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1733发布日期:2019-08-31 02:3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需要依靠外部背光源实现显示。背光源根据分布位置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在直下式的背光结构中,常使用扩散板将光线射出,大多扩散板存在光线利用率低、光线无法传播开的问题,光的均匀性较差,导致产品的显示画面和亮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线利用率低、发出的光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和扩散板,所述背板与扩散板围合成用于混光的容置腔;

背光源,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多个灯条,每个所述灯条均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灯珠,同一所述灯条上的所有灯珠呈一字型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扩散板为透明板且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凹陷形成有多排凹槽,各排所述凹槽与各排所述灯珠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圆弧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方形、梯形或三角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的上表面为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凸出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截面呈圆弧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背板上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对应各所述灯珠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适配于所述灯珠的通孔,所述灯珠穿设所述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承载部和围设于所述承载部周缘的固定部,所述灯条固定于所述承载部的内侧,所述反射片包括第一反射片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射片周缘的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一反射片与所述灯条的顶面相抵,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上,所述第二反射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固定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前框,所述前框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扩散板的周缘卡固于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所述固定部的周缘具有水平延伸段,所述中框和所述前框分别与所述水平延伸段连接固定,所述扩散板的周缘卡固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水平延伸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在扩散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方的灯珠的位置相对应,可增大混光距离,增加光的利用率,由扩散板发出的光较为均匀,能提升显示设备的亮度和画面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中扩散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移除扩散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显示装置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1,包括背板100、背光源200和扩散板300。背板100和扩散板300围合成用于混光的容置腔101,即背板100的顶端开口,扩散板300设于背板100的开口处。背光源200收容在容置腔101中,背光源200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多个灯条210,每个灯条210均包括基板211和设于基板211上的多个灯珠212,在同一灯条210上,所有灯珠212呈一字型间隔排布,例如在灯条210上均匀间隔布设多个灯珠212。如图2、图4所示,扩散板300采用透明板,扩散板30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310和下表面320,并且,下表面320凹陷形成有多排凹槽301,各排凹槽301的位置与各排灯珠212的位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凹槽301的长度方向与扩散板300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凹槽301的正下方对应一排灯珠212;或者下表面320凹陷形成有呈点阵状分布的多个凹槽301,各凹槽301与各灯珠212的位置一一对应,即凹槽301的数量与灯珠212的数量相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1,由于在扩散板300的下表面320形成有凹槽301,且凹槽301与下方的灯珠212的位置相对应,可增大混光距离,增加光的利用率,由扩散板300发出的光较为均匀,能提升显示设备的亮度和画面显示效果。

灯条210可粘贴固定在背板100上,也可通过螺钉固定于背板100上;灯珠212可采用LED灯珠,例如,灯条210的基板211上均匀间隔布设多个LED灯珠。背板100可采用金属背板,如钣金件,以提高产品的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凹槽301的截面呈圆弧形,凹槽301的外形尺寸可根据灯珠212与扩散板300的距离具体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凹槽301的截面呈半圆弧形,如图4所示。

在其它实施例中,凹槽301的截面呈方形、梯形或三角形。可以理解的是,各凹槽301的截面的形状可设置为相等,也可设置为部分相同,即在多个凹槽301中,有的凹槽301的截面可以是圆弧形,有的凹槽301的截面可以是形、梯形或三角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扩散板300的上表面310为平面,如此,可避免扩散板300刮伤外侧的显示面板700。

在一实施例中,扩散板300的上表面310对应凹槽301的位置凸出形成有凸起,凸起的截面呈圆弧形,即扩散板300的上表面310和下表面320的对应位置分别具有凸起和凹槽301,既能避免刮伤外侧的显示面板700,又能使其射出的光更为均匀。在一实施方式中,扩散板300上的凹槽301和凸起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凸起的外表面的曲率与凹槽301的外表面的曲率相同,且凸起和凹槽301的外形尺寸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11还包括设于背板100上的反射片400,反射片400对应各灯珠21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适配于灯珠212的通孔,灯珠212穿设通孔,由扩散板300反射回来的光再经反射片400反射出去,设置反射片400可降低光学传播造成的损失。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背板100包括承载部110和围设于承载部110周缘的固定部120,固定部120与承载部110之间形成有夹角,夹角可为钝角。灯条210固定于承载部110的内侧,反射片400包括第一反射片410和和第二反射片420,第二反射片420连接于第一反射片410的周缘,第一反射片410和第二反射片420一体成型;第一反射片410贴附于灯条210上,通孔开设于第一反射片410上,第一反射片410部分覆盖承载部110,第二反射片420至少部分覆盖固定部120。通过在容置腔101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反射片400,能进一步减少光学传播造成的损失。在一实施方式中,背板100和扩散板300围成的容置腔101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反射片410呈矩形,第二反射片420部分覆盖四周的固定部12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11还包括前框500,前框500与背板100的固定部120连接,例如,两者采用卡合固定或通过螺钉固定;扩散板300的周缘卡固在前框500与背板10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11还包括中框600。固定部120的周缘具有水平延伸段121,前框500和中框600分别与该水平延伸段121连接固定,例如分别采用卡接或螺钉连接固定;扩散板300的周缘抵靠在该水平延伸段121的顶面,且扩散板300的周缘卡固于中框600与该水平延伸段121之间。前框500包括侧板510和围设于侧板510周缘的围边520,中框600可与前框500卡接,中框600收容于侧板510和围边520围成的空间内。中框600和前框500均可采用塑胶件,以减轻产品整体重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700和上述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1,显示面板700安装于直下式背光模组11的出光侧,即显示面板700设于扩散板300的外侧。显示面板700的周缘可卡固于中框600和前框500之间,显示面板700与扩散板300之间可设有光学膜片(图未示),光学膜片可采用复合膜片,显示面板700、光学膜片及扩散板300三者相互平行。

显示面板700可以是基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基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技术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