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底片元件和显影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2770540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底片元件和显影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底片和其化学冲洗加工。该胶片特别适用于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并期望形成影象用于扫描、电子处理、和转变为可见方式。术语“一次性使用相机”或“OTUC”用于表明提供给使用者的预装了光敏卤化银照相元件并带有镜头和快门的相机。术语“单次使用相机”,“带镜头的胶片单元,”“用即弃相机”等也作为应用于本领域中的相机,该相机只打算使用一次,使用之后回收,接着去除胶片以便显影。术语“E”用于表示以勒克司-秒为单位的曝光量。术语“反差系数”用于表示由相应的log曝光量的增量(ΔlogE)所产生的影象密度的增量(ΔD)并表示在整个曝光量范围内测量的最大反差系数,该曝光量范围为从最小密度之上0.15密度处的第一个特性曲线参考点到远离第一个参考点0.9logE的第二个特性曲线参考点之间。术语“成色剂”表示与彩色显影剂的氧化产物反应生成或调整染料发色团的色调的化合物。在涉及蓝、绿和红记录染料成象层单元时,术语“层单元”表示一层或多层亲水胶体层,该层包含光敏卤化银颗粒以便捕获曝光的光以及在颗粒显影时发生反应的成色剂。颗粒和成色剂通常在同一层,但也可在相邻层中。术语“曝光宽容度”表示特性曲线段的曝光量范围,在该段上瞬时反差系数(ΔD/ΔlogE)至少为上述反差系数的25%。含有多层彩色记录单元的彩色元件的曝光宽容度是在该曝光范围内红、绿和蓝彩色记录单元的特性曲线同时满足上述定义的曝光量范围。“反差系数比”当用于彩色记录层单元时是指一种比值,该比值由被举例的层单元经过成影象的分色曝光和主要使该层单元显影的方法冲洗之后该层单元的彩色反差系数与同一层单元经成影象的白光曝光和用使所有层单元均显影的方法冲洗之后的彩色反差系数之比决定。该术语与层单元经传统光学印相之后所达到的色彩饱和度有关。反差系数比值越大表明在光学印相条件下的色彩饱和度越高。术语“有色蒙罩成色剂”表明成色剂最初有颜色而在显影过程中与彩色显影剂氧化产物反应时失去了其最初的颜色。术语“基本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表示有色蒙罩成色剂的总涂布量小于0.09毫摩尔/米2。术语“染料成象成色剂”表明可与彩色显影剂的氧化产物反应产生染料影象的成色剂。术语“吸收半峰带宽”表示一个光谱范围,在该范围的染料吸收至少为其峰值吸收的一半。术语“显影抑制剂释出化合物”或“DIR”表示一种在彩色显影过程中能分解释放出显影抑制剂的化合物。正如已定义的,DIR′s包括成色剂和其它利用邻位和定时释放机理的化合物。在涉及含两种或多种卤素的颗粒和乳剂时,卤素按浓度增加的顺序命名。在提到颗粒时,“ECD”表示平均等效圆直径,而在描述扁平颗粒时,“t”表示平均扁平颗粒厚度。术语“平均纵横比”当用于扁平乳剂颗粒时,指平均扁平颗粒等效圆直径与平均扁平颗粒厚度之比。术语“长宽比”当用于影象时指记录于元件上或以可见方式提供的影象长度与高度之比。关于蓝、绿、和/或红光谱增感染料表示染料吸收蓝、绿或红光并把吸收的光子能量转移给其所吸附于表面的卤化银颗粒。ResearchDisclosure由KennethMasonPublications,Ltd.,DudleyHouse,12NorthSt.,Emsworth,HampshirePO107DQ提供,英国出版。已经有种种一次性使用相机提供给业余摄影爱好者以获得价廉物美的图片。这些相机装有镜头,快门和进卷机构。它们只打算使用一次,使用之后回收,接着去除胶卷显影。虽然以前的一次性使用相机在许多使用方面都令人满意,但其性能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一次性使用相机要求有敏感的胶片和短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便减少由于摄影时的抖动而产生的清晰度损失。然而,高速,高敏感度的胶片趋向于比低感胶片清晰度低而颗粒大,其结果是它们在这些相机中的使用导致图片在许多方面达不到目的。清晰度问题可被通常在这些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使用的劣质镜头进一步加剧。当人们想用一次性使用相机取得适合用高倍率放大的方法制作大型图片的底片时这个问题尤其严重。而且,每一架一次性使用相机还被希望提供更多的图片。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提供更小的底片,由此使同样数量的胶片记录更多的图像。然而,由于底片在高倍率放大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不可能缩小曝光底片的尺寸而不恶化从该底片制成的图片的清晰度和颗粒性。另外,如果同数量的胶卷可以拍出更多的底片将会带来更少的生态影响因为每一幅图片在显影过程中将产生更少的化学物质,以及每一架单次使用相机拍摄更多底片。而且,这些一次性使用相机要求使用更大宽容度的胶片,因为相机的曝光控制被限制以致省略而在各种摄影条件下保证足够的摄影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设计使胶片对宽的采光条件变化足够敏感。彩色底片照相元件通常由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叠合涂布于支持体上制成。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包含光敏卤化银乳剂,其分别对蓝、绿、和红光响应形成潜影。另外,蓝记录层单元包含黄成色剂,绿记录层单元包含品红成色剂,而红记录层单元包含青成色剂。成影象的曝光之后,照相元件在彩色显影液中冲洗加工,彩色显影液中包含彩色显影剂,当其选择性地还原带有潜影的卤化银颗粒为银时其本身被氧化。氧化了的彩色显影剂接着与已显影的颗粒附近的成色剂反应生成影象染料。黄(吸收蓝光)、品红(吸收绿光)、和青(吸收红光)影象染料分别形成于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中。紧接着元件被漂白(即已显影的银被转变回卤化银)以消除已显影的银造成的灰度,接着定影(即去掉卤化银)以便在随后的室内光下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当按上述说明冲洗操作时就产生了底片染料影象。为产生可见的正片染料影象以及由此产生与被摄物体逼真近似的色调,白光通常穿过彩色底片影象对第二个彩色照相元件曝光,该元件含有上述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一般涂布在白色反射支持体上。第二个元件通常称为彩色照片元件,而通过带有影象的彩色负片元件对彩色照片元件曝光的方法称为光学印片。按上述方法加工的彩色照片元件产生了与最初拍摄的物体接近的可见正片影象。彩色再现的准确度问题推迟了彩色底片元件的商业应用。在彩色底片成象中含有两种成色剂的元件,相机快速影象捕获和贮存元件以及影象显示,即照片元件,相继曝光和冲洗加工以取得可见的正片影象。每一种成色剂产生只是近似于被卤化银颗粒记录的吸收轮廓的染料。因为彩色底片元件将它的色彩偏差逐级地传递给彩色照片元件,最终照片的累积偏差变得难以接受的大,而且缺少某些彩色校正方式。一种以彩色幻灯片方式,延用至今的商业上可接受的解决办法是将带有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的彩色照相元件进行反转片冲洗加工。在反转片冲洗加工中,胶卷首先进行黑白加工以按影象显影已曝光的卤化银颗粒而不生成相应的染料影象。此后,使余下的卤化银颗粒变为可显影。后接漂白和定影的彩色显影产生了与所摄物体一致的可见彩色影象。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a)要求比较复杂的冲洗加工和(b)没有机会校正照片元件曝光时造成的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彩色底片元件获得商业承认出现在第一种彩色反转片的商业推广之后。商业上解决逐级色彩偏差的办法是在彩色底片元件中加入浓度大于0.12(通常大于0.25)毫摩尔/平方米的有色蒙罩成色剂。有色蒙罩成色剂的说明见ResearchDisclosure,389卷,1996年9月,Item38957,XII.,只适用于彩色底片的特性,(1)和(2)节。有色蒙罩成色剂在颗粒发生显影的地方失去或改变其颜色产生染料影象,其与影象染料的有害吸收相反。它具有中和影象染料的有害光谱吸收的效果而因此在下一步印相步骤中提供更准确的色彩还原。它也具有增加已冲洗的彩色底片元件的灰度的效果。然而,这在实际中并不难做到,因为这很容易通过由彩色底片元件曝光照片元件时增加曝光水平来补偿。有色蒙罩成色剂增加了彩色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这点上应当指出有色蒙罩成色剂不适用于打算直接观看的彩色反转元件。它们实际上增加了彩色底片的不良的可见染料吸收,给底片加上了整体的赭色调,其只有在彩色负像不用于观看时才可以忍受。另一方面,彩色反转影象是为观看而做,不用于印相。这样有色蒙罩成色剂如果掺入反转胶片中将无法观看,而且没有使用价值。此外,由于反转彩色元件打算用于直接观看,成象染料必须以一种适合观看的方式使用。这意谓着提供一种具有在每一种彩色记录中反差系数为2或更大的染料影象,要求反差系数与成色剂的密度形成能力组合时,有效地限制这些元件的曝光宽容度小于2.4logE左右。除了将有色蒙罩成色剂加入彩色底片照相元件中之外,将一种或多种显影抑制剂释放化合物加入染料成象层单元中能改进染料影象已得到公认。显影抑制剂是非阻塞的并通过在彩色显影过程中的释放增加了迁移率,通过与邻近层单元相互作用产生满意的象间效应和通过锐化染料影象边缘清晰度来提高染料影象质量。这些满意的象间效应包括任何一种彩色记录中发生的曝光和显影对几种彩色记录中显影速度的影象抑制作用。最终的效果是一种彩色记录中的染料密度的降低是另一种彩色记录中进行的曝光和显影的函数,这样可有效地抵消由影象染料带来的有害光谱吸收,而因此在后续的印相步骤中获得更加准确的色彩还原。显影抑制剂释出化合物的说明见上面引用的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X.,染料影象形成剂和改良剂,C.影象染料改良剂。这些DIR化合物增加彩色记录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基于已测出的扩散系数选择合适的DIR化合物由Iwasa等举例说明于U.S.专利4,524,130。Iwasa等谈到获得彩色底片照相元件存在的问题,用该元件可取得具有增加的清晰度和减小的颗粒性的改进的彩色放大照片。在与光敏卤化银乳剂层组合时,这个问题又被谈到,这些乳剂层含有不同含量碘和扩散系数为0.4或更高的DIR′s。碘含量和DIR特性的这些选择在彩色记录层之间自然地获得了高水平的色彩补偿,因为导致高层内、清晰度的相同的扩散历程产生了高的层间象间效应而且自然产生了高反差系数比的彩色记录。Iwasa等没有提及使彩色底片照相元件适合产生当转化为数字形式并随之重现以便观看时具有改进的质量的影象的方法。寻找并使用高反差系数比元件以获得良好的彩色已成为现代卤化银彩色底片摄影的共同目标。在银涂层被显著减薄的彩色底片中,当蒙罩成色剂存在时有时很难得到希望水平的影象分辨率(Dmax-Dmin)。下列专利包括不含蒙罩成色剂的彩色底片元件的例子Schmittou等U.S.专利5,183,727(成分I),Sowinski等U.S.专利5,219,715和5,322,766(成分III),English等U.S.专利5,318,880(试样108),Szajewski等U.S.专利5,298,376(试样301至312),和Lushington等U.S.专利5,300,417(试样300至310)。在有限的银涂层中,这些专利没有显示彩色底片正常所需的曝光宽容度的大小。而且,反差系数比仍然保持在高水平以便在光学印片之后获得理想的彩色性能。然而,在用于光学印片的一般彩色底片照相元件中运用基本水平的层间象间效应不是没有结论的。应当理解,化学锐度的增加,即靠增大边差的方法提高透印的视觉清晰度和增大在卤化银彩色相纸光学印片中形成彩色的层间象间效应,也放大了通过卤化银微晶作为染料沉积而表现出来的影象区域的晶粒特征。这种影象噪声称为颗粒性。彩色底片中的化学信号处理产生的化学衍生的影象噪声的积累,目前限制了高速照相记录材料和预期用于高倍率放大如24mm幅规格的低速材料的使用。此外,用于便宜的相机如由于限制成本而缺少曝光控制的一次性使用相机的那类高速胶片,由于要求非常大的卤化银乳剂,而通常具有化学特性局限性。甚至在无论多大的噪声下,使用它们都不可能产生充分高的化学层间象间效应和仍然保持高敏度。此外,对更精确的乳剂光谱敏感度的高层间象间效应要求即使对用于高倍放大率的低速胶片来说也是花费过高的,其原因在于噪音积累而胶片的锐度特性中没有产生抵消该噪声增长的必需的补偿增长。众所周知通过影象扫描使已洗印的彩色底片数字化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该法可生成带有三原色影象信息的电子信号,该信息不受光学印片体系的许多限制。例如,由于冲洗偏差导致的胶片反差不匹配能对最终的光学图片产生无法修复的损伤,这种不匹配可被调整和校正,使影象恢复至忠实于原始图象。但是和层间象间效应导致的化学信号处理一样,扫描和调整带有影象的信号以及将它们写进输出介质的过程也增加影象噪声。相反地,已扫描的影象也要求用所谓的低通道滤波器变模糊以避免产生色带或又称人工制品,然后在影象印制时用数字再锐化至满意的水平。用这种方法,即使在较高的印相清晰度下,通常看到影象噪声远超过来自同一张彩色底片的副本光学印片产生的噪声。进一步考虑之后,将会理解在从可光学印片的彩色负性照相记录材料数字制作可见影象的过程中,被卤化银乳剂作为潜影位置记录的携带影象的信号实际上无意中经过了两次信号处理第一次化学处理使乳剂对化学层间象间效应响应以校正底片和卤化银彩色照片材料的不理想的影象染料色调,并增加边缘清晰度,而第二次电子处理,在扫描和有选择地模糊之后,提供模拟空间无差别的影象放大,对不理想的影象染料的色彩校正,和边缘锐化。但还不确定是否第二次电子信号处理从在它之前的第一次化学信号处理中获得了一些实质性的好处。一种有代表性的商业电子信号处理方法的目的是,在由彩色负像染料沉积产生携带影象的信号的扫描之后,通过将精确的胶片化学彩色校正矩阵的反转或相反矩阵应用于信号,以去掉信号的色相互依赖。即使这种方法能完全达到目的,即去除化学层间象间效应对扫描获得的影象三原色密度的影响,围绕影象噪声的处理效果仍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通常的色调比例下和当要保持色彩逼真度和影象清晰度时,如果带有影象的信号只进行一次有效的信号处理,数字化的影象噪声会减小吗?现在仍然需要具有高感光度低颗粒性的彩色照相记录材料以用在廉价的缺少曝光控制的相机如一次性使用相机中获取影象。对扫描之后的低噪声影象携带信号的需求正很快变得明确起来,这种信号允许进行更高水平的电子信号处理以使重新构成的可见影象的彩色和清晰度进一步增加至理想的水平,这种水平在仅仅依靠化学层间象间效应产生体系色彩校正和边缘增强的体系中是受到限制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尽管经过了不断努力,仍然需要有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相机的彩色胶片,其在经过扫描和电子转化之后能够产生具有良好的彩色再现、小的颗粒、和高清晰度的可见影象。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可预装入彩色底片照相元件的一次性使用相机,照相元件用于产生适于转变为电子形式并随后再转变成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布在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用于分别记录蓝、绿、和红光曝光,每一层单元均含有成色剂,所选择的成色剂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每一个该层单元呈现的染料影象的反差系数均小于1.5,当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测试的曝光量时,元件的曝光宽容度至少为2.7logE,和光敏度至少为ISO50,和其中每一个蓝,和红彩色记录单元的反差系数比为0.8~1.2。