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3258发布日期:2021-05-04 10:1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pc变色镜片,是将变色涂层附著在镜片表面,当阳光照射到表面变色涂层,从而达到变色效果。目前的pc变色镜片存在一个问题,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容易产生热气,眼镜经常会因为冷暖空气的交替,造成镜片上有雾气而长时间又不能消掉,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包括pc基层;所述pc基层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强化层以及第二强化层;所述pc基层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三强化层、第四强化层以及防雾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强化层与pc基层之间设有变色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c基层的外周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热丝;

所述pc基层设有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分别与加热丝的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c基层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容置槽分别设有第一金属弹簧以及第二金属弹簧;所述第一金属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加热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电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加热丝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设于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设于第二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极靠近卡槽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一电极远离卡槽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极靠近卡槽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二电极远离卡槽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雾层的设置,可以减少镜片表面的雾气,在使用者佩戴时不会因为运动产生热气,从而镜片表面产生雾气而影响视觉;通过设置第一强化层、第二强化层、第三强化层以及第四强化层增强眼镜片的硬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c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pc基层;21、第一强化层;22、第二强化层;23、第三强化层;24、第四强化层;3、防雾层;4、变色层;5、加热丝;61、第一电极;62、第二电极;7、卡槽;81、第一容置槽;82、第二容置槽;91、第一金属弹簧;92、第二金属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2可知,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包括pc基层1;所述pc基层1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强化层21以及第二强化层22;所述pc基层1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三强化层23、第四强化层24以及防雾层3。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所述第一强化层21与pc基层1之间设有变色层4。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pc变色防雾镜片,其中防雾层3通过淋涂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强化层22以及第四强化层24上,防雾层3为高吸水率透光高聚物制成的涂层,且高吸水率透光高聚物为单体mma、hema、亲水氧化硅和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施例通过防雾层3的设置,可以减少镜片表面的雾气,在使用者佩戴时不会因为镜片表面产生雾气而影响视觉;通过设置第一强化层21、第二强化层22、第三强化层23以及第四强化层24增强眼镜片的硬度。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所述pc基层1的外周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热丝5;

所述pc基层1设有第一电极61以及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以及第二电极62分别与加热丝5的两端连接。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起到防雾的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在pc基层1的外周向内凹陷设置凹槽,并且在凹槽内设有加热丝5,能够不妨碍用户视线的同时可以对镜片起到加热的作用,达到除雾以及防雾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所述pc基层1的一侧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容置槽81以及第二容置槽82;所述第一容置槽81以及第二容置槽82分别设有第一金属弹簧91以及第二金属弹簧92;所述第一金属弹簧9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弹簧91的另一端与加热丝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92的一端与第二电极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92的另一端与加热丝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61的一端设于第一容置槽81内;所述第二电极62的一端设于第二容置槽82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pc变色防雾镜片,通过设置卡槽7、第一容置槽81以及第二容置槽82,对应在镜框位置设置与卡槽7卡接的卡块,并且在卡块上设置与第一电极61对应的第三电极以及与第二电极62对应的第四电极,从而能够在镜框上设置电源给加热丝5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所述第一电极61靠近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一电极61远离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通过上述设置便于镜框上的卡块进入卡槽7中。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所述第二电极62靠近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二电极62远离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通过上述设置便于镜框上的卡块进入卡槽7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pc基层(1);所述pc基层(1)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强化层(21)以及第二强化层(22)所述pc基层(1)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三强化层(23)、第四强化层(24)以及防雾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层(21)与pc基层(1)之间设有变色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基层(1)的外周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热丝(5);

所述pc基层(1)设有第一电极(61)以及第二电极(62);所述第一电极(61)以及第二电极(62)分别与加热丝(5)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基层(1)的一侧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容置槽(81)以及第二容置槽(82);所述第一容置槽(81)以及第二容置槽(82)分别设有第一金属弹簧(91)以及第二金属弹簧(92);所述第一金属弹簧(9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弹簧(91)的另一端与加热丝(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92)的一端与第二电极(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弹簧(92)的另一端与加热丝(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61)的一端设于第一容置槽(81)内;所述第二电极(62)的一端设于第二容置槽(8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61)靠近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一电极(61)远离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62)靠近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垂直面;所述第二电极(62)远离卡槽(7)底部的一侧设有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变色防雾镜片,包括PC基层;所述PC基层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强化层以及第二强化层;所述PC基层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三强化层、第四强化层以及防雾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防雾层的设置,可以减少镜片表面的雾气,在使用者佩戴时不会因为运动产生热气,从而镜片表面产生雾气而影响视觉;通过设置第一强化层、第二强化层、第三强化层以及第四强化层增强眼镜片的硬度。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粤恒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