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17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也是现代光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核心部件就是光收发器件。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小尺寸光收发器件的需求日增,如何优化光收发器件内光路组件的布局进而充分利用光模块的内部空间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光收发器件的内部器件一般按照一字排开的方式进行布局,即芯片、透镜组件、光电转换器和镜头等光路组件在光学平台上一字排开。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光一般沿直线传播,故通常会使上述光路组件沿一字排开。

上述光路组件的布局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各光路组件按一字排开,导致光收发器件的长度较长,当光模块的长度尺寸受限时,光收发器件就会占用光模块过多的长度方向空间,导致其它零部件无处安放。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光收发器件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各光路组件一字排开导致长度过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能解决传统光收发器件各光路组件一字排开导致长度过长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包括光学平台,其沿光传播路径依次设有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以及第二光路模组:

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镜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光学平台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和第一反射镜的第一条状布件区域以及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光路模组和第二反射镜的第二条状布件区域;

所述第一条状布件区域和第二条状布件区域位于所述光学平台的同一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和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光学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光路模组和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光学平台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之间为透光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均位于所述光学平台的外部。

优选的,还包括:

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设有容置槽,所述光学平台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一端,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固定于所述容置槽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所述光学平台与所述限位凸台固接,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为用于存放所述第一光路模组的第一储件空间和用于存放所述第二光路模组的第二储件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包括芯片和准直透镜组件;所述第二光路模组包括合/分波器和聚焦透镜。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还设有升高凸台,所述升高凸台上固定有散热部件,所述芯片固定于所述散热部件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部件为陶瓷散热片或者热管。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上述任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当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二者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时,光的传播路径就会呈现为u型,相应地,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以及第二光路模组也就可以呈现为u型排布,与传统的一字排开式的布局相比,u型排布可以有效减小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尺寸,进而对光模块的长度尺寸要求,提高装置的紧凑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封装壳体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封装壳体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光模块;

2、紧凑型光收发器件;

3、光学平台;301、第一条状布件区域;302、第二条状布件区域;

401、芯片;402、准直透镜组件;

501、第一反射镜;502、第二反射镜;

601、合/分波器;602、聚焦透镜;

7、封装壳体;701、容置槽;702、限位凸台;703、升高凸台;

8、散热部件;

9、光传播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1,其包括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2,参见图2,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包括光学平台3和沿光传播路径9依次固定于所述光学平台3上的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501、第二反射镜502以及第二光路模组。所述第一反射镜501的反射镜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02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反射镜501与第二反射镜502二者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时,光的传播路径就会呈现为u型,相应地,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501、第二反射镜502以及第二光路模组也就可以呈现为u型排布,与传统的一字排开式的布局相比,u型排布可以有效减小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尺寸,进而对光模块的长度尺寸要求,提高装置的紧凑度。

所述光学平台3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和第一反射镜501的第一条状布件区域301以及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光路模组和第二反射镜502的第二条状布件区域302。所述第一条状布件区域301和第二条状布件区域302位于所述光学平台3的同一侧面。

应当理解的是,为使得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长度最小化,可以根据各光路组件自身的尺寸和相邻两光路组件之间距离的不同,将不同的光路组件划分到第一光路模组或第二光路模组。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路模组包括芯片401和准直透镜组件402,第二光路模组包括合/分波器601和聚焦透镜602,此时第一条状布件区域301的长度与第二条状布件区域302的长度几乎相等,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可以达到最小化。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路模组包括芯片401;第二光路模组包括准直透镜、合/分波器601和聚焦透镜602;或者,第一光路模组包括芯片401、准直透镜和合/分波器601;第二光路模组包括聚焦透镜602。

优选的,可以根据单向透光的需要在聚焦透镜602的前或后设置隔离器。

本实施例中,紧凑型收发器件还包括封装壳体7,所述封装壳体7的一侧设有容置槽701,所述光学平台3位于容置槽701中,整体结构方正平整,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及光模块,设置两反射镜面使得光的传播路径由一型改变为u型,从而使得各光学组件于光学平台3上按照u型排布,对宽度方向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减少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尺寸,降低对光收发模块的长度要求。

