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654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用于锁定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的匹配状态的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例如,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在JP A 2009-543296(专利文献1)中被披露,其内容做为本申请的参考文献。

如图60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与插座(匹配连接器)可匹配的插头900(连接器),插座未示出但设于引导框950内。插头900包括致动器910和锁存臂920。致动器910和锁存臂920形成锁定机构,引导框950形成匹配锁定机构。具体地说,致动器910形成有具有垂直厚度的前端部915。锁存臂920延伸至致动器910的前端部915上方。锁存臂920具有挂钩925,而引导框950形成有开口955。当插头900与插座匹配时,锁定机构的挂钩925插入到匹配锁定机构的开口955中,以使匹配状态被锁定。

专利文献1的锁定机构提供在连接器的安装部之外。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匹配连接器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当匹配连接器设置在外壳内时,匹配连接器有时不提供匹配锁定机构。在没有提供匹配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外壳有时不包括锁定机构可被插入的空间。更具体地说,存在一个部分或一个部件设置在连接器的移动路径上,并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阻止锁定机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不能与匹配连接器相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锁定机构,其中,即使在一个部分或部件设置在连接器的移动路径上,并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来阻止锁定机构的情况下,连接器也可与匹配连接器相匹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当沿前后方向向前移动时可与匹配连接器匹配。匹配连接器包括匹配安装部和匹配锁定部。连接器包括基本构件、可移动构件和操作构件。基本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彼此匹配的匹配状态下安装到匹配安装部。可移动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基本构件,介于移动范围的前位置与后位置之间可移动。操作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基本构件,介于操作范围的前位置与后位置之间可移动,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可移动构件可移动。可移动构件包括支撑部和锁定部。支撑部可弹性变形。锁定部由支撑部支撑。当操作构件位于操作范围的前位置时,且当可移动构件位于移动范围的前位置时,匹配状态由锁定部和匹配锁定部被锁定。当操作构件位于操作范围的前位置后面一预定距离时,且当可移动构件位于移动范围的前位置时,匹配状态被解锁。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一方面的连接器包括包含支撑部和锁定部的锁定机构。可移动构件设有锁定机构。基本构件具有安装部,包括锁定机构的可移动构件可相对于基本构件沿前后方向或沿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的方向,在移动范围内移动。当连接器与包括匹配锁定部的匹配连接器匹配时,通过将可移动构件定位在移动范围的前位置上,来锁定匹配状态。此外,在连接器的移动路径上设有部件或构件,来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阻挡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位在移动范围的后位置的可移动构件来使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相匹配。

此外,本发明一方面的连接器包括除了可移动构件外的操作构件。操作构件可相对于基本构件在前后方向上,在操作范围中移动,并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可移动构件移动。当操作构件位于操作范围的前位置后方预定距离时,且当可移动构件继续被定位在移动范围的前位置时,匹配状态被解锁。因此,匹配状态可以在没有可移动构件的向后移动的情况下被解锁。因此,匹配状态可以在可移动构件的锁定部与匹配锁定部不邻接的情况下被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安装在匹配电路板上的匹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匹配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初始状态。

图4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连接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上罩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上罩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下罩的立体图。

图9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可移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可移动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可移动构件的锁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4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基本构件的操作限制孔的轮廓和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轮廓由点划线示出,锁定构件的被操作部和周边(用虚线封闭的部分)被放大示出。

图15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16是从其上前部示出的图3所示连接器的视图,其中可移动构件的上罩和盖构件未示出,被操作部和周边(用虚线封闭的部分)被放大示出。

图17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过渡状态。

图18是图17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上罩和盖构件未示出。

图19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锁定状态。

图20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上罩和盖构件未示出。

图21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2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3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24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匹配安装部的轮廓和匹配连接器的匹配锁定部的轮廓用虚线示出。

图25是图19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26是图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解锁状态。

图27是图26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6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操作限制孔的轮廓和操作部的轮廓用虚线示出,匹配安装部的轮廓和匹配锁定部的轮廓由虚线示出。

图29是图26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30是图16所示连接器的改动视图,其中连接器处于过渡状态,上罩和盖构件未示出,被操作部和周边(用虚线封闭的部分)被放大示出。

图31是图1所示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匹配连接器安装在匹配电路板上并设置在外壳内,连接器处于锁定状态的盖构件的轮廓由虚线示出。

图32是图1所示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匹配连接器安装在匹配电路板上并设置在另一外壳中,连接器处于锁定状态的盖构件的轮廓由虚线示出。

图3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初始状态。

图34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连接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上罩的立体图。

图37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基本构件的下罩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7所示下罩的另一立体图。

图39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可移动构件的本体构件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可移动构件的锁定构件和盖构件的立体图。

图41是图34所示连接器的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图42是图41所示操作构件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43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4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操作构件的向前操作限制部的位置用虚线示出。

图45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46是从其上前部示出的图33所示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盖构件未示出,锁定构件的被操作部及周边(用虚线封闭的部分)被放大示出。

图47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过渡状态。

图48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锁定状态。

图49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50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1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2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53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匹配安装部的轮廓和匹配连接器的匹配锁定部的轮廓由虚线示出。

图54是图48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55是图33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处于解锁状态。

图56是图55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7是图55所示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基本构件的向前操作限制部的位置和操作构件的向前操作限制部的位置由点划线示出,匹配安装部的轮廓和匹配连接器的匹配锁定部的轮廓由虚线示出。

图58是图55所示连接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其中连接器本体以轮廓示出。

图59是图46所示连接器的改动视图,其中被操作部和周边(用虚线封闭的部分)被放大示出。

图60是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包括连接器10和匹配连接器80。当沿前后方向(X方向)向前移动或在正X方向移动时,连接器10可与匹配连接器80相匹配。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是可连接到电缆70的电缆连接器,匹配连接器80是安装在匹配电路板890上的板上连接器。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是插头,而匹配连接器80是插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适用于各种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例如,匹配连接器8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未示出)。

