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3442发布日期:2021-03-12 13:0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记录介质的厚度、种类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具备该记录介质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对纸张等记录介质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对该图像形成装置供给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供给装置。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输出的作业信息,对记录介质形成图像。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图像之前,通过记录介质检测装置检测记录介质的尺寸、种类。

作为以往的该种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片材判别装置,具备:信息检测部,利用受光部接收使发光部发光而照射在片材的表面的光,检测片材的信息;以及判别部,根据信息检测部检测出的片材的信息,进行片材的判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61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检测条件可变更的光学式的检测部为了确保检测精度,需要在电源接通时或根据记录介质的物理特性值,进行检测条件的调整处理。而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需要在进行调整处理的期间,使记录介质检测装置的动作停止,生产性降低。

本发明鉴于如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生产性降低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本发明的目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具备第1检测部和第2检测部。第1检测部进行第1调整处理,进行搬送的记录介质的检测。第2检测部与第1检测部相比配置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的更下游侧,进行时间比第1调整处理长的第2调整处理,进行搬送的记录介质的检测。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对记录介质形成图像;以及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与图像形成部相比配置于记录介质的搬送方向的更上游侧,检测记录介质。作为记录介质检测装置,应用上述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生产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第1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从动辊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第2检测部的检测导板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第2检测部的推升部件以及第1检测组件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第2检测部的调整处理(第2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中的检测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由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决定的透射光的光量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由记录介质的厚度的差异决定的反射光的入射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子的记录介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动作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系统;10:供纸组件;20:图像形成装置;50:纸张检测装置(记录介质检测装置);51:第1检测部;52:第2检测部;53:克重(basisweight)检测部;54:表面特性检测部;57:搬送辊;58:搬送导板;61:驱动辊(第1辊);62:从动辊(第2辊);63:位移检测部;64:夹持部;66:辊轴(位移部件);66a:平面部;67:轴支承部;71:受光部;72:第1发光部;73:第2发光部;81:检测杆;82:支承部;91:第1检测组件;92:第2检测组件;93:检测导板;93a:第1开口部;93b:第2开口部;94:推升部件;95:铰链;96:推升机构;250:存储器(存储部);260:图像处理部;270:图像形成部;290:反转搬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用于实施记录介质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部件附加同一符号。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方式。

1.实施方式例

1-1.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例子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具有:用于供给表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s的供纸组件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供纸组件10、图像形成装置20各自与lan等网络连接,经由网络而相互连接。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从纸张s的搬送路径的上游侧开始按照供纸组件10、图像形成装置20的顺序排列配置并串联连接供纸组件10、图像形成装置20。

供纸组件10配置于图像形成系统1的最上游。构成为具备多个供纸托盘,能够收纳大量的纸张。供纸组件10利用纸张搬送部向图像形成装置20供给收纳于供纸托盘的纸张s。

此外,作为图像形成系统1而说明了设置有供纸组件1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作为图像形成系统1,也可以不设置供纸组件10。

图像形成装置20根据输出的作业信息以及图像数据,对被供给的纸张s形成图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20是例如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对纸张s形成图像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具备纸张搬送部230、操作显示面板240、图像形成部270、定影部280以及反转搬送部290。另外,图像形成装置20具备用于检测纸张s的种类、厚度等的纸张检测装置50。

表示报告部的操作显示面板240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的框体的上部。操作显示面板240为叠合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操作部)而成的结构,能够供用户操作以及显示信息。

纸张搬送部230将从供纸组件10、供纸托盘供给的纸张s搬送到纸张检测装置50、图像形成部270、定影部280、反转搬送部290、排纸托盘。

图像形成部270例如具备多个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等)的图像形成组件,能够对纸张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图像形成部270的纸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搬送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的定影部280。

定影部280通过对搬送的纸张s进行加压以及加热,使转印在纸张s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s。通过纸张搬送部230将由定影部280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s搬送到反转搬送部290、排纸托盘。

反转搬送部290设置有使纸张s反转的反转部。由反转部进行正反面反转或者前后反转后的纸张s通过反转搬送部290被搬送到图像形成部270的上游侧或者定影部280的下游侧。

纸张检测装置50与图像形成装置20中的图像形成部270相比配置于纸张的搬送方向的更上游侧。此外,设置纸张检测装置50的部位不限定于上述部位,例如,也可以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中的收容纸张s的供纸托盘的排出部。