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彩色底片照相元件,该元件既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也适合产生适于转变成电子形式并随后再转变为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在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以分别记录蓝、绿、和红光曝光,每一层单元均含有成色剂,所选择的成色剂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每一个该层单元呈现的染料影象的反差系数均小于1.5,当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测试的曝光量时,元件展示的曝光宽容度至少为2.7logE,和光敏度至少为ISO50,而每一个红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0-1.20之间。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在上述照相元件上曝光的影象的化学显影方法。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代表密度的电子信号的生成方法,该信号可用于从彩色底片照相元件形成可见影象,这种元件既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也适于产生适合转变为电子形式然后再转变成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扫描已成影象曝光和彩色显影的彩色底片照相元件,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在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以分别记录蓝、绿和红光曝光,每一层单元均含有成色剂,选择的成色剂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每一该层单元展示的染料影象的反差系数均小于1.5,当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测试的曝光量时,元件展示的曝光宽容度至少为2.7logE,和光敏度至少为ISO50,而每一个红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1.20之间,以形成该红、绿和蓝彩色记录单元的代表密度的电子信号,B)将A步骤中形成的该代表密度的电子信号进行电子处理以校正该彩色记录中的象间相互作用和反差系数不匹配中之一或两者,以便产生所说的已校正的彩色影象的电子记录,和C)传输,贮存,印片,或显示该电子记录。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从曝光在彩色底片照相元件上的图象进行影象电子化处理的方法,该照相元件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也适用于产生适合转变为电子形式并随后再转变为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从已成影象曝光、彩显和彩色扫描的彩色底片照相元件生成的红、绿、和蓝影象携带信号扫描转换为相应的红、绿和蓝扫描密度信号;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在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以分别记录蓝、绿、和红光曝光,每一层单元中均含有成色剂,所选择的成色剂均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每一该层单元展示的染料影象的反差系数均小于1.5,当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测试的曝光量时,元件展示的曝光宽容度至少为2.7logE,光敏度至少为ISO50,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1.20之间;b)将该红、绿、和蓝扫描密度信号矩阵变换为与通道有关的红、绿、和蓝影象携带信号;c)用一维查表法(one-dimensionallook-uptable)调整该与通道有关的红、绿、和蓝影象携带信号,校正反差系数不匹配或偏差以生成经过校正的与通道有关的红、绿、和蓝影象携带信号,d)用一维查表法将该已校正的与通道有关的红、绿、和蓝影象携带信号变换为红、绿、和蓝输出影象携带信号;e)传输,贮存,印片或显示该红、绿、和蓝输出影象携带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用于单次使用相机的胶片,该胶片经过扫描和电子转换之后能提供良好的影象。本发明将参考附图予以说明,其中图1用方块图以简图形式大略表示现有
技术领域
中,通过扫描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的方法产生输入影象携带信号的过程。图2用方块图以简图形式大略表示根据本发明所示方法扫描彩色底片记录材料产生输入影象携带信号的过程。图3说明现有
技术领域
中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的彩色记录单元的密度响应的相互依赖关系。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的彩色记录单元基本独立的密度响应曲线。图5用方块图以简图形式表示处理和观察通过扫描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获得的影象信息的装置。图6用方块图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对彩色底片记录材料扫描所得的三原色影象携带输入电子信号的处理过程简图。预装入按上述方法制成的彩色底片照相元件的一次性使用相机被非常意外地发现能产生改进质量的可见影象,其中影象是通过扫描已曝光并经过冲洗加工的彩色底片元件,得到一种影象图形的可处理的电子记录,随后将已经过调整的电子记录复原为可见形式的方法获得的。特别是同时获得了高的印片清晰度,低的印片颗粒度和良好的色彩还原。因为彩色底片照相元件不打算用于印相,因此不需要有色蒙罩成色剂。而且,当每一种蓝,绿,和红彩色记录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小于1.2而大于0.8时,可令人惊奇地看到用于观看的染料影象的清晰度、颗粒度、和彩色再现性明显增强。所述的反差系数比可通过从本发明元件中限制或除去有色蒙罩成色剂而实现。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DIR化合物,通过适当平衡乳剂卤素含量,特别是选择乳剂碘含量来实现。选择在每层中使用的合适的乳剂量不仅对取得要求的反差系数比,而且对取得要求的曝光宽容度都是重要的。另一个对取得要求的曝光宽容度重要的特性是在每一种彩色记录单元中使用多层。本发明认为,通过将层反差系数比限制在一个窄范围内,在避免其它特性缺陷或将其它特性缺陷减至最小的同时影象噪声可被降低和增加影象清晰度和色彩丰富程度,其中彩色记录在被重现为可视的彩色影象之前先被处理成电子形式。然而无论是用印片还是通过电子影象记录控制都不可能将影象噪声同其它影象信息分开,但如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所提供的那样,用调整具有低噪声的电子影象记录的方法可以改进整个曲线形状和清晰度特性,这是用已知的印片技术不可能达到的。这样,从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获得的电子影象记录可重新构成影象,该电子影象记录优于那些从适用于印片的传统彩色底片元件获得的电子影象记录。本发明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相机可以是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相机。这些相机可提供本领域中已知的具体部件例如快门装置、卷片装置、进片装置、防水壳、单个或多个镜头、镜头选择装置、可变光圈、聚焦或变焦距镜头、监测采光条件的装置、根据采光条件或使用者指示调整快门时间或镜头特征的装置、和直接在胶卷上记录使用条件的装置。这些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手动或自动进卷和快门复位的简化装置,见述于Skarman,U.S.专利4,226,517;提供自动曝光控制的设备见述于Matterson等,U.S专利4.345,835;防水罩,见述于Fujimura等,U.S.专利4,766,451;提供内置和外置的胶片盒,见述于Ohmura等,U.S专利4,751,536;提供在胶片上记录使用条件的装置见述于Taniguchi等,U.S.专利4,780,735;提供适合相机的镜头,见述于Arai,U.S.专利4,804,987;提供具有优越防卷曲性能的支持体,见述于Sasaki等,U.S.专利4,827,298;提供取景器,见Ohmura等,U.S.专利4,812,863;提供有固定的焦距和镜头速率的镜头,见Ushiro等,U.S.专利4,812,866;提供多胶片容器,见Nakayama等,U.S专利4,831,398和Ohmura等,U.S专利4,833,495;提供具有改进的防磨擦特性的胶片,见Shiba,U.S.专利4,866,469;提供卷片装置、旋转片轴、或弹性套筒,见Mochida,U.S.专利4,884,087;提供135胶片暗盒或可在轴向移动的暗盒,见Takei等U.S.专利4,890,130和5,063,400;提供电子闪光装置,参见Ohmura等,U.S.专利4,896,178;提供进行曝光的外部可操作元件,参见Mochida等,U.S.专利4,954,857;提供带有改进的片孔的支持体以及进该片的装置,参见Murakami,U.S.专利5,049,908;提供内置镜,参见HaraU.S专利5,084,719;以及提供适用于紧绕在片轴上的胶片的卤化银乳剂,参见Yagi等,欧洲专利应用0,466,417A。虽然胶片能以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但尤其优选的是将胶片以插入式胶卷盒(thrustcartridge)方式在曝光时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插入式胶卷盒公开于Kataoke等U.S.专利5,226,613;ZanderU.S.专利5,200,777;Dowling等U.S.专利5,031,852;和Robertson等U.S.专利4,834,306。适合以这种方式使用插入式胶卷盒的形状窄小的一次性使用相机参见Tobioka等U.S.专利5,692,221。更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作为一次性使用相机使用的尺寸受限的相机通常是矩形,可满足易操作和易携带的要求,例如,装入包中,在此所述的相机其体积受到限制。相机的总体积应小于约450立方厘米(cc),优选地应小于380cc,更优选地应小于300cc,而最优选地应小于220cc。这种相机的厚与高与长之比一般在1∶2∶4左右,每个尺寸的变动在约25%以内以适于操作和携带。通常最小可用厚度由所含的镜头的焦距和胶片卷轴与胶卷盒的组合尺寸而定。相机将优选大多数棱角和边棱进行了曲率半径在约0.2-3cm之间的边缘润饰。插入式胶卷盒的使用在本发明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它使扫描仪更容易得到拍摄于卷轴上的特定景象,而保护胶片不受灰尘、划伤、和擦伤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可能降低影象的质量。虽然任何已知的摄影镜头都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相机中,但装入本发明的单次使用相机中的摄影镜头仍然优选单非球面塑料镜头。镜头焦距在约10-100mm,镜头光圈在f/2-f/32之间。焦距优选地为约15-60mm,而最优选地是在大约20-40mm。对图片类应用来说,与胶片矩形曝光面积的对角线的25%以内相配合的焦距被优选。镜头光圈在f/2.8-f/22之间是理想的,而优选的在大约f/4-f/16之间。虽然镜头MTF值可高至0.7或最优选地为0.8或期望更高,但在胶片平面上每毫米20线(1pm)的空间频率下也可低至0.6或更小。更高的镜头MTF值通常产生更清晰的照片。人们尤其期望与上述功能相一致的包含两个、三个、或更多镜头部件组成的多镜头装置。相机能够使曝光在胶片上的影象面积小于10cm2左右。甚至优选地使用数值小于9、8或7cm2的更小的曝光面积。尤其优选曝光面积为5cm2或更小。这些已曝光的面积的图象长宽比一般在1∶1和4∶1之间。大约为1.4∶1和1.5∶1的传统的长宽比被优选,因为高清晰度电视的长宽比大约为1.8∶1而全景的长宽比大约2.8∶1。相机提供了在每单元胶片上曝光多于一幅图象的方法,特别优选了可曝光6、10、12、24、27、36幅图象,或甚至更多不同的图象的设置。相机可被设置成能在同一卷胶卷上给使用者提供混合长宽比的图象。与相机一同使用的快门允许曝光时间小于大约1/60秒以便使由于手持相机的固有抖动而产生的清晰度损失减至最小。小于1/100sec的快门时间被优选,而最优选更短的快门时间。具有极好光敏度的元件被最优选进本发明的实践中。元件应具有至少ISO约50的敏感度,优选地应有至少ISO200左右的敏感度,而更优选地具有至少ISO400左右的敏感度。尤其期望具有高达ISO3200或甚至更高敏感度的元件。彩色底片照相元件的感光速度或感光度与能够获得冲洗之后的高于灰雾的规定密度所需的曝光量成反比。每一彩色记录中的反差系数均在0.65左右的彩色底片元件的照相感光度已由美国国际标准学会(ANSI)明确定义为ANSI标准号PH2.27-1981(ISO(ASA速度))并且特别与在彩色胶片的每一个感绿光和最低感光彩色记录单元中产生超过灰雾以上0.15的密度所需的平均曝光量水平有关。该定义与国际标准组织(ISO)对胶片感光度标定一致。对于本申请,如果彩色单元的反差系数不同于0.65,在用其它定义的方法确定速度之前,先通过将反差系数对logE(曝光量)曲线线性放大或缩小至0.65数值的方法计算ASA或ISO速度。图1是以方块图的方式图解说明现有技术中彩色照相记录材料的层间象间作用情况。步骤1中该元件对白光中的光子“p”按影象曝光。卤化银晶体,记为“AgX”,吸收光能并通过形成潜影中心变成可显。步骤2中含有蓝记录层单元(BU)、绿记录层单元(GU)、红记录层单元(RU)和隔层(IL)的照相元件接着进行彩色底片显影。卤化银晶体与表示为“DIR”的显影抑制剂释出成色剂,和记为“MC”的有色蒙罩成色剂反应缔合。显影剂还原已曝光的卤化银晶体产生金属银和氧化了的显影剂,其可与成色剂反应以成影象释放显影抑制剂分子并消耗蒙罩成色剂,生成成影象的正象蒙罩。总的效果是以彩色记录单元之间的虚线箭头所表示的密度形成的层内和层间成影象的抑制。接着漂洗、定影、清洗和干燥的湿法加工步骤之后,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用影象扫描仪扫描,将经扫描的图片的每一个象素变成电子形式的影象携带信号R、G和B。将这些输入信号进行后述的电子处理。这些输入的影象携带信号由于步骤2中所示的照相记录材料的层间化学作用而变得极为相互依赖和混乱,以致于有缺陷影象染料的有害非峰值吸收。当前彩色负片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产生相当大的成影象的层间相互作用以便在光学复制之后表现出更好的彩色再现。图2以方块图方式图解说明本发明彩色照相记录材料的层间象间相互作用的最小化。步骤1中元件对白光中的光子“p”按影象曝光。卤化银晶体,记为“AgX”,吸收光能并通过形成潜影中心变得可显。步骤2中照相元件进行彩色底片显影。卤化银晶体与以“DIR”表示的显影抑制剂释出成色剂反应缔合。显影剂还原已曝光的卤化银晶体为金属银和被氧化的显影剂,其与成色剂反应按影象释放显影抑制剂分子。涉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时,没有使用有色蒙罩成色剂。总的效果是密度形成的主要在层内的按影象的抑制,其用彩色记录单元内的虚线箭头表示。在漂洗,定影,水洗和干燥的光学湿法加工步骤之后,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用影象扫描仪扫描,将经过扫描的图片的每一个象素变成电子形式的影象携带信号R、G、和B。将这些输入信号进行后述的电子处理。这些输入的影象携带信号由于步骤2中所示的照相记录材料低的层间化学和密度相互作用而基本上是独立的和不相混淆的。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一种本发明彩色底片的基本独立的影象携带信号的电子信号处理方法使信号在被重新转换为可见形式时得到更好的彩色再现。图3中,利用画出影象染料密度对曝光量以10为底的对数的特性曲线解释了由扫描图1中的彩色底片元件导致的影象携带信号的相互依赖性。曲线1是对现有技术的彩色负片照相记录材料进行白光曝光和冲洗加工之后的状态M下的绿密度响应。曲线2是其经绿光分色曝光之后的状态M的绿密度响应。曲线2的反差系数在最低曝光区急剧增加,而可看到元件对绿光有用的记录范围相对于从白光曝光获得的记录宽容度在较高曝光区被截。形成曲线2中的高反差系数和高密度的影象染料,其生成可被其它彩色记录单元在曲线1中的白光曝光和冲洗加工之后产生的显影效应成影象抑制,这种抑制是作用于感绿光记录单元上的化学层间象间效应的表现形式。图1中的元件的反差系数比通过示于图3中的曲线2的反差系数除以曲线1的反差系数而得。曲线3表示感蓝记录单元在经过非成象蓝光曝光和与曲线2一样的成影象梯级绿光曝光之后得到的状态M下的蓝密度响应。通过绿记录单元的成影象曝光和显影产生的层间象间效应可使产生正片特性曲线的蓝色密度成影象降低。现有
