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4905发布日期:2019-12-31 15:1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由于aahole显示屏(异形屏),如图1-2所示,图1为aahole显示屏的示意图,图2为异形屏中的aahole(导形屏中的孔)示意图,图2中环形区域都是玻璃面板的border区域(边缘区域),手机上不显示画面,只有gip电路和源极驱动线(source走线)电路。环形区域中没有设置传感器tpsensorpad,只有源极驱动线和栅极驱动线(gate走线),中间的圆形区域的玻璃面板是挖空的,可用于放置手机的摄像头、红外装置或者其他传感器。

在环形区别中的gate走线和source走线在水平面投影(孔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重合面积大,且两者距离较小,这样source走线和gate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就比较大,gate走线上的信号和source走线上的信号更容易互相耦合(耦合方和被耦合方不确定),从而造成显示屏中孔圆圈外附近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解决了异形屏上孔周围显示不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aa区的孔和设置在孔外围用于布置栅极驱动线和源极驱动线的环形区域,所述栅极驱动线位于第一金属层内,还包括设置源极驱动线的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公共电极的第三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环形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孔的两侧;

位于第二金属层的源极驱动线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通孔,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平坦层,平坦层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环形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孔的两侧;位于第二金属层的源极驱动线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通孔,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位于环形区域内的栅极驱动线和源极驱动线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耦合将就,使得异形屏在孔周围的显示效果更好,解决了异形屏上孔周围显示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aahole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hole显示屏中孔及孔外围的环形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的像素排列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三层金属层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改进后液晶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aahole显示屏环形区域未改进前的走线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aahole显示屏环形区域改进后的走线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栅极驱动线;2、源极驱动线;3、mos管;4、a11;5、a12;6、a13;7、a14;8、a15;9、a16;10、a21;11、a22;12、a23;13、a24;14、a25;15、a26;16、第一金属层、17、第二金属层;18、第三金属层;19、平坦层;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为: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第二金属层的源极驱动线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通孔,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

请参照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aa区的孔和设置在孔外围用于布置栅极驱动线和源极驱动线的环形区域,所述栅极驱动线位于第一金属层内,还包括设置源极驱动线的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公共电极的第三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环形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孔的两侧;

位于第二金属层的源极驱动线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通孔,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具有平坦层,平坦层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环形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孔的两侧;位于第二金属层的源极驱动线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通孔,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位于环形区域内的栅极驱动线和源极驱动线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耦合将就,使得异形屏在孔周围的显示效果更好,解决了异形屏上孔周围显示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的,多条栅极驱动线呈行分布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多条源极驱动线呈列分布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液晶面板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还包括多个mos管和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电极;

第一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1、a13、a14和a16连接;第二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2和a15连接;第三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1、a22、a25和a26连接;第四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3和a24连接;

第一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1和a22连接;第二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2、a14、a21和a23连接;第三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3、a15、a24和a26连接;第四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6和a25连接;相邻列源极驱动线极性相反;其中aij表示第i行的第j列的像素电极。

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相邻的列源极驱动线极性相反,通过上述像素电极的设置方式,使得每一行相邻两个像素电极在充电时其电压极性并不相同,同时每一列相邻像素电极在充电时其电压极性并不相同,即可实现每一行、每一列的相邻像素电极的极性相反,从而实现液晶面板的点反转液晶显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行列源极驱动线的布线方式,使得行、列源极驱动线能够驱动更多的像素电极,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液晶面板的布线空间,由于布线少,其损耗小,这样即降低液晶面板的功耗,又能够保证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驱动线的设置方式,节约了液晶面板的布线空间,并能够实现点反转驱动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栅极驱动线与源极驱动线的条数相同,且均为4的正整数倍;所述i取值范围为:所述j取值范围为:其中,所述n为行栅极驱动线的总数量。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方式,在行像素电极与列像素电极总数不等的情况下,通过相同的行栅极驱动线和列源极驱动线,能够达到驱动所有像素电极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4b+1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1、ac3、ac4和ac6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2和ac5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1、ad2、ad5和ad6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3和ad4连接;

其中,c=2b+1,d=2b+2。

进一步的,第4b+1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1、ac7、ac13、…、ac(1+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3、ac9、ac15、…、ac(3+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4、ac10、ac16、…、ac(4+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6、ac12、ac18、…、ac(6+3(n-4)/2)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2、ac8、ac14、…、ac(2+3(n-4)/2)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c5、ac11、ac17、…、ac(5+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1、ad7、ad13、…、ad(1+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2、ad8、ad14、…、ad(2+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5、ad11、ad17、…、ad(5+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6、ad12、ad18、…、ad(6+3(n-4)/2)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3、ad9、ad15、…、ad(3+3(n-4)/2)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d4、ad10、ad16、…、ad(4+3(n-4)/2)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第n行栅极驱动线上的像素显示和第n+4行栅极驱动线上的相同,n=1,2…n-4,依此循环驱动像素显示,最后整个面板内的画素极性会变成dot驱动时的显示极性(相邻像素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第4b+1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e和a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f、a1h、a2e和a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g、a1k、a2h和a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o和a2k连接;

