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846发布日期:2019-10-19 04:0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反射变换成像(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缩写RTI)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技术,它基于数字摄影和表面反射成像模型,记录和处理被摄物体的颜色信息和表面纹理信息,操作者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再现任意角度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的成像效果,而这些信息往往通过传统摄影方法难以发现,在采用反射变换成像的时候,需要对光源的位置进行调节。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反射变换成像的时候,由于被摄物高度大于10mm从而需要对光源设备的位置进行垫高,从而达到对被摄物进行照射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在对光源设备进行垫高的时候,由于垫高后的光源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极其的不稳定,从而极易导致照射出的物体模糊不清,从而使工作者不能更好的对照射后的照片进行处理,同时现有的光源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旋转,现有的旋转方式,是通过齿轮的转动,由于齿轮在使用的时候会生锈,从而使齿轮转动的不灵敏,从而无法更好的对光源设备进行及时的旋转,进而会增加工作者大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包括翻拍架,所述翻拍架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空心座,所述空心座的内部底面中心处固定有马达,所述空心座的两侧内表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焊接有支撑板,所述马达的顶部通过转轴焊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贯穿支撑板的中心处,并且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空心座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顶端焊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滑杆,所述空心座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形滑槽,且圆形滑槽的内表壁与滑杆的底端滑动嵌设,所述U型框的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光源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型框的两侧内表壁沿竖直中线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外表面沿竖直中线均焊接有滑板,且滑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壁滑动嵌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L型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L型杆的一端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共设置有四个,且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挡板之间焊接有圆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杆的外表面滑动贯穿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底端焊接有圆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型框的两侧外表面沿竖直中线均等距焊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与圆环的内表壁卡合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马达发动,进而使转动杆带动U型框整体进行转动,由于U型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进而使固定板和光源设备进行旋转,便于对光源设备进行旋转角度的改变,在使用上,可以更加的便捷,便于工作者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对圆环的位置进行改变,通过将圆环卡合在不同高度的固定杆上,进而使复位弹簧进行复位,通过伸缩杆便于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顶起,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光源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高度的被摄物进行照射,便于工作者对光源设备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L型杆左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空心座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的图1中A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中:1、翻拍架;2、空心座;3、马达;4、转动杆;5、支撑板;6、圆形滑槽;7、滑杆;8、固定板;9、光源设备;10、L型杆;11、圆杆;12、直杆;13、挡板;14、滑板;15、伸缩杆;16、复位弹簧;17、U型框;18、滑槽;19、固定杆;20、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光源装置,包括翻拍架1,翻拍架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空心座2,空心座2的内部底面中心处固定有马达3,马达3采用GM27-320SD-11425-26的型号,空心座2的两侧内表壁之间靠近顶部边缘处焊接有支撑板5,由于转动杆4贯穿支撑板5,进而使转动杆4在转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马达3的顶部通过转轴焊接有转动杆4,且转动杆4贯穿支撑板5的中心处,并且转动杆4的顶端延伸至空心座2的外部,转动杆4的顶端焊接有U型框17,U型框17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滑杆7,空心座2的顶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形滑槽6,且圆形滑槽6的内表壁与滑杆7的底端滑动嵌设,通过滑杆7在圆形滑槽6的内表壁滑动,进而使U型框17在进行整体旋转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U型框17的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由多节空心管套接而成,类似于雨伞骨架,具有伸缩性,伸缩杆15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6,伸缩杆1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15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有光源设备9,通过对马达3发动,进而使转动杆4带动U型框17整体进行转动,由于U型框1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8,进而使固定板8和光源设备9进行旋转,便于对光源设备9进行旋转角度的改变,在使用上,可以更加的便捷,便于工作者进行调节,由于伸缩杆15和复位弹簧16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对圆环20的位置进行改变,通过将圆环20卡合在不同高度的固定杆19上,进而使复位弹簧16进行复位,通过伸缩杆15便于将固定板8的位置进行顶起,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光源设备9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高度的被摄物进行照射,便于工作者对光源设备9进行调节。

U型框17的两侧内表壁沿竖直中线均开设有滑槽18,固定板8的两侧外表面沿竖直中线均焊接有滑板14,且滑板14的外表面与滑槽18的内表壁滑动嵌设,通过滑板14在滑槽18的内表壁滑动,进而使固定板8在上移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进而使光源设备9在进行高度调节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定,便于对被摄物进行照射,固定板8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L型杆10,L型杆10的一端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挡板13,挡板13共设置有四个,且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挡板13之间焊接有圆杆11,圆杆11的外表面滑动贯穿有直杆12,通过直杆12滑动贯穿圆杆11,进而使直杆12可以进行转动,便于将圆环20从固定杆19取下,同时,可以更好的将圆环20卡合在不同高度的固定杆19上,直杆12的底端焊接有圆环20,U型框17的两侧外表面沿竖直中线均等距焊接有多个固定杆19,固定杆19的外表面与圆环20的内表壁卡合连接。

工作原理:操作者对马达3发动,进而使转动杆4带动U型框17整体旋转,使固定板8和光源设备9进行旋转,从而便于对光源设备9的旋转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将圆环20从固定杆19上取下,将圆环20卡合在不同高度的固定杆19上,进而使复位弹簧16进行复位,通过伸缩杆15进而将固定板8顶起,从而使光源设备9的高度进行改变,使操作者在对光源设备9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时候,可以更加的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