参考图1和图2,匹配连接器80包括匹配安装部812和两个匹配锁定部(锁洞)824。更具体地说,匹配连接器80包括匹配连接器本体810和由金属制成的匹配外壳820。匹配连接器本体810设有匹配安装部812,匹配外壳820设有匹配锁定部824。匹配安装部812具有高纵横比的管状形状。匹配安装部812具有多个匹配触头814,每个匹配触头814都由导体制成,并提供在匹配安装部812内部。匹配触头814安装在俯仰方向(Y方向:横向方向)上。匹配触头814被固定,并通过焊接等连接到匹配电路板890。

匹配外壳820具有两个侧板822和多个被固定部828。各侧板822分别形成有匹配锁定部824。本实施例的每个匹配锁定部824是在Y方向上穿过相应侧板822的锁孔。匹配外壳820被连接到匹配电路板890上,以覆盖匹配连接器本体810。详细地,被固定部828被固定,并通过焊接等连接到匹配电路板890。匹配安装部812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匹配锁定部824之间。

参考图3和图4,连接器10包括基本构件20、可移动构件50和操作构件60。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构件5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基本构件20中。此外,操作构件6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基本构件20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可移动构件50中。

基本构件20包括连接器本体30和由绝缘体制成的罩40。本实施例的罩40是由上罩410和下罩460形成的部件,它们在彼此分开形成后垂直地相互连接。上罩410和下罩46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分别位于罩40的上部(正Z侧部)和下部(负Z侧部)。罩40具有两个侧部46,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相对两侧。由此形成的罩40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容纳部48。容纳部48是在X方向上穿透罩40的空间。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罩40由两个构件,即上罩410和下罩460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罩40可以是单一的构件。此外,罩40可与连接器本体30一体成型。

参考图3至图5,连接器本体30包括安装部310。安装部310具有高纵横比的管状形状。参照图23,安装部310具有多个触头320,每个触头320都是由导体制成并提供在安装部310内部。触头320在Y方向(俯仰方向:横向方向)上排列。当使用连接器10时,触头320被连接到电缆70(参见图5)。参照图3至图5,连接器本体30由罩40保持并相对于罩40不可移动。详细地,连接器本体30具有后端部,或负X侧端部,可连接到电缆70。罩40的容纳部48除了安装部310和连接器本体30的后端部之外,都在其内保持连接器本体30。安装部310从罩40的前端或正X侧向前突出。

参考图1至图3,在连接器10与匹配连接器80相互匹配的匹配状态下,安装部310被安装到匹配安装部812。根据本实施例,在匹配状态下,安装部310被插入到匹配安装部812中。此时,各触头320(参见图23)被分别连接到各匹配触头814。

从图6至图8可以看出,当上罩410与下罩460彼此垂直耦合时,罩40包括两个操作限制孔412、两个隔断壁420和两个引导通道440。其中的一个操作限制孔412是在Z方向上穿过上罩410的长方形的洞,而另外一个操作限制孔412是在Z方向上穿过下罩460的另一个长方形的洞。两个隔断壁420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容纳部48的相对两侧。其中一个引导通道440是在正Y侧隔断壁420与操作构件60的正Y侧部46之间形成的通道。另外一个引导通道440是在负Y侧隔断壁420与操作构件60的负Y侧部46之间形成的另一通道。每个引导通道440向前开口。

罩40的每个隔断壁420在Y方向上具有用作下述维持部422的外表面。换句话说,基本构件20的罩40的容纳部48(参见图4)具有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容纳部48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维持部422。每个维持部422具有前端部424和后部426,其中前端部424是倾斜于X方向的斜面,后部426平行于XZ平面延伸。

参考图4、图7和图8,基本构件20的罩40包括两个向前操作限制部414、两个向后操作限制部416和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430。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分别是操作限制孔412的前内壁表面,且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分别是操作限制孔412的后内壁表面。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分别是隔断壁420的后端表面。

参考图9和图10,可移动构件50包括由绝缘体制成的本体构件510、由诸如金属的弹性变形材料制成的两个锁定构件560,以及由金属制成的两个盖构件580。可移动构件50具有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的形状。

本体构件510具有上部512、下部514、两个侧部516和中空部518。上部512和下部514分别位于本体构件510的上端、下端,并在垂直于Z方向的水平面(XY平面)内延伸。两个侧部516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本体构件510的相对两侧,并且在Z方向上与上部512、下部514彼此耦合。中空部518是由上部512、下部514和侧部516所包围的空间。中空部518向前和向后(向负X侧)开口。每个侧部516形成有压配槽522和三个压配孔524。每个压配槽522位于中空部518内部并向后开口。每个压配孔524向前开口。

参考图9,可移动构件50包括两个向前力接收部532和两个向后力接收部534。各向前力接收部532分别提供给本体构件510的上部512和下部514。同样,各向后力接收部534分别提供给上部512和下部514。详细地,其中一个向前力接收部532是凹槽的前端表面,此凹槽从上部512的后端表面向前凹进,另外一个向前力接收部532是另一个凹槽的前端表面,此凹槽从下部514的后端表面向前凹进。其中一个向后力接收部534是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上部512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另外一个向后力接收部534是另一个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下部514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

参考图9至图11,每一个锁定构件560通过弯曲单个金属板形成。换言之,每一个锁定构件560是弯曲的单板。在本实施例中,此两个锁定构件56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换言之,两个锁定构件560是相同的部件。锁定构件560被设置为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

每一个锁定构件560具有压配部562、支撑部564、被操作部566和锁定部568。压配部562位于锁定构件560的后端。支撑部564从压配部562向前延伸,在X方向上伸长并在XY平面内可弹性变形。被操作部566被提供在X方向上支撑部564的中间部分,在Y方向上向内突出来具有一弧形。换言之,被操作部566是锁定构件560的弯曲部分。锁定部568被设置于支撑部564的前端并在Y方向上向内延伸。本实施例的锁定部568是在Y方向上向内延伸的锁爪。然而,锁定部568可以沿与Y方向倾斜一定程度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锁定部568可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参考图9和图10,每一个盖构件580通过弯曲单个金属板形成。换言之,每一个盖构件580是弯曲的单板。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盖构件58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换言之,两个盖构件580是相同的部件。两个盖构件580相对于XZ平面彼此镜像对称设置。