表示记录介质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纸张检测装置50在纸张设定处理时,搬送从供纸组件10、供纸托盘搬送来的纸张s,并且检测纸张s的物理特性值。然后,纸张检测装置50将检测到的检测信息输出给图像形成装置20。

作为由纸张检测装置50检测的纸张s的物理特性值,例如,是纸张s的克重、厚度、表面特性、基底以及颜色等。

1-2.各装置的硬件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各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首先,说明供纸组件10的硬件结构。

如图2所示,供纸组件10具备控制部100、通信部110、通信部120、纸张搬送部130以及存储器150。

控制部100具有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控制部100经由系统总线与通信部110、通信部120、纸张搬送部130、存储器150连接,对供纸单元10的整体进行控制。

存储器150是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50中储存有由控制部100执行的程序等,并且被用作控制部100的工作区域。

通信部110与图像形成系统1的外部装置(客户端终端、管理装置服务器等、可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发送以及接收。另外,通信部120与图像形成装置20的通信部210进行数据的发送以及接收。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20的硬件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20具备控制部200、通信部210、纸张搬送部230、操作显示面板240、存储器250、图像处理部260、图像形成部270、定影部280、反转搬送部290、纸张检测装置50。

表示判断部的控制部200具有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控制部200经由系统总线与通信部210、纸张搬送部230、操作显示面板240、存储器250、图像处理部260、图像形成部270、定影部280、反转搬送部290连接,对图像形成装置20的整体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200经由通信部210而控制供纸单元10、纸张检测装置50。即,在本例子中,控制部200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进行控制。

表示存储部的存储器250是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250中储存有由控制部200执行的程序等,并且被用作控制部200的工作区域。另外,存储器250中储存有表示设定的纸张s的尺寸、种类的纸张设定信息。作为设定的纸张s的项目,例如,可以举出纸张s的基底颜色、纸张种类、克重等。

图像处理部260从由外部输入的作业信息中取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60在控制部200的控制下,根据需要,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阴影(shading)校正、图像浓度调整、图像压缩等图像处理。而且,由图像处理部260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图像形成部270。图像形成部270接收由图像处理部260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

操作显示面板240是由液晶显示装置(lcd)或者有机eld(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构成的触摸面板。该操作显示面板240是输出部以及输入部的一个例子,显示针对用户的指示菜单、与所取得的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等。进而,操作显示面板240具备多个键,受理用户通过键操作输入的各种指示、文字、数字等数据,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00。

纸张检测装置50具有第1检测部51和第2检测部52。第1检测部51搬送纸张s并且检测纸张s的厚度。第2检测部52具有:用于检测由第1检测部51搬送的纸张s的克重的克重检测部53;和用于检测表面特性的表面特性检测部54。而且,纸张检测装置50检测出的信息被发送到控制部200。

2.纸张检测装置的结构例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7说明纸张检测装置50的结构。

图3是示出纸张检测装置50的概略结构图。图4以及图5是示出第1检测部51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纸张检测装置50具有第1检测部51、第2检测部52、多个搬送辊57以及一对搬送导板58、58。一对搬送导板58、58在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正交且与纸张s的宽度方向也正交的厚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而相对。

第1检测部51具有:位移检测部63、夹持而搬送纸张的驱动辊61以及从动辊62。表示第1辊的驱动辊61由未图示的驱动部旋转驱动。表示第2辊的从动辊62被施力部件朝向驱动辊61施力。而且,通过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接触而形成夹持部64。

位移检测部63用于检测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作为位移检测部63,例如,具有检测杆,该检测杆抵接到与从动辊62一起在厚度方向上位移的位移部件,根据该检测杆的旋转角度检测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作为位移部件,例如,可以举出将从动辊6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辊轴等。

第1检测部51在纸张s被插入到驱动辊61与从动辊62之间的夹持部64时,根据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检测纸张s的厚度。另外,第1检测部51利用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朝向搬送方向的下游侧搬送纸张s。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第1检测部具有:2个驱动辊61、61和2个从动辊62、62、位移检测部63、辊轴66、轴支承部67以及施力部件68。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在纸张s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另外,2个驱动辊61、61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同样地,2个从动辊62、62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驱动辊61以及从动辊62在轴方向配置为与搬送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平行。另外,从动辊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圆柱状的辊轴66。

