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及具框架结构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1169发布日期:2019-12-24 13:5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框架结构及具框架结构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窄边化设计的框架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上述窄边化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的框架使用相当普遍。而框架的结构设计,例如厚薄度,将影响显示画面呈现的效果。

而随着消费者的视觉需求,业者尽可能的呈现整体的影像或画面,因此,无框架结构或是窄边化框架的设计逐渐成为趋势。

一般而言,上述的使用无框架或窄边化框架设计的显示装置,其框架保有传统的设计,包括前框、中框以及背板等构件,以此等结构组装加上构件之间的间隙,其叠加上仍维持一定的厚度,此外,因构件繁复,制作上的不良率较高,且组装工时较长,整体的制造成本相对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框架结构,包括背盖以及长型中介框。

背盖包括两侧边挡墙、顶边挡墙、两侧板部及顶板部,各侧边挡墙连接于顶边挡墙的两侧;各侧板部分别连接于顶板部的两端,各侧板部分别位于各侧边挡墙上,顶板部位于顶边挡墙上,各侧板部与对应的侧边挡墙为一体成型。

长型中介框设置于各侧边挡墙的底部之间。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各侧板部包括第一阶梯结构,朝相对方向降幂延伸;长型中介框包括第二阶梯结构,朝向背盖的顶侧方向降幂延伸。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组接形成框槽。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个粘胶,分别设置在框槽上。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两凸起部,各凸起部位于各侧边挡墙的底部,凸起部的高度大于侧边挡墙的高度,且侧边挡墙、顶边挡墙、侧板部及顶板部形成拱形槽,拱形槽包括槽口,位于凸起部之间,所述长型中介框封盖槽口。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长型前框,两侧分别与凸起部连接,长型中介框位于背盖及长型前框之间。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长型前框包括遮盖部及封接部,遮盖部与封接部连接,遮盖部的两侧分别连接各凸起部的顶边,封接部的两侧分别连接各凸起部的侧边。

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背盖还包括底侧延伸部,位于凸起部之间,底侧延伸部包括两第一锁接结构及多个第二锁接结构,各第一锁接结构连接于各凸起部的底边;各第二锁接结构位于第一锁接结构之间,且间隔排列。

本发明还提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框架结构及光学膜片组。

光学膜片组包括第一光学膜片及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第一光学膜片与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叠合、固定,并经由相嵌于拱形槽而设置于框架结构内。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还包括吊挂件及夹具,第一光学膜片于侧边开设有开口,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于对应所述开口位置开设挂吊口,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经由挂吊件穿过挂吊口与第一光学膜片叠合,且经由夹具夹合,固定第一光学膜片及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还包括一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挂吊部及两夹部,夹部分别位于挂吊部的两侧,挂吊部包括凸部;第一光学膜片于侧边开设有缺口,挂吊部设置于缺口中,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对应所述缺口位置开设挂吊口,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经由挂吊部穿过挂吊口与第一光学膜片叠合,且经由夹部夹合,固定第一光学膜片及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

如上述的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还包括环形固定件,第一光学膜片于一侧边处开设有一第一槽口,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对应于第一槽口的位置开设第二槽口,环形固定件套设第一槽口及第二槽口,固定第一光学膜片及第二光学膜片。

经由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达到框架该有的结构强度,且有效的达到窄边化处理,减少框架的叠加厚度。而在制造工艺上,因长型中介框以及长型前框大抵呈一字型结构,制作成本相较于先前技术较为低廉。

此外,经由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除了具上述优势外,光学膜片经由固定件相互固定,同样具有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框架结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框线处x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3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框线处x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3c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框线处x的组装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框架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图。

图7a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图。

图8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组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框架结构

11背盖

111侧边挡墙

112顶边挡墙

113凸起部

114侧板部

1141第一阶梯结构

115顶板部

12长型中介框

121第二阶梯结构

13长型前框

131遮盖部

132封接部

14拱形槽

141槽口

15框槽

16粘胶

17底侧延伸部

171第一锁接结构

172第二锁接结构

1721开孔

173锁孔

100显示装置

2光学膜片组

21第一光学膜片

211开口

212缺口

213第一槽口

22第二光学膜片

221挂吊口

222第二槽口

23吊挂件

24夹具

25固定件

251挂吊部

2511凸部

252夹部

3液晶面板

h1高度

h2高度

x框线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c,图1为本发明框架结构1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框架结构1的分解示意图。框架结构1包括背盖11、长型中介框12以及长型前框13。图3a至图3c分别表示图1所示实施例中框线处x的组装示意图(一)、(二)及(三)。

如图1及图2所示,背盖11包括两侧边挡墙111、顶边挡墙112、两凸起部113、两侧板部114及顶板部115,各侧边挡墙111连接于顶边挡墙112的两侧,各凸起部113连接于各侧边挡墙111的底部,在此实施例中,凸起部113的高度h1大于侧边挡墙111的高度h2(如图3a至图3c所示)。

各侧板部114分别连接于顶板部115的两端,各侧板部114分别位于各侧边挡墙111上,顶板部115位于顶边挡墙112上。在此实施例中,各侧板部114与对应的侧边挡墙111为一体成型,其有助于减少框架结构1组成后的厚度。

请参阅图3a至图3c,图3a表示背盖11未加装长型中介框12及长型前框13的状态。图3b表示背盖11加装长型中介框12的状态。图3c表示背盖11加装长型中介框12及长型前框13的状态。

