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9265发布日期:2020-01-14 18:5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以及将光连接器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利用数据中心内的光纤的光布线的构筑时,为了应对数据通信量的增大所致的大规模化等,一般使用多芯的光连接器。另外,长距离传输、大容量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构筑光布线的光纤,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单模(sm)的光纤也逐渐被利用。

在多芯的光连接器中,作为连接光纤的方式,已知有物理接触(pc)方式和透镜方式。在pc方式中,将要连接的光纤阵列中的光纤的前端彼此通过按压力而相互面对且物理接触,从而对光纤进行物理连接。另一方面,在透镜方式中,具有与光纤阵列的各光纤对应的透镜的透镜阵列设置于光连接器,使设置有透镜阵列的光连接器对置进行固定,从而经由透镜来光学连接光纤。

近年,基于针对光连接器的进一步的多芯化以及单模化的要求,透镜方式的多芯连接器受到关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透镜方式的多芯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公开了将由多芯光纤构成的2个光连接器经由光连接器用透镜阵列进行接合而成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07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作为下一代光传输技术,正在推进400千兆比特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光传输系统的研究。在该光传输系统中,需要满足-45db以下的反射衰减量的光连接器。若为以pc方式连接上述单模的多芯光纤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则认为能满足上述反射衰减量的规格。

然而,在以透镜方式连接现有的单模的多芯光纤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难以满足400千兆比特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光传输系统所要求的反射衰减量的规格。以下,使用附图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申请发明者们在本申请前讨论的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图。在同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用于以透镜方式连接单模的多芯光纤的光连接器90中,表面形成有多个透镜94的透镜阵列板93与收纳有多个光纤98的插芯92进行接合的部分的结构。

如图28所示,在光纤98内传播且从光纤98的端面198朝透镜94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在经由粘接剂99而接合的光纤98的端面198与透镜阵列板93的透镜背面193的界面上进行反射。该界面上的反射光以大致100%的比例与光纤98耦合,因此该界面上的反射衰减量大。

在光连接器90中,构成光纤98的石英玻璃(折射率n=1.45)与构成透镜阵列板93的树脂材料(折射率n=1.48~1.67)彼此的折射率不同,因此菲涅尔损耗呈变大的趋势。

例如,即使以光纤98与透镜阵列板93的界面作为平坦界面而使用了折射率最适合的粘接剂99,在透镜阵列板93为环烯烃聚合物(折射率n=1.51)的情况下反射衰减率约为-35db,在透镜阵列板93为聚醚亚胺(折射率n=1.66)的情况下反射衰减率约为-25db,在透镜阵列板93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n=1.49)的情况下反射衰减率约为-40db,因此仍然无法满足400千兆比特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光传输系统所要求的规格。

另外,如图28所示,在透镜阵列板93内传播的光的一部分在透镜94的凸面194与空气的界面反射,其反射光的一部分与光纤98耦合。虽然该界面上的反射光对光纤98耦合的比例小于上述光纤98与透镜阵列板93的界面上的反射光对光纤98耦合的比例,但仍成为使光连接器90的反射衰减量恶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除上述以外,由于单模光纤(smf:singlemodefiber)的纤芯小,因此为了低损耗的连接,纤芯与透镜光轴的定位要求高精度。定位精度期望为1.5微米以下。

如以上说明,在现有的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难以满足400千兆比特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光传输系统所要求的反射衰减量的规格。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降低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反射衰减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具有:多个光纤,排列为阵列状;以及透镜阵列板,其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41,在所述第1主面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光纤对应的多个透镜,所述第2主面与所述第1主面对置,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的端面接合以与所述多个透镜所对应的所述多个光纤光学耦合,所述多个光纤的端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与各自的所述光纤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倾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能降低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反射衰减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部分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透镜与光纤的端面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之一例的图。

图5b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之一例的图。

图5c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之一例的图。

图6a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6b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6c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6d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6a~图6d所示的接合方法中使用的光纤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2个光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2个光连接器间配置间隔件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使透镜阵列板的一部分作为间隔件发挥功能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12是以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形态表示连接有2个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情况下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图15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透镜阵列板内的光路长度的图。

图18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图20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中的透镜阵列板内的光路长度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透镜阵列板的另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使透镜阵列板与插芯一体化后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图。

图25是表示将透镜阵列板与插芯的连接面形成为台阶状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图。

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别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中的光纤与透镜阵列板的接合部分的图。

图27是表示在图26所示的光连接器中使用的光纤之一例的图。

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申请发明者们在本申请之前研究的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首先,针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说明概要。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针对与发明的构成要素对应的附图上的标号,附括弧进行记载。