辊轴66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设置在搬送导板58的轴支承部67。此外,辊轴66由未图示的旋转限制部件限制旋转动作。在轴支承部67形成有用于插入辊轴66的支承孔67a。支承孔67a是沿着厚度方向以预定的长度延伸的长孔。而且,辊轴66被支承为沿着轴支承部67的支承孔67a在厚度方向上能够滑动。

另外,支承孔67a的搬送方向的开口的长度被设定得比辊轴66的直径长。因此,在辊轴66和支承孔67a之间在搬送方向上形成有些许的间隙。而且,辊轴66被支承为经由支承孔67a在轴支承部67中能够在搬送方向上移动预定长度。

另外,辊轴66被施力部件68向驱动辊61侧施力。由此,支承于辊轴66的从动辊62被朝向驱动辊61施力。而且,在驱动辊61旋转驱动时,从动辊62也与驱动辊61一起旋转。

作为施力部件68,例如,应用压缩线圈弹簧。此外,作为施力部件68,不限定于压缩线圈弹簧,可以应用板弹簧、橡胶等其他各种具有弹性的部件。

位移检测部63的检测杆81抵接于辊轴66。位移检测部63具有:抵接到辊轴66的检测杆81;和支承检测杆81的支承部82。检测杆81的与辊轴66抵接的部位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检测杆81经由转动轴8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82。而且,在辊轴66在厚度方向上移动时,检测杆81以支承部82为中心而转动。位移检测部63根据检测杆81的转动角度而检测纸张s的厚度。

此外,在本例子中,说明了根据检测杆81的转动角度而检测纸张s的厚度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作为位移检测部63,也可以应用用于检测辊轴66在厚度方向的位移的测量器或其他各种部件。

另外,说明了作为位移部件应用辊轴66、使检测杆81抵接到辊轴66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与辊轴66一起在搬送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上位移的连动部件用作位移部件。而且,位移检测部63也可以使检测杆81抵接到连动部件,并根据连动部件的位移量来检测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量。

如上所述,辊轴66利用轴支承部67被支承为不仅能够在厚度方向上移动而且在搬送方向上也能够移动。因此,在纸张s进入到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之间的夹持部64时,从动辊62以及辊轴66追随纸张s而在搬送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通过从动辊62向搬送方向的移动,吸收在纸张s进入到夹持部64时产生的负荷。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之间的夹持部64中发生卡纸。

另外,在辊轴66的外周面中的由检测杆81抵接的位置形成有平面部66a。平面部66a通过将辊轴66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切削成平面状而形成。平面部66a形成为与纸张s的搬送方向平行。因此,平面部66a与厚度方向正交。

另外,平面部66a的搬送方向的长度被设定得比辊轴66和支承孔67a之间的搬送方向上的间隙长。即,平面部66a的搬送方向的长度被设定得比辊轴66能够向搬送方向移动的长度长。由此,即使辊轴66在搬送方向上最大限地移动,检测杆81仍位于平面部66a上。即使辊轴66在搬送方向上移动,由于检测点处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不变化,所以检测杆81不转动。由此,能够提高纸张检测装置50中的检测精度。

如图3所示,第2检测部52与第1检测部51相比配置于搬送方向的更下游侧。具体而言,第2检测部52与第1检测部51相比配置于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1检测部51中的驱动辊61以及从动辊62旋转1周以上的距离处。即,第1检测部51的检测位置(夹持部64)和第2检测部52的检测位置之间离开驱动辊61以及从动辊62的圆周长度以上的距离。

第2检测部52具有第1检测单元91和第2检测单元92。第1检测单元91在搬送纸张s的搬送路径中配置于厚度方向的一侧,第2检测单元92在搬送纸张s的搬送路径中配置于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而且,第1检测单元91和第2检测单元92当间夹着搬送路径而在纸张s的厚度方向上相对。

第1检测单元91中配置有受光部71和第1发光部72,第2检测单元92中配置有第2发光部73。此外,配置于第1检测单元91的受光部71是克重检测部53用的受光部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用的受光部。另外,配置于第1检测单元91的第1发光部72是克重检测部53用的第1发光部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用的发光部。而且,配置于第2检测单元92的第2发光部73是克重检测部53用的第2发光部。

第1发光部72以及第2发光部73朝向纸张s照射光l。受光部71接收从第1发光部72照射并由纸张s反射的光l、从第2发光部73照射并透射纸张s的光l。而且,克重检测部53以及表面特性检测部54根据受光部71接收的各个受光信号检测纸张s的克重以及表面特性。