侧边挡墙111、顶边挡墙112、侧板部114及顶板部115形成拱形槽14,拱形槽14包括槽口141,位于凸起部113之间,而长型中介框12设置于凸起部113之间,可封盖槽口141。长型前框13的两侧分别与凸起部113连接,长型前框13与背盖11结合后,长型中介框12则位于背盖11及长型前框13之间。

如图3c所示,长型前框13包括遮盖部131及封接部132,遮盖部131与封接部132连接,遮盖部131的两侧分别连接各凸起部113的顶边,封接部132的两侧分别连接各凸起部113的侧边,如此,可将长型中介框12封盖于背盖11内。

请再参阅图2、图3a至图3b,在此实施例中,背盖11还包括底侧延伸部17,位于凸起部113之间,底侧延伸部17包括两第一锁接结构171及多个第二锁接结构172,各第一锁接结构171连接于各凸起部113的底边,各第二锁接结构172位于第一锁接结构171之间,且间隔排列,第一锁接结构171及第二锁接结构172开设有锁孔173,经由锁接件,例如螺丝可与长型中介框12、长型前框13锁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锁接结构171以及第二锁接结构172的形式,如图2及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锁接结构172还包括开孔1721,长型中介框12设有凸块,可套接于开孔内,以此定位长型中介框12。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长型中介框12、长型前框13是采“一字型”结构,其可以大大的减少制作的用料成本。而另一方面,亦可以减少框架组装后整体的厚度。

请再参阅图3b,并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框架结构1一实施例的局部的使用状态图,其位置对应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框线处x。框架结构1应用于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面板3、粘胶16以及光学膜片组2。在此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的各侧板部114具有第一阶梯结构1141的设置,各第一阶梯结构1141朝彼此相对的方向降幂延伸。所述的降幂延伸即是指至少两个阶梯朝下方递接,并且以一水平方向延伸,构成所述的第一阶梯结构1141。另一方面,长型中介框12具有第二阶梯结构121,其朝向背盖11的顶侧方向降幂延伸。承上述,降幂延伸即是指至少两个阶梯朝下方递接,并且以水平方向延伸,构成第二阶梯结构121。如此,以第一阶梯结构1141及第二阶梯结构121的设计,有助于减少框架结构1的整体厚度。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中的第一阶梯结构1141与第二阶梯结构121组接形成框槽15,框槽15上可以设置粘胶16,例如双面胶带,粘贴液晶面板3于背盖11上。也就是说,第一阶梯结构1141的降幂高度与第二阶梯结构121的降幂高度相同,在长型中介框12组接于凸起部113时可与侧板部114形成框槽15,在框槽15上设置粘胶16(如双面胶)以利于与液晶面板3结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粘贴的对象须是液晶面板3。

请参阅图5及图6a至图6c,图5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光学膜片组2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局部分解示意图及局部组合图。

显示装置100包括框架结构1及光学膜片组2(参阅图6a至图6c)。在此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与光学膜片组2是采用侧滑式组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组装。

光学膜片组2包括第一光学膜片21及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22,第一光学膜片21与至少一第二光学膜片22叠合、固定,并经由相嵌于拱形槽14而设置于框架结构1内。第一光学膜片21例如光扩散片,第二光学膜例如为光反射片或导光板。

如图6a至图6c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2还包括吊挂件23及夹具24,第一光学膜片21于侧边开设有开口211,第二光学膜片22对应开口211的位置开设挂吊口221,第二光学膜片22经由挂吊件穿过挂吊口221与第一光学膜片21叠合,且经由夹具24夹合,以此方式固定第一光学膜片21及第二光学膜片22。所述的吊挂件2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塑胶制品。夹具24在一些实施例中是一种具弹性的金属片材所制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具24可以是一种具弹性的塑性材质的制品,本发明并无限制。

请参阅图7a至图7b,分别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光学膜片组2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及局部组合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21与第二光学膜片22采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叠合固定方式,光学膜片组2包括了固定件25,固定件25包括挂吊部251及二夹部252,夹部252分别位于挂吊部251的二侧,挂吊部251包括凸部2511。在第一光学膜片21的侧边开设缺口212,挂吊部251则设置于缺口212中,相对的,在第二光学膜片22对应缺口212的位置开设挂吊口221,第二光学膜片22经由挂吊部251穿过挂吊口221与第一光学膜片21叠合,且经由夹部252夹合,以此方式固定第一光学膜片21及第二光学膜片22。挂吊部251具有弹性,可以缓冲外来震动以及光学膜片的胀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挂吊部251及夹具24可以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挂吊部251及夹具24可以为塑性材质所制成。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的光学膜片组2的第三实施例俯视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21与第二光学膜片22采用另一种叠合固定的方式。光学膜片组2包括环形固定件25,第一光学膜片21于侧边开设有第一槽口213,第二光学膜片22对应于第一槽口213的位置开设第二槽口222,环形固定件25圈套第一槽口213及第二槽口222,以此固定第一光学膜片21及第二光学膜片22。所述的环型固定件25例如橡胶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金属环,本发明并无限制。

经由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达到框架该有的结构强度,且有效的达到窄边化处理,减少框架的迭加厚度。而在制造工艺上,因长型中介框以及长型前框大抵呈一字型结构,制作成本相较于先前技术较为低廉。在一实施例中,框架结构的最薄处的总厚度可以小于5mm。

此外,经由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上述框架结构的优点外,光学膜片是采用固定于光扩散片上,以侧滑的方式组装于框架结构内,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铆钉的方式与光学膜片组固定的方式,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与光学膜片组的组装方式具有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