技术领域
的元件的响应绘于图3中,经扫描该元件的染料影象而得的影象携带输入信号可看到其数值是彼此极为混淆和相互依赖的。图4中,影象携带信号的基本独立性可用影象染料密度对曝光量以10为底的对数的特性曲线来解释,该种影象携带信号是通过扫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彩色底片元件而获得的,该元件由图2所示。曲线1A是对本发明的彩色底片照相记录材料进行白光曝光和冲洗加工之后的状态M下的绿密度响应。曲线2A是其经绿光分色曝光之后的状态M下的绿密度响应。曲线2A的反差系数在最低曝光区域大约与曲线1A的反差系数相等,而元件对绿光的有用记录范围可看到比较大并且比得上由白光曝光获得的记录宽容度。图4的元件的反差系数比由图4中所示的曲线2A的反差系数除以曲线1A的反差系数而得。由其它彩色记录单元经曲线1A中的白光曝光和冲洗加工之后形成的显影效应没有对曲线2A的影象染料的形成按影象抑制,这是导致本发明的优选反差系数比的层间象间效应最小化的一个实例。曲线3A表示感蓝记录单元在经过非影象的蓝光曝光和按影象梯级绿光曝光,如曲线2A中,之后得到的状态M下的蓝密度响应。基本不变的蓝密度响应使图2的本发明元件的绿光记录单元发生按影象显影,该元件的绿光按影象的响应示于图4的曲线2A。经扫描符合本发明的元件的染料影象而得的影象携带输入信号可看到其数值是彼此基本独立的,该元件的响应绘于图4中。当每一个红和蓝彩色记录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均小于1.2时,得到的前述元件可获得极好的成象特性。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一个红、绿、和蓝光敏成色单元呈现的反差系数比均小于1.2。在更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一个红、绿、和蓝光敏成色单元呈现的反差系数比均小于1.15。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红和蓝光敏成色单元均呈示了小于1.10的反差系数比。在最优选实施方案中,红、绿、和蓝光敏成色单元均呈示了1.10的反差系数比。在所有情况下,优选单个色单元呈现反差系数比小于1.15,更优选单个色单元呈现反差系数比小于1.10,最优选单个色单元呈现反差系数比小于1.05。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不一定相等。这些低的反差系数比数值表示层单元之间低水平的层间相互作用,也称为层间象间效应,并且相信可以导致在扫描和电子变换之后影象质量的提高。由层单元间的化学相互作用造成的明显有害的影象特性不必在影象变换操作过程中进行电子抑制。这种相互作用用已知的电子影象处理方案进行适当抑制,即使不是不可能的通常也是困难的。此外,层单元的色彩纯度应被保持。实际上,当红、绿、和蓝每一个彩色单元的反差系数比都大于0.80时就可以达到,优选地为大于0.85,更优选地为大于0.90,而最优选地应大于0.95,以便在整个影象形成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分色。最小反差系数比可通过选择要使用的影象成色剂调整直至该成色剂在显影过程中形成的染料的有害吸收减至最小。通常在彩色摄影中使用的许多成色剂无法达到这样的反差系数比水平,因为它们的染料吸收太宽。同样地,选择具体的彩色显影剂对调整最小反差系数比也很重要。显影加工过程中的非成影象染料形成也应受到限制或被消除,通过例如包括在其中掺入足够数量的氧化显影剂清除剂的隔层和使用最少量的物理显影液的方法。而且,在冲洗加工过程中从元件充分地去除例如来自残留银或染料的非成影象的密度。可提高层单元的彩色纯度。前述的反差系数比可通过在本发明的元件中限制或除去有色蒙罩成色剂的方法实现。它们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DIR化合物实现。众所周知反差系数比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取得。在一个具体的实例中,选择和平衡合适的光敏乳剂的卤素含量可被用于减小反差系数比,该方法是通过减小各彩色记录在显影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乳剂碘含量在这个作用中尤其关键。选择用于每一光敏层的乳剂量和增感条件也很关键。而且,这个条件也可以通过在层与层之间使用所谓的隔层来实现,这种隔层可以阻止显影抑制剂或显影副产物如卤离子的穿过,以在显影过程中化学地隔离单个的彩色记录单元。在另一个具体实例中,细颗粒非光敏卤化银或银微粒也可用于隔离彩色记录层。在又一个具体实例中,含聚合物的层,包括那些在Pearce等U.S.专利5,254,441中所述的那些,其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也可用于隔离彩色记录层。在进一步的具体实例中,降低彩色层之间化学相互作用的成色剂和添加物也被利用。这些材料包括均衡的巯基四唑和衍生物释出成色剂,如参见Singer等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09/015,197,1月29日,1998年申请,其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一种用于本发明的实践中的典型的彩色底片构成说明于下元件SCN-1SOC表面涂层BU蓝记录层单元IL1第一隔层GU绿记录层单元IL2第二隔层RU红记录层单元AHU防光晕层单元S支持体SOC表面涂层支持体S一般可以优选或反射支持体或透射支持体。当使用反射支持体时,支持体是白色并且可以采用通常用于彩色印片元件的任何常规形式的支持体。当使用透射支持体时,它可以是无色或浅色的并可采用通常用于彩色底片元件的任何常规的支持体形式,例如,无色或浅色的透射胶片支持体。支持体的详细组成已为本领域熟知。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支持体强度、柔韧性、和厚度被选择以使其能以卷轴或胶卷盒的形式在袖珍的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使用。支持体要足够薄以便卷轴能卷起很长的长度,但又要保持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使用中的变形或撕扯。支持体一般厚达约180μm,优选地在50-130μm之间厚,最优选地在60-110μm之间厚。支持体和元件的柔韧性应能使元件承受小于12,000μm的曲率,而优选小于6,500μm,或甚至更小。在不破裂或其它物理变形下,元件被期望能在1400μm或甚至更低的曲率下使用。当用于本发明的元件以卷轴方式提供时,正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它可被绕在一个轴芯上并密封在可取下的壳中,牵引片露出壳外。当元件以胶卷盒形式提供时,该胶卷盒包含光敏照相元件以卷轴方式密封于胶卷盒中,壳体可保护胶片元件不被曝光,和具有从胶卷盒贮藏器中抽出元件的开口。包含增加粘着力的底层的透射或反射支持体结构公开于上述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XV.支持体。每一个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BU、GU和RU由一层或多层亲水胶体层组成并包含至少一种光敏卤化银乳剂和成色剂,包括至少一种染料成象成色剂。在最简单的期望的结构中每一层单元由包含乳剂和成色剂的单层亲水胶体层组成。当存在于层单元中的成色剂被涂布在亲水胶体层中而不是含乳剂层中时,含有成色剂的亲水胶体层被放置在能在显影时从乳剂中接受氧化的彩色显影剂的位置。通常含有成色剂的层是与含乳剂的层紧邻的亲水胶体层。为了保证极好的影象清晰度,并方便制造和在相机中使用,所有的敏化层都优选地放在支持体的同一面。在以卷轴形式使用时,元件将被卷成这样一种形式,当其在相机中展开时,曝光的光线先到达所有的敏化层然后才到达带有这些层的支持体表面。而且,为了保证曝光在元件上的影象的极好清晰度,支持体上的层单元的总厚度应受到控制。一般地,支持体曝光面上的敏化层,隔层和保护层的总厚度小于35μm,优选地总层厚小于28μm,总层厚更优选地小于22μm,而总层厚最优选地小于17μm。通过按下述方法控制光敏卤化银总量,和控制层中的载色剂和其它组分,如成色剂、溶剂等的总量能够实现对总的层厚的限制。载色剂的总量一般小于20g/m2,优选地小于14g/m2,更优选地小于10g/m2。一般情况下,载色剂至少有3g/m2,优选地至少有5g/m2以保证中洗加工过程中层对支持体的粘着力和层组份间的适当隔离。同样地,其它组份的总量一般小于12g/m2,优选地小于8g/m2,更优选地小于5g/m2。BU中的乳剂对蓝光曝光时能形成潜影。当乳剂含有高的溴卤化银颗粒和特别是当少量(0.5~20,优选地1~10,摩尔百分数,按银计)碘化物也存在于光敏颗粒中时,颗粒的天然感光度依赖于对蓝光的吸收。优选地乳剂用一种或多种感蓝光谱增感染料进行光谱增感。在所有实例中GU和RU中的乳剂分别用感绿和感红光谱增感染料进行光谱增感,因为卤化银乳剂对绿光和/或红光(减去蓝光)没有天然感光度。可从一般的光敏卤化银乳剂中常规选择任何合适的掺入层单元中。最经常使用的是含有少量碘化物的高溴化物乳剂。为实现更高速度的显影加工可使用高氯化物乳剂。光敏氯化银、溴化银、碘溴化银、碘氯化银、氯溴化银、溴氯化银、碘氯溴化银和碘溴氧化银颗粒都可以考虑。颗粒可或规则或不规则(如片状)。片状颗粒乳剂,其中片状颗粒占总颗粒投影面积的至少50%(优选地至少70%,最佳至少90%),尤其有利于增加与颗粒度有关的速度。一般认为片状颗粒有两个主平行面,其等效圆直径(ECD)与其厚度之比至少为2。特别优选的片状颗粒乳剂是那些具有片状颗粒平均纵横比至少为4的乳剂,最佳的大于8。优选的平均片状颗粒厚度小于0.3μm(最优选地小于0.2μm)。超薄片状颗粒乳剂,那些平均片状颗粒厚度小于0.07μm的,被特别优选。颗粒优选地形成表面潜影以便在用表面显影液冲洗加工时形成负像。虽然用于本发明的元件的光敏银,如卤化银,可使用任何用量,但银的总量小于10g/m2是理想的。小于7g/m2的银量被优选,小于5g/m2的银量被更加优选。低用量的银提高了元件的光学性能,这样用该元件可产生更清晰的图象。这些低银用量对元件的快速显影和银的去除格外重要。每m2支持体表面积至少2g银的银覆盖量对实现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同时对于要放大的照片保持足够低的颗粒度是必要的。绿光记录层单元优选的覆盖银量至少为0.8g/m2。更优选的红和绿单元的覆盖银总量为至少1.7g/m2,更优选地红、绿、和蓝彩色单元每一个的覆盖银量均至少为0.8g/m2。最接近支持体的层单元由于其处于冲洗加工不太有利的位置,其银覆盖量一般优选平均至少为1.0g/m2的银覆盖量。一般情况下,该层为红记录层单元。对更多的照相应用来说,蓝记录层单元的最佳银覆盖量至少为0.9g/m2而绿和红记录层单元至少为1.5g/m2。普通的光敏卤化银乳剂的说明参见以上引用的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I部分,乳剂颗粒和其制备。可采取任何形式的乳剂的化学增感一般方法的说明于IV部分,化学增感。可采用任何一般方式的光谱增感和增感染料,说明于V部分,光谱增感和减感。乳剂层一般也包括一种或多种防灰雾剂或稳定剂,其能以任何常规方式使用,说明于VII部分,防灰雾剂和稳定剂。BU包含至少一种黄染料成色剂,GU包含至少一种品红染料成色剂,而RU包含至少一种青染料成色剂。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常规成色剂的组合。尤其优选品红吡唑啉酮基吡咯成色剂。常规的成色剂说明于上述引用的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X.,成色剂和改性剂,B.成色剂。与通常的彩色底片元件不同,RU、GU、和BU中都基本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优选地每一层单元含有小于0.05,更优选地小于0.02,最优选地含有小于0.01mmol/m2的有色蒙罩成色剂。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不需要有色蒙罩成色剂。显影抑制剂释出化合物可掺入至少一个层单元中,优选地加入每个层单元中。DIR通常用于修整染料影象特性曲线的形状。DIR优选地掺入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中能直接或通过中间的连接或定时基团释放显影抑制剂部分。DIR优选地包括那些使用邻位释放机理的成色剂。用在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中的显影抑制剂释出成色剂和其它化合物提供于上述引用的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X.成色剂和改性剂,C.影象染料改性剂,尤其是第(4)~(11)节。元件SCN-1中的其它成分SOC、IL1、IL2、和AHU是任选的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通常的形式。隔层IL1和IL2是亲水胶体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彩色污染,即阻止氧化的显影剂在与成色剂反应之前迁移至相邻的记录层单元。隔离仅仅依靠增加氧化的显影剂必须穿过的扩散路径长度的方法只能起到部分作用。为增加隔层阻隔氧化的显影剂的效率,通常的做法是加入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当GU和RU中的一种或多种卤化银乳剂是高溴化物乳剂从而对蓝光有显著的天然敏度时,最好在IL1中加入黄滤色剂,如CareyLea银或黄色冲洗加工液脱色染料。合适的黄滤色染料可选自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VIII吸收和散射材料,B.吸收材料。防污斑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可选自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X.成色剂和改性剂,D.色调改性剂/稳定作用,(2)节。防光晕层单元AHU一般包含可被冲洗药液除去的或脱色的光吸收材料,如一种或组合的颜料和染料。合适的材料可选自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VIII.,吸收材料。AHU通常可能的位置是在支持体S和离支持体最近涂布的记录层单元之间。表面涂层SOC是亲水胶体层,在处理和冲洗加工过程中其能对彩色底片元件提供物理保护。每一SOC也是加入附加物的常用位置,该附加物只有在彩色底片元件的表面或表面附近才是最有效的。在某些情况下表面涂层可分成表面层和隔层。后者在表面层的附加物和相邻记录层单元之间起垫片的作用。在另一种常用的变换形式中,附加物涂布在表面层和隔层之间,后者含有与相邻记录层单元相容的附加物。最常见的是SOC包含附加物,如涂布助剂,增塑剂和润滑剂,抗静电剂和毛面剂,其说明见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条,IX.,涂层物理性能改性附加物。另外,迭加在乳剂层上的SOC优选地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其说明见ResearchDisclosure,Item38957,VI.紫外染料/光学增白剂/荧光染料,(1)节。除了元件SCN-1的层单元排列顺序之外,也可使用其它的层单元顺序,而且对某些乳剂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使用高氯化物乳剂和/或薄(平均颗粒厚度<0.2μm)片状颗粒乳剂时,BU、GU、和RU的位置可任意互换而不会造成减蓝记录的蓝光污染,因为这些乳剂在可见光区的天然敏度可忽略不计。由于同样的原因,在隔层中加入蓝光吸收剂是没有必要的。优选在单个染料成象层单元内涂布一、二、或三层独立的乳剂层以便获得必须的曝光宽容度。当两或更多层乳剂层涂布在一个层单元中时,一般选择感光度不同的乳剂。当高感乳剂涂布在低感乳剂上面时,可达到比两种乳剂混合时更高的速度和更宽的宽容度。当低感乳剂涂在高感乳剂上面时,可达到比两种乳剂混合时更高的反差。三次涂布将三个独立的乳剂层组合在一个层单元中,是一种拓宽曝光宽容度的技术,其说明见Chang等美国专利5,314,793和5,360,703。