每一个盖构件580具有三个压配部582、盖584和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90。此外,每一个盖构件580形成有接收部586。压配部582位于盖构件580的后端。盖584从压配部582向前延伸,以在X方向上伸长并具有盒状形状,其在Y方向上向内开口并向后开口。每一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90是弯曲件的前边缘表面,此弯曲件具有压配部582。接收部586是由盖584所包围的空间。接收部586在Y方向上向后和向内开口。

参考图9和图10,每一个锁定构件560的压配部562从后面压配到本体构件510的相应压配槽522。因此,每一个压配的锁定构件560由本体构件510保持,并且每一个支撑部564从本体构件510的前端向前突出。每个盖构件580的压配部582分别从前面压入本体构件510的相应压配孔524中。每一个由此压配的盖构件580由本体构件510保持,并且每一个盖584从本体构件510的前端向前突出。每一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90被定位在本体构件510的前端向前。

参考图9,每个支撑部564的大部分在相应接收部586内被接收并在接收部586中可弹性变形。锁定部568由支撑部564支撑并可在Y方向上移动。参照图9和图24,在支撑部564没有弹性变形的支撑部564初始弹性状态下,被操作部566的一部分在Y方向上从接收部586向内突出。此外,在初始弹性状态下,锁定部568的端部在Y方向上从接收部586向内突出。

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每一个支撑部564、被操作部566和锁定部568是相应锁定构件560的一部分,锁定构件560与本体构件510分开形成。换言之,可移动构件50包括两个支撑部564、两个被操作部566和两个锁定部568,它们被提供给两个锁定构件560中的相应一个。此外,可移动构件50包括两个盖584和四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它们提供给两个盖构件580中的相应一个。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彼此对应的锁定构件560和盖构件580可以通过弯曲共同的金属板而形成。此外,盖构件580可以是本体构件510的一部分。此外,本体构件510、锁定构件560和盖构件580可共同通过弯曲同一金属板而形成。相反地,本体构件510、锁定构件560和盖构件580可通过例如插入成型来整体形成。

参考图12,操作构件60具有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的形状。具体地说,操作构件60具有上部602、下部604、两个侧部606和中空部608。上部602和下部604分别位于操作构件60的上端和下端。上部602和下部604在XY平面内大致延伸。两个侧部606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操作构件60的相对两侧,并在Z方向上与上部602和下部604彼此耦合。中空部608是由上部602、下部604和侧部606所包围的空间。中空部608向前和向后开口。参照图12、图22和图23,上部602和下部604都具有操作部610。其中一个操作部610从上部602向上突出,另一个操作部610从下部604向下突出。

参考图12和图15,操作构件60包括两个向前施力部622、两个向后施力部624、两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两个向后操作限制部634和两个操作突起640。其中一个向前施力部622是突起的前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上部602后端附近并向上突起,而另外一个向前施力部622是突起的前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下部604的后端并向下突起。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操作部610的前表面作为向前操作限制部632,每个操作部610的后表面作为向后施力部624和向后操作限制部634。详细地,每个向后施力部624是相对应操作部610的后表面的一部分,每个向后操作限制部634是相对应的操作部610的后表面的另一部分。此外,每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是相对应的操作部61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

参照图12,其中一个操作突起640是位于操作构件60的正Y侧部606的前端附近的突起并在正Y方向突出,而另外一个操作突起640是位于操作构件60的负Y侧部606的前端附近的突起并在负Y方向突出。换句话说,两个操作突起640分别提供给侧部606,并在Y方向上向外突出。每个操作突起640在Y方向上具有外表面,此外表面形成有倾斜表面642和外表面644。倾斜表面642是倾斜于X方向的表面。倾斜表面642提供给操作突起640的后部,或负X侧部。外表面644是平行于XZ平面的表面。外表面644提供给操作突起640的前部,或正X侧部。

参考图3和图4,连接器10如上述构件,即基本构件20、可移动构件50和操作构件60所形成的组件。当连接器10形成时,操作构件60从前面插入可移动构件50的中空部518,以使得各向前施力部622分别设置在向前力接收部532的后面。随后,基本构件20的连接器本体30从后面插入到操作构件60的中空部608中。随后,连接器本体30、可移动构件50和操作构件60由基本构件20的上罩410和下罩460所覆盖。由于上述部件的结果,连接器本体30、可移动构件50和操作构件60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基本构件20的容纳部48中,两个盖构件580分别在两个引导通道440中被接收。此外,连接器本体30的安装部310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锁定部568之间(参见图14)。

当连接器10如上述形成时,连接器10处于图3、图13至图1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参照图14和图15,当连接器10处于初始状态时,可移动构件50在YZ平面内部分地包围操作构件60和连接器本体30。此外,可移动构件50被完全容纳在罩40的容纳部48中,除了操作部610外,操作构件60被容纳在容纳部48中。操作部610从基本构件20向外突出。如此设置的操作构件60可通过沿X方向向操作部610施加力而被操作移动。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操作部610被提供,以分别向上和向下突出。因此,操作者可以用一只手垂直地保持操作部610来操作操作构件60。

参考图13至图15,在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60的各向后操作限制部634分别立即位于基本构件20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的前面。因此,操作构件60,或向后操作限制部634,不能向后移动。同时,操作构件60的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通过移动距离D2而分别被位于基本构件20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的后面并与其分开。此外,在X方向上操作构件60与基本构件20之间没有部件和构件,其停止了操作构件60的向前移动。因此,操作构件60,或向前操作限制部632,可以通过移动距离D2前移。

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被分别位于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的正前方。当向前移动距离D2时,如此定位的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分别与向前操作限制部414接触。因此,向前操作限制部632不能超出向前操作限制部414向前移动。然而,向前操作限制部632可以向前移动距离D2后再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2。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向前操作限制部632可前后移动距离D2。详细地,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相对于基本构件20在X方向上介于预定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向前向后移动距离D2。前位置PFO是在X方向上基本构件20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的位置。在向后操作限制部634与基本构件20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接触的状态下,后位置PRO是在X方向上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的位置。

每一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是操作构件60的一部分。因此,当向前操作限制部632被移动时,整个操作构件60的移动方向与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的移动方向相同且移动距离与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的移动距离相同。在下面的说明中,操作构件60的位置即是向前操作限制部632的位置。因此,操作构件60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在X方向上,介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距离D2。向前操作限制部414限制操作构件60的向前移动,以限定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此外,向后操作限制部416限制操作构件60的向后移动,以限定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

