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88555发布日期:2021-01-08 14:2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载玻片水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在一些使用场景下,需要对载玻片进行降温处理,例如需要对动物组织保鲜、减缓氧化、低温观察等,目前采用的方式大都采用一壳体或一槽体放置载玻片,而后通过对壳体或槽体进行制冷处理以达到降温目的,但是其制冷部位与载玻片上组织距离较远,降温很难作用在载玻片的组织上,只能通过提升制冷功耗来解决该问题,且易受外界温度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还提供了一种载玻片水冷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包括安装座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下夹持片上均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贯穿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对载玻片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上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一水冷流道,所述下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二水冷流道;所述上夹持片的上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外层,所述第一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下表面包裹有第二隔热外层,所述第二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均靠近所述安装座设置,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夹持片通过可纵向浮动的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夹持片以其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轴心斜向偏转的偏转电机;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水冷循环组件,所述水冷循环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水冷循环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安装座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和所述偏转电机均由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内部的金属材质的水冷室、贴附在所述水冷室的外壁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循环水泵;所述安装座的远离设置有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还设置有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散热的散热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包裹在所述水冷室外部的第三隔热外层。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水冷室上端贯穿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水冷室与所述加热丝连接处密封,所述加热丝由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上夹持片由上成型片和下平整片上下密封连接构成;所述上成型片的下表面挤压成型有所述第一水冷流道。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下夹持片的下表面固定有构成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管路;所述第二隔热外层罩设在所述管路外。

本发明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板和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的多个纵向弹簧;多个所述纵向弹簧的端部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夹持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纵向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导向滑轨。

一种载玻片水冷方法,根据上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实现方法如下:

将载玻片放置在下夹持片的定位凹槽内进行定位,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偏转电机运行,偏转电机带动上夹持片斜向下转动至与下夹持片水平叠合,此时弹性组件被压缩给下夹持片一个向上的力,保障下夹持片与上夹持片贴紧;

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水冷循环组件运行,冷却液经由第一水冷流道和第二水冷流道后回流构成循环,为载玻片上的待观测物处于持续低温环境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载玻片放置在下夹持片的定位凹槽内进行定位,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偏转电机运行,偏转电机带动上夹持片斜向下转动至与下夹持片水平叠合,此时弹性组件被压缩给下夹持片一个向上的力,保障下夹持片与上夹持片贴紧;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水冷循环组件运行,冷却液经由第一水冷流道和第二水冷流道后回流构成循环,为载玻片上的待观测物处于持续低温环境下;不仅载玻片的取放极为方便,而且能够对载玻片上组织较近距离的进行降温处理,功耗小,且制冷时能够对载玻片整体形成一个低温环境,以降低外界温度的干扰,保障水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载玻片水冷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载玻片水冷系统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载玻片水冷系统上成型片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包括安装座1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上夹持片2和下夹持片3,上夹持片2和下夹持片3上均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贯穿孔1000;下夹持片3的上表面设置有对载玻片定位的定位凹槽30;上夹持片2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贯穿孔周围的第一水冷流道20,下夹持片3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贯穿孔周围的第二水冷流道31;上夹持片2的上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外层21,第一隔热外层21上设置有与贯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210,下夹持片3的下表面包裹有第二隔热外层32,第二隔热外层32上设置有与贯穿孔对应的第二通孔320;第一水冷流道20的进出水口和第二水冷流道31的进出水口均靠近安装座1设置,且第一水冷流道20的出水口与第二水冷流道3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安装座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下夹持片3通过可纵向浮动的弹性组件4连接在安装槽10内;安装槽10内设置有驱动上夹持片3以其靠近安装座1的一端为轴心斜向偏转的偏转电机5;安装座1内设置有水冷循环组件,水冷循环组件的出水口与第一水冷流道2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水冷循环组件的进水口与第二水冷流道3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安装座1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水冷循环组件和偏转电机均由控制面板控制运行;

使用时,将载玻片放置在下夹持片3的定位凹槽30内进行定位,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偏转电机5运行,偏转电机5带动上夹持片2斜向下转动至与下夹持片3水平叠合,此时弹性组件4被压缩给下夹持片3一个向上的力,保障下夹持片3与上夹持片2贴紧;操作控制面板11控制水冷循环组件运行,冷却液经由第一水冷流道20和第二水冷流道31后回流构成循环,为载玻片上的待观测物处于持续低温环境下;不仅载玻片的取放极为方便,而且能够对载玻片上组织较近距离的进行降温处理,功耗小,且制冷时能够对载玻片整体形成一个低温环境,以降低外界温度的干扰,保障水冷效果。

优选的,水冷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内部的金属材质的水冷室60、贴附在水冷室的外壁的半导体制冷片61和循环水泵62;安装座1的远离设置有安装槽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12,开口12处还设置有对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散热的散热组件63;轻巧方便,以快速获得冷量,同时装配以及维护均十分便捷。

优选的,安装座1内设置有包裹在水冷室60外部的第三隔热外层13;便于降低损耗。

优选的,水冷室60上端贯穿设置有加热丝7,水冷室60与加热丝7连接处密封,加热丝7由控制面板11控制运行;便于根据需要对冷却液进行加热,使得对载玻片的制冷功能能够快速转换为加热功能。

优选的,上夹持片2由上成型片200和下平整片201上下密封连接构成;上成型片200的下表面挤压成型有第一水冷流道20;加工成型方便,降低生产成本;较佳的,第一水冷流道呈扁形。

优选的,下夹持片3的下表面固定有构成第二水冷流道31的管路;第二隔热外层32罩设在管路外;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较佳的,第二水冷流道也呈扁形。

优选的,弹性组件4包括连接板40和与安装槽10固定连接的多个纵向弹簧41;多个纵向弹簧41的端部均与连接板40连接;连接板40与下夹持片4固定连接;安装槽10内设置有纵向滑动连接连接板40的导向滑轨100;纵向运动稳定性好。

一种载玻片水冷方法,根据上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实现方法如下:

将载玻片放置在下夹持片的定位凹槽内进行定位,操作控制面板控制偏转电机运行,偏转电机带动上夹持片斜向下转动至与下夹持片水平叠合,此时弹性组件被压缩给下夹持片一个向上的力,保障下夹持片与上夹持片贴紧;

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水冷循环组件运行,冷却液经由第一水冷流道和第二水冷流道后回流构成循环,为载玻片上的待观测物处于持续低温环境下;

不仅载玻片的取放极为方便,而且能够对载玻片上组织较近距离的进行降温处理,功耗小,且制冷时能够对载玻片整体形成一个低温环境,以降低外界温度的干扰,保障水冷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