当层单元包含两层或更多乳剂层时,单元可分成亚单元(sub-unit),每一亚单元均含有乳剂和成色剂,并被其它一个或两个层单元的亚单元交错开。下列元件是图解说明性的元件SCN-2SOC表面涂层BU蓝记录层单元IL1第一隔层FGU快速绿记录层亚单元IL2第二隔层FRU快速红记录层亚单元IL3第三隔层SGU慢速绿记录层亚单元IL4第四隔层SRU慢速红记录层亚单元S支持体AHU防光晕层单元SOC表面涂层除了绿记录层单元分成快速和慢速亚单元FGU和SGU以及红记录层单元分成快速和慢速亚单元FRU和SRU外,组成和组成替代物基本上与前述的元件SCN-1近似。AHU相对于S和增感层的位置可根据掺入AHU中的密度形成组份的脱色特性和元件预期的用途而改变。所有这些已为本领域所知。采用涂在支持体两面的多层防光晕层的元件受到特别期待。元件SCN-3SOC表面涂层FBU快速蓝记录层单元IL1第一隔层FGU快速绿记录层亚单元IL2第二隔层FRU快速红记录层亚单元IL3第三隔层MBU中速蓝记录层单元IL4第四隔层MGU中速绿记录层亚单元IL5第五隔层MRU中速红记录层亚单元IL6第六隔层SBU慢速蓝记录层亚单元IL7第七隔层SGU慢速绿记录层亚单元IL8第八隔层SRU慢速红记录层亚单元AHU防光晕层单元S支持体SOC表面涂层除了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分成快速、中速、和慢速亚单元外,组成和组成替代物基本上与前述的元件SCN-1近似。当在同一染料成象层单元中的乳剂层的速度不同时,通常的做法是将成色剂在最高速层的加入量限制到以银为基础的少于化学计算量。最高速乳剂层的作用是产生特性曲线上最小密度以上的部分,即处于层单元的其余一层或多层乳剂层的临界感光度以下的曝光区域。用这种方法,将颗粒度增加的最高感光速度的乳剂层加入到所产生的染料影象记录中在没有牺牲成象速度的情况下被减至最小。对本发明特别有用的胶片和相机特性的其它细节说明见Nozawa,美国专利5,422,231和Sowinski等美国专利5,466,560。在前面的讨论中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被描述为分别包含黄、品红、和青影象成色剂,是用于印片的彩色底片元件的常用方法。在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打算用于扫描以产生三个独立的电子彩色记录时,产生的影象染料的真实色调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每一层单元中产生的染料影象能同其余的每一个层单元产生的影象区别开。为达到这种区别能力,期望每一个层单元包含一种或多种选择的成色剂以便用来生成具有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蓝、绿、或红记录层单元是否形成了具有在蓝、绿、或红光区的吸收半峰带宽的黄、品红、或者染料并不重要,如在打算用于印片的彩色底片中或吸收半峰带宽在其它任何合适的光谱区域,即从近紫外区(300-400nm)变到可见光区再到近红外区(700-1200nm)的情形一样。只要层单元中的影象染料的吸收半峰带宽延伸非共同扩张的波长范围。优选地每一个影象染料呈现的吸收半峰带宽在其至少25(最优选地为50)nm光谱区域以内没有被另一个影象染料的吸收半峰带宽占据。理想情况下影象染料应呈现互不相交的吸收半峰带宽。当一个层单元包含两个或多个速度不同的乳剂层时,有可能通过在层单元的每一个乳剂层中形成一种染料影象来降低从电子记录重新形成的可见影象的颗粒度,该染料影象的吸收半峰带宽与层单元的其它乳剂层的染料影象在不同的光谱区域,这种技术尤其适合其中层单元分成速度不同的几个亚单元的元件。这可使每一层单元形成多级电子记录,其对应于同一光谱敏感区的各乳剂层形成的不同的染料影象。扫描由最高速度的乳剂层形成的染料影象产生的数字记录用于再重新产生仅在最小密度以上的可见染料影象部分。在更高的曝光水平下第二或第三电子记录可由扫描余下的一层或几层乳剂层形成的不同光谱吸收的染料影象获得。这些数字记录包含较低的噪声(较低颗粒度)而且可用于再形成在高于低速乳剂层的临界曝光水平的曝光范围内形成的可见影象。这种降低颗粒度的技术更详细地公开于SuttonU.S.专利5,314,794和5,389,506。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的每一个层单元产生特性曲线反差系数小于1.5的染料影象,以便于获得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多色照相元件的可接受的最小曝光宽容度是其能真实地记录在照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最白(如,新娘的婚纱)和最黑(如新郎的礼服)。2.6logE的曝光宽容度只能适应一般的新娘和新郎婚礼景象。因此,用于本发明的实例中的元件呈现了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至少3.0logE的曝光宽容度被优选,因为这给摄影者在选择曝光水平时造成的偏差留有合适的余地。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的元件尤其优选更大的曝光宽容3.6logE,因为用基本的曝光控制就可达到精确的影象再现。反之在用于印片的彩色底片元件中,当反差系数特别低时印片的景象常常失去视觉吸引力。当扫描底片以便从染料影象记录生成影象携带电子信号时,可用调整电子信号信息的方法增加反差。当发明元件用反射光来扫描时,光束穿过层单元两次。这是用倍增密度(ΔD)的方法有效地倍增反差系数(ΔD/ΔlogE)。这样,低至0.5或甚至0.2或更低的反差系数受到期待,而高达约5.0logE或更高的曝光宽容度也是可能达到的。应当理解,当本发明在细节上被描述为彩色底片元件时,只要它们满足已叙述的宽容度、反差系数、蒙罩成色剂和反差系数比要求,也可以考虑用于正性加工元件。在具体的实例中,元件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直接反转乳剂与彩色显影液的组合使用能够制成正性的。更应理解,已知的彩色反转元件缺乏在此列出的宽容度、反差系数、和反差系数比要求,因为这些要求与直接观看所要求的影象反差系数实际上矛盾,也和从染料影象得到的附加宽容度实际上矛盾。更应理解,本发明同样可以考虑用于光热敏成象元件,尤其是用于本领域已知的具有拍摄感光度的光热敏成象元件。具体的多色光热敏成象元件的实例说明于Levy等,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08/740,110,1996,10,28提出申请,和Ishikawa等欧洲专利申请EP0,762,201A1,其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本发明元件通常用合适的光曝光形成潜影然后冲洗加工形成可见的染料影象。冲洗加工步骤包括彩色显影剂存在下的彩色显影步骤,以还原可显影的卤化银和氧化彩色显影剂。被氧化的彩色显影剂随后与成色剂反应生成染料。在此所说的胶片是用pH在约9到约12之间的彩色显影液彩色显影过的,pH优选地为约9.5~约11.0。彩色显影液的pH可用酸或碱调整到想要的水平。pH可用任何具有适当的酸离解常数的合适缓冲剂来维持。实例包括碳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四硼酸盐,甘氨酸盐,亮氨酸盐,缬氨酸盐,脯氨酸盐,丙氨酸盐,氨基丁酸盐,赖氨酸盐,乌嘌呤盐,和羟基苯甲酸盐或其它本领域中已知的用于该目的的缓冲剂。彩色显影液也包括一种或多种用量为约0.01~约0.1mol/l的合适的彩色显影剂,用量优选地为约0.02~约0.06mol/l。也可使用任何适宜的彩色显影剂,其中许多已为本领域所知,包括引用于上的ResearchDisclosure中所述的彩显剂。特别有用的彩色显影剂包括但不限于氨基酚,对苯二胺(特别是N,N-二烷基-对苯二胺)和其它本领域熟知的彩色显影剂,例如EP-A0434097A1(1991,6,26公布)和EP-A0530921A1(1993,3.10公布)。彩色显影剂含有一个或多个水加溶性基团可更有利。溴离子可包括在彩色显影液中,其用量为约0.003~约0.1mol/l,优选地为约0.004~约0.05mol/l。溴离子可由任何合适的盐形式提供例如溴化钠、溴化锂、溴化钾、溴化铵、溴化镁、或溴化钙。除了彩色显影剂、溴盐和缓冲剂之外,彩色显影液也可包含通常在这些溶液中存在的其它一些组分,组分包括但不限于氯化物盐、碘化物盐、防腐剂(也称抗氧化剂)、金属螯合剂(也称为多价金属螯合剂)、防灰雾剂、荧光增白剂、润湿剂、去污斑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辅助显影剂(如常用于黑白显影中的辅助显影剂)、显影促进剂、和水溶性聚合物(如磺化聚苯乙烯)。有用的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羟胺、羟胺衍生物、异羟肟酸、肼、酰肼、苯酚、羟基酮、氨基酮、糖化物、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水杨酸、链烷醇胺、α-氨基酸,聚乙烯亚胺,和多羟基化合物。如果需要可使用防腐剂混合物。羟胺或羟胺衍生物被优选。在实际中特别有用的抗氧化剂由下列通式代表R-L-N(OH)-L′-R′其中L和L′是独立地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1~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如亚甲基、乙烯、正丙烯,异丙烯,正丁烯,1,1-二甲基乙烯,正己烯,正辛烯,和仲丁烯),或在亚烷基部分上1~3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亚烷基亚苯基(如亚苄基、二亚甲基亚苯基,和亚异丙基亚苯基)。在此所述的有机抗氧化剂包括在用于本发明的彩色显影液组合物中,其用量至少约0.001mol/l,优选的用量为约0.001~约0.5mol/l。最优选的用量是约0.005~约0.5mol/l。如果需要,在同一彩色显影液组合物中可以使用多于一种的有机抗氧化剂,但优选地只使用一种。用通常的漂白和定影液进行彩显之后,部分的或全部的银和/或卤化银被除去(即,部分或全部的脱银步骤),或只用定影以获得染料和银影象,两种方法可任选,但优选地使用前种方法。或者,所有的银和卤化银都可被留在经过彩色显影的元件中。正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也可使用一步或多步通常的水洗,漂洗,或稳定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在扫描和代表密度的信号的数字处理之前完成。与元件的接触显影最长在约240秒内完成,优选地为长达约200秒,更优选地长达约90秒,在约30℃以上的温度显影。通常在约35~约65℃,优选地为约38℃~约50℃,使用彩色显影液在合适的冲洗加工设备中以产生良好的己显影影象。整个冲洗加工时间(从显影到最后漂洗或水洗)需要约45秒~约20分钟。较短的总加工时间,即小于约8分钟,是用于冲洗根据本发明的照相彩色底片的理想时间。根据本发明进行的冲洗加工可使用装有冲洗液的常用深显影罐进行或使用自动冲洗机完成。或者,可用本领域已知的“小容量薄槽”冲洗系统或LVTT进行显影,该系统或者有片架和显影槽或者有自动托盘设计。这些冲洗加工方法和仪器说明于,例如,Carli等U.S.专利5,436,118和在此引用的出版物。胶片的冲洗加工也可采用为在冲洗胶卷盒内胶片而设计的方法和装置,其说明见,例如,Pagano等U.S.专利5,543,882。一旦黄、品红、和青染料影象记录已经在已冲洗的本发明照相底片中形成,可以使用通常的技术为每一个彩色记录补偿影象信息并且处理记录以便随后形成彩色平衡的可见影象。例如,可以在蓝、绿、和红光谱区域内连续地扫描照相元件或可以将蓝、绿、和红光组合在单束扫描光束中,该光束为了进行每种彩色记录而被分光并穿过了蓝、绿、和红色滤色片以形成分色扫描光束。一个简单的技术是沿一系列横向倾斜的平行扫描路径逐点扫描照相元件。在扫描点光穿过元件的光强度被传感器记录,该传感器可将接受的光转换成电信号。最一般的情况下这个电子信号被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形成有用的影象电子记录。例如,电子信号可被穿过数模转换器并与影象内的象素(点)位置所需的位置信息一起送至数字计算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种电子信号用色度或色调信息进行编码以生成适合将影象再现为可见形式的电子记录,可见形式如计算机显示器显示的影象、电视图象、印制影象等等。在将扫描获得的信息生成影象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能够用于观看的信息的象素数目只是从类似的传统照片中得到的象素数目的一部分。因此,在扫描成象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得到的影象信息的量是至关重要的。增加影象清晰度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异常象素信号(即,噪声)的影响是增加影象质量的常用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异常象素信号的影响的常用方法是通过对相邻象素的读数进行因子分解,将每一个象素密度读数调整到加权平均值,相邻越近的象素被加权的越多。本发明元件可有密度校准片,访片从未曝光的照相记录材料的一部分上一块或多块补片面积而得,该材料经过了参照曝光,其说明见Wheeler等US专利5,649,260,Koeng等US专利5,563,717,和Cosgrove等US专利5,644,647。扫描信号处理说明体系,包括最大限度地提高影象记录质量的方法,公开于BayerU.S.专利4,553,156;Urabe等U.S.专利4,591,923;Sasaki等U.S.专利4,631,578;AlkoferU.S.专利4,654,722;Yamada等U.S.专利4,670,793;KleesU.S.专利4,694,342和4,962,542;PowellU.S.专利4,805,031;Mayne等U.S.专利4,829,370;AbdulwahabU.S.专利4,839,721;Matsunawa等U.S.专利4,841,361和4,937,662;Mizukoshi等U.S.专利4,891,713;PetilliU.S.专利4,912,569;Sullivan等U.S.专利4,920,501和5,070,413;Kimoto等U.S.专利4,929,979;Hirosawa等U.S.专利4,972,256;KaplanU.S.专利4,977,521;SakaiU.S.专利4,979,027;NgU.S.专利5,003,494;Katayama等U.S.专利5,008,950;Kimura等U.S.专利5,065,255;Osamu等U.S.专利5,051,842;Lee等U.S.专利5,012,333;Bowers等U.S.专利5,107,346;TelleU.S.专利5,105,266;MacDonald等U.S.专利5,105,469;和Kwon等U.S.专利5,081,692。扫描过程中的彩色平衡调整方法公开于Moore等U.S.专利5,049,984和DavisU.S.专利5,541,645。数字彩色记录一旦获得就进行最大可能的调整以产生令人满意的可视彩色平衡影象,并且通过各种变换或再现以保持影象携带信号的彩色逼真度,或者输出在电视屏幕上或印片成一般的彩色照片。在扫描之后转换影象携带信号的优选方法公开于Giorgianni等U.S专利5,267,030,其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Giorgianni等人的5,267,030专利结合图8说明的信号转换方法代表着获得可视彩色平衡影象的特别优选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对彩色数字影象信息处理的进一步说明见Giorgianni和Madden的数字彩色处理,Addison-Wesley1998。图5以方块图形式表示考虑采用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提供影象信息的方式。影象扫描仪2用于对按本发明方法进行成影象曝光和照相冲洗加工的彩色底片元件1进行透射扫描。扫描光束最合适的是白光束,其在穿过层单元之后被分光并且穿过滤色片以形成分色影象记录-红记录层单元影象记录(R),绿记录层单元影象记录(G),和蓝记录层单元影象记录(B)。替代将光束分开,而是使蓝、绿、和红滤光片顺序地在每个象素位置横切光束。在再一种扫描变化中,由发光二极管聚集产生的分色蓝、绿、和红光束能直接到达每个象素位置。当元件1用矩阵探测器如矩阵电荷耦合设备(CCD)进行逐个象素扫描时,或用线性矩阵探测器如线性矩阵CCD逐线扫描时,产生了一系列R、G、和B象素信号,这种信号与扫描仪提供的空间位置信息相关连。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被送到工作站4,而信息被转换成电子形式R′、G′和B′,贮存在任何方便的存贮设备5中。