其中,0≤b≤n4-1,e=6b+1,f=6b+2,g=6b+3,h=6b+4,k=6b+5,o=6b+6。

进一步的,第4b+1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e、a3e、a5e、…、a(1+(n-4)/2)e连接;第4b+1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f、a4f、a6f、…、a(2+(n-4)/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f、a3f、a5f、…、a(1+(n-4)/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h、a3h、a5h、…、a(1+(n-4)/2)h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e、a4e、a6e、…、a(2+(n-4)/2)e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g、a4g、a6g、…、a(2+(n-4)/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g、a3g、a5g、…、a(1+(n-4)/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k、a3k、a5k、…、a(1+(n-4)/2)k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h、a4h、a6h、…、a(2+(n-4)/2)h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o、a4o、a6o、…、a(2+(n-4)/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1o、a3o、a5o、…、a(1+(n-4)/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与a2k、a4k、a6k、…、a(2+(n-4)/2)k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第n列源极驱动线上的像素显示和第n+4列源极驱动线上的相同,n=1,2…n-4,依此循环驱动像素显示,最后整个面板内的画素极性会变成dot驱动时的显示极性(相邻像素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mos管与像素电极的个数相等,多个mos管与多个像素电极一一对应。所有mos管均通过栅极与栅极驱动线连接,所有mos管均通过源极与源极驱动线连接;所有mos管均通过漏极与像素电极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mos管为n沟道mos管,通过极性相同的栅极驱动线能够实现液晶面板上所有的像素电极的驱动,使其驱动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呈阵列分布的像素电极中每一行从左往右的排列均为红色像素电极、绿色像素电极、蓝色像素电极、红色像素电极、绿色像素电极、蓝色像素电极、……、红色像素电极、绿色像素电极、蓝色像素电极。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像素电极布置方式,有利于液晶面板的所有像素驱动方式的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显示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和多个移位寄存器;

所述多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行栅极驱动线一一对应;每一条行栅极驱动线和其对应的移位寄存器连接,且上一行的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其下一行的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与第一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使得后一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滞后于前一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通过该方式该信号传递给对应的行栅极驱动线,使每一行逐步驱动,即像素点的循环显示;上述最后一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可连接第一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从而又将信号传递至第一行栅极驱动线对应的移位寄存器,无需要脉冲信号发生器再产生脉冲信号,即脉冲信号发生器只需要在使用时产生一次脉冲信号即可。

请参照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包括设置在aa区的孔和设置在孔外围用于布置栅极驱动线1和源极驱动线2的环形区域,所述栅极驱动线1位于第一金属层16内,还包括设置源极驱动线2的第二金属层17以及设置公共电极的第三金属层18;

第一金属层16和第二金属层17之间具有平坦层19,所述平坦层19上分别设有连通第一金属层16和第二金属层17的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位于环形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内,且分别位于所述孔的两侧;

位于第二金属层17的源极驱动线2进入环形区域后,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0、第三金属层18和第二通孔21,再次进入环形区域,并从环形区域穿出;

多条栅极驱动线1呈行分布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6上,多条源极驱动线2呈列分布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17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一种改善显示不良的液晶面板,还包括多个mos管3和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电极;

第一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14、a136、a147和a169连接;第二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25和a158连接;第三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110、a2211、a2514和a2615连接;第四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312和a2413连接;

第一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14和a2211连接;第二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25、a147、a2110和a2312连接;第三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36、a158、a2413和a2615连接;第四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69和a2514连接;相邻列源极驱动线2极性相反;其中aij表示第i行的第j列的像素电极;

栅极驱动线1与源极驱动线2的总条数相同,且均为4的正整数倍;所述i取值范围为:所述j取值范围为:其中,所述n为行栅极驱动线1的总数量;

第4b+1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1、ac3、ac4和ac6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2和ac5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1、ad2、ad5和ad6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3和ad4连接;

其中,c=2b+1,d=2b+2;

第4b+1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e和a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f、a1h、a2e和a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g、a1k、a2h和a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o和a2k连接;

其中,e=6b+1,f=6b+2,g=6b+3,h=6b+4,k=6b+5,o=6b+6;

第4b+1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1、ac7、ac13、…、ac(1+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3、ac9、ac15、…、ac(3+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4、ac10、ac16、…、ac(4+3(n-4)/2)连接;第4b+1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6、ac12、ac18、…、ac(6+3(n-4)/2)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2、ac8、ac14、…、ac(2+3(n-4)/2)连接;第4b+2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c5、ac11、ac17、…、ac(5+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1、ad7、ad13、…、ad(1+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2、ad8、ad14、…、ad(2+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5、ad11、ad17、…、ad(5+3(n-4)/2)连接;第4b+3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6、ad12、ad18、…、ad(6+3(n-4)/2)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3、ad9、ad15、…、ad(3+3(n-4)/2)连接;第4b+4行栅极驱动线1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d4、ad10、ad16、…、ad(4+3(n-4)/2)连接;