参考图14,在初始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的后端被设置在罩40的内壁前方。因此,如此定位的可移动构件50不能向后移动。在此期间,可移动构件50的各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分别位于基本构件20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的后面并与其分开移动距离D1。此外,除了操作构件60,在X方向上可移动构件50与基本构件20之间不存在部件或构件,此阻止了可移动构件50的向前移动。此外,操作构件60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移动。因此,可移动构件50,或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可通过移动距离D1前移。

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分别位于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的正前方。当向前移动移动距离D1时,如此定位的各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分别与向前移动限制部430接触。因此,向前移动限制部590不能向前移动超过向前移动限制部430。然而,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可以向前移动移动距离D1后再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可前后移动移动距离D1。详细地,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相对于基本构件20在X方向上介于预定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前位置PF是在X方向上基本构件20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的位置。在可移动构件50的后端与罩40的内壁相接触的情况下,后位置PR是在X方向上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的位置。

每一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90是可移动构件50的一部分。因此,当向前移动限制部590被移动时,整个可移动构件50的移动方向与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的移动方向相同且移动距离与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的移动距离相同。在下面的说明中,可移动构件50的位置是向前移动限制部590的位置。因此,可移动构件50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在X方向上介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向前移动限制部430限制可移动构件50的向前移动,以限定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此外,向后移动限制部或与可移动构件50的后端接触的罩40的内壁一部分,限制可移动构件50的向后移动,以限定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

参考图1,当在上述初始状态的连接器10完全移动到匹配连接器80时,安装部310插入到匹配安装部812,各触头320(参见图23)分别连接到匹配触头814(参见图2)。如此匹配的连接器10可通过只向后拉连接器10来从匹配连接器80上移除。换句话说,连接器10处于连接器10与匹配连接器80彼此匹配的匹配状态下,同时保持操作构件60被位于移动范围R2的后位置PRO且可移动构件50被位于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参见图14)的初始状态。此后,将对锁定连接器10和匹配连接器80的匹配状态的操作,以及解锁匹配状态的另一操作进行说明。

参考图15,在初始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的各向后力接收部534分别被立即位于操作构件60的向后施力部624的后面,并分别与向后施力部624接触。在此期间,可移动构件50的各向前力接收部532分别被位于操作构件60的向前施力部622的正前方。

详细地,参考图18,在垂直于X方向的垂直平面(YZ平面)内的向前施力部622的位置等于或重叠于YZ平面内的向前力接收部532的位置。此外,参考图14和图15,在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且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各向前施力部622分别被位于向前力接收部532的后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并且在X方向上分别朝向向前力接收部532。预定距离D3小于移动距离D2。因此,当操作构件60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前进预定距离D3时,各向前施力部622分别与向前力接收部532接触。

当向前施力部622与向前力接收部532接触时,连接器10处于图17和图18所示的过渡状态。

参考图14和图16,基本构件20的各维持部422,除其前端部424之外,分别位于Y方向向外超出操作构件60的操作突起640。此外,在初始状态下,各维持部422的后端分别位于可移动构件50的被操作部566的曲线顶点后面并超出。因此,可移动构件50的支撑部564在Y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详细地,各被操作部566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维持部422的外侧,并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操作突起640的外侧并与其分开。因此,操作构件60从后位置PRO向前移动预定距离D3的同时,操作构件60不向被操作部566直接施加力。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当可移动构件50位于后位置PR附近时,每个维持部422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相应被操作部566内部的预定部。预定部用作暂时保持部450,其暂时保持相应的被操作部566。换言之,各维持部422分别设有暂时保持部450。各暂时保持部450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并超出操作构件60的操作突起640外侧。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各被操作部566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暂时保持部450的外侧。

暂时保持部450的暂时保持将可移动构件50保持在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同时操作构件60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前进预定距离D3。因此,操作构件60相对于基本构件20移动并相对于可移动构件50移动。因此,操作构件60可相对于可移动构件50在X方向上向前移动预定距离D3。

参考图15和图18,当位于后位置PRO前面预定距离D3的操作构件60进一步向前移动时,向前施力部622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使向前力接收部532往前移动到向前力接收部532。向前力将可移动构件50与操作构件60一起移动。参照图19和图21,当操作构件60继续向前移动时,操作构件60的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与基本构件20的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分别邻接,以使操作构件60相对于基本构件20停止。

当向前操作限制部632邻接向前操作限制部414时,连接器10处于图19至图25所示的锁定状态下。

参照图25,在锁定状态下,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参照图20和图24,在锁定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可移动构件50的各向前移动限制部590分别立即位于基本构件20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的后面。如此定位的可移动构件50防止了被单独向前移动。

参照图24,在锁定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的各被操作部566分别位于基本构件20的各维持部422的后部426前面,而不是分别与维持部422接触。此外,各被操作部566分别位于操作突起640的外表面644的后方,而不分别与各操作突起640接触。如此定位的被操作部566在Y方向上没有接受任何向外的力,因此弹性变形的支撑部564返回初始弹性状态。因此,如图19、图21、图23和图24所示,各锁定部568分别在Y方向上从盖584的接收部586向内突出。

参照图24,各锁定部568的端部分别从盖584突出,并在匹配状态下分别定位在匹配连接器80的匹配锁定部824内。如此定位的锁定部568防止了连接器10从匹配连接器80中移除。换句话说,当操作构件60在匹配状态(参见图25)下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时,且当可移动构件50在匹配状态下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匹配状态被锁定部568和匹配锁定部824锁定。此外,在匹配状态下,每个锁定部568的后边缘沿Y方向延伸。即使连接器10被完全向后拉,各锁定部568如此延伸的后边缘也会分别与匹配锁定部824的后边缘接触,以使匹配状态保持。

参照图25,在锁定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的各向后力接收部534分别位于操作构件60的向后施力部624的正后方。详细地,参考图20,在YZ平面内的向后施力部624的位置等于或重叠于在YZ平面内的向后力接收部534的位置。参照图24和图25,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时,且当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各向后施力部624分别位于向后力接收部534的前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并在X方向上分别朝向向后力接收部534。因此,当操作构件60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时,各向后力接收部534分别与各向后施力部624接触。