[1]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10a,10b,10bx,10c,10d)具有:多个光纤(18),排列为阵列状;以及透镜阵列板(14,14a,14b,14c,14d,14bx),其具有第1主面(40,40a,40b,40c,40d,40bx)和第2主面(41,41a,41b,48bx,41d,41bx),在所述第1主面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光纤对应的多个透镜(44,44a,44b,44bx),所述第2主面与所述第1主面对置,且与所述多个光纤的端面(180)接合以与所述多个透镜所对应的所述多个光纤光学耦合,所述多个光纤的端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与各自的所述光纤的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

[2]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多个光纤的端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相对于所述平面(182)的倾斜角度(θ)至少为3度。

[3]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多个光纤的所述端面配置于对应的所述透镜的大致后侧焦点(f)。

[4]在上述光连接器(10a,10b)中,可以是,所述多个透镜(44a,44b)以透镜的光轴(440a,440b)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光纤的光轴(181)偏离的状态进行配置。

[5]在上述光连接器(10a)中,可以是,所述多个透镜(44a)的各自的光轴(440a)在与对应的所述光纤的光轴(181)垂直的方向上偏离。

[6]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的偏离幅度至少为5μm。

[7]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的倾斜角度至少为6度。

[8]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多个光纤以及所述多个透镜构成为对具有1260nm至1565nm的范围的波长的光进行传输。

[9]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多个透镜(44b,44bx)的各自的光轴(440b,440bx)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光纤的光轴(181)倾斜。

[10]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可以是,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的倾斜角度至少为6度。

[11]本发明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具有2个上述光连接器(10a),关于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与另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对应的所述透镜彼此对置配置,所述一个所述光连接器中的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偏离的方向与所述另一个所述光连接器中的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偏离的方向相反。

[12]本发明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具有2个上述光连接器(10b),关于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与另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对应的所述透镜彼此对置配置,所述一个所述光连接器中的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倾斜的方向与所述另一个所述光连接器中的所述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光纤的光轴倾斜的方向相反。

[13]本发明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具有2个上述光连接器(10),关于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与另一个所述光连接器的所述多个透镜,对应的所述透镜彼此对置配置,2个所述光连接器构成为:对置配置的每一对所述透镜在所述透镜阵列板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

[14]在上述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100b)中,可以是,2个所述光连接器(10a,10b)构成为:对置配置的每一对所述透镜在所述透镜阵列板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

2.实施方式的具体例

以下,参照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各实施方式中公共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或各要素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不同。还存在如下情况:在附图的彼此间含有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是用于将固定于该光连接器10的多个光纤与固定于作为连接目标的其他光连接器的多个光纤分别连接的多芯光连接器。

具体而言,光连接器10具有多个光纤18、插芯(ferrule)12、透镜阵列板14以及一对导向销16。

光纤18是具有纤芯184和包层185的石英系光纤。例如,在光连接器10中,使用将规定数量的光纤18平行排列且被由紫外线固化树脂等树脂组成的被覆22一体覆盖的光纤带芯线20,将该光纤带芯线20层叠多个而固定于插芯12。

光纤18例如是单模光纤。

插芯12是将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光纤18列队进行收纳的连接器主体部。插芯12由用于一般的树脂插芯的、包含树脂的底料、以及与底料不同的材料所组成的固体材料即填料的混合材构成。插芯12通过对混合材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此外,插芯12的成形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但例如能使用传递模塑法、射出成形法等。

用于插芯12的底料包含热塑性树脂以及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用于插芯12的底料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pps)、液晶聚合物(liquidcrystalpolymer,lcp)、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等。另外,作为用于插芯12的底料的热固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作为用于插芯12的填料,例如可以使用将石英玻璃、石英结晶加工成给定形状的固体材料。为了使插芯12的线膨胀系数下降,插芯12的填料与底料配合。

如图1、2所示,插芯12具有插芯主体部24和凸缘部26。

插芯主体部24设置于光连接器10的连接端侧,凸缘部26设置于光连接器10的与连接端相反的一侧。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光连接器10的连接端侧称为光连接器10的“前”侧,将光连接器10的与连接端相反的一侧称为光连接器10的“后”侧。

插芯12是用于多芯光连接器的插芯。具体而言,插芯12是mt(mechanicallytransferable,机械传输)插芯,例如符合或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61754-5、日本工业规格的jisc5981等规格。

在凸缘部26,形成有用于将多个光纤18导入插芯12内的光纤导入口28。光纤导入口28以在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于凸缘部26。

在插芯主体部24,形成有与凸缘部26的光纤导入口28连接的中空部30。另外,在插芯主体部24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中空部30连接的开口部32。开口部32是用于不仅将光纤18固定至插芯12而且导入用于将光纤18的端面接合至透镜阵列板14的粘接剂19的孔。

插芯主体部24在光连接器10的前方侧具有连接侧端面34。细节将后述,但连接侧端面34相对于与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在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形成有多个光纤18沿其光纤的光轴插入的多个光纤插入孔36。多个光纤插入孔36分别沿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形成。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一端分别在连接侧端面34开口。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另一端分别与中空部30连接地开口。