另外,在第1检测单元91的与第2检测单元92相对的一面配置有检测导板93。第1检测单元91以及检测导板93通过铰链95被支承为能够转动。而且,通过第1检测单元91以及检测导板93以铰链95为中心转动,第1检测单元91以及检测导板93离开搬送路径,第2检测单元92的上方被开放。由此,在第2检测部52中发生卡纸时,能够容易地取出残留在第2检测部52中的纸张。

图6是示出检测导板93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在检测导板93形成有第1开口部93a和第2开口部93b。克重检测部53面对第1开口部93a,表面特性检测部54面对第2开口部93b。

第1开口部93a和第2开口部93b配置于检测导板9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另外,第1开口部93a和第2开口部93b在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克重检测部53中的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检测位置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中的纸张s的搬送方向上的检测位置大致相等,能够提高纸张s的检测精度。

进而,第1开口部93a和第2开口部93b的宽度方向的间隔、即克重检测部53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被设定得比最小尺寸的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另外,在第2检测单元92的与第1检测单元91相对的一面配置有大致平板状的推升部件94。

图7是示出推升部件94以及第1检测单元91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7所示,推升部件94由推升机构96支承为能够在接近以及离开第1检测单元91的方向即纸张s的厚度方向上移动。作为推升机构96,应用旋转驱动的凸轮部件。通过凸轮部件旋转,推升部件94接近以及离开第1检测单元91。其结果,载置于推升部件94的纸张s被推抵到第1检测单元91。

此外,在本例子中,说明了作为推升机构96应用凸轮部件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齿轮、滚珠丝杠轴等其他各种机构。

另外,推升部件94以及推升机构96设置于与设置有受光部71的第1检测单元91相反的一侧的第2检测单元92。由此,能够抑制在推升机构96驱动时产生的驱动噪声对受光部71造成影响,能够抑制检测精度降低。

另外,在本例子中,说明了通过铰链95将第1检测单元91支承为能够转动、使第1检测单元91接近以及离开搬送路径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铰链95将第2检测单元92支承为能够转动、并使第2检测单元92接近以及离开搬送路径。由此,在发生卡纸时,通过使第2检测单元92转动,第1检测单元91的下方被开放,能够容易地去除残留的纸张s。

3.第2检测部的光量调整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第2检测部52的调整处理。

图8是示出第2检测部52的调整处理(第2调整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说明光量的调整处理。

如图8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20主体或者纸张检测装置50的电源被接通时,控制部200判断是否收到第2检测部52的光量调整指示(步骤s11)。在判断为收到光量调整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1判定为“是”),第2检测部52使构成第1发光部72、第2发光部73的多个光源内的由控制部200指定的光源以指定值(光量)点亮(步骤s12)。

接下来,控制部200判断由受光部71接收的光的检测值是否在指定范围内(步骤s13)。在步骤s13的处理中,在判断为检测值在指定范围外的情况下(步骤s13判定为“否”),第2检测部52变更光量而使光源点亮(步骤s14)。

另外,在步骤s13的处理中,在判断为检测值在指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13判定为“是”),控制部200将光量存储到作为存储部的存储器250(步骤s15)。接下来,控制部200判断第2检测部52中的所有光源的光量设定是否完成(步骤s16)。

在步骤s16的处理中,在判断为所有光源的光量设定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6判定为“是”),控制部200通知第2检测部52中的光量调整完成(步骤s17)。由此,第2检测部52的光量调整处理完成。

另外,在步骤s16的处理中,在判断为并非所有光源的光量设定都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6判定为“否”),控制部200指定尚未存储光量的光源(步骤s18),返回到步骤s12的处理。而且,在步骤s12的处理中,使在步骤s18的处理中指定的光源点亮。

如上所述,通过进行第2检测部52的光量调整,能够确保检测精度。进而,如图3所示,第2检测部52与第1检测部51相比配置于搬送方向的更下游侧,所以从供纸单元10、供纸托盘搬送出的纸张s到达第2检测部52之前需要时间。而且,通过在从供纸单元10、供纸托盘搬送出的纸张s到达第2检测部52之前的期间,进行图8所示的光量调整处理,能够抑制生产性降低。