当向后施力部624与向后力接收部534接触时,连接器10处于图26至图29所示的解锁状态。

参考图24和图25,操作构件60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的同时,可移动构件50被保持在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因此,操作构件60相对于基本构件20移动并相对于可移动构件50移动。因此,操作构件60相对于可移动构件50在X方向上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

参考图24、图25和图28,当操作构件60从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时,操作构件60的各操作突起640的倾斜表面642分别与可移动构件50的各被操作部566接触,并分别在Y方向上将被操作部566向外推。结果,支撑部564在Y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且锁定部568在Y方向上向外移动。当操作构件60位于前位置PFO后方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时,各被操作部566分别位于各操作突起640的外表面644。

换句话说,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后方预定距离D3时,且当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各被操作部566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操作突起640的外侧。在匹配状态下的各锁定部568在Y方向上分别向外移动匹配锁定部824到解锁匹配状态。当匹配状态被解锁时,各锁定部568分别在盖584中被接收。

根据本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后方预定距离D3时,且当可移动构件50仍然定位在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匹配状态被解锁。因此,匹配状态可以在可移动构件50没有向后移动或锁定部568与匹配锁定部824后边缘不邻接的情况下被解锁。

参考图27至图29,当位于前位置PFO后方预定距离D3的操作构件60,进一步向后移动时,向后施力部624施加向后的作用力,使向后力接收部534向后移到向后力接收部534。向后的力使可移动构件50与操作构件60一起向后移动。

从图28可以看出,当操作构件60进一步从前位置PFO向后并分开预定距离D3的位置,向后移动额外的预定距离D4时,可移动构件50的各被操作部566分别跨在各维持部422的后部426。如此定位的各被操作部566分别将锁定部568保持在盖584中。换句话说,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的后方一定距离,此距离比预定距离D3多额外的预定距离D4时,以及当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后方额外预定距离D4时,各被操作部566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各维持部422外侧,且锁定部568保持在锁定部568在Y方向上向外移动的状态。

参考图27至图29和图13至图15,当操作构件60继续向后移动时,操作构件60的各向后操作限制部634分别与基本构件20的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接触,且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参照图14,根据本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可移动构件50的后端与罩40的内壁相接触,以使可移动构件50位于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此时,连接器10处于图3、图13至图1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

当在连接器10的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60进一步向后移动时,连接器10从匹配连接器80移除(参见图1)。

参照图14,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构件60的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的移动距离D2比可移动构件50的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的移动距离D1大预定距离D3。

根据本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可移动构件50位于后位置PR并不能向后移动超出后位置PR。除非操作构件60向前移动,否则可移动构件50被保持在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因此,可移动构件50防止了在容纳部48中的无意移动。此外,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时,可移动构件50位于前位置PF并不能向前超出前位置PF。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移动距离D1等于可移动构件50在前后方向上实际移动的移动范围的移动距离D5。详细地,前位置PF和后位置PR分别等于具有可移动距离D5的移动范围的前端位置、后端位置。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移动构件50可以允许从后位置PR向后移动一定程度。换句话说,可移动构件50可以相对于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的操作构件60向后移动。同样,可移动构件50可以相对于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的操作构件60向前移动。换句话说,操作构件60的操作范围R2的移动距离D2可能短于超过可移动构件50的移动范围R1的移动距离D5预定距离D3的距离。

参考图14,连接器10包括锁定机构,其包括支撑部564和锁定部568。锁定机构提供给可移动构件50。可移动构件50相对于具有安装部310的基本构件20在X方向上,介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移动。因此,锁定机构沿X方向移动。参照图31和图32,即使匹配连接器80安装在外壳880内,这种结构也可使连接器10与匹配连接器80相匹配。

参考图31,例如,在连接器10需要与包括匹配锁定部824的匹配连接器80相匹配,以及外壳880形成有允许盖构件580穿过的连接孔882的情况下,匹配状态可以通过将可移动构件50定位在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而锁定。

参考图32,例如,在连接器10需要与不包括匹配锁定部824的匹配连接器80X相匹配,以及外壳880形成有阻止盖构件580穿过的连接孔884的情况下,连接器10可通过将可移动构件50定位在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而与匹配连接器80X匹配。换言之,即使处于连接器的移动路径上设有一部件或构件来阻止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的锁定机构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与匹配连接器相匹配。

除了已经说明的修改,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进行不同的修改。

例如,参考图16、图30,连接器10可以包括替代做为维持部422一部分的暂时保持部450的暂时保持部(肋)450X。更具体地说,如图30所示,每一个维持部422可设有作为暂时保持部的肋。所示的各暂时保持部450X分别在Y方向上向外突出超出操作构件60的操作突起640。当操作构件60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各暂时保持部450X分别从前面部分地覆盖各被操作部566。

即使在维持部422在Y方向上位于与操作突起640的外表面644相同位置的情况下,以及即使在维持部422在Y方向上位于外表面644稍微向内的另一情况下,所提供的暂时保持部450X可暂时保持被操作部566。

如上所述,当诸如暂时保持部450或暂时保持部450X的暂时保持部被提供作为基本构件20的一部分时,可移动构件50可以被保持在后位置PR而不使用诸如弹簧的构件。参照图14,当操作构件60从如图15所示的后位置PRO前移预定距离D3时,如此提供的暂时保持部防止了锁定部568的端部在Y方向上向内突出,此可能由于可移动构件50的向前移动而引起。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2和图3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A包括连接器10A和匹配连接器80。当沿前后方向(X方向)向前移动时,连接器10A可与匹配连接器80匹配。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0A是类似连接器10(参见图1)连接到电缆70的插头、电缆连接器。