多个光纤插入孔36排列为阵列状。例如,沿光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平行排列的给定个数的光纤插入孔36的列与光连接器10的上下方向平行地形成有多层。在图2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将12个光纤插入孔36的列形成5层的情况。此外,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排列的形态、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总个数、每1列的光纤插入孔36的个数以及光纤插入孔36的列的层数能根据多个光纤18的根数等来酌情设定。另外,光纤插入孔36的孔径以及间距也能根据光纤18的外径以及间距来酌情设定。另外,光纤插入孔36的层数无需为多层,可以为1层。

此外,各光纤18的外径(由纤芯以及包层组成的玻璃部分的外径)为80~126μm。在光连接器10中,在光纤18的外径为80μm的情况下,例如间距为125μm或250μm,在光纤18的外径为125μm的情况下,例如间距为250μm。此外,间距不限于此,只要设定为光纤18的外径以上即可。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插芯12中,从凸缘部26的光纤导入口28朝插芯主体部24的中空部30内导入有多个光纤带芯线20的前端部。多个光纤带芯线20在光连接器10的上下方向上层叠。多个光纤带芯线20可以在光连接器10的后端由罩部(boots)等进行覆盖并保持,从而得以保护。在导入至中空部30内的多个光纤带芯线20的前端部,分别去除被覆22,从而光纤18的端面180露出。

在形成于插芯主体部24的多个光纤插入孔36中,分别插入光纤18并进行固定。插入并固定于同一列的多个光纤插入孔36内的多个光纤18被包含在同一光纤带芯线20中。

光纤18通过从插芯主体部24的上表面的开口部32导入的粘接剂19来粘结并固定于光纤插入孔36。导入至中空部30内的多个光纤带芯线20的端部也通过从开口部32导入的粘接剂19来粘结并固定于插芯主体部24。另外,后述的透镜阵列板14也通过粘接剂19来粘结并固定于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

粘接剂19的折射率优选为光纤18(纤芯)的折射率与透镜阵列板14的折射率之间的值。另外,粘接剂19优选为硬化后对传输对象的波长带的光透明的材料。

例如,作为粘接剂19,能使用环氧树脂系粘接剂、丙烯酸树脂系粘接剂。此外,插入至光纤插入孔36内进行固定的光纤18既可以是由树脂被覆进行覆盖的状态,也可以是将树脂被覆去除后的状态。

固定于光纤插入孔36的光纤18的端面与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一起被研磨且与连接侧端面34对齐。

如此,插芯12以多个光纤18排列为阵列状的方式来收纳多个光纤18。在收纳有多个光纤18的插芯12,构成有包含多个光纤18的光纤阵列。

另外,在光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在插芯主体部24的多个光纤插入孔36以及中空部30的两侧的两侧端部,分别形成有供导向销16插入的一对导向销插入孔38。一对导向销插入孔38分别沿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形成。

在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安装有透镜阵列板14。透镜阵列板14是包含与收纳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对应的多个透镜44的透镜阵列。

透镜阵列板14例如由环烯烃聚合物(cop)、聚醚亚胺(pei)等树脂材料、或者玻璃构成。此外,上述树脂材料可以含有填料。此外,透镜阵列板14只要是能传播传输对象的光的材料即可,可以不透明。

透镜阵列板14具有:作为第1主面的透镜侧端面40,其上形成有包含与多个光纤18对应的多个透镜44的透镜阵列部42;以及作为第2主面的透镜背面41,其与透镜侧端面40对置。

透镜侧端面40是透镜阵列板14中的光连接器10的前方的面,也是在连接2个光连接器10时与连接对象的其他光连接器10对置配置的面。更具体而言,透镜侧端面40被配置为与连接对象的其他光连接器10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侧端面40彼此对置。

在透镜阵列部42,形成有与在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上排列的多个光纤18对应而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透镜44。

多个透镜44分别具有透镜侧端面40的凸的曲面,形成为沿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的方向成为光轴。此外,各透镜44既可以是球面透镜,也可以是非球面透镜。

透镜背面41是透镜阵列板14中的光连接器10的后方的面,也是通过粘接剂19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接合的面。具体而言,透镜背面41如后所述,是相对于与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的面,并与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接合以与各透镜44对应的光纤18光学耦合。

此外,透镜阵列板14与光纤18的接合部分的细节将后述。

如此,通过将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接合,从而多个透镜44能作为将从对应的光纤18朝该透镜44出射的光准直为平行光后朝连接的对象的光连接器出射的准直透镜发挥功能。另外,多个透镜44还能作为使从连接的对象的光连接器入射的平行光朝着该透镜44集光于对应的光纤18的端面而入射至该光纤18的集光透镜发挥功能。