在电影工业,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电视电影传输设备将彩色底片信息转变为视频信号。两种类型的电视电影传输设备最常用(1)使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器的飞点扫描设备或(2)作为传感器的CCD。这些设备将从每一个象素位置穿过彩色底片的扫描光束转变为电压。将电子信号进行反转处理以呈现正象。接着将信号放大和调制并反送到阳极射线管监视器上以显示影象或记录在磁带上保存。虽然模拟和数字影象信号处理都是可行的,但优选地是将信号以数字形式处理,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计算机是数字的,而且这便于使用常用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如磁带、磁盘、或光盘。视频监视器6,收到按要求修正过的数字影象信息,以R″、G″、和B″表示,使工作站接受到的影象信息能够观看。依靠阴极射线管的视频监视器可被液晶显示屏或其它任何方便的电子影象可视设备代替。视频监视器一般依靠图象控制设备3。其可包括键盘和光标,使工作站操作人员能够发出图象处理命令以修正显示的视频图象和从数字影象信息再现出来的任何图象。任何的图象修正都能看到因为它们正被显示在视频显示器6上并被贮存在贮存设备5内。经过修正的图象信息R、G、和B可被送至输出设备7以产生可视的再现影象。输出设备可以是任何方便的常用元件印相器,如热敏染料转换、喷墨、静电、电子照相、或其它类型的印相机。输出设备可用于控制普通的卤化银彩色相纸的曝光。输出设备产生了输出介质8,其携带有可视的再现图象。正是以输出介质中的图象才能最终被看见和被最终的使用者对噪声(颗粒度)、清晰度、反差、和彩色平衡进行评价。视频显示器显示的图象也被最终看见和被最终的用户对噪声、清晰度、色域、彩色平衡、和彩色再现进行评价,如在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万维网(WorldWideWeb)上的用户之间传送的图象一样。使用图5所示类型的装置,可将记录在根据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上的影象转换成数字形式,经处理,再现为可见形式,其使用的方法说明于Giorgianni等U.S.专利5,267,030。根据本发明的彩色负片记录材料可以任何合适的方法使用,其说明见U.S.专利5,257,030。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Giorgianni等提供了一种将透射扫描仪产生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转变为图象处理和/或存贮量度(metric)的方法和技术,其相当于参照影象生成装置如胶片或相纸印相机、热敏印相机、视频显示器等的三原色信号。量度值对应于为在该装置上适当地再现彩色影象所要求的那些。例如,如果参照影象产生装置选择为具体的视频显示器,而用于该参照视频显示器的中间影象数据量度则选择为R′、G′、和B′密度调制信号(编码值),对输入胶片来说,从扫描仪得到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将被转换成R′、G′、和B′编码值,该值对应于为在参照视频显示器上适当地再现输入图象所要求的那些。将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转变为上述编码值的数学转换产生了一个数据集合(data-set)。选出的能充分检验和覆盖已校准胶片的有用曝光范围的曝光测试图由测试图生成器曝光制成,并反馈给曝光设备。曝光设备在胶片上进行三原色曝光以产生由大约150个彩色补片组成的测试图象。测试图象可用各种适于应用的方法制成。这些方法包括使用曝光设备如感光仪、利用彩色成象设备的输出装置,记录通过已知光源照明的已知反射率的测试目标的影象、或用照相领域已知的方法计算三原色曝光值。如果使用了不同速度的输入胶片,则每一胶片的所有红、绿、和蓝曝光都必须适当调整以补偿胶片间的相对速度差值。这样每一胶片都接受到了与其红、绿、和蓝速度相适应的等效曝光。已曝光的胶片进行化学冲洗加工。胶片彩色补片用透射扫描仪读数,产生与每一彩色补片对应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编码值测试图发生器的信号值测试图产生RGB强度-调制信号并反馈给参照视频显示器。每种测试色彩的R′、G′、和B′编码值被调整,直到颜色匹配设备,该设备可以是仪器或观察的人,显示出视频显示器测试色彩与正片测试色彩或印片底片色彩相同。转换设备产生了一种把胶片测试色彩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值与对应的测试色彩的R′、G′、和B′编码值联系起来的转换。将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转变为中间数据所要求的数学处理可由一系列的矩阵处理和查表(LUT′s)组成。参考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输入影象携带信号R、G、和B被转换成与R′、G′、和B′输出影象携带信号对应的中间数值,该输出信号为在参照输出设备上适当地再现彩色影象所需要的,其步骤如下(1)借助于一维查表LUT1,与胶片测量的透射密度对应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在用于接受和贮存从胶片扫描仪产生的信号的计算机中被转换成相应的密度。(2)步骤(1)中产生的密度随后用转换设备产生的矩阵1转换成中间影象携带信号。(3)步骤(2)中的密度可用一维查表LUT2任意地进行修正直到输入胶片的中性灰色标度密度被转换成参照中性灰色标度密度。(4)步骤(3)中的密度通过一维查表LUT3转换成参照输出装置的相应的R′、G′、和B′输出影象携带信号。应当明白单个的查表一般只用于每一种输入色彩。在一种实施方案中,三个一维查表可同时使用,每个用于红、绿、和蓝每一种色彩记录。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多维查表,其说明见D′ErricoU.S.4,941,039。应当理解,上面步骤(4)的对应参照输出装置的输出影象携带信号可以是依赖于装置的编码值形式,或者输出影象携带信号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变成设备专用的编码值。这些调整可使用进一步的矩阵变换、或一维查表变换、或这些变换的组合完成,以适当制备适合的输出影象携带信号,该信号用于以下任何步骤传送、贮存、印片、或用具体设备显示它们。在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从透射扫描仪产生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被转变成影象处理和/或贮存量度,其对应于单个的参照影象记录装置和/或介质的测量或描述,而且所有输入介质的量度值都对应于三原色值,如果参照装置或介质是在与输入介质摄取图象的相同条件下摄取原始图象的话,三原色值应由参照装置或介质形成。例如,如果参照影象记录介质选择为具体的彩色底片,而中间影象数据量度选择为该参照胶片的已测量的RGB密度,则对本发明的输入彩色底片来说,由扫描仪而得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将被转移成对应于由参照彩色底片所形成的影象的那些的R′、G′、和B′密度值,如果参照彩色底片已在与本发明的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相同的曝光条件下曝光的话。能充分检验和覆盖已校准胶片的有用曝光范围的曝光测试图由测试图生成器曝光制成并送给曝光设备。曝光设备在胶片上进行三原色曝光以产生由大约150个彩色补片组成的测试图象。测试图象可用各种适合应用的方法制成。这些方法包括使用曝光设备如感光仪、使用彩色成像设备的输出装置、记录通过已知光源照明的已知反射率的测试目标的影象、或用照相领域已知的方法计算三原色曝光值。如果使用了不同速度的输入胶片,则每一胶片的所有红、绿、和蓝光曝光都必须适当调整以补偿胶片间的相对速度差值。这样每一胶片都受到了与其红、绿、和蓝速度相适应的等效曝光。已曝光的胶片进行化学冲洗加工。底片的彩色补片用透射扫描仪读数,产生与每一彩色补片对应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而用透射密度计读数则产生与每个补片对应的R′、G′、和B′密度值。转换设备产生了一种把底片的测试色彩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值与参照彩色底片的对应测试色彩的R′、G′、和B′测量密度联系起来的转换。在另一个优选的改变中,如果参照影象记录介质被选择为具体的彩色底片,而中间影象数据量度值选择为预先确定的该参照底片的步骤2的R′、G′、和B′中间密度,则对本发明的输入彩色底片来说,由扫描仪产生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将被转换成R′、G′、和B′中间密度值,该中间密度值对应于由参照彩色底片形成的影象的那些,如果参照彩色底片是在与本发明彩色底片记录材料相同的曝光条件下曝光的话。这样每一个已按本方法校准的输入底片在可能的范围内都将获得相应于适于再现彩色影象所需的R′、G′、和B′编码值的一致的中间数值,该彩色影象应由参照彩色底片在参照输出装置上产生。未经校准的胶片也可以与用于通过似类型的胶片而获得的变换一起使用,结果与已述的那些结果相似。将R、G、和B影象携带信号转换为该优选实施方案的中间数据量度值的数学处理可由一系列矩阵处理和一维LUTs组成。三个表一般可用于三种输入色彩。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这些转换也可通过在主计算机产生的计算步骤中使用单一的数学处理或数学处理的组合来实现,数学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矩阵代数、取决于一个或多个影象携带信号的代数表达式、和n维LUTs。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的矩阵1是3×3矩阵。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的矩阵1是3×10矩阵。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4中的一维LUT3按照彩色相纸特性曲线将中间影象携带信号进行了转换,因此产生了正常的彩色照片影象色域。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4中的LUT3按照修正过的可视色域将中间影象携带信号进行了转换,该色域更令人满意,如具有更低的影象反差。由于这些转换非常复杂,应当指出用三维LUT常常能更好地实现从R、G、和B到R′、G′、和B′的转换。这些三维LUTs可按照J.D′ErricoU.S.专利4,941,039中所述进一步发展。应当理解,当影象处于电子形式时,影象处理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操纵。当影象处于这种形式时,可使用另外影象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图象平衡算法(以根据底片内一块或多块面积的密度确定密度和色彩平衡校正值),色域处理以增大胶片曝光不足部分的反差系数,经过卷绕或用晕光蒙片非自适应性的或自适应性的锐化,红眼减薄,和非自适应的或自适应的颗粒-抑制。而且,影象可以进行艺术处理、放大、遮幅、以及用其它的影象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处理方法合成。一但影象经过了校正和任何其它的影象处理和操作,影象可被以电子形式传向远距离位置或被就地写到各种输出设备上,包括但不限于,卤化银胶片或相纸印相机、热印片机、光电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显示器、CD盘、光学和磁性电子信号贮存装置,和其它本领域已知的贮存和显示装置类型。实施例发明通过参照如下的具体实施方案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后缀(C)表示对照或比较用的彩色底片,而后缀(E)表示实例彩色底片。所有覆盖量以g/m2为单位公布于圆括号中,除非另有说明。卤化银覆盖量以银量表示。符号“M%”表示摩尔百分比。ECD和t表示平均颗粒度。混合卤化物颗粒和乳剂中的卤化物按浓度增加的顺序列举。每一彩色记录的反差系数(γ)是特性曲线上最小密度(Dmin)以上0.15密度处的点和位于0.9logE更高曝光水平的特性曲线上的点之间的特性曲线最大斜率,在此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的曝光量。缩略词词汇表HBS-1三甲苯酰磷酸酯HBS-2二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HBS-3N-正丁基乙酰苯胺HBS-4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HBS-5N,N-二乙基月桂酰胺HBS-6二-正丁基癸二酸酯H-1双(乙烯基磺酰基)甲烷彩色底片(CNF)元件试样001至102试样001该试样通过将按顺序列出的下列层数涂布在透明的三醋酸纤维素支持体上制成,支持体带有通常的底层,红记录层单元涂在离支持体最近的位置。支持体将要涂布的一面已涂布了明胶底层。第1层AHU黑色胶体银溶胶(0.151)UV-1(0.075)UV-2(0.075)补偿印片密度青色染料CD-1(0.016)补偿印片密度品红染料MD-1(0.038)补偿印片密度黄色染料MM-1(0.285)HBS-1(0.170)HBS-4(0.038)3,5-二硫代邻苯二酚二钠盐(0.269)明胶(3.228)第2层隔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2)HBS-4(0.113)明胶(0.538)第3层SRU该层包括分别含有以银为基础的1.5M%和4.1M%的碘化物的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484)AgIBr(0.66μmECD,0.12μmt)(0.430)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54)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DIR-6(0.013)青成色剂C-1(0.344)青戊色剂C-2(0.038)HBS-2(0.026)HBS-5(0.116)HBS-6(0.118)TAI(0.015)明胶(1.797)第4层M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1.30μmECD,0.12μmt)(1.184)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22)DIR-2(0.011)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青成色剂C-1(0.086)青成色剂C-2(0.086)HBS-1(0.044)HBS-2(0.022)HBS-4(0.017)HBS-5(0.074)HBS-6(0.097)TAI(0.019)明胶(1.560)第5层F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3.7M%的碘化物。