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2532发布日期:2023-03-31 2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望远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g3、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组g5;其中,第一透镜组g1由负屈光度前组g1a、正屈光度的中间组g1b和正屈光度后组g1c组成;当物体从无限远向近距离移动时候,第一透镜组g1的正屈光度中间组g1b由物体侧向像面侧移动实现合焦;第五透镜组g5由正、负屈光度两部分组成,在调整后焦距bf的时候,移动第五透镜组g5的前部分正屈光度镜片g5a来实现,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2)和(3);0.5≤f1b/f1≤2.5 (1);0.2≤|f1bc/f1a|≤1 (2);1.0≤|f1a/fw|≤2.5 (3);其中,f1:第一透镜组g1的在无限远状态下的焦距;f1a:第一透镜组g1的前组g1a的焦距;f1b:第一透镜组g1的中间组g1b的焦距;f1bc:第一透镜组g1的中组g1b和后组g1c在无限远状态下的合成焦距;fw:广角端在无限远状态下的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望远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五透镜组g5由前组g5a和后组g5b两部分组成,其中g5a的焦距为f5a,在调整后焦距bf的时候,移动g5a实现微调,g5b固定不动,且满足条件式(4)和(5);0.5≤f5a/wl≤2.0 (4);0.2≤δbf/g5s≤1.5 (5);其中,f5a:第五透镜组g5中的前组g5a的焦距;g5s:调整后焦距bf的第五透镜组g5的前部分g5a移动量;δbf:调整g5a的移动量为g5s的时候,后焦距bf的变化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望远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2由物体侧向像方测移动,移动量为s2,用于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实现高性能要求;第三透镜组g3,第四透镜组g4需要配合第二透镜组g2来移动,用于实现高性能要求,同时矫正球差,像面弯曲像差,满足条件式(6);0.3≤(s2+s3+s4)/fw≤1.2 (6);其中,s2: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s3: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3的移动量;s4: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4的移动量;fw:无限远状态下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望远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G3、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组G5;其中,第一透镜组G1由负屈光度前组G1a、正屈光度的中间组G1b和正屈光度后组G1c组成;当物体从无限远向近距离移动时候,第一透镜组G1的正屈光度中间组G1b由物体侧向像面侧移动实现合焦;第五透镜组G5由正、负屈光度两部分组成,在调整后焦距BF的时候,移动第五透镜组G5的前部分正屈光度镜片G5a来实现。本发明使用方便快捷,可实现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小体积,成本低,高性能的变倍比超过2倍,望远端视角小于8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3/3/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