在光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在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阵列部42的两侧的两侧端部,分别形成有供导向销16插入的一对导向销插入孔46。一对导向销插入孔46分别沿光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形成。一对导向销插入孔46与插芯主体部24的一对导向销插入孔38相对应地形成。

透镜阵列板14通过一对导向销16,即在相对于插芯12定位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19而粘结固定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插入至导向销插入孔46、38的导向销16为了同样地插入并连接至连接对象的光连接器,具有从透镜阵列板14向光连接器10的前方突出的部分。

如上所述,实现具有收纳并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的光连接器10。

接下来,详细说明透镜阵列板14与光纤18的接合部分。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部分的图。在同图中,作为一例,代表性地图示了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中的一个光纤18。

如同图所示,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通过粘接剂19与插芯12(插芯主体部24)的连接侧端面34以及各光纤18的端面180接合。此外,虽未图示,但粘接剂19还填充于插芯12的光纤插入孔36的内壁与光纤18的间隙。

如图3所示,多个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面相对于各光纤18的光轴181不垂直。即,多个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面相对于各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

在此,多个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面可谓通过粘接剂19而彼此接合的各光纤18的端面180以及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

即,多个光纤18的各自的端面180相对于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透镜背面41相对于平面182倾斜。在此,光纤18的端面180相对于平面182的倾斜角度与透镜背面41相对于平面182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

在将光纤18的端面180相对于平面182的倾斜角度(透镜背面41相对于平面182的倾斜角度)设为θ〔度(°)〕时,满足0°<θ<90°,优选地,满足θ≥3°。

若举出具体例,则为了使透镜阵列板14与光纤18的接合面处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即透镜阵列板14与光纤18的接合面处的反射衰减量成为-45db以下,优选在以cop(折射率n=1.51)构成透镜阵列板14的情况下,满足θ≥3°,在以pei(折射率n=1.66)构成透镜阵列板14的情况下,满足θ≥6°。另外,可以与透镜阵列板14的材料无关地设为θ=8°。

接下来,说明透镜44与光纤18的端面180的位置关系。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透镜44与光纤18的端面180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4所示,多个光纤18的各自的端面180位于对应的透镜44的大致后侧焦点f,透镜44在凸面47的反射光从连结焦点的点fx朝该光纤18的光轴181的方向偏离(散焦)。例如,各光纤18的端面180比对应的透镜44的反射光连结焦点的点fx远靠光连接器10的后方。优选地,在将透镜44的凸面47的前端部(以下也称为“透镜顶点”)o与透镜44的反射光连结焦点的点fx之间的距离设为l×1、且将光纤18的端面180与透镜44的反射光连结焦点的点fx的距离设为l×2时,满足l×2≥3l×1。

由此,光纤18的受光面即端面180从透镜44的后侧焦点f分离,因此能减少透镜44在凸面47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

此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在对透镜44施加了防反射(ar:anti-reflective)涂层的情况下,能将反射衰减量设为-45db以下。然而,光连接器10根据用途,例如优选设为与从o波段到c波段(从1260nm到1565nm)的光通信波长带对应的构成。

接下来,针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方法进行说明。在此,作为对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进行接合的方法,例示2个方法。

图5a~5c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方法之一例的图。

首先,如图5a所示,准备形成有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插芯12,并将光纤18分别插入该插芯12的各光纤插入孔36内进行固定(步骤s11)。例如,在将光纤18分别插入各光纤插入孔36的状态下,通过将粘接剂19流入各光纤插入孔36与光纤18的间隙来进行固定。

接下来,如图5b所示,对固定有光纤18的插芯12的一个端面进行研磨(步骤s12)。具体而言,为使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非垂直,通过公知的研磨技术来对插芯12进行研磨。此时,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相对于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的倾斜角度θ如上所述,根据构成透镜阵列板14的材料而设定为适当的值即可。

接下来,如图5c所示,与插芯12同样地,准备将透镜背面41倾斜地研磨后的透镜阵列板14,通过粘接剂19来对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进行接合(步骤s13)。此时,将插芯12与透镜阵列板14进行接合,以使粘结固定于插芯12的各光纤18的端面180与对应的透镜44相对置。

通过以上的处理步骤,能实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部分。

图6a~6d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首先,如图6a所示,准备形成有多个光纤插入孔36的插芯12,通过公知的研磨技术来对该插芯12的一个端面进行研磨(步骤s21)。研磨的方法与上述步骤s12同样。

接下来,如图6b所示,与插芯12同样地,准备将透镜背面41倾斜地研磨后的透镜阵列板14,通过粘接剂19将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进行接合(步骤s22)。此时,将插芯12与透镜阵列板14进行接合,以使插芯12的光纤插入孔36与对应的透镜44对置。