AgIBr(2.61μmECD,0.12μmt)(1.291)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3)DIR-2(0.011)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4)青成色剂C-1(0.065)青成色剂C-2(0.075)HBS-1(0.044)HBS-2(0.022)HBS-4(0.018)HBS-5(0.004)HBS-6(0.161)TAI(0.020)明胶(1.829)第6层隔层品红滤光染料MD-2(0.06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108)HBS-4(0.161)明胶(1.076)第7层SGU该层包括分别含以银为基础的2.6M%和4.1M%的碘化物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AgIBr(0.81μmECD,0.12μmt)(0.237)AgIBr(0.92μmECD,0.12μmt)(0.129)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2)DIR-6(0.012)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22)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品红成色剂M-1(0.301)稳定剂ST-1(0.062)HBS-1(0.241)HBS-2(0.024)HBS-4(0.033)HBS-5(0.061)TAI(0.006)明胶(1.184)第8层MG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每个乳剂分别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0.92μmECD,012μmt)(0.108)AgIBr(1.22μmECD,0.11μmt)(1.184)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5)DIR-2(0.009)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品红成色剂M-1(0.113)HBS-1(0.125)HBS-2(0.022)HBS-4(0.016)HBS-5(0.053)稳定剂ST-1(0.022)TAI(0.020)明胶(1.560)第9层F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2.49μmECD,0.14μmt)(0.968)DIR-2(0.009)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品红成色剂M-1(0.097)HBS-1(0.112)HBS-2(0.022)HBS-4(0.016)稳定剂ST-1(0.020)TAI(0.012)明胶(1.560)第10层黄滤色层黄滤色染料YD-1(0.108)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5)HBS-4(0.113)明胶(1.076)第11层SB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中,和高的颗粒ECD)的感蓝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其分别含有以银为基础的1.5M%、1.5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301)AgIBr(0.77μmECD,0.14μmt)(0.226)AgIBr(125μmECD,0.14μmt)(0.355)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3)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黄成色剂Y-1(0.710)HBS-2(0.022)HBS-5(0.050)HBS-6(0.151)TAI(0.014)明胶(1.506)第12层FBU该层包括以银为基础的含碘化物9.0M%的感蓝碘溴化银乳剂。AgIBr(1.04μmECD)(0.699)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4)DIR-6(0.013)黄成色剂Y-1(0.140)HBS-2(0.026)HBS-5(0.005)HBS-6(0.118)TAI(0.011)明胶(1.506)第13层紫外滤光层染料UV-1(0.108)染料UV-2(0.108)补偿印片密度青染料CD-1(0.004)未增感的溴化银Lippmann乳剂(0.215)HBS-1(0.168)明胶(0.699)第14层保护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酸无光小珠(0.005)可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108)硅润滑剂(0.039)明胶(0.888)该胶片涂布时用明胶总重量的1.75%的坚膜剂H-1坚膜。正如本领域通常的做法一样,本试样的各层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涂布助剂,可溶的吸收剂染料,防灰雾剂;稳定剂、抗静电剂,biostats,生物杀伤剂和其它添加的化学剂。试样002该试样通过将按顺序排列的下列各层涂布在透明的三醋酸纤维素胶片支持体上制成,支持体带有通常的底层,红记录层单元涂在离支持体最近的位置。支持体将要涂布的一面已通过涂布明胶底层制备。试样002中的卤化银乳剂与试样001的各层所含的乳剂相同;试样002的乳剂在这些层中的涂布量与试样001的涂布量没有显著差别。第1层AHU黑色胶体银溶液(0.107)UV-1(0.075)UV-2(0.07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161)补偿印片密度青染料CD-2(0.034)补偿印片密度品红染料MD-1(0.013)补偿印片密度黄染料MM-1(0.095)HBS-1(0.105)HBS-2(0.433)HBS-4(0.013)3,5-二硫代邻苯二酚二钠盐(0.215)明胶(2.152)第2层SR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其分别含有以银为基础的1.5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355)AgIBr(0.66μmECD,0.12μmt)(0.328)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75)DIR-1(0.015)青成色剂C-1(0.359)HBS-2(0.405)HBS-5(0.098)TAI(0.011)明胶(1.668)第3层M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1.30μmECD,0.12μmt)(1.162)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5)DIR-1(0.016)成青染料的品红带色成色剂CM-1(0.059)青成色剂C-1(0.207)HBS-2(0.253)HBS-5(0.007)TAI(0.019)明胶(1.291)第4层F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3.7M%的碘化物。AgIBr(2.61μmECD,0.12μmt)(1.060)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5)DIR-1(0.027)DIR-2(0.048)成青染料品红带色成色剂CM-1(0.022)青成色剂C-1(0.323)HBS-1(0.194)HBS-2(0.274)HBS-5(0.007)TAI(0.010)明胶(1.291)第5层隔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86)HBS-4(0.129)明胶(0.538)第6层SG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其分别含有以银为基础的2.6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81μmECD,0.12μmt)(0.251)AgIBr(0.92μmECD,0.12μmt)(0.110)成品红染料黄色带色成色剂MM-2(0.054)品红成色剂M-1(0.339)稳定剂ST-1(0.034)HBS-1(0.413)TAI(0.006)明胶(1.184)第7层MG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每个含有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0.92μmECD,0.12μmt)(0.091)AgIBr(1.22μmECD,0.11μmt)(1.334)DIR-3(0.032)成品红染料的黄色带色成色剂MM-2(0.118)品红成色剂M-1(0.087)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2(0.018)HBS-1(0.315)HBS-2(0.032)稳定剂ST-1(0.009)TAI(0.023)明胶(1.668)第8层F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以银为基础的4.1M%的碘化物。AgIBr(2.49μmECD,0.14μmt)(0.909)DIR-4(0.003)DIR-6(0.032)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2(0.023)成品红染料黄色带色成色剂MM-2(0.054)品红成色剂M-1(0.113)HBS-1(0.216)HBS-2(0.064)稳定剂ST-1(0.011)TAI(0.011)明胶(1.405)第9层黄滤光层黄滤光染料YD-1(0.054)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86)HBS-4(0.129)明胶(0.538)第10层SB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中、和高的颗粒ECD)的感蓝片状碘溴化银乳剂混合物,其分别含有以银为基础的15M%、1.5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140)AgIBr(0.77μmECD,0.14μmt)(0.247)AgIBr(1.25μmECD,0.14μmt)(0.398)DIR-1(0.027)DIR-5(0.054)黄成色剂Y-1(0.915)青成色剂C-1(0.027)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1)HBS-1(0.538)HBS-2(0.108)HBS-5(0.014)TAI(0.014)明胶(2.119)第11层FBU该层包括感蓝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9.0M%的碘化物。AgIBr(1.04μmECD)(0.699)未增感的溴化银Lippmann乳剂(0.054)黄成色剂Y-1(0.473)DIR-5(0.086)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5)HBS-1(0.280)HBS-5(0.007)TAI(0.012)明胶(1.183)第12层紫外滤光层染料UV-1(0.108)染料UV-2(0.108)未增感的溴化银Lippmann乳剂(0.215)HBS-1(0.151)明胶(0.699)第13层保护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005)可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108)硅润滑剂(0.039)明胶(0.882)该胶片在涂布时用明胶总重的1.80%的坚膜剂H-1坚膜。正如本领域通常的做法一样,本试样的各层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涂布助剂、可溶的吸收剂染料、防灰雾剂、稳定剂、抗静电剂、biostats、生物杀伤剂和其它添加的化学剂。试样101该试样通过将按顺序排列的下列各层涂布在透明的三醋酸纤维素胶片支持体上制成,支持体带有普通的底层,红记录层单元涂在离支持体最近的位置。支持体将要涂布的一面已涂上了明胶底层。第1层AHU黑色胶体银溶胶(0.151)UV-1(0.075)UV-2(0.075)补偿印片密度青染料CD-1(0.005)补偿印片密度品红染料MD-1(0.038)补偿印片密度黄染料MM-1(0.274)HBS-1(0.125)HBS-4(0.038)3,5-二硫代邻苯二酚二钠盐(0.269)明胶(3.228)第2层隔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2)HBS-4(0.108)明胶(0.538)第3层SR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中间,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分别含有基于银的1.3M%,4.1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452)AgIBr(1.00μmECD,0.09μmt)(0.355)AgIBr(1.25μmECD,0.12μmt)(0.172)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7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DIR-6(0.013)青成色剂C-1(0.344)青成色剂C-2(0.172)HBS-2(0.026)HBS-5(0.144)HBS-6(0.118)TAI(0.016)明胶(1.840)第4层M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1M%的碘化物。AgIBr(2.25μmECD,0.12μmt)(1.291)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22)DIR-2(0.011)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青成色剂C-1(0.108)青成色剂C-2(0.075)HBS-1(0.044)HBS-2(0.022)HBS-4(0.017)HBS-5(0.074)HBS-6(0.043)TAI(0.020)明胶(1.560)第5层F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7M%的碘化物。AgIBr(4.1μmECD,0.13μmt)(1.614)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3)DIR-2(0.011)DIR-6(0.00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4)青成色剂C-2(0.151)HBS-1(0.044)HBS-2(0.011)HBS-4(0.021)HBS-5(0.004)HBS-6(0.108)TAI(0.026)明胶(1.829)第6层隔层品红滤光染料MD-2(0.06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108)HBS-4(0.161)明胶(1.076)第7层SG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中间、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中分别含有基于银的1.5M%、4.1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69μmECD,0.12μmt)(0.226)AgIBr(1.00μmECD,0.08μmt)(0.086)AgIBr(1.22μmECD,0.11μmt)(0.430)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1)DIR-6(0.012)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22)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品红成色剂M-1(0.215)稳定剂ST-1(0.044)HBS-1(0.172)HBS-2(0.024)HBS-4(0.033)HBS-5(0.060)TAI(0.014)明胶(1.184)第8层M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6M%的碘化物。AgIBr(2.85μmECD,0.12μmt)(0.968)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1)DIR-2(0.009)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品红成色剂M-1(0.156)HBS-1(0.159)HBS-2(0.022)HBS-4(0.016)HBS-5(0.060)稳定剂ST-1(0.032)TAI(0.016)明胶(1.560)第9层F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磺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6M%的碘化物。