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胶滴下系统及导电胶滴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9170发布日期:2019-05-24 21:3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导电胶滴下系统及导电胶滴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胶滴下系统及导电胶滴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板显示装置已经逐步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crt)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colorfilter,cf)基板、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liquidcrystal,lc)及密封胶框(sealant)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0及彩膜基板200以及设于阵列基板100与彩膜基板200之间的导电胶300。所述阵列基板100包括第一衬底110、设于第一衬底110上的阵列基板走线120、覆盖第一衬底110及阵列基板走线120的绝缘层130。阵列基板走线120为扫描线或数据线。所述彩膜基板200包括第二衬底210及设于第二衬底210上的公共电极层220。导电胶300两端分别连接公共电极层220及绝缘层130,导电胶300中设置有两端分别连接公共电极层220及绝缘层130的导电球310,导电球310包括树脂材料内核及包裹在树脂材料内核外的导电金属,例如镍(ni)或金(au)。导电胶300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静电放电(esd)问题,具体来讲,若设计中阵列基板走线120的某处上方并不需要设置导电胶300,而受限于导电胶300的滴下制程,发生异常的甩胶使得导电胶300恰好位于阵列基板走线120的该处上方时,由于导电胶300与阵列基板走线120之间的距离较阵列基板走线120与公共电极层220之间的距离要小很多,在导电胶300与阵列基板走线120相对的位置处容易引起不同电位之间的静电放电现象,且导电胶300所受的挤压越严重越有可能导致静电放电现象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出现导电胶300中的导电球310压破绝缘层130与阵列基板走线120接触,致使阵列基板走线120与公共电极层220发生短路,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系统,能够对导电胶的滴下位置进行有效的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方法,能够对导电胶的滴下位置进行有效的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系统,包括滴头、套设于滴头上的感应线圈及与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

所述滴头内设有导电胶通道,所述导电胶通道的出口设于滴头的一端;所述感应线圈位于该一端的外侧;

所述滴头用于经导电胶通道的出口向基板滴下导电胶;

所述处理单元对感应线圈进行通电,并在侦测到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变化时获取滴头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判定滴头进行正常的滴下操作,否则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的报警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在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时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所述导电胶通道的入口设于滴头的另一端。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经导电胶管道与导电胶通道的入口连通的导电胶提供装置;

所述导电胶提供装置用于经导电胶管道向导电胶通道的入口传输导电胶。

所述滴头呈圆台状;所述滴头设有导电胶通道的出口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滴头的另一端的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导电胶滴下系统及基板;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包括滴头、套设于滴头上的感应线圈及与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所述滴头内设有导电胶通道,所述导电胶通道的出口设于滴头的一端;所述感应线圈位于该一端的外侧;

步骤s2、将基板设于滴头下方;所述处理单元对感应线圈进行通电;

步骤s3、所述滴头由导电胶通道的出口向基板滴下导电胶;

步骤s4、所述处理单元侦测到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变化,获取滴头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判定滴头进行正常的滴下操作,否则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与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的报警单元;

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时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所述导电胶通道的入口设于滴头的另一端。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经导电胶管道与导电胶通道的入口连通的导电胶提供装置;

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滴头由导电胶通道的出口向基板滴下导电胶之前,所述导电胶提供装置经导电胶管道向导电胶通道的入口传输导电胶。

所述滴头呈圆台状;所述滴头设有导电胶通道的出口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滴头的另一端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系统在滴头上套设感应线圈,并设置与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感应线圈位于滴头设有导电胶通道的出口的一端的外侧,处理单元对感应线圈进行通电使其产生磁场,当有导电胶从滴头的导电胶通道的出口滴下时引起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变化,此时处理单元获取滴头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判定滴头进行正常滴下操作,否则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以便于进行报警,能够有效地对导电胶滴下的位置进行监控。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方法能够对导电胶的滴下位置进行有效的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系统的滴头及感应线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方法的步骤s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系统,包括滴头10、套设于滴头10上的感应线圈20及与感应线圈20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30。