接下来,如图6c所示,与插芯12同样地,准备将一个端面180倾斜地研磨后的多个光纤18,并将这些光纤18分别插入插芯12的对应的光纤插入孔36(步骤s23)。

接下来,如图6d所示,通过粘接剂19将各光纤18粘结固定至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步骤s24)。

通过以上的处理步骤,能实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的接合部分。

此外,在上述后者的接合方法(图6a~6d)中,如图7所示,例如可以使用光纤18,光纤18是使用激光切割刀(cleaver)(或者激光切割器)并通过熔融来切断一端而得到的。光纤18的切断面(端面180)基于熔融时的热量而呈圆角化的形状。此外,上述激光切割刀的激光一般而言,是co2激光、紫外线激光等的光纤的吸收波长的激光。

在此,光纤18的端面180是与纤芯184的中心相切的面。

接下来,针对利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图9是将图8所示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2个光连接器的接合部分进行放大后的图。在图8、9中,将2个光连接器10中的一个标记为光连接器10a,将另一个标记为光连接器10b。

如图8、9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中,2个光连接器10a、10b被配置为:一个光连接器10a的多个透镜44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多个透镜44对置。

如图9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中,2个光连接器10a、10b被配置为彼此分离,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的透镜顶点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的透镜顶点之间的透镜端间距离l0成为适当的值。例如,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中,2个光连接器10a、10b被配置为彼此分离,以使透镜端间距离l0成为透镜44的前侧焦距的2倍。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中,对2个光连接器10a、10b进行配置,以使对置配置的每一对透镜44a(以下也标记为“透镜对400”)的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

例如,如图9所示,在将透镜对400_1在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设为la1,将透镜对400_1在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设为lb1,将透镜对400_n(n为1以上的整数)在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设为lan,并将透镜对400_n在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设为lbn的情况下,透镜对400_1在2个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的合计(la1+lb1)与透镜对400_n在2个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的合计(lan+lbn)满足(la1+lb1)=(lan+lbn)的关系。

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中,2个光连接器10以保持上述透镜端间距离l0的状态进行固定。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一个光连接器10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之间配置间隔件200。

在此,间隔件200既可以如图10所示,与光连接器10的透镜阵列板14分体构成,也可以与透镜阵列板14一体构成。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通过在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侧端面40形成比透镜44朝光连接器10的前方突出的突出部45,并将2个光连接器10的突出部45彼此对置配置地进行固定,从而使透镜阵列板14具有作为间隔件的功能。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如图8所示,在一个光连接器10,从光纤18出射的光被准直为平行光500并朝另一个光连接器10出射,在另一个光连接器10,从一个光连接器10入射的平行光500集光于对应的光纤18的端面并入射至该光纤18。

在此,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可以具有如下构成:2个光连接器10分别以收纳于mpo(multifiberpush-on)连接器等的连接器外壳的形态而被连接。以下,针对在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形态下连接2个光连接器10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图12是表示在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形态下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2个光连接器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在同图所示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2个光连接器10中,将作为其中一者的雄型的光连接器标记为10m,将作为另一者的雌型的光连接器标记为10f。在此,mpo连接器例如符合或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61754-7、日本工业规格的jisc5964-7、jisc5982等规格。

在图12所示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中,雄型的光连接器10m以及与其连接的光纤带芯线20的端部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连接器外壳50具有:外壳主体部52、能相对于外壳主体部52滑动地设置于外壳主体部52外周的筒部54、以及与外壳主体部52的后端部连结的罩部56。

外壳主体部52收纳并保持光连接器10m。在作为外壳主体部52的连接侧的前端部,光连接器10m的透镜阵列板14以及插芯主体部24的一部分突出。在外壳主体部52以及罩部56内,设置有包含线圈弹簧等弹性体的未图示的偏置机构,通过该偏置机构使光连接器10m朝前方偏置。

在罩部56,收纳有包含固定于光连接器10m的多个光纤18的多个光纤带芯线20。多个光纤带芯线20可以内置于光缆、软线(cord)等。

关于雌型的光连接器10f,也与上述雄型的光连接器10m同样,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

收纳于连接器外壳50的光连接器10m、10f分别通过转接器58进行连接。

在转接器58,以贯通方式形成有外壳插入孔60。外壳插入孔60能从两端侧分别插入外壳主体部52的前端部。

在外壳插入孔60的一端侧部分,形成有与键62对应的凹部64,键62是形成于收纳雄型的光连接器10m的外壳主体部52的凸起部。在外壳插入孔60的另一端侧部分,形成有与键62对应的凹部64,键62是形成于收纳雌型的光连接器10f的外壳主体部52的凸起部。由此,对于外壳插入孔60,从其一端侧插入对雄型的光连接器10m进行收纳的外壳主体部52的前端部,从另一端侧插入对雌型的光连接器10f进行收纳的外壳主体部52。此外,在图12中,仅对收纳雄型的光连接器10m的外壳主体部52,示出键62,仅对外壳插入孔60的另一端侧部分,示出凹部64。