AgIBr(3.95μmECD,0.14μmt)(1.291)DIR-2(0.009)DIR-6(0.01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品红成色剂M-1(0.102)HBS-1(0.116)HBS-2(0.022)HBS-4(0.016)稳定剂ST-1(0.020)TAI(0.015)明胶(1.560)第10层黄滤光层黄滤光染料YD-1(0.108)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5)HBS-4(0.113)明胶(1.076)第11层SB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的、中、和高的颗粒ECD)的感蓝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中分别含有基于银的1.5M%、1.5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55μmECD,0.08μmt)(0.258)AgIBr(0.77μmECD,0.14μmt)(0.194)AgIBr(1.25μmECD,0.14μmt)(0.334)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3)DIR-6(0.016)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3(0.183)黄成色剂Y-1(0.710)HBS-2(0.032)HBS-5(0.050)HBS-6(0.151)TAI(0.014)明胶(1.506)第12层FB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高的(片状)和低的(普通的)颗粒ECD)的感蓝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中分别含有基于银的4.1M%和14M%的碘化物。AgIBr(2.9μmECD,0.13μmt)(0.323)AgIBr(1.4μmECD)(0.968)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1)DIR-6(0.005)黄成色剂Y-1(0.215)HBS-2(0.011)HBS-5(0.014)HBS-6(0.108)TAI(0.008)明胶(1.506)第13层紫外滤光层染料UV-1(0.108)染料UV-2(0.108)补偿印片密度青染料CD-1(0.005)未增感的溴化银Lippmann乳剂(0.215)HBS-1(0.172)明胶(0.699)第14层保护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005)可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108)硅润滑剂(0.039)明胶(0.888)该胶片在涂布时用明胶总量的1.75%的坚膜剂H-1坚膜。正如本领域通常的做法一样,本试样的各层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涂布助剂、可溶的吸收剂染料、防灰雾剂、稳定剂、抗静电剂、biostats、生物杀伤剂和其它添加的化学剂。试样102该试样通过将按顺序排列的下列各层涂布在透明的三醋酸纤维素胶片支持体上制成,支持体带有普通的底层,其红记录层单元涂在离支持体最近的位置。支持体将要涂布的一面已通过涂布明胶底层制备。MRU、FRU、MGU、FGU、和FYU中的卤化银乳剂与试样101的各层所含的乳剂相同;试样102的乳剂在这些层中的涂布量与试样101的涂布量没有根本差别。第1层AHU黑色胶体银溶胶(0.151)UV-1(0.075)UV-2(0.075)青蒙罩染料CD-1(0.037)品红蒙罩染料MD-1(0.013)黄蒙罩染料MM-1(0.129)HBS-1(0.252)HBS-4(0.013)3,5-二硫代邻苯二酚二钠盐(0.269)明胶(1.620)第2层隔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5)HBS-4(0.113)明胶(0.538)第3层SR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均含有基于银的4.1M%的碘化物。AgIBr(0.74μmECD,0.12μmt)(0.312)AgIBr(1.25μmECD,0.12μmt)(0.265)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80)青成色剂C-1(0.226)青成色剂C-2(0.363)成青染料的品红带色成色剂CM-1(0.032)HBS-2(0.589)HBS-5(0.104)TAI(0.009)明胶(1.668)第4层M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1M%的碘化物。AgIBr(2.25μmECD,0.13μmt)(1.173)DIR-2(0.011)DIR-7(0.011)成青染料的品红带色成色剂CM-1(0.032)青成色剂C-2(0.181)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1)HBS-1(0.044)HBS-2(0.181)HBS-3(0.022)HBS-4(0.017)TAI(0.019)明胶(1.615)第5层FRU该层包括感红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7M%的碘化物。AgIBr(4.0μmECD,0.13μmt)(1.291)DIR-2(0.022)DIR-7(0.025)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14)青成色剂C-2(0.204)HBS-1(0.086)HBS-2(0.204)HBS-3(0.050)HBS-4(0.021)TAI(0.020)明胶(1.453)第6层隔层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5)HBS-4(0.113)明胶(0.538)第7层SG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低和高的颗粒ECD)的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中分别含有基于银的2.6M%和4.1M%的碘化物。AgIBr(0.88μmECD,0.12μmt)(0.537)AgIBr(1.2μmECD,0.12μmt)(0.334)成品红染料的黄色带色成色剂MM-2(0.075)品红成色剂M-1(0.286)稳定剂ST-1(0.029)HBS-1(0.407)TAI(0.014)明胶(1.184)第8层M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6M%的碘化物。AgIBr(2.85μmECD,0.12μmt)(0.969)DIR-4(0.011)成品红染料的黄色带色成色剂MM-2(0.086)品红成色剂M-1(0.080)HBS-1(0.266)稳定剂ST-1(0.008)TAI(0.016)明胶(1.560)第9层FGU该层包括感绿片状碘溴化银乳剂,其含有基于银的3.6M%的碘化物。AgIBr(3.95μmECD,0.14μmt)(1.292)DIR-4(0.003)品红成色剂M-10.084HBS-1(0.082)稳定剂ST-1(0.008)明胶(1.582)第10层黄滤光层黄滤光染料YD-1(0.108)氧化的显影剂清除剂S-1(0.075)HBS-4(0.113)明胶(0.807)第11层SBU该层包括低感、中感、和高感(低、中、和高的颗粒厚度)的感蓝片状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分别含有基于银的1.3M%、1.5M%、和6.0M%的碘化物。AgIBr(0.54μmECD,0.09μmt)(0.397)AgIBr(1.03μmECD,0.13μmt)(0.081)AgIBr(0.96μmECD,0.26μmt)(0.232)DIR-5(0.027)黄成色剂Y-1(0.733)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03)HBS-1(0.381)HBS-5(0.004)TAI(0.011)明胶(1.615)第12层FBU该层包括低感和高感(高的(片状)和低的(普通的)颗粒ECD)的感蓝碘溴化银乳剂的混合物,其中分别含有基于银的4.1M%和14M%的碘化物。AgIBr(2.9μmECD,0.13μmt)(0.412)AgIBr(1.4μmECD)(0.902)黄成色剂Y-1(0.424)DIR-5(0.027)漂白加速成色剂B-1(0.011)HBS-1(0.226)HBS-5(0.014)明胶(1.700)第13层紫外滤光层染料UV-1(0.108)染料UV-2(0.108)未增感的溴化银Lippmann乳剂(0.215)HBS-1(0.151)明胶(0.699)第14层保护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005)可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光小珠(0.108)硅润滑剂(0.039)明胶(0.888)胶片在涂布时用明胶总重的2.00%的坚膜剂H-1坚膜。正如本领域通常的做法一样,本试样的各层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涂布助剂、可溶的吸收剂染料、防灰雾剂、稳定剂、抗静电剂、生物抑制剂、生物杀伤剂、和其它的附加化合物。为了确立照相记录材料的效用,CNF101-102的每个试样都用通过日光Va滤光镜滤光至5500K的钨灯光源,在1/500秒时间下,透过1.5的铬镍铁合金镀膜的中灰滤光镜和每级增加0.2密度的带刻度的0-41ogE梯级光楔片进行白光曝光。试样001和CNF002进行了另外的白光曝光,其分别在1/500秒下,用日光Va滤光镜滤光至5500K的钨灯光源的白光,透过1.2的铬镍铁合金镀膜的中灰滤光镜和分级的0-4.0密度梯级光楔片进行曝光。彩色反转片,KODAKEKTACHROMETMELITEII100胶片(标示为试样201),用另一种滤光至5500K的钨光源白光,在1/5秒下透过0-4密度梯级光楔片进行曝光,以确定最佳的照相记录材料的特性曲线。已曝光的胶片试样用KODAKFLEXICOLORTMC-41工艺进行冲洗加工,其说明见英国1998年摄影年报杂志(TheBritishJournalofPhotographvAnnualof1988),196-198页。KODAKFLEXICOLORTMC-41工艺的另一个使用说明见UsingKodakFlexicolorChemicals,KodakPublicationNo.Z-131,EastmanKodakCompany,Rochester,NY。胶片试样然后进行状态M下的密度测量以确定特性曲线和照相性能量度。每个试样的特性曲线彩色记录的反差系数用KodakModelG斜率计在最小密度以上0.15密度处的第一个特性曲线参照点和离开第一个参照点0.9logE的第二个参照点之间确定。曝光宽容度也被确定,其表示特性曲线段的曝光范围,在此段上瞬时反差系数至少为上述反差系数的25%。反差系数和宽容度的观测值公布于表I。涉及ISO速度的速度值用与上述类似的方法,通过测量冲洗加工过的胶片试样未曝光区的最小密度以上0.15密度处所需的曝光量确定。用于静物摄影的彩色底片的ISO(ASA)速度确定方法报告于ANSIPH2.27-1981。所有胶片试样都提供了有用的成象特性,这由表I和表II中的值可说明。已知领域的胶片试样代表另外标为“(C)”以便区别。表I试样状态M反差系数宽容度(loglux-s)RGBRGB1.0010.540.540.643.4+3.4+3.52.002(C)0.670.630.773.4+3.4+3.4+3.1010.550.540.603.4+3.4+3.4+4.102(C)0.670.670.763.4+3.4+3.4+5.201(C)1.522.262.002.32.22.6表II试样0.15密度速度ISO速度RGBR1.0013463553564542.002(C)3523573524943.1013693683746764.102(C)375380383847可以看到,尽管试样101含有与试样102相同的MRU、FRU、MGU、FGU、和FYU乳剂,其覆盖量也大致相同,但试样101的速度明显地比试样102低。试样101获得的反差系数比102的低,而与固定的密度改变有关的速度量度低估了照相记录材料的真实感光度。由于要依仗扫描后的电子信号放大使影象携带信号标准化为正确的输出反差关系,不真实的速度差异并不重要。为了表示彩色负片记录材料的化学信号处理特性,需要确定光记录单元的反差系数比。表II中的试样用1/50秒的曝光时间,来自通过滤光至5500K的钨光源的白光,在以21级增量的0-4logE范围,进行曝光,然后用相继被窄带通红、绿、蓝二色性干涉膜滤光镜滤光后的该光源的白光对它们进行分色曝光。已曝光的试样用KODAKFLEXICOLORTMC-41工艺冲洗加工,干燥后的试样测量状态M下的密度。每一彩色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分别由单色曝光的反差系数除以各自的中性白光曝光反差系数而定;这些结果列于表III。表III试样单色和中性反差系数之比感红单元感绿单元感蓝单元0011.130.961.17002(C)1.491.641.501011.001.020.98102(C)1.151.421.29试样101-102可装入135型胶卷盒中做成可曝24幅图片的胶卷,然后其可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使用。一次性使用相机包括焦距约30mm的单元固定焦距的塑料透镜。聚焦范围约1.2m至无穷远。相机快门速度约为1/100秒。机身尺寸约为120×60×35mm。图片影象包括人和其它常见的照相主体要素如建筑物、草坪、树木和花以及蓝天都能在从晴天到阴天的许多室外采光条件下记录在两种胶片上。使用这些试样的另外的部分的第二种照相试验可以通过在摄影室中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和结合了原型和有刻度的灰色和彩色补片的场景对所有的试样001-102曝光来进行以检验电子转换再现为可见影象的路程。一次性使用相机可用工具掀起或打破挡水板打开以回收胶片试样。所有已曝光的带有图象的胶卷用KODAKFLEXICOLORTMC-41工艺冲洗加工。通过两种方法两个代表性的场景被选择用于印片。常规4R光学印片可通过将试样101和102的彩色底片影象曝光到KODAKEKTACOLORTMEDGE5相纸上进行。在操作员控制下,使用自动彩色相纸印相机,彩色相纸曝光被精确地平衡以产生在每一场景中对于试样102的最佳印片,而试样101印片的中间色调密度和彩色平衡被与之相配。由于与试样101有关的反差系数和层间象间效应并不与102的匹配,真正的相配当然是不可能的。曝光之后,彩色相纸试样用KODAKRA-4TM快速加工工艺冲洗加工。最终印片的放大率是大约4.4x,而经过裁切的印片尺寸是10cm×15cm。由试样101获得的光学印片以后称为印片A印片,而由试样002获得的参照光学图片称为印片B印片。电子影象转换和数字印片为了产生从输入影象携带信号到影象处理和/或贮存量度的变换,该量度对应于参照影象产生装置的三原色信号,该装置如彩色相纸印机或如Giorgianni等所讲的视频显示,试样001、试样002、和试样102用密度增量为0.2的21级阶梯图进行未滤光的白光曝光或经KODAKWRATTENTM明胶滤光片彩色补偿CC100红、绿、蓝、青、品红、和黄彩色滤光镜滤光的白光曝光以产生测试影象。所有已曝光的胶片用KODAKFLEXICOLORTMC-41工艺冲洗加工。记录在试样001-102上的补片和影象用KODAKPROFESSIONALPCDTM胶片扫描仪1000扫描。就试样002和试样102来说,从彩色补片系列得到的扫描密度被线性回归以获得最终制成输出设备编码值的矩阵(根据图6所示常用方法的矩阵1),这种编码值使印相机对卤化银彩色相纸曝光从而准确再现了与普通光学印片同样的彩色和影调还原,这种印片是用相同的胶片各自对同一对象曝光而成。这种方法可被看作是一种印制密度转换。这些转换也能用于在监视器上观看扫描之后再现的影象,该影象经过更一步常规的调整以适应该输出设备的显示特性。本发明的彩色底片也适合产生模拟转换。按照图6所示方法,试样001的扫描密度在这种情况下被线性回归成中间影象携带信号或试样002的印片密度。在转换试验之后,1D-LUT(图6的优选方法的LUT2)被插入影象处理线路中以调整色域与试样001的相配并提高测试印片曝光不足区域的灰色密度。从试样001和试样102(根据图6所示常用方法的矩阵1)所得的印片密度矩阵转换示于表IV。表IV为试样001导出的3×10矩阵如下1.959-0.514-0.0800.0600.7090.265-0.340-0.195-0.4620.275-0.3681.947-0.252-0.013-0.325-0.2410.0730.0140.6090.411-0.045-1.1512.4650.2930.7470.188-0.123-0.436-0.6360.399为试样102(C)导出的3×10矩阵如下1.044-0.4830.0570.059-0.039-0.0320.0750.0210.0240.1710.0240.8960.1080.0150.047-0.071-0.1280.0190.1550.350-0.0150.0160.9700.0270.0940.2190.029-0.118-0.2370.435在一次性使用相机中曝光的两个室外场景和在单镜头反射相机中曝光的摄影室测试图象均记录在试样001-102上,其每一个试样均用KODAKPROFESSIONALPCDTM胶片扫描仪1000扫描。