另外,在第2检测部52的检测动作时,为了将检测精度保持为恒定,需要预先决定的光量。因此,在作为第2检测部52的调整处理(第2调整处理)的光量调整中需要时间。相对于此,第1检测部51是检测发生物理性的变化时的变化量的结构即可。作为第1检测部51的调整处理(第1调整处理),例如,只要进行将驱动辊61、从动辊62以及检测杆81设定到初始位置等的定位即可。其结果,第1检测部51的调整处理(第1调整处理)相比于作为第2检测部52的调整处理(第2调整处理)的光量调整,能够以比较短的时间进行。

4.检测动作例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纸张检测装置50的检测动作例。

图9是示出检测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纸张s未到达第1检测部51的状态下,进行第1检测部51中的检测处理(步骤s21)。即,在纸张s未到达夹持部64的状态下,使驱动辊61旋转,通过位移检测部63检测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

接下来,在第1检测部51中过纸的状态即纸张s到达夹持部64的状态下,进行第1检测部51中的检测处理(步骤s22)。即,在夹持部64中夹持纸张s的状态下,利用位移检测部63检测从动辊62在厚度方向的位移。由此,能够根据步骤s21的检测信息和步骤s22的检测信息而检测出纸张s的厚度。然后,将检测结果储存到存储器250。

如上所述,第2检测部52与第1检测部51相比配置于搬送方向的更下游侧,所以能够在上述步骤s21以及步骤s22的处理的期间进行图8所示的调整处理。由此,无需使纸张检测装置50的动作停止,就能够进行检测动作,能够抑制生产性降低。

接下来,使驱动辊61旋转,开始利用第1检测部51搬送纸张s(步骤s23)。接下来,在纸张s到达第2检测部52时,停止驱动辊61的旋转,停止纸张s的搬送(步骤s24)。另外,第2检测部52在利用第1检测部51的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夹持纸张s的状态下,进行纸张s的检测动作。

接下来,通过推升部件94将纸张s推抵到第1检测单元91(步骤s25)。即,如图7所示,使推升机构96旋转而使推升部件94接近第1检测单元91。

接下来,利用第2检测部52的克重检测部53以及表面特性检测部54进行纸张s的检测动作(步骤s26)。此外,在步骤s26的处理中,将克重检测部53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的发光部的发光定时错开进行。即,控制部200在不同的定时进行克重检测部53中的纸张s的检测动作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中的纸张s的检测动作。由此,能够防止克重检测部53和表面特性检测部54的受光部接收来自另一方的检测部的发光部的光而检测精度降低。

进而,在克重检测部53中,将使光在纸张s反射的第1发光部72、和使光透射纸张s的第2发光部73的发光定时也错开进行。由此,能够防止在受光部71接收反射光时接收到透射光,或者,在受光部71接收透射光时接收到反射光,能够防止检测精度降低。

在步骤s26的处理中的各检测部的检测处理结束后,控制部200驱动推升机构96,解除纸张s的向第1检测单元91的推抵(步骤s27)。即,驱动推升机构96,使推升部件94离开第1检测单元91。

接下来,控制部200使第1检测部51的驱动辊61旋转,将纸张s搬送预定的长度(步骤s28)。然后,在将纸张s搬送预定的长度后,控制部200使驱动辊61的旋转停止,使纸张s的搬送停止(步骤s29)。

接下来,利用推升部件94将纸张s推抵到第1检测单元91(步骤s30),利用第2检测部52的克重检测部53以及表面特性检测部54进行纸张s的检测动作(步骤s31)。在步骤s31的处理结束后,解除纸张s的向第1检测单元91的推抵(步骤s32)。然后,控制部200将步骤s28至步骤s32的处理反复4次。

即,第2检测部52针对纸张s沿着搬送方向进行5个点的检测动作。而且,控制部200计算第2检测部52检测得到的5个点的检测值中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3个点的检测值的平均值。控制部200根据计算出的平均值而检测纸张s的克重和表面特性。然后,将检测结果储存到存储器250。

此外,第2检测部52进行检测的检测点的数量不限定于5个点,也可以检测4个点以下或者6个点以上。进而,说明了计算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多个点的检测值的平均值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计算所有检测值的平均值,还可以应用其他的各种算法。

而且,在利用第2检测部52执行的检测次数达到预定次数(在本例子中为5次)时,控制部200使第1检测部51的驱动辊61、搬送辊57旋转,将纸张s从纸张检测装置50中排出(步骤s33)。由此,利用纸张检测装置50进行的纸张s的检测动作完成。另外,从纸张检测装置50排出的纸张s被搬送到图像形成部270。