另外,在外壳插入孔60的一端侧部分,形成有挂钩部66,挂钩部66可装卸地挂住收纳雄型的光连接器10m的外壳主体部52来固定该外壳主体部52。在外壳插入孔60的另一端侧部分,形成有挂钩部66,挂钩部66可装卸地挂住收纳雌型的光连接器10f的外壳主体部52来固定该外壳主体部52。通过这些挂钩部66,将对从一端侧插入至外壳插入孔60的雄型的光连接器10m进行收纳的外壳主体部52以及收纳雌型的光连接器10f的外壳主体部52以可装卸的方式固定至转接器58。此外,在图12中,仅针对外壳插入孔60的另一端侧部分,示出挂钩部66。

在光连接器10m、10f的连接时,从外壳插入孔60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分别将收纳光连接器10m、10f的外壳主体部52、52插入至外壳插入孔60。如此,如上所述,各自的外壳主体部52可装卸地被固定至转接器58。同时,在外壳插入孔60内,雄型的光连接器10m的一对导向销16、16分别被插入至雌型的光连接器10f的导向销插入孔38、46内,从而被精密地定位、固定。

例如,如图11所示,在透镜阵列板14与间隔件成为一体的形状的情况下,在外壳插入孔60内,光连接器10m与光连接器10f彼此面对,且各自的透镜阵列板14的突出部45彼此接触。

光连接器10m、10f分别如上所述通过偏置机构而朝前方偏置。故而,光连接器10m、10f的透镜阵列板14的突出部45彼此紧贴接触。

如上所述,收纳于mpo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的光连接器10m与光连接器10f经由转接器58进行连接。

在上述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中,是光连接器10m、10f的透镜面彼此非接触的透镜方式,因此与pc方式相比,光连接器10m、10f的按压力能与光纤18的芯数无关而保持恒定,另外可以是所需最小限度的大小。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中,结构上需要透镜,因此mt插芯和透镜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与pc方式相比更大。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中,为了使按压力与通常的mpo连接器相等,调整用于连接器外壳的弹簧的长度或弹簧常数即可。进而,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mf中,可以缩短mt插芯,以使将作为插芯12的mt插芯与透镜阵列板14合计后的长边尺寸成为期望值(或如现有这样)。

以上,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光纤18的端面180与形成有各光纤18所对应的多个透镜44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的接合面相对于各自的光纤18的光轴并不垂直。即,各光纤18的端面180以及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相对于各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因此在各端面180以及透镜背面41反射的光的主轴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由此,能降低在各端面180以及透镜背面41处反射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利用光连接器10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与利用现有的光连接器的透镜方式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相比,能降低光传输时的反射衰减量。

另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多个光纤18的端面180配置于对应的透镜44的大致后侧焦点f。即,光纤18的各自的端面180从对由对应的透镜44反射的光进行集光的点fx朝该光纤18的光轴181方向偏离,因此能减少透镜44的凸面47处反射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例如,在透镜44的凸面47反射的光约衰减15db而与光纤18耦合。例如在将透镜44的凸面47处的反射设为-12db的情况下,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约为-27db。

另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通过对透镜阵列板14中的透镜44的凸面47施加防反射涂层,能进一步减少反射衰减量。例如,在对透镜44的凸面47施加了多层防反射涂层的情况下,例如能在以1310nm为中心的±40nm的波长带将透镜44的凸面47处的反射设为-40db以下,将在透镜44的凸面47反射的光对光纤18的耦合量设为-55db以下。

此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中,在插芯12与透镜阵列板14的线膨胀系数存在差的情况下,因温度变化而在固定于插芯12的各光纤18的光轴与透镜44的光轴之间产生偏离,因此存在因温度变化而光连接器10的反射衰减量变动的不利可能。

为此,在光连接器10中,期望选择插芯12以及透镜阵列板14的材料,以使插芯12与透镜阵列板14的线膨胀系数差小。例如,优选对与插芯12的底料(例如,聚苯硫醚(pps))混合的填料(例如,石英玻璃)的混合量进行调整(例如减少),以使插芯12与透镜阵列板14的线膨胀系数差为20ppm/℃以下。

或者,在光连接器10中,可以以同一材料形成插芯12和透镜阵列板14。作为上述材料,能例示环烯烃聚合物(cop,线膨胀系数:70ppm/℃)、聚醚亚胺(pei,线膨胀系数:56ppm/℃)、聚碳酸酯(pc,线膨胀系数:70ppm/℃)等。

《实施方式2》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的构成的图。在同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a的接合部分。此外,在图13中,作为一例,代表性地图示了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中的一个光纤18以及与之对应的一个透镜44a。

