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369发布日期:2019-11-12 22:2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块设计时一般在BLM底部设计整面LED光源灯(数量约3000~10000颗),再经由设计的电路回路控制LED光源灯的亮暗比例。

采用上述技术需要超过100组电路回路去控制LED光源灯的亮暗,在IC型号需特别选用,且需设计多颗IC。LED光源灯数量过多,在LED光源灯焊接上不良比例不高。LED光源灯数量过多,导致背光模块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导光板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发光区域,每个发光区域内设有一LED光源,同一发光区域内以LED光源为中心由内至外间隔分布有若干网点,网点的直径随着该网点与LED光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网点与网点之间距离随着网点相对LED光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进一步地,导光板由多片导光板通过射出模块结合而成。

进一步地,导光板的侧面上设有档墙,档墙与导光板对应面通过结合面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面为台阶面结构。

进一步地,台阶面结构的台阶坡面角为90度直角。

进一步地,台阶面结构的台阶坡面角为大于20度且小于75度的锐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光板细分多个发光区域,每个发光区域围绕LED光源分布若干网点。特别针对LED光源越远,光能量会衰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根据依据LED光源的位置,对网点进行适应性改进。使得距离LED光源越近的网点直径较大且网点与网点之间距离较大,距离LED光源较远处的网点直径较小且网点与网点之间距离较小。本实用新型透过LED光源的调整有效的改善了背光模块的局部暗块,亮暗不均匀等问题。

具有如下优点:(1)降低LED光源灯,电路回路与IC的数量。(2)透过降低LED光源灯,电路回路与IC的数量,还是具有改善背光模块视效品味问题。(3)降低背光模块成本,以符合市场需求。(4)导光板透过模具的设计改进,降低组装困难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发光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位于发光区域角落时网点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位于发光区域中心时网点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局部B放大图的台阶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4局部B放大图的台阶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控式多光源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导光板1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发光区域2,每个发光区域2内设有一LED光源6,同一发光区域2内以LED光源6为中心由内至外间隔分布有若干网点3,网点3的直径随着该网点3与LED光源6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网点3与网点3之间距离随着网点3相对LED光源6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地,如图1所示,以 6”为例,导光板尺寸 76.15 x 136.58 mm。可将细分该导光板多个发光区域,(本例中总计Total:144区域),单个发光区域的尺寸 8.35 x 8.43 mm。

进一步地,导光板1由多片导光板通过射出模块结合而成。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光板1的侧面上设有档墙4,档墙4与导光板1对应面通过结合面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面5为台阶面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台阶面结构的台阶坡面角为90度直角。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台阶面结构的台阶坡面角为大于20度且小于75度的锐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光板1细分多个发光区域2,每个发光区域2围绕LED光源6分布若干网点3。特别针对LED光源6光源越远,光能量会衰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根据依据LED光源6的位置,对网点3进行适应性改进。使得距离LED光源6越近的网点3直径较大且网点3与网点3之间距离较大,距离LED光源6较远处的网点3直径较小且网点3与网点3之间距离较小。本实用新型透过LED光源6的调整有效的改善了背光模块的局部暗块,亮暗不均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降低LED光源6灯,电路回路与IC的数量,且改善背光模块视效品味问题,有效降低背光模块成本,以符合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导光板1结构,降低了组装困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