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66085发布日期:2022-10-29 00: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一些镜头的防水等级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来的ip67等级提升到ip69、ip69k。现在镜头通用的防水结构越来越难满足防水等级的要求。如果镜头防水出现不良,会导致镜头清晰度模糊,无法获得较好的图像,所以一些特定应用对镜头防水等级越来越重视。随着智能化和无人驾驶的应用,车载摄像模组作为汽车的视觉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上,大大提高了驾驶员行驶的便捷性。为了面对各种驾驶环境,对车载摄像模组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一些特定环境,如严寒地区,汽车开始启动并行驶后,处于舱外的摄像头极易在镜头表面产生水雾,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性。
3.如申请号为cn202011511051.2的专利中公开了车载后视镜头防水圈全方位防水结构,涉及车载后视防水镜头技术领域,包括g01镜片、镜筒、压盖和防水圈,所述镜筒的上面放置有g01镜片。该申请防水圈放置在镜筒与g01之间,防止镜筒与g01之间水气进入到镜头内部,根据使用的镜筒结构,存在两种固定g01方式:方式一是通过压盖用螺纹结构紧固到镜筒上,压盖口部压住g01,使镜头内部物料固定,方式二是通过防水圈上下防水,通过塑胶镜筒口部,经过热熔后,包住g01,使镜头内部物料固定,防水圈外径与内径防水。
4.上述专利的车载后视镜头防水圈全方位防水结构通过防水圈外径与内径防水。但是镜头内部不具备防雾功能,如果环境温湿度很高的情况下,镜筒如是塑胶材料,会吸水环境中的水分,使得镜片1和镜片2之间的密闭腔体的湿度加大,高温高湿环境下,会加剧冷凝的效果,水雾的面积会扩大,形成水珠附在镜片1上,形成水雾现象,影响成像效果,此外,镜头的密封性得不到保证,在组装时容易出现密封效果不达标的镜头,无法保证产品的防水防雾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包括镜筒、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镜筒包括承接座,所述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依次由上到下的设置在承接座上,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镜片与承接座之间,所述第二镜片与第一镜片抵接且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并封闭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点胶槽,所述点胶槽内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封闭第二镜片与承接座的连接处,所述承接座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第二空腔和大气压。
7.进一步的,所述承接座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镜片上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镜片与承接座之间设置有吸水棉。
10.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位于第二密封圈外侧。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上部与第一镜片卡接,下部与承接座螺纹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镜片上设置有与前盖配合的卡槽。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水防雾镜头的组装方法,对上述的一种防水防雾镜头进行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将第二镜片安装在承接座上,在点胶槽内充满密封胶并固化密封胶;
15.步骤2,对密封胶的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测试合格;
16.步骤3,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镜片依次安装在承接座、第二镜片上;
17.步骤4,对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测试合格。
18.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具体包括:
19.步骤2.1,根据第二镜片和镜筒的结构制造第一气密测试模具;
20.步骤2.2,将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安装在测试机台上,将步骤1中组装好的结构放入第一气密测试模具中,将测试用的硅胶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内;
21.步骤2.3,按下测试机台启动按钮,第一气密测试模具闭合,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使第二镜片与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形成第一测试腔体,第一测试腔体的腔壁包括密封胶的连接处;
22.步骤2.4,测试机台向第一测试腔体施加第一预设气压,监测第一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判断密封胶的连接处是否密封。
23.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具体包括:
24.步骤4.1,根据第一镜片和镜筒的结构制造第二气密测试模具;
25.步骤4.2,将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安装在测试机台上,将步骤3中组装好的结构放入第二气密测试模具中,将测试用的硅胶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内;
26.步骤4.3,按下测试机台启动按钮,第二气密测试模具闭合,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使第一镜片与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形成第二测试腔体,第二测试腔体的腔壁包括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将排气孔作为测试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的密封性的出气口;
