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扯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888发布日期:2019-09-12 09:0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扯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本体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拉扯的光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光缆,作为新兴的信息传递工具,目前已经普遍应用在生活中。光缆中还有一种野战光缆,主要用于野战环境下传递信息。相比传统的光缆,野战光缆在不仅拥有敷设时快敷、快接的优点,甚至相比一般的光缆还拥有更高的抗拉性。但是目前,包括野战光缆在内,传统的光缆在快速敷设情况下,有着末端拉力过大,易于造成光缆本体末端受损,从而影响光缆本体的通信性能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末端具有抵抗外力干扰,末端不易损伤,进而安全性和通信保障能力的光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拉扯的光缆,包括:光缆本体;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光缆本体的末端连接;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光缆本体连接并能够使得所述光缆本体处于盘卷或折叠状态;当所述光缆本体两端受到外力拉伸时,所述光缆本体盘卷或折叠的部分能够展开伸长。所述缓冲机构能够在所述光缆本体由卷缩变为伸直时为其施加反作用力。传统的光缆本体末端为伸直状态,受到拉力很可能会被损坏。所述缓冲机构能够使得光缆本体处于盘卷或折叠状态,这样在光缆本体受到外力,由盘卷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时,光缆本体将会进行运动;使得光缆本体获得趋向于盘卷状态的力,从而抵消伸直的拉力。当伸直的拉力被撤去时,所述缓冲机构将会促使光缆本体恢复盘卷或折叠状态。由此,缓冲机构能够对光缆本体进行拉力的缓冲,保证光缆本体在受拉时,拉力会被缓冲机构的缓冲力抵消一部分。同时,光缆本体由盘卷变为伸直也能够对拉力进行一定的缓冲。通过缓冲机构的作用,使得光缆本体在快速敷设状态下,光缆本体末端的冲击损伤被大幅度的减小,提高光缆本体安全性和通信保障能力。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囊,所述弹性囊套设于所述光缆本体的外周上且该弹性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缆本体连接在一起,同时所述弹性囊的两端开设有供所述光缆本体穿过的开口;其中,位于所述弹性囊内部的光缆本体处于折叠重合状态或盘卷状态。所述弹性囊能够根据外界的力进行伸缩变形,从而减低外力对其内部所造成的影响。光缆本体由弹性囊一端的开口进入弹性囊,在其内部盘卷设置后再由另一端的开口伸出所述弹性囊,并和所述连接头进行连接。由于光缆本体在弹性囊内部盘卷设置,且开口与光缆本体相对固定,因此在受到拉力时光缆本体能够由盘卷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此时弹性囊也会一同被拉长。拉力撤去时,光缆本体再跟随弹性囊一起弹性回复,从而抵消外界的拉力。

所述弹性囊的两端都设置有能够将所述光缆本体和所述弹性囊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对所述光缆本体进行相对固定,从而避免光缆本体在其内部窜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套设在弹性囊外周的套箍,所述套箍能够将所述弹性囊的一端和所述光缆本体固定箍紧在一起。所述套箍固定在弹性囊两端的开口处,所述套箍能够对开口处的光缆本体和弹性囊进行相对固定,从而确保所述光缆本体不会脱离所述弹性囊,同时,所述固定机构使得光缆本体运动时弹性囊也会跟随其进行运动。

