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2029发布日期:2019-08-24 09:5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平面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等优点,随着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器也在某些领域开始被应用而被消费者认同。

液晶显示器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现有的双面显示技术一般都是单纯的将两台单面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背面相贴的方式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通常,单面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包括一个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底面设计有网点。导光板靠近网点的一侧放置反射片,并通过铁背板支撑和固定,其作用是将从网点折射出的光再次反射回导光板中,避免光的浪费;而远离网点的一侧设置光学膜,起到均匀光线的作用。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将两台单面显示器的背光模组通过铁背板相贴的技术,得到的双面显示器的内部结构中的导光板、反射片以及铁背版的数量均是两个,导致产品整体厚度较厚,结构复杂且不太美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实现超薄双面显示装置的设计,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点结构,第二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二网点结构;

第一光学膜和第二光学膜,第一光学膜位于第一出光面背离第二出光面的一侧;第二光学膜位于第二出光面背离第一出光面的一侧;

光源,光源位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导光板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第一光学膜背离第二光学膜的一侧;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第二光学膜背离第一光学膜的一侧。

进一步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结构框,结构框位于背光模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侧面;背光模组的边缘、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均位于结构框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导光板相对的两个出光面上设置第一网点结构和第二网点结构,使得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都能够均匀出光,可应用于双面显示装置中。由于既减少了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使用数量,又能够不使用反射片,而且取消了用于支撑反射片的铁背板,从而使得该背光模组的厚度更加轻薄,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10,包括:

导光板110,导光板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第一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点结构121,第二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二网点结构122;

第一光学膜131和第二光学膜132,第一光学膜131位于第一出光面背离第二出光面的一侧;第二光学膜132位于第二出光面背离第一出光面的一侧;

光源140,光源140位于导光板110的至少一侧面,导光板11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连接。

具体的,在上述背光模组10中,选取导光板110的一组对立面为出光面,分别为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在第一出光面上设置第一网点结构121,以及在第二出光面上设置第二网点结构122,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印刷式和非印刷式的方式,在导光板110出光面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网点,第一出光面上的网点构成第一网点结构121,第二出光面上的网点构成第二网点结构122,该网点可以是细小的印刷白点或细微的凹凸结构,对光线有散射作用。选取导光板110上剩余的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连接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平面,在该平面的一侧放置光源140,该光源140可以提供点光源或线光源,其入光方式为侧入式入光,例如单侧入光、左右侧入光、上下侧入光以及四边同时入光。图1中示例性的为单侧入光。在导光板110第一出光面背离第二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学膜131,以及在导光板110第二出光面背离第一出光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膜132,该光学膜片起到均匀光线的作用。第一光学膜131以及第二光学膜132例如均可以包括棱镜膜和反射偏振片等。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大部分由光源140发出的光在导光板110的内部会发生全反射,而在导光板110印有网点的位置上,由于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光线不再规则的全反射,而是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以第一出光面为例,当光线到达第一网点结构121时,一部分光线从第一出光面折射出导光板110,经过第一光学膜131后均匀射出,另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因而从第二出光面折射出导光板110,经过第二光学膜132后均匀射出。第二出光面同理。

上述背光模组10,通过在导光板110的一组对立面均设计网点结构,在网点结构对光的散射作用下,使得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均分射出,从而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均匀的面光源。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利用反射片将从网点折射出的光重新反射回导光板110,也能够保证光的利用率。由于该背光模组10中不含有反射片以及用于支撑反射片的铁背板,且只需要使用一个导光板,从而大大简化了背光模组10的结构,降低了其厚度,制作成本也随之减少。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导光板相对的两个出光面上设置第一网点结构和第二网点结构,使得导光板的两个出光面都能够均匀出光,可应用于双面显示装置中。由于既减少了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使用数量,又能够不使用反射片,而且取消了用于支撑反射片的铁背板,从而使得该背光模组的厚度更加轻薄,成本更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导光板1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ethylmethacrylate-styrenecopolymer,ms)、聚苯乙烯系塑料(polystyrene,ps)或玻璃。

可选的,第一网点结构121以及第二网点结构122中网点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方形和菱形,网点的大小可根据实际出光效果自由调整。

可选的,光源140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

其中,ccfl可以提供线光源,led可以提供点光源。

优选的,导光板110相对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光源140。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在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光源140,可以提高光线亮度,而且对称的光源放置,可以保证从导光板110的出光面任意位置射出的光是相同的,从而保证了光线的均匀性。

优选的,第一网点结构121和第二网点结构122的网点密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设计第一网点结构121和第二网点结构122的网点密度相同,当光线在导光板110中传播时,会在第一网点结构121和第二网点结构122处被散射,若第一网点结构121和第二网点结构122的网点密度相同,则其效果相当于在导光板110的两个出光面上形成相同的点光源阵列,从而使得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位于背光模组10的第一光学膜131背离第二光学膜132的一侧;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位于背光模组10的第二光学膜132背离第一光学膜13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从导光板110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光学膜131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提供光,从导光板110第二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光学膜132为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提供光,从而实现双面显示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实现了只利用一组背光模组即可实现双面显示技术,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去除了传统的双面显示装置中的反射片以及铁背版,从而结构更加简单,厚度更轻薄,成本更低。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示例性的,图3和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0的光源140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10的两个对立的侧面的一侧,为左右侧入光,记为第一光源141和第二光源14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包括结构框20;

结构框20位于背光模组10、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侧面;背光模组10的边缘、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的边缘、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边缘均位于结构框20内;

将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以及背光模组10通过结构框20组装,以形成双面液晶显示装置,而背光模组10不需要用其他结构框单独组装,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简单,厚度轻薄,成本较低。

沿垂直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所在平面的截面,结构框20呈u型。

具体的,该结构框20靠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两个对立面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用于露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绝大部分面积,而结构框20上其余四个平面则位于背光模组10的侧面,因而,沿垂直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所在平面的截面角度观察,该结构框20呈u型。

可选的,结构框20包括第一结构框161和第二结构框162;

第一结构框161包括第一子结构框和第二子结构框;第一子结构框和第二子结构框连接;第一子结构框位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背离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一侧;第二子结构框位于背光模组10、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的侧面;沿垂直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所在平面的截面,第一结构框161呈l型;第二结构框162平行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所在平面,第二结构框162位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背离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的一侧。

具体的,为了便于封装,将结构框20拆分成第一结构框161和第二结构框162。其中,沿垂直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1所在平面的截面的角度观察,该第一结构框161呈l型。第二结构框162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相贴,平行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152所在平面。因而,通过第一结构框161和第二结构框162的组装,可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封装。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为液晶显示装置设计简单易拼接的结构框,实现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封装。通过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计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产品整体厚度可以做到10mm以内,与现有的双面显示产品厚度相比可以说是超薄产品;结构的简化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双面显示技术的设计制造成本,并且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