27.步骤4.4,测试机台向第二测试腔体内施加第二预设气压,监测第二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判断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是否密封。
28.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29.1、本发明在镜筒和第一镜片之间放置第一密封圈达到镜头与外部环境隔绝,实现镜头外部防水;
30.2、本发明在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增加第二密封圈,使得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的第一空腔成为密闭空间,当镜头处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因镜片基本不吸水,密闭的空腔中的水分比例较低,可有效的减缓冷凝的产生,避免水雾现象产生,保持很好的成像质量;
31.3、本发明通过在第二镜片与承接座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以在镜筒和第二镜片之
间全周点胶密封,提高镜头的密封性,避免镜头内出现水雾现象;
32.4、本发明提出的上述防水防雾镜头的组装方法,在组装的同时进行气密性测试,对影响镜头气密性的两个部分均进行了测试,即密封胶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确保镜头的气密性达标,满足用户的镜头防水性能需求;
33.5、本发明在承接座上开设排气孔,通过排气孔连通第二空腔和大气压,当镜头组装进行密封性测试时,在步骤2中密封胶的连接处已经确保密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空腔没有出气口,第二空腔不会发生气流变化,因此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是否密封将不能被评价,固在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的腔体中的镜筒上需要开1个排气孔,这样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评价才不受密封胶的连接处密封后的影响,才能通过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对第一密封圈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水防雾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3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水防雾镜头的组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37.1、镜筒;2、第一镜片;3、第二镜片;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吸水棉;7、前盖;11、承接座;12、排气孔;13、第一放置槽;21、第一空腔;31、第二放置槽;41、第二空腔;51、点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参照图1-3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防水防雾镜头,包括镜筒1、第一镜片2、第二镜片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所述镜筒1包括承接座11,所述第一镜片2和第二镜片3依次由上到下的设置在承接座11上,所述第一密封圈4设置在第一镜片2与承接座11之间,所述第二镜片3与第一镜片2抵接且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1,所述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第一镜片2和第二镜片3之间并封闭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密封圈4与第二密封圈5之间形成第二空腔41,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外侧设置有点胶槽51,所述点胶槽51内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封闭第二镜片3与承接座11的连接处,所述承接座11上开设有排气孔12,所述排气孔12连通第二空腔41和大气压。
41.本发明在镜筒1和第一镜片2之间放置第一密封圈4达到镜头与外部环境隔绝,实现镜头外部防水;本发明在第一镜片2和第二镜片3之间增加第二密封圈5,使得第一镜片2和第二镜片3之间的第一空腔21成为密闭空间,当镜头处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因镜片基本不吸水,密闭的空腔中的水分比例较低,可有效的减缓冷凝的产生,避免水雾现象产生,保持很好的成像质量;本发明通过在第二镜片3与承接座11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以在镜筒1
和第二镜片3之间全周点胶密封,提高镜头的密封性,避免镜头内出现水雾现象。
4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座11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3,所述第一密封圈4设置在第一放置槽13内。通过在承接座11上开设第一放置槽13,以便放置第一密封圈4,对第一密封圈4进行定位。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3上开设有第二放置槽31,所述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第二放置槽31内。通过在第二镜片3上开设第二放置槽31,以便放置第二密封圈5,对第二密封圈5进行定位。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2与承接座11之间设置有吸水棉6,所述吸水棉6位于第二密封圈5外侧。通过在第一镜片2和承接座11之间增加特殊材料吸水棉6,吸水棉6吸收第二密封圈5外侧空间的水分,使得镜头内部形成一个干燥的环境,就不再受外部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也不会出现冷凝后产生水雾的现象,此外,第二密封圈5可阻挡吸水棉6因老化产生的灰尘进入到空腔中,保持很好的成像质量。
4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盖7,所述前盖7上部与第一镜片2卡接,下部与承接座11螺纹连接。通过前盖7分别连接第一镜片2和承接座11,以压紧第一镜片2,使得第一镜片2固定在承接座11上。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2上设置有与前盖7配合的卡槽。通过在第一镜片2上设置卡槽,以便与前盖7进行卡接配合。