参考图4和图34,连接器10A包括类似连接器10的基本构件20A、可移动构件50A和操作构件60A。解释如下,基本构件20A、可移动构件50A和操作构件60A之间的包含关系不同于基本构件20、可移动构件50和操作构件60之间的包含关系,但是连接器10A类似连接器10那样工作,且得到类似连接器10的效果。此外,连接器10A包括构件和部件(以下简称为“部件”),它们都有相同或类似于连接器10相对应的各构件和部件(以下简称为“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在下面的解释中,如果连接器10A的部件具有与连接器10的相应部件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那么此部件具有相应部件的参考标号,除非必要,否则关于此部件的解释将省略。此外,如果连接器10A的部件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类似于连接器10的相应部件,那么此部件具有相应部件的参考标号,后跟“A”,下面将主要解释关于结构和功能不同于连接器10的相应部件。

参考图33和图34,在本实施例中,基本构件20A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操作构件60A内。此外,可移动构件50A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操作构件60A内,基本构件20A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可移动构件50A内。

基本构件20A包括连接器本体30A和由绝缘体制成的罩40A。罩40A是由上罩410A和下罩460A组成的部件。罩40A具有两个侧部46A。

从图33和图34可以看出,罩40A的上罩410A和下罩460A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分别位于罩40A的上部和下部。两个侧部46A分别位于横向方向(Y方向)上的罩40A的相对两侧。这样形成的罩40A具有形成其内的容纳部48A。容纳部48A是在X方向上穿过罩40A的空间。

参考图33至图35,连接器本体30A包括安装部310。连接器本体30A除了安装部310和其后端部之外,都被保持在罩40A的容纳部48A内并相对于罩40A不可移动。安装部310从罩40A的前端向前突出,在连接器10A与匹配连接器80(参见图1)彼此匹配的匹配状态下,安装部310被安装到匹配安装部812(参见图1)。

参考图36至图38,罩40A包括两个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一个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两个突出部420A、两个维持部422A和四个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

其中一个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是提供给上罩410A的突起的后端表面,另外一个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是提供给下罩460A的突起的后端表面。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是罩40A的表面,位于罩40A的后端部。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是提供给上罩410A的两个突起的后端表面,另外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是提供给下罩460A的两个突起的后端表面。

各突出部420A分别提供给两个侧部46A。每个突出部420A在Y方向上从相应的侧部46A向外突出并在X方向上伸长。各突出部420A分别设有维持部422A。详细地,每个维持部422A是在Y方向上相应突出部420A的外表面。每个维持部422A具有前端部424A和后端部426A,其中前端部424A是倾斜于X方向的倾斜表面,后端部426A沿平行于XZ平面延伸。

参考图39和图40,可移动构件50A包括由绝缘体制成的本体构件510A、均由金属制成的两个锁定构件560A,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两个盖构件580A。可移动构件50A具有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的形状。

参考图39,本体构件510A具有上部512A、下部514A、两个侧部516A和中空部518A。中空部518A是由上部512A、下部514A和侧部516A所包围的空间。中空部518A向前和向后开口。每个侧部516A形成有引导通道550A。各引导通道550A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中空部518A的相对两侧。每个引导通道550A分别向前和向后开口。每个引导通道550A由形成有压配槽522A的内壁垂直覆盖。每个压配槽522A向后开口。

可移动构件50A包括四个向前力接收部532A、两个向后力接收部534A及四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两个向前力接收部532A是两个凹槽的前端表面,其中每个凹槽从上部512A的后端表面向前凹进,其余两个向前力接收部532A是两个凹槽的前端表面,其中每个凹槽从下部514A的后端表面向前凹进。其中一个向后力接收部534A是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上部512A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另外一个向后力接收部534A是另一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下部514A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是上部512A的前端表面的一部分并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横跨上部512A的向后力接收部534A的相对两侧。另外两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是下部514A的前端表面的一部分并在Y方向上分别位于横跨下部514A的向后力接收部534A的相对两侧。

参考图40,每个锁定构件560A是弯曲的单板。两个锁定锁定构件560A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锁定构件560A设置成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

每个锁定构件560A具有压配部562A、支撑部564A、被操作部566A和锁定部568A。压配部562A位于锁定构件560A的后端。支撑部564A在X方向上从压配部562A向前延长并在XY平面内可弹性变形。被操作部566A是锁定构件560A的弯曲部分。锁定部568A是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锁爪。锁定部568A设置于支撑部564A的前端。

各盖构件580A是弯曲的单板。两个盖构件580A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两个盖构件580A相对于XZ平面彼此镜像对称设置。各盖构件580A具有压配部582A和盖584A。此外,各盖构件580A形成有接收部586A。压配部582A位于盖构件580A的后端。盖584A从压配部582A向前延伸。接收部586A是由盖584A封闭的空间。接收部586A在Y方向上向后和向内开口。

参考图39和图40,各锁定构件560A分别从后面安装在本体构件510A上并通过压配槽522A保持。各盖构件580A分别从前面安装在本体构件510A上并通过本体构件510A的侧部516A保持。支撑部564A和盖584A从本体构件510A的前端向前突出。

参考图53,每个支撑部564A的大部分在相应接收部586A中被接收并在接收部586A内可弹性变形。锁定部568A由支撑部564A支撑并在Y方向上可移动。在支撑部564A没有弹性变形的支撑部564A的弹性初始状态下,被操作部566A的一部分在Y方向上从接收部586A向内突出。此外,在弹性的初始状态下,锁定部568A的端部在Y方向上从接收部586A向内突出。

参考图41,操作构件60A具有相对于平行X方向的轴180度旋转对称或2倍旋转对称的形状。具体地,操作构件60A具有上部602A、下部604A、两个侧部606A和中空部608A。中空部608A是由上部602A、下部604A和侧部606A包围的空间。中空部608A向前和向后开口。参照图41、图51和图52,上部602A和下部604A均设有操作部610A。

参考图41和图42,操作构件60A包括四个向前施力部622A、两个向后施力部624A、两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一个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四个操作突起640A、两个引导通道650A。向前施力部622A、向后施力部624A、操作突起640A和引导通道650A提供在中空部608A内。

两个向前施力部622A是两个突起的前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中空部608A内的上部602A的后端附近并向下突出,而另外两个向前施力部622A是两个突起的前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中空部608A内的下部604A的后端附近并向上突出。其中一个向后施力部624A是突起的后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中空部608A内的上部602A的前端附近并向下突出,而另外一个向后施力部624A是另一个突起的后端表面,此突起位于中空部608A内的下部604A的前端附近并向上突出。

