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104发布日期:2020-05-08 13: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膜本体、设于所述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出光面的第一黑色遮光层、设于所述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入光面的第二黑色遮光层、设于所述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入光面对应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的尾部的渐变微结构区,所述微结构区中设有若干吸光微结构,所述吸光微结构对应灯口位置设置,每一所述吸光微结构均包含有若干微结构单元,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分布密度从灯口位置中心点向显示区及灯的两侧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呈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连续设置的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对应灯口位置,所述凹部对应灯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波浪状、或长城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为黑色油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微结构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的尾部部分重叠,并延伸至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微结构为丝印在所述扩散膜本体入光面上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的颜色为白色或者灰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微结构的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梯形中的任一种,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形状为网点、横条、竖条中的任一种,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厚度为0.0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本体的灯源处对应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的头部设有黑白双面胶,所述黑白双面胶的白色面朝外,所述黑白双面胶与所述微结构区不重叠;

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遮光层上间隔设有若干截断线;

所述扩散膜本体四周设有遮光胶,所述微结构区超出遮光胶并延伸至显示区,所述微结构区靠近显示区这一侧的边缘距所述遮光胶的距离为1.0mm-1.5mm。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及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本体、设于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出光面的第一黑色遮光层、设于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入光面的第二黑色遮光层、设于扩散膜本体灯源处入光面对应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尾部的微结构区,微结构区中设有若干吸光微结构,吸光微结构对应灯口位置设置,每一吸光微结构包均含有若干微结构单元,微结构单元的分布密度从灯口中心点向显示区及灯的两侧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扩散膜灯口处设置黑色遮光层配合吸光微结构,黑色遮光层可吸收灯口处光线,吸光微结构可分散反射灯口的光线,消除灯口光斑、灯眼等现象,提高视觉效果,保证模组平整度,使灯间、灯口的亮度均匀,尤其适用于窄边框背光模组。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齐;胡友;庞春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