所述连接头和缓冲机构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该连接机构能够连接所述连接头和所述缓冲机构。光缆本体能穿过所述连接机构并和连接头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上的接头螺母或尾套螺柱,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尾套螺柱或接头螺母。通过接头螺母和尾套螺柱的螺纹连接,能够确保缓冲机构和连接头之间能够简单,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同时便于拆卸。所述尾套螺柱和接头螺母上都设置有贯穿二者并能供光缆本体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能够简单的促使光缆本体由缓冲机构处延伸至所述连接头内,从而保证光缆本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光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机构后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缓冲机构能够使得光缆至少部分处于盘卷或折叠状态,当光缆受到外力拉扯时,处于盘卷或折叠的状态的部分光缆能够展开伸长,从而减少光缆在在快速敷设过程中对光缆末端的冲击,进而提高光缆安全性和通信保障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头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1为连接头,12为尾套螺柱,21为套箍,22为弹性囊,23为接头螺母,3为光缆本体。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抗拉扯的光缆,包括:光缆本体3;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与光缆本体3的末端连接;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光缆本体3连接并能够使得所述光缆本体3处于盘卷或折叠状态;当所述光缆本体3两端受到外力拉伸时,所述光缆本体3盘卷或折叠的部分能够展开伸长。所述缓冲机构能够在所述光缆本体3由卷缩变为伸直时为其施加反作用力。传统的光缆末端为伸直状态,受到拉力很可能会被损坏。所述缓冲机构能够使得光缆本体3处于盘卷或折叠状态,这样在光缆本体3受到外力,由盘卷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时,光缆本体3将会进行运动;使得光缆本体3获得趋向于盘卷状态的力,从而抵消伸直的拉力。当伸直的拉力被撤去时,所述缓冲机构将会促使光缆本体3恢复盘卷或折叠状态。由此,缓冲机构能够对光缆本体3进行拉力的缓冲,保证光缆本体3在受拉时,拉力会被缓冲机构的缓冲力抵消一部分。同时,光缆本体3本身由盘卷变为伸直也能够对拉力进行一定的缓冲。通过缓冲机构的作用,使得光缆本体3在快速敷设状态下,光缆本体3末端的冲击损伤被大幅度的减小,提高光缆本体3安全性和通信保障能力。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一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囊22,所述弹性囊22套设于所述光缆本体3的外周上且该弹性囊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缆本体3连接在一起,同时所述弹性囊22的两端开设有供所述光缆本体3穿过的开口;其中,位于所述弹性囊22内部的光缆本体3处于折叠重合状态或盘卷状态。所述弹性囊22能够根据外界的力进行伸缩变形,从而减低外力对其内部所造成的影响。光缆本体3由弹性囊22一端的开口进入弹性囊22,在其内部盘卷设置后再由另一端的开口伸出所述弹性囊22,并和所述连接头11进行连接。由于光缆本体3在弹性囊22内部盘卷设置,且开口与光缆本体3相对固定,因此在受到拉力时光缆本体3能够由盘卷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此时弹性囊22也会一同被拉长。拉力撤去时,光缆本体3再跟随弹性囊22一起弹性回复,从而抵消外界的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可以是滚筒。所述光缆本体3缠绕在所述滚筒的外周并与其相对固定,所述滚筒的两端设置有防止光缆本体3脱落的台阶位。所述滚筒上还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能够在滚筒旋转后将滚筒拉回初始位置,并带动所述光缆本体3恢复为盘卷状态。

所述弹性囊22的两端都设置有能够将所述光缆本体3和所述弹性囊2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对所述光缆本体3进行相对固定,从而避免光缆本体3在其内部窜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套设在弹性囊22外周的套箍21,所述套箍21能够将所述弹性囊22的一端和所述光缆本体3固定箍紧在一起。所述套箍21固定在弹性囊22两端的开口处,所述套箍21能够对开口处的光缆本体3和弹性囊22进行相对固定,从而确保所述光缆本体3不会脱离所述弹性囊22,同时,所述固定机构使得光缆本体3运动时弹性囊22也会跟随其进行运动。

所述连接头11和缓冲机构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该连接机构能够连接所述连接头11和所述缓冲机构。光缆本体3能穿过所述连接机构并和连接头11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连接头11上的接头螺母23或尾套螺柱12,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尾套螺柱12或接头螺母23。通过接头螺母23和尾套螺柱12的螺纹连接,能够确保缓冲机构和连接头11之间能够简单,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同时便于拆卸。所述尾套螺柱12和接头螺母23上都设置有贯穿二者并能供光缆本体3通过的过孔。所述过孔能够简单的促使光缆本体3由缓冲机构处延伸至所述连接头11内,从而保证光缆本体3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