试样102的扫描仪密度用其早先确定的独一的印片密度转换矩阵进行了转换。试样101的扫描仪密度用早先所示的试样001的印片密度转换进行了转换,其是根据图6的优选方法确定的,该方法适用于本发明的类似未刻度过的胶片,如试样101。应用这些与胶片相关的矩阵值可实现每一个输入胶片试样的已记录的场景信息的转换,随后又被表示成合适的与装置有关的输出编码值,该值能够再现该场景的可见影象。这样,在一个实例中,影象携带信号可被转变成中间状态的参照视频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如图5的说明,从每一胶片的每一幅场景产生的信号都被按照输入照相记录材料的曝光量、彩色平衡和反差系数进行了标准化,以便与参照光学印片B印片匹配。这种标准化,或场景平衡,通常用于每一种影象印片操作,无论其实施手段是光学的还是数字的。这些中间状态的影象携带信号或编码值是原始场景曝光量的精确体现,其可通过对每一试样产生的视频影象进行的最终检查所证实。确定摄影室场景中的20%的灰色参照补片的编码值以及记录在每一试样上的图片场景的天空和阴影影象部分的编码值(与将反映在图片上的影象块密度有关),以及确定它们的标准偏差(直接涉及最终的影象噪声)。照相记录材料试样101-102的影象部分平均编码值,包括相同的R″、G″、和B″影象携带信号,如图1中的说明,以及它们的标准偏差(表现为影象噪声并由此表现为试样101-102中的颗粒度)公布于表V。表V试样场景平均编码值标准偏差R″G″B″R″G″B″101摄影室56.1157.4256.023.984.477.13102(C)20%灰色56.4456.4359.924.264.527.63101场景1,45.9613.8512.002.190.700.00102(C)天空49.3518.0416.573.121.350.93101场景2,75.6882.5894.105.064.988.49102(C)阴影77.0383.1394.445.905.629.32从表V中显而易见,试样101显示了较低的信号偏差(噪声),这种低偏差满足了本发明的要求。这种低偏差证实了满足本发明要求的彩色底片试样降低在中间影象中的影象噪声的能力,该中间影象是从彩色底片元件的影象区域取得的数字记录再创造的。试样101-102用一次性使用相机摄取影象后,从其影象获得的中间影象携带信号被接着传给KODAKCRT数字彩色印相机。通过控制印相机的KODAKD1GITALSCIENCETMPCMSImageEnhancementEngine计算机,对于两种原始胶片,一种定值的非自适应的数字锐化滤光镜被统一用于来自两场景的影象携带编码值。滤光镜值进行了特意选择以产生比通常的光学印片可能达到的更高的印片清晰度,尤其是当彩色底片装入带有非常廉价的光学部件的有机中拍摄景物时,如在一次性使用相机中。影象文件随后被印在KODAKEDGETM5相纸上,其放大率与光学印片试样相同。在冲洗加工和干燥之后,扫描印片被裁剪至固定尺寸。从本发明的试样101数字方式获得的印片此后称为印片C印片,而从试样102产生的数字方式再现的印片称为印片D印片。用参照光学印片B印片对数字方式再现的印片C和D印片进行的检验表明已经达到了极好而精确的色域匹配和有效的记录速度,另外印片D印片很好地复制了从试样102的记录的影象获得的参照印片B印片的密度和彩色再现。来自每一场景的四种印片被放置在中性灰展示板上以便于专业观众对印片进行评价。印片试样的评价为了从视觉上验证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元件所产生的影象质量的进步,两组印片被分别展示给7个在生产和评价彩色照片影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高质量彩色照片检查人员。表II给出了在多彩性、清晰度、和颗粒性等感性性能特征基础上,由两种场景而得的对大印片的质量等级。等级范围在1~4的整数范围内,1级表示对于指定的参数、彩色照片影象具有最高质量,而4级表示对该参数彩色照片影象具有可观察到的最低质量。即,1级与最高的清晰度或最好的多彩性或最低的颗粒性相关,而4级则对应于最低的清晰度或最差的多彩性或最高的颗粒性。对7位评委所给的整数级进行平均以产生平均级数(AR),其示于表VI。从表VI显而易见,本发明元件试样101的以数字方式再现的印片C在所有印片中等级最低(表明质量最好),其两种场景的每一个都有最低级数的多彩性和清晰度。还可以看到印片C的颗粒性等级低于从本领域的对比彩色底片,试样102,数字化再现的相应印片,印片D,表明印片C有优越的(低的)颗粒性。在两组试验中,数字方式再现的印片基本上都表现了比参照印片B光学印片增加的印片清晰度,其克服了一次性使用相机所带的劣质镜头的严格限制,这种相机带有该相机常见的廉价部件。从预期用于扫描的同一彩色底片元件,试样101,产生的印片A光学印片在多彩性和清晰度项中的平均等级是所有印片试样中最高的(最低的性能级)。这个试验从视觉上证实了本发明的优点。最令人惊奇和难以预料的是打算用于扫描和电子转换的本发明的彩色底片,其光学照片展示了最差的多彩性和清晰度,在再次进行电子转换后得到了最好的多彩性和最清晰的印片而没有牺牲影象噪声或颗粒性,而这些通常是与高的数字锐化和高的彩色再现,或传统照相光学印片系统中的高化学层间象间效应和化学锐度增强相联系的。表VI图片胶片复制多彩性AR清晰度AR颗粒性AR试样方法场景1场景2场景1场景2场景1场景2A101光学4.04.03.64.01.41.3B102(C)光学2.71.93.12.73.02.3C101数字1.11.61.31.42.02.7D102(C)数字2.12.62.01.93.63.4本发明已尤其参考其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应当明白,在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换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彩色底片照相元件,该元件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和产生适合转变为电子形式并随后再转变为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在该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用于分别记录蓝、绿和红曝光,每一层单元包含被选择以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的成色剂,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该层单元每一个都显示了小于1.5的染料影象反差系数,该元件显示了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和至少为ISO50的光敏度,其中E是以勒克司-秒为单位测量的曝光量,及每一个红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0和1.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每一红、绿、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和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红记录层单元含有青成色剂,绿记录层单元包含品红成色剂,而蓝记录层单元含有黄成色剂。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该元件在至少一个层单元中进一步包括显影抑制剂释出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该元件在每一个层单元中进一步包括显影抑制剂释出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层单元含有两层或多层感光度不同的乳剂层。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元件,其中具有最高感光度的乳剂层与这样的成色剂有关该成色剂产生一种色调的染料影象,这种色调不同于与同一层单元的剩余乳剂层有关的成色剂产生的色调。8.根据权利要求6的元件,其中每一个红记录和绿记录层单元被分成两个或多个亚单元而同一层单元的不同亚单元中所含的射线敏感卤化银乳剂具有不同的感光度。9.根据权利要求8的元件,其中显示较高感光度的亚单元包含基于银的少于化学计量浓度的成色剂。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射线敏感的卤化银乳剂含有基于银的大于50摩尔百分比的溴化物。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元件,其中射线敏感的乳剂是碘溴化银乳剂。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层单元含有小于0.05mmol/m2的有色蒙罩成色剂。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被卷在插入式胶卷盒中。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进一步包括磁性记录层。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显示至少ISO100的光敏度。16.根据权利要求6的元件,其中红和绿层单元包含两个或多个感光度不同的乳剂层。1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红和绿层单元中至少一个含有三个或多个感光度不同的乳剂层。1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进一步包括选自蓝和绿光敏感的层单元;绿和红光敏感的层单元;和蓝和红光敏感的层单元的层单元。19.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含有的光敏卤化银的总量按银测量为2至10g/m2之间。2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含有的载色剂的总量在5至20g/m2之间。21.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该支持体限定两面并且所有敏化层都施加在该支持体的同一面。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元件,其中该支持体带有敏化层一面上的层的总厚在5至30μm之间。2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包括平均纵横比大于2的片状颗粒乳剂。2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每一所述层单元包括平均纵横比大于2的片状颗粒乳剂。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被制成以卷轴形式供给以能够展卷时曝光在该支持体带有敏化层单元的那面上。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元件,其中该元件被制成以胶卷盒形式供给以能够曝光在该支持体带有敏化层单元的那面上。2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元件,其中含有的光敏卤化银在每一层单元中的总量按银测量为至少0.8g/m2。28.一种从场景形成可视影象的方法,该场景被曝光在彩色底片照相元件上,该元件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和产生适于转变成电子形式并随后再转变成可见形式的彩色影象,该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pH为约9~12的彩色显影液对已成影象地曝光的彩色底片照相元件进行的彩色显影,该显影液包括约0.01~约0.1mol/l的彩色显影剂,和约0.003~0.1mol/l的溴化物离子,该彩色显影在温度为或高于约35℃下进行长达约240秒,该元件包括支持体和涂在支持体上的,多层亲水胶体层,包括光敏卤化银乳剂层,形成层单元用于分别记录蓝、绿、和红曝光,每一层单元包含成色剂,其被选择以在每一层单元中产生具有位于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半峰带宽的影象染料,其中该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每一层单元都显示小于1.5的染料影象反差系数,该元件显示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和至少ISO50的光敏度,其中E是曝光量而每一红和蓝光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在0.80至1.20之间。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下面步骤扫描已彩色显影的影象以形成红、绿、和蓝彩色记录单元代表密度的电子信号。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数字化、传送、贮存、印片、或显示该代表密度的电子信号。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已显影的胶片至少进行部分定影。32.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已显影的胶片至少进行部分漂白。33.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液的pH为9.5至11。34.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液的pH为9.8至10.3。35.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剂在该彩色显影液中的含量为0.01~0.07mol/l。36.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溴化物离子在该彩色显影液中的含量为0.004~0.04mol/l。37.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显影步骤在35℃至65℃下完成。38.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显影步骤在37℃至52℃下完成。3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液进一步包括作为抗氧化剂的羟胺或羟胺衍生物,其含量至少为0.001mol/l。40.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液包含碘化物离子。41.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剂是对苯二胺。42.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在该彩色显影液中该彩色显影剂对溴化物离子的摩尔比为2∶1~12∶1。43.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该彩色显影液包含水溶性聚合物。全文摘要一种特别适合预装入一次性使用相机中的彩色底片照相元件。元件当经过显影,被转换成电子形式,并接着转换为可视形式时,产生的影象显示了极好的彩色,降低的颗粒度,和改进的清晰度。照相元件含有能够形成不同光谱吸收的染料影象的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层单元基本上不含有色蒙罩成色剂,并且每一层单元都显示小于1.5的染料影象反差系数。元件显示至少2.7logE的曝光宽容度。蓝、绿和红记录层单元的反差系数比为0.80~1.2。也公开了元件的化学冲洗加工方法。文档编号G03C7/30GK1240950SQ9910859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申请日期1999年6月25日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发明者A·F·索文斯基,R·P·沙杰夫斯基,F·P·布罗克勒,L·A·比塔诺,J·D·布尔申请人:伊斯曼柯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