实施例二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1,其包括一种紧凑型光收发器件2,参见图3~图6,紧凑型光收发器件包括光学平台3和沿光传播路径9依次设置的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501、第二反射镜502以及第二光路模组。所述第一反射镜501的反射镜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镜502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其中,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和第一反射镜501位于所述光学平台3的一侧,所述第二光路模组和第二反射镜502位于所述光学平台3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之间为透光空间。

具体地,第一光路模组和第二光路模组分列光学平台3的两侧,故需要通过反射镜面相互垂直的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对光进行反射才能使得光依次通过各光学组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通过充分利用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宽度方向空间进而减少对长度方向空间的需求,而本实施例则是通过充分利用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厚度(即高度)方向空间进而减少对长度方向空间的需求。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当第一反射镜501与第二反射镜502二者的反射镜面相互垂直时,光的传播路径就会呈现为u型,相应地,第一光路模组、第一反射镜501、第二反射镜502以及第二光路模组也就可以呈现为u型排布,与传统的一字排开式的布局相比,u型排布可以有效减小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尺寸,进而对光模块的长度尺寸要求,提高装置的紧凑度。

与实施例一不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分列光学平台3的两侧,因此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之间必须具备可供光通过的透光空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均位于所述光学平台3的外部,因此,光学平台3不会阻挡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之间的光线传播,即透光空间为光学平台3以外的空间。或者,于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平台3也可以延伸至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之间的空间中,为了避免光学平台3挡住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之间的光线传播,可以在光学平台3位于两反射镜之间的区域处设置通槽,此通槽即为透光空间。

同理,本实施例中,为使得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长度最小化,也可以根据各光路组件自身的尺寸和相邻两光路组件之间距离的不同,将不同的光路组件划分到第一光路模组或第二光路模组。优选的,第一光路模组包括芯片401和准直透镜组件402,第二光路模组包括合/分波器601和聚焦透镜602。

本实施例中,封装壳体7设有容置槽701,所述光学平台3位于所述容置槽701的一端,所述第一反射镜501和第二反射镜502固定于所述容置槽701的另一端。所述容置槽701的槽底设有限位凸台702,所述限位凸台702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置槽701的深度;所述光学平台3与所述限位凸台702固接,并将所述容置槽701分隔为用于存放所述第一光路模组的第一储件空间和用于存放所述第二光路模组的第二储件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路模组固定于所述容置槽701的槽底,第二光路模组固定于所述光学平台3上。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台702的高度应当不小于第一光路模组中各光学组件的高度,以便将第一光路模组存放于第一储件空间中。光学平台3固定于限位凸台702上,进而将容置槽701一分为二,有利于充分利用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高度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701的槽底还设有升高凸台703,所述升高凸台703上固定有散热部件8,所述芯片401固定于所述散热部件8上。优选的,所述散热部件8为热管或由cuw、cu、si或aln等制成的陶瓷散热片。反向贴装的芯片401将热量通过散热部件8传递给封装壳体7,与传统将芯片401固定于光学平台3上的技术方案相比,封装壳体7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而且光学平台3本身就需要为其它光路组件散热,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芯片401的快速散热,还可以减轻光学平台3的散热负担,有利于提高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光学平台3内部含有cu或者au等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提高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散热性能。

可选的,所述光学平台3上还固定设有光线固定座,所述光线固定座上的光纤插孔的直径与裸光纤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光线外层为保护层,故传统的光纤插孔直径与保护层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光纤插孔与裸光纤相匹配,有利于减小光纤插孔的直径,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及光模块,设置两反射镜面使得光的传播路径由一型改变为u型,从而使得各光学组件于光学平台3的两侧按照u型排布,对厚度方向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减少紧凑型光收发器件的长度尺寸,降低对光收发模块的长度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