所述滴头10内设有导电胶通道11,所述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设于滴头10的一端。所述感应线圈20位于该一端的外侧。

所述滴头10用于经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向基板9滴下导电胶。

所述处理单元30对感应线圈20进行通电,并在侦测到感应线圈20上的电流变化时获取滴头10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判定滴头10进行正常的滴下操作,否则判定滴头10发生滴下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与处理单元30电性连接的报警单元40。所述处理单元30在判定滴头10发生滴下异常时控制报警单元40进行报警。

具体地,所述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设于滴头10的另一端。

具体地,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经导电胶管道50与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连通的导电胶提供装置60。所述导电胶提供装置60用于经导电胶管道50向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传输导电胶。

优选地,所述滴头10呈圆台状。所述滴头10设有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滴头10的另一端的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系统在滴头10上套设感应线圈20,并设置与感应线圈20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30,感应线圈20位于滴头10设有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的一端的外侧,处理单元30对感应线圈20进行通电使其产生磁场,请参阅图5,利用导电胶滴下系统向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基板9滴下导电胶8时,当有导电胶8从滴头10的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滴下时,导电胶8会穿过感应线圈20,引起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线圈20上的电流变化,此时处理单元30获取滴头10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表示滴头10在基板9上滴下导电胶8的位置为指定位置,此时判定滴头10进行正常滴下操作,当该位置坐标不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则表示滴头10在非指定位置进行了异常甩胶,此时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并控制报警单元40进行报警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能够有效地对导电胶8滴下的位置进行监控,防止导电胶8滴下在基板9的非指定位置上使得后续将具有导电胶8的基板9与其他基板进行对组时在导电胶8所在位置发生静电放电及短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电胶滴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导电胶滴下系统及基板9。

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包括滴头10、套设于滴头10上的感应线圈20及与感应线圈20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30。所述滴头10内设有导电胶通道11,所述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设于滴头10的一端。所述感应线圈20位于该一端的外侧。

具体地,该基板9可以为阵列基板,也可以为彩膜基板。

具体地,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与处理单元30电性连接的报警单元40。

具体地,所述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设于滴头10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滴下系统还包括经导电胶管道50与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连通的导电胶提供装置60。

优选地,所述滴头10呈圆台状。所述滴头10设有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滴头10的另一端的直径。

步骤s2、将基板9设于滴头10下方。所述处理单元30对感应线圈20进行通电使其产生磁场。

步骤s3、请参阅图5,所述滴头10由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向基板9滴下导电胶8,导电胶8会穿过感应线圈20,引起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线圈20上的电流变化。

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滴头10由导电胶通道11的出口111向基板9滴下导电胶8之前,所述导电胶提供装置60经导电胶管道50向导电胶通道11的入口112传输导电胶8。

步骤s4、所述处理单元30侦测到感应线圈20上的电流变化,获取滴头10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表示滴头10在基板9上滴下导电胶8的位置为指定位置,此时判定滴头10进行正常滴下操作,当该位置坐标不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则表示滴头10在非指定位置进行了异常甩胶,此时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并控制报警单元40进行报警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能够有效地对导电胶8滴下的位置进行监控,防止导电胶8滴下在基板9的非指定位置上使得后续将该具有导电胶8的基板9与其他基板进行对组时在导电胶8所在位置发生静电放电及短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系统在滴头上套设感应线圈,并设置与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的处理单元,感应线圈位于滴头设有导电胶通道的出口的一端的外侧,处理单元对感应线圈进行通电使其产生磁场,当有导电胶从滴头的导电胶通道的出口滴下时引起磁场变化,导致感应线圈上的电流变化,此时处理单元获取滴头的位置坐标,当该位置坐标为预设的指定坐标时,判定滴头进行正常滴下操作,否则判定滴头发生滴下异常,以便于进行报警,能够有效地对导电胶滴下的位置进行监控。本发明的导电胶滴下方法能够对导电胶的滴下位置进行有效的监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