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水防雾镜头的组装方法,对上述的一种防水防雾镜头进行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49.步骤1,将第二镜片3安装在承接座11上,在点胶槽51内充满密封胶并固化密封胶;
50.步骤2,对密封胶的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测试合格;
51.步骤3,将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第一镜片2依次安装在承接座11、第二镜片3上;
52.步骤4,对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测试合格。
53.本发明提出的上述防水防雾镜头的组装方法,在组装的同时进行气密性测试,对影响镜头气密性的两个部分均进行了测试,即密封胶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确保镜头的气密性达标,满足用户的镜头防水性能需求;本发明在承接座11上开设排气孔12,通过排气孔12连通第二空腔41和大气压,当镜头组装进行密封性测试时,在步骤2中密封胶的连接处已经确保密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空腔41没有出气口,第二空腔41不会发生气流变化,因此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是否密封将不能被评价,固在第一镜片2和第二镜片3之间的腔体中的镜筒1上需要开1个排气孔12,这样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评价才不受密封胶的连接处密封后的影响,才能通过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对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54.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具体包括:
55.步骤2.1,根据第二镜片3和镜筒1的结构制造第一气密测试模具;测试气密性需要辅助的模具,因此制造第一气密测试模具来测试密封胶的连接处的气密性;
56.步骤2.2,将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安装在测试机台上,将步骤1中组装好的结构放入第一气密测试模具中,将测试用的硅胶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内;通过测试气密
性的测试机台和第一气密测试模具配合,实现对密封胶的连接处的气密性测试;
57.步骤2.3,按下测试机台启动按钮,第一气密测试模具闭合,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使第二镜片3与第一气密测试模具形成第一测试腔体,第一测试腔体的腔壁包括密封胶的连接处;具体测试时,通过测试机台使得第一气密测试模具闭合,使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形成仅留密封胶的连接处为漏气测试口的第一测试腔体;
58.步骤2.4,测试机台向第一测试腔体施加第一预设气压,监测第一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判断密封胶的连接处是否密封。通过测试机台向第一测试腔体施加第一预设气压,第一预设气压可为用户要求气密性的两倍气压,监测第一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以判断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若不漏气则密封性足够,确保镜头的气密性符合要求;
59.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具体包括:
60.步骤4.1,根据第一镜片2和镜筒1的结构制造第二气密测试模具;测试气密性需要辅助的模具,因此制造第二气密测试模具来测试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的气密性;
61.步骤4.2,将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安装在测试机台上,将步骤3中组装好的结构放入第二气密测试模具中,将测试用的硅胶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内;通过测试气密性的测试机台和第二气密测试模具配合,实现对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的气密性测试;
62.步骤4.3,按下测试机台启动按钮,第二气密测试模具闭合,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使第一镜片2与第二气密测试模具形成第二测试腔体,第二测试腔体的腔壁包括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将排气孔12作为测试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的密封性的出气口;具体测试时,通过测试机台使得第二气密测试模具闭合,使硅胶密封圈挤压变形,形成仅留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为漏气测试口的第一测试腔体,由于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连通的第二空腔41是一个密封腔体,因此就算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存在密封性不足的情况,也检测不到漏气现象,因此在承接座11上开设排气孔12,通过排气孔12连通第二空腔41和大气压,以便能检测到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是否漏气;
63.步骤4.4,测试机台向第二测试腔体内施加第二预设气压,监测第二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判断第一密封圈4的连接处是否密封。通过测试机台向第二测试腔体施加第二预设气压,第二预设气压可为用户要求气密性的两倍气压,监测第二测试腔体与大气压的压强差以判断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若不漏气则密封性足够,确保镜头的气密性符合要求。
64.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65.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