第4b+1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e、a3e、a5e、…、a(1+(n-4)/2)e连接;第4b+1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f、a4f、a6f、…、a(2+(n-4)/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f、a3f、a5f、…、a(1+(n-4)/2)f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h、a3h、a5h、…、a(1+(n-4)/2)h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e、a4e、a6e、…、a(2+(n-4)/2)e连接;第4b+2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g、a4g、a6g、…、a(2+(n-4)/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g、a3g、a5g、…、a(1+(n-4)/2)g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k、a3k、a5k、…、a(1+(n-4)/2)k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h、a4h、a6h、…、a(2+(n-4)/2)h连接;第4b+3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o、a4o、a6o、…、a(2+(n-4)/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1o、a3o、a5o、…、a(1+(n-4)/2)o连接;第4b+4列源极驱动线2分别通过与像素电极对应的mos管3与a2k、a4k、a6k、…、a(2+(n-4)/2)k连接;

所述mos管3为n沟道mos管3,所述mos管3与像素电极的个数相等,多个mos管3与多个像素电极一一对应;所有mos管3均通过栅极与栅极驱动线1连接,所有mos管3均通过源极与源极驱动线2连接;所有mos管3均通过漏极与像素电极连接。

请参照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对于aahole显示屏的环形区域,环形区域的内边缘与孔的外边缘重合,在metal2(第二金属层)和metal3(第三金属层)之间的挖一个洞(孔)((如图5所示),洞必须挖在aahole的走线区域(环形区域)里,不能出环形区域,也不可能挖在可放置摄像头的孔内),让source走线(metal2)在遇到环形区域时,需要沿着metal2和metal3两层金属之间的洞爬上aahole区域的metal3,此时source走线是在metal3上走,在出环形区域之前,再从环形区域的metal2和metal3两层金属之间的洞钻下metal2,此时source走线为metal2,走出aahole区域;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平坦层和第三金属层均有部分位于环形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aahole显示屏的环形区域里的source走线走环形区域的metal3,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环形区域的gate走线(metal1)和source走线(原设计是metal2,本实用新型是metal3)的重合面积,增加了环形区域里gate走线(metal1)和source走线(metal3)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这两条走线之间的耦合效应,使aahole显示屏aahole附近的显示效果更好。aa区区域的画素结构都有画素电极和cm走线。在显示面板中,触控为一层导电层,这层导电层被划分为很多小块,每一小块有一条金属走线连接,此金属走线最终会被拉到ic芯片内部,受ic控制,cm走线就是连接每一小块触控电极的金属走线,此处为习惯命名。oc(平坦层)为有机绝缘材料。

图6中距离d2>d1。在图5中,对应的环形区域无像素电极和cm走线。没有像素电极,则环形区域不显示画面;没有cm走线,就没有tpsensorpad,则此区域不可做touch动作。

图7为改良设计的aahole显示屏的面内详解图:aa区区域内的行走线是gate走线,位于metal1,且每一条gate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aa区区域内的列走线是source走线,位于metal2,且每一条source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aa区区域内环形区域内的虚线(source走线在环形区域内的走线)和tpsensorpad属于metal3。其中metal1和metal2以及metal3之间的层次结构为图6。

图8为原aahole显示屏环形区域走线示意图:带有aahole的显示屏面板,在环形区域的gate走线(metal1)和source走线(metal2)有大部分重合的面积,且metal1和metal2之间距离较近,这样不同层的两条金属之间的寄生电容会较大,会让gate走线(metal1)和source走线(metal2)之间的耦合作用加大。比如:gate线上的电压耦合source线上的电压或者source线上的电压耦合gate线上的电压,从而造成aahole的显示屏面板的aahole区域附近显示异常。

图9为改良aahole显示屏环形区域的走线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让source走线从metal2的①处(metal2)往竖直方向走遇到环形区域时,需要沿着metal2和metal3两层金属之间的洞(如图5)爬上metal3,此时source走线是在metal3上走(环形区域内虚线),在遇到环形区域的边界之前再从metal3和metal2两层金属之间的洞②处钻到metal2,再出环形区域。

通过在aahole显示屏的环形区域进行本实用新型的走线改良设计,可以减小不同层金属走线在本区域的重合面积,且增大两层金属走线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减小不同层金属线之间的寄生电容,防止走线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同时source走线走metal3可以减小rcloading,rcloading中的r指电阻,c指电容,在显示面板里,此处的loading(负载或载荷)指电阻和电容的整体负载表现,此专利中source走线一部分位于metal3中,增加了source线和gate走线之间的距离,在电容公式中,距离d越大,电容越小,又因为在显示面板中电容负载对面板的影响较大(耦合和功耗),则此处才减小了总负载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