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3250发布日期:2021-05-04 10:1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



背景技术:

红外光又叫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因眼球中含有较多的液体,这些液体对波长小于1.5微米的红外线光具有吸收作用,如果让波长小于1.5微米的短波红外线光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体因吸收短波红外线光而发生反应,引发病变,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目前市场上抗红光镜片都是由多层膜复合而成,这些镜片具有如下几个不足之处:1、抗红光性能差,对红光的折射效果差;2、夜间佩戴时,视觉效果差,无法有效降低远光灯强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3、折射率低,不易看清事物,镜片较为厚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t型减重孔,既能减轻镜片的重量,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又能与镜框的定位柱配合,使镜片不易掉落;设置复合增透膜层,使使用者看物体更清楚,眼睛更舒服;通过设置五氧化三钛膜层,使镜片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红光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包括:基层,基层设下侧设有t型减重孔;设置于基层外的复合增透膜层,复合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层和第二增透膜层;设置于增透膜层外的五氧化三钛膜层;设置于五氧化三钛膜层外的防紫外线膜层;设置于防紫外线膜层外的金刚石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基层为树脂材料,基层的厚度为10-1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增透膜层由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增透膜层由半脂环聚酰亚胺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金刚石膜层外设有防水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
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t型减重孔,既能减轻镜片的重量,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又能与镜框的定位柱配合,使镜片不易掉落;设置复合增透膜层,使使用者看物体更清楚,眼睛更舒服;通过设置五氧化三钛膜层,使镜片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红光性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基层10,t型减重孔11,复合增透膜层20,第一增透膜层21,第二增透膜层22;五氧化三钛膜层30,防紫外线膜层40,金刚石膜层50,防水膜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包括:基层10,基层10设下侧设有t型减重孔11;设置于基层10外的复合增透膜层20,复合增透膜层20包括第一增透膜层21和第二增透膜层22;设置于增透膜层外的五氧化三钛膜层30;设置于五氧化三钛膜层30外的防紫外线膜层40;设置于防紫外线膜层40外的金刚石膜层5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基层10设置成圆形,更具时尚感,在基层10的下侧设置t型减重孔11,既能减轻镜片的重量,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又能与镜框的定位柱配合,使镜片不易掉落。通过在基层10外设置复合增透膜层20,使使用者看物体更清楚,眼睛更舒服。通过在复合增透膜层20外设置氧化三钛膜层,使镜片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红光性能。通过在复合增透膜外设置氧化三钛膜层,大大提高了镜片的抗冲击性和硬度。

进一步,基层10为树脂材料,基层10的厚度为10-11mm。基层10越薄,折射率越高。

优选地,第一增透膜层21由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制成。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制成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85%。

另外,第二增透膜层22由半脂环聚酰亚胺制成。脂环聚酰亚胺制成的膜层的折射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金刚石膜层50外设有防水膜层60。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设下侧设有t型减重孔;

设置于所述基层外的复合增透膜层,所述复合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层和第二增透膜层;

设置于所述增透膜层外的五氧化三钛膜层;

设置于所述五氧化三钛膜层外的防紫外线膜层;

设置于所述防紫外线膜层外的金刚石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树脂材料,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0-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层由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透层由半脂环聚酰亚胺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膜层外设有防水膜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形高折射率防红光树脂镜片,包括:基层,基层设下侧设有T型减重孔;设置于基层外的复合增透膜层,复合增透膜层包括第一增透膜层和第二增透膜层;设置于增透膜层外的五氧化三钛膜层;设置于五氧化三钛膜层外的防紫外线膜层;设置于防紫外线膜层外的金刚石膜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型减重孔,既能减轻镜片的重量,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又能与镜框的定位柱配合,使镜片不易掉落;设置复合增透膜层,使使用者看物体更清楚,眼睛更舒服;通过设置五氧化三钛膜层,使镜片具有具有良好的抗红光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焦飞宏;蒋俊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汇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