关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在多个透镜44a的各自的光轴440a相对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0a偏离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不同,在其他的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同样。

具体而言,在光连接器10a中,在透镜阵列板14a的透镜侧端面40形成的各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1垂直的方向偏离(偏移)。

在将透镜44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的垂直方向的偏离幅度(偏移长度)设为loff时,优选满足loff≥5μm。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如图14所示,在光连接器10a中,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移,因此在从光纤18入射至透镜阵列板14a的光的一部分由透镜44a的凸面47a反射的情况下,其反射光的主轴421相对于反射前的光的主轴420倾斜。由此,能降低在透镜44a的凸面47a处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

接下来,针对利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此外,在图15中,作为一例,代表性地图示了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中的一个光纤18以及与之对应的一个透镜44a。

如图15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2个光连接器10a被配置为:一个光连接器10a的多个透镜44a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a的多个透镜44a对置。

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2个光连接器10a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同样地被配置为相互分离,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a的透镜顶点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a的透镜顶点之间的透镜端间距离l0成为适当的值。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将2个光连接器10a对置配置,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离的方向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离的方向相反。

例如,如图15所示,在使2个光连接器10a所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1配置为一致时,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a被配置为相对于公共的光纤18的光轴18a而在z轴的正方向上偏离偏移长度loff,另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a被配置为相对于公共的光纤18的光轴18a而在z轴的负方向上偏离偏移长度loff。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如图16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2个光连接器10a的各自的透镜44a以朝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而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偏移的状态进行对置配置,因此能使从一个光连接器10a对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出射的光适当地入射至另一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44a。由此,在光连接器10a中能补偿因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移而可能发生的光的传输损耗。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通过在偏移长度loff越大时越减小2个光连接器10a的透镜端间距离l0,从而能降低光的传输损耗。因此,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根据偏移长度loff来酌情调整透镜端间距离l0即可。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各透镜44a的光轴440a在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1垂直的方向上偏离,因此能降低在透镜44a的凸面47a处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由此,能降低光传输时的反射衰减量。

例如,即使对透镜44的凸面47施加了防反射涂层,在入射至光连接器10的光处于1260nm至1565nm的波长带(从o波段到c波段)的宽带的情况下,也会受到基于防反射涂层的波长依赖性的防反射性能的下降的影响,存在反射衰减量变为-25db程度且难以在全波长带得到-45db以下的反射的不利可能。然而,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即使如上所述处于防反射涂层的防反射性能下降的情况,也能实现-45db以下的反射衰减量。

另外,在利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a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将2个光连接器10a进行对置配置,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离的方向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a中的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离的方向相反。由此,如上所述,能够补偿因透镜44a的光轴440a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移而可能发生的光的传输损耗。

另外,如图17所示,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可以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同样地,构成为每个透镜对400a_1~400a_n在透镜阵列板14a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即,在图17中,可以构成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以使(la1+lb1)=(lan+lbn)。

由此,能减少基于透镜对400a_1~400a_n在各光传输路间的传输特性的相对性的误差,因此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中,能在各光传输路间实现均匀的反射衰减量。

《实施方式3》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的构成的图。在同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中的光纤18与透镜阵列板14b的接合部分。此外,在图18中,作为一例,代表性地图示了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中的一个光纤18和与之对应的一个透镜44a。

关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在多个透镜44b的各自的光轴440b相对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0b偏离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不同,在其他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同样。

具体而言,在光连接器10b中,在透镜阵列板14b的透镜侧端面40形成的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tilt)。

在将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的倾斜角度设为〔度(°)〕时,满足优选地,满足更优选为6°。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如图19所示,在光连接器10b中,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因此在从光纤18入射至透镜阵列板14b的光的一部分在透镜44b的凸面47b处反射的情况下,其反射光的主轴422相对于反射前的光的主轴420倾斜。由此,能降低在透镜44b的凸面47b处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

接下来,说明利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

图20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的图。此外,在图20中,作为一例,代表性地图示了固定于插芯12的多个光纤18中的一个光纤18、以及与之对应的一个透镜44a。

如图20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2个光连接器10b被配置为:一个光连接器10b的多个透镜44b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多个透镜44b对置。

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2个光连接器10b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同样,被配置为彼此分离,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b的透镜顶点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b的透镜顶点之间的透镜端间距离l0成为适当的值。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将2个光连接器10b进行对置配置,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的方向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的方向相反。

例如,如图20所示,在将2个光连接器10b对置配置的情况下,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b被配置为:其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公共的光纤18的光轴181,在z轴的正方向上倾斜了倾斜角度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ab被配置为:其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公共的光纤18的光轴181,在z轴的负方向上倾斜了倾斜角度