两个操作突起640A对应操作构件60A的正Y侧部606A,其余两个操作突起640A对应操作构件60A的负Y侧部606A。详细地,两个正Y侧操作突起640A在Y方向上从操作构件60A的正Y侧部606A向内分开并在Y方向上朝向操作构件60A的正Y侧部606A。同样,两个负Y侧操作突起640A在Y方向上朝向操作构件60A的负Y侧部606A。在对应于每个侧部606A的两个操作突起640A中,其中一个操作突起640A向后延伸并向下突出,另外一个操作突起640A向后延伸并向上突出。

参照图49,在XY平面内,每个操作突起640A在Y方向上向外突出。参照图41和图42,每个操作突起640A在Y方向上具有外表面,其形成有倾斜表面642A和外表面644A。倾斜表面642A是倾斜于X方向的表面。倾斜表面642A提供给操作突起640A的后部。外表面644A是平行于XZ平面的表面。外表面644A提供给操作突起640A的前部。其中一个引导通道650A是形成在操作构件的60A的两个正Y侧操作突起640A与正Y侧部606A之间的通道,另外一个引导通道650A是形成在操作构件60A的两个负Y侧操作突起640A与负Y侧部606A之间的通道。每个引导通道650A在Y方向上位于中空部608A的外侧。每个引导通道650A向前和向后开口。

其中一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是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上部602A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另外一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是另一个凹槽的后端表面,此凹槽从下部604A的前端表面向后凹进。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是操作构件60A的后端表面。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包括上部602A的后端表面、下部604A的后端表面和侧部606A的后端表面。

参考图33、图34和图45,连接器10A是上述构件形成的组件,即基本构件20A、可移动构件50A和操作构件60A。当连接器10A形成时,可移动构件50A从后面被插入操作构件60A的中空部608A,以使得各向前力接收部532A分别设置在向前施力部622A的前面。由于这样插入,两个盖构件580A分别穿过两个引导通道650A,从操作构件60A的前端向前突出。随后,可容纳连接器本体30A的基本构件20A,从后面插入可移动构件50A的中空部518A,以使得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分别被设置在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的前面,以及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分别设置在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的前面。由于这样插入,两个突出部420A分别在可移动构件50A的引导通道550A中被接收,包括安装部310的基本构件20A的前部从操作构件60A的前端向前突出。此时,连接器本体30A的安装部310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锁定部568A之间。

当连接器10A如上所述形成时,图33、图43至图46示出了连接器10A处于初始状态。参照图43至图46,当连接器10A处于初始状态时,操作构件60A部分地封闭YZ平面内的可移动构件50A和基本构件20A。详细地,在X方向上,可移动构件50A的整个本体构件510A以及基本构件20A的中间部分被容置在操作构件60A的中空部608A内。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构件60A可通过沿X方向向操作部610A施加力来被操作移动。参照图51和图52,操作者可以垂直握住两个操作部610A,以单手操作操作构件60A。

参考图43至图45,在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6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被立即设置在基本构件2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的前面。因此,操作构件60A,或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不能向后移动。同时,操作构件60A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位于基本构件20A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的后面并分开移动距离D2。因此,操作构件60A,或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可以使用类似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距离D2来向前移动。此外,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可以向前移动移动距离D2后再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2。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A在X方向上,介于预定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距离D2。前位置PFO是在X方向上基本构件20A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的位置。在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与基本构件2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接触的状态下,后位置PRO是在X方向上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的位置。

每个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是操作构件60A的一部分。在下面的说明中,操作构件60A的位置是指类似第一实施例解释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的位置。因此,操作构件60A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A在X方向上,介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2。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限制操作构件60A的向前移动,以限定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此外,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限制操作构件60A的向后移动,以限定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

参考图45,在初始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A的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位于基本构件20A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的后面并分开移动距离D1的后位置PR。因此,可移动构件50A,或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可以通过移动距离D1向前移动。此外,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可以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后再向前移动移动距离D1。根据本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均定义了可移动构件50A的后端的各向前力接收部532A分别位于操作构件60A的向前施力部622A的前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因此,可移动构件50A,或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可以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此外,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可以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后再向前移动预定距离D3。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相对于基本构件20A在X方向上介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可向前和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前位置PF是在X方向上基本构件20A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的位置。在操作构件60A的各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分别与基本构件2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接触且各向前力接收部532A在向前施力部622A的前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的状态下,后位置PR是在X方向上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的位置。

每个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是可移动构件50A的一部分。在下面的解释中,可移动构件50A的位置意味着类似第一实施例解释的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的位置。因此,可移动构件50A可相对于基本构件20A在X方向上介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向前和向后移动移动距离D1。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限制可移动构件50A的向前移动,来定义类似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然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地,基本构件20A不包括直接制约可移动构件50A向后移动的部件。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由位于后位置PRO的操作构件60A的向前施力部622A来定义。

参考图1、图33,当处于上述初始状态下的连接器10A被完全朝向匹配连接器80移动时,连接器10A处于连接器10A与匹配连接器80彼此匹配,同时维持其初始状态的匹配状态。此后将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关于锁定连接器10A与匹配连接器80的匹配状态的操作和解锁匹配状态的另一操作。

参考图45,在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60A的各向前施力部622A分别位于可移动构件50A的向前力接收部532A的后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且分别在X方向上朝向向前力接收部532A,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预定距离D3小于移动距离D2。因此,当操作构件60A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前移预定距离D3时,各向前施力部622A分别与各向前力接收部532A接触。当向前施力部622A与向前力接收部532A接触时,连接器10A处于图47所示的过渡状态。

参考图44和图46,基本构件20A的各维持部422A,除了前端部424A之外,都在Y方向上位于向外超出操作构件60A的操作突起640A。此外,在初始状态下,各维持部422A的后端分别位于可移动构件50A的被操作部566A的后面比预定距离D3更长的距离。因此,可移动构件50A的各支撑部564A在Y方向上向外可弹性变形。详细地,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维持部422A的外侧,并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操作突起640A的外侧并与其分开。因此,当操作构件60A从后位置PRO前移预定距离D3时,操作构件60A不向被操作部566A直接施加力。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每个维持部422A提供有暂时保持部450A,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暂时保持部450A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超出操作构件60A的操作突起640A的外侧。当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暂时保持部450A的外侧。参照图44和图45,暂时保持部450A的暂时保持将可移动构件50A保持在后位置PR,同时操作构件60A从后位置PRO前移预定距离D3。因此,操作构件60A可以相对可移动构件50A在X方向上向前移动预定距离D3。

