43可焊接于镜框2上;上述凹槽44的深度小于连接桥41的厚度,其作用是:凸字部43的凸出端能够置于凹槽44内,当展开眼镜时,由于凹槽44的底部对凸字部43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转轴42不会无限制转动;而当向内折叠眼镜时,由于凹槽44的上表面开口,连接桥41壳通过于凸字部43的铰接实现向内折叠。上述结构简单、方便,能够节省眼镜的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储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