5.由纸张的厚度引起的光量以及入射位置的变化

接下来,参照图10a至图11,说明由纸张的厚度的差异引起的光量以及入射位置的变化。

图10a以及图10b是示出由纸张的厚度引起的透射光量的差异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由纸张的厚度引起的入射到受光部的反射光的位置偏移的说明图。

图10a所示的第1纸张s1的厚度m1被设定得比图10b所示的第2纸张s2的厚度m2薄。而且,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透射第2纸张s2而到达受光部71的光量l比透射第1纸张s1而到达受光部71的光量l减少。因此,克重检测部53中的检测精度降低。

另外,在利用反射光来检测纸张的物理特性值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厚度不同的第1纸张s1和第2纸张s2中,第1发光部72与作为纸张s1、s2的反射面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化。其结果,由纸张s1、s2反射而入射到受光部71的光l的位置变化,所以克重检测部53、表面特性检测部54中的检测精度降低。

6.检测动作的其他例子

接下来,参照图12,说明考虑了上述纸张的厚度差异的检测动作的其他例子。

图12是示出检测动作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控制部200判断纸张s是否到达第1检测部51的夹持部64(步骤s51)。在步骤s51的处理中,在判断为纸张s到达第1检测部51的夹持部64的情况下(步骤s51判定为“是”),利用第1检测部51进行纸张s的检测动作(步骤s52)。而且,第1检测部51将检测信息发送到控制部200。第1检测部51中的纸张s的检测动作与图8所示的检测动作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控制部200根据从第1检测部51接收到的检测信息,判断第1检测部51检测出的纸张s的厚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步骤s53)。在步骤53的处理中,在控制部200判断为纸张s的厚度未达到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3判定为“否”),进行后述步骤s55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53的处理中,在控制部200判断为纸张s的厚度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3判定为“是”),控制部200决定第2检测部52中的第2发光部73的光量的校正量(步骤s54)。另外,在步骤s54的校正处理中,控制部200切换接收反射光时的受光部71的检测增益(放大率)。

接下来,控制部200判断纸张s是否到达第2检测部52(步骤s55)。在步骤s55的处理中,在判断为纸张s到达第2检测部52的情况下(步骤s55判定为“是”),第2检测部52使第2发光部73以对基准光量加上在步骤s54的处理中决定的校正量而得到的光量点亮,进行纸张s的检测动作(步骤s56)。此外,在纸张s的厚度未达到阈值的情况下,校正量是零,在步骤s56的处理中,第2发光部73以基准光量点亮。

另外,在步骤s56的处理中,在使第1发光部72点亮而接收反射光的情况下,根据纸张s的厚度,切换受光部71的检测增益(放大率)。由此,利用纸张检测装置50执行的纸张s的检测动作完成。

如上述检测动作所示,通过根据由第1检测部51检测出的纸张s的厚度来校正第2检测部52,能够提高第2检测部52中的克重检测部53以及表面特性检测部54的检测精度。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根据纸张s的厚度而使第2发光部73的光量、受光部71的检测增益变化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预先使光量、检测增益变化,而是根据第1检测部51的检测结果即纸张s的厚度,校正第2检测部52中的检测结果。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例及其作用效果。然而,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设为使用4组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彩色图像的结构,但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设为使用1个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单色图像的结构。

另外,作为显示纸张检测装置50的检测结果的显示部,不限定于操作显示面板240,也可以应用将作业信息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20的外部装置(客户端终端、管理装置服务器等、可移动终端)的显示部。

另外,说明了作为控制纸张检测装置50的控制部而应用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0整体的控制部20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控制部200独立地设置用于控制纸张检测装置50的检测用控制部。而且,检测用控制部与控制部200之间进行检测结果的信息的发送接收,从控制部200接收光量调整指示,或者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部200。另外,检测用控制部将第2检测部52的校正值存储到存储器250。

另外,关于上述各构成要素、功能、处理部等,也可以通过例如集成电路的设计等利用硬件来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上述各构成要素、功能等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以软件方式来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信息能够保存于存储器、硬盘、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等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

另外,说明了作为记录介质应用纸张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作为记录介质,能够应用膜、布等其他各种例子。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平行”以及“正交”等词语,但这些并非仅表示严格的“平行”以及“正交”,包括“平行”以及“正交”,进而也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平行”、“大致正交”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