参考图45,当位于后位置PRO前面预定距离D3(参见图47)的操作构件60A进一步向前移动时,向前施力部622A施加向前的力,这力使得向前力接收部532A向前移动到向前力接收部532A。向前的力移动可移动构件50A与操作构件60A一起前移。参考图48和图50,当操作构件60A继续向前移动时,操作构件60A的各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分别与基本构件20A的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邻接,以使得操作构件60A相对于基本构件20A停止。当向前操作限制部632A与向前操作限制部414A邻接时,连接器10A处于图48至图54所示的锁定状态下。

参照图54,在锁定状态下,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参照图49和图54,在锁定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A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可移动构件50A的各向前移动限制部540A分别立即位于基本构件20A的向前移动限制部430A的后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可移动构件50A不能向前移动超出前位置PF。

参照图53,在锁定状态下,可移动构件50A的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位于基本构件20A的维持部422A的前面,而不与维持部422A接触。此外,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位于操作突起640A的外表面644A的外侧,而不与操作突起640A接触。如此定位的被操作部566A在Y方向上没有直接向外的力,以使得弹性变形的支撑部564A返回其初始弹性状态。因此,如图48、图49、图50、图52和图53所示,各锁定部568A在Y方向上分别从盖584A的接收部586A向内突出。

参考图53,各锁定部568A的端部分别从盖584A突出,并分别位于匹配状态下的匹配连接器80的匹配锁定部824的内部。参照图53和图54,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A处于匹配状态下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且当可移动构件50A位于匹配状态下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匹配状态被锁定部568A和匹配锁定部824锁定。此锁定防止了连接器10A从匹配连接器80移除。

参照图54,在锁定状态下,操作构件60A的各向后施力部624A分别位于可移动构件50A的向后力接收部534A后方预定距离D3,并在X方向上面对向后力接收部534A。因此,当操作构件60A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时,各向后施力部624A分别与向后力接收部534A接触。当向后施力部624A与向后力接收部534A接触时,连接器10A处于图55至图58所示的解锁状态。

参考图54,当操作构件60A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时,可移动构件50A保持在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因此,操作构件60A在X方向上可相对于可移动构件50A移动预定距离D3。

参考图53、图54和图57,当操作构件60A从前位置PFO向后移动预定距离D3时,操作构件60A的各操作突起640A的倾斜表面642A分别与可移动构件50A的各被操作部566A接触,并在Y方向上分别向外推动被操作部566A。因此,支撑部564A在Y方向上向外可弹性变形,并且锁定部568A在Y方向上可向外移动。当操作构件60A位于前位置PFO后面并与其分开预定距离D3时,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位于操作突起640A的外表面644A。

换句话说,当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后面预定距离D3,且当可移动构件50A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时,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操作突起640A的外侧。在匹配状态下的各锁定部568A分别在Y方向上被移出匹配锁定部824,以解锁匹配状态。参照图55、图56和图57,当匹配状态解锁时,各锁定部568A分别在盖584A中被接收。

参考图58,当位于前位置PFO后面预定距离D3的操作构件60A进一步向后移动时,向后施力部624A施加向后的力,此力使向后力接收部534A向后移动到向后施力部624A。向后的力使可移动构件50A与操作构件60A一起向后移动。

图54所示的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而图57所示的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后面预定距离D3。从图54和图57可以看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后面一定距离,此距离比预定距离D3多额外的预定距离D4,且当可移动构件50A位于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后面额外预定距离D4时,各被操作部566A分别在Y方向上位于维持部422A的外侧,锁定部568A被保持在锁定部568A在Y方向上向外移动的状态。

参考图56至图58以及图43至图45,当操作构件60A继续向后移动,操作构件6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634A与基本构件20A的向后操作限制部416A接触,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参照图45,根据本实施例,当操作构件60A位于操作范围R2的后位置PRO时,可移动构件50A位于移动范围R1的后位置PR。此时,连接器10A处于图33、图43至图4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当操作构件60A在连接器10A的初始状态下进一步向后移动时,连接器10A从匹配连接器80移除(参见图1)。

参考图45,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介于本实施例的操作构件60A的操作范围R2的前位置PFO与后位置PRO之间的移动距离D2比介于可移动构件50A的移动范围R1的前位置PF与后位置PR之间的移动距离D1大预定距离D3。然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可移动构件50A可以向后移动超出后位置PR。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移动距离D1小于可移动构件50A实际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范围的移动距离D5。详细地,前位置PF等于具有可移动距离D5的移动范围的前端的位置,而后位置PR位于具有移动距离D5的移动范围的后端前面预定距离D3。然而,参考图44,由于各维持部422A在Y方向上分别推动被操作部566A向外,因此可移动构件50A的不良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防止。

参考图33以及图31和图32,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A可以与匹配连接器80匹配,并且匹配连接器80X类似于连接器10,即使在匹配连接器80或匹配连接器80X被设置在形成有连接孔882或连接孔884的外壳880内。

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地进行不同的修改,除了已经解释的修改。

例如,参考图46和图59,连接器10A可包括类似第一实施例的暂时保持部(肋)450X,来取代做为维持部422A一部分的暂时保持部450A。

本发明除了已经解释的实施例和修改之外,还可进一步变化。

例如,参考图24和图53,假如锁定部与匹配锁定部一起可以锁定匹配状态的话,每个锁定部和匹配锁定部可以具有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更具体地说,锁定部可以是锁孔,并且匹配锁定部可以是锁爪。

此外,基本构件、可移动构件和操作构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移动构件可设置在基本构件和操作构件的外部。此外,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如限制部、被限制部、施力部和受力部,可以根据基本构件、可移动构件和操作构件之间的包含关系而进行不同的修改。然而,在任何一实施例中,操作构件的移动距离D2等于比移动距离D1多预定距离D3的距离。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