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的光的传播的图。

如图21所示,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2个光连接器10b的各自的透镜44b的光轴440b以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而朝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状态进行对置配置,因此能使从一个光连接器1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斜向出射的光适当地入射至另一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44b。由此,能在光连接器10b中补偿因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偏移而可能发生的光的传输损耗。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偏移越大,则光的传输损耗最小的2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端间距离l0越小。因此,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根据偏移来酌情调整透镜端间距离l0即可。

另外,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倾斜角度越大,则光的传输损耗最小的2个光连接器10b的透镜端间距离l0越大。因此,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根据倾斜角度来酌情调整透镜端间距离l0即可。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各透镜44b被配置为该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对应的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因此能降低在透镜44b的凸面47b处的反射光对光纤18耦合的比例。由此,能降低光传输时的反射衰减量。

另外,在利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连接器10b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将2个光连接器10b进行对置配置,以使一个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的方向与另一个光连接器10b中的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的方向相反。由此,如上所述,能补偿因透镜44b的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而可能发生的光的传输损耗。

另外,如图22所示,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可以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同样,构成为:每个透镜对400b_1~400b_n在透镜阵列板14b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即,在图22中,可以以满足(la1+lb1)=(lan+lbn)的方式构成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a。

由此,能减少基于透镜对400_1~400_n的各光传输路间的传输特性的相对性的误差,因此在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b中,能在各光传输路间实现均匀的反射衰减量。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例示了使用透镜侧端面40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b垂直、且透镜背面41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b非垂直的透镜阵列板14b的情况,但只要具有光轴440b相对于光纤18的光轴181倾斜的透镜44b,则透镜阵列板的形状就不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像图23所示的光连接器10bx那样,准备形成有透镜44bx的透镜侧端面40bx与透镜背面41bx平行的透镜阵列板14bx,并通过粘接剂19将透镜阵列板14bx的透镜背面41bx与插芯12的连接侧端面34接合。由此,透镜44bx的形成变得容易。但在此情况下,需要使导向销插入孔46相对于透镜侧端面40bx倾斜地形成。

《实施方式的扩展》

尽管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者们做出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是不言自明的。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插芯12作为与透镜阵列板14、14a、14b分体的部件构成的情况,但插芯12也可以与透镜阵列板14、14a、14b一体形成。

例如,像图24所示的光连接器10c那样,在通过与插芯相同的材料一体形成的透镜阵列板14c处形成开口部48。开口部48形成为:其内壁面48a、48b相对于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倾斜角度θ≥5°)。而且,在光纤插入孔36内插入光纤18,以使光纤18的端面180与开口部48的内壁面48b接触的状态将粘接剂19填充至开口部48。

根据光连接器10c,能期待与上述光连接器10、10a、10b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等所示,例示了将2个光连接器10配置为使对置配置的每一对透镜44在透镜阵列板14内的光路长度彼此相等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像图25所示的2个光连接器10d组成的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0d那样,为了使各透镜44在透镜阵列板14d内的光路长度l3彼此相等,将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d以及插芯12d的连接侧端面34d形成为台阶状。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多个光纤18作为多个光纤带芯线20的层叠体实现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多个单芯的光纤芯线。另外,多个光纤18可以内置于光缆、软线等。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光纤18的端面180和作为第2主面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相对于各自的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是,如图26所示的光连接器10e、作为第2主面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相对于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光纤18e的端面180e与平面182平行。或者,可以是,光纤18e的端面180e相对于平面182倾斜,作为第2主面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与平面182平行。即,光纤18的端面180以及作为第2主面的透镜阵列板14的透镜背面41中的至少一个面相对于各自的光纤18的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182倾斜即可。

在此情况下,用于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板的粘结的粘接剂18的折射率优选与不使界面倾斜的一侧的介质(光纤或者透镜阵列板)的折射率匹配。

此外,在图26所示的光连接器10e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可以使用以激光切割刀通过熔断一端而切断得到的光纤。即,如图27所示,光连接器10e的光纤18e的切断面(端面180e)可以基于熔融时的热量而呈圆角化的形状。

符号说明

100、100a、100b、100d、100mf…光连接器连接结构,10、10a、10b、10bx、10c、10d、10m、10f、10a、10b…光连接器,12…插芯,14、14a、14b、14c、14d…透镜阵列板,18…光纤,19…粘接剂,24…插芯主体部,34、34d…连接侧端面,36…光纤插入孔,38…导向销插入孔,40…透镜侧端面,41、41a、41b、41d、41x,…透镜背面,44、44a、44b…透镜,45…突出部,46…导向销插入孔,47、47a、47b…凸面,48…开口部,48a、48b…内壁面,180…光纤18的端面,181…光纤18的光轴,182…与光轴181垂直的平面,θ、…倾斜角度,400_1~400_n…透镜对,200…间隔件,l0…透镜端间距离,la1、lb1、lan、lab…光路长度,f…后侧焦点,fx…反射光连结焦点的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