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监视器的vesa盖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708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监视器的vesa盖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监视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在该液晶显示监视器背面的VESA盖。
一般,液晶显示监视器将电压加在液晶上,改变液晶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变该液晶的光学特性,以显示图像的一种装置。
该液晶显示监视器安装在电视机、计算机和摄像机中,用以减小尺寸,达到方便携带和节约电能的目的。特别是,用于计算机和电视机的液晶显示监视器尺寸小,则可以将该监视器放在桌子上,或挂在墙壁上。正常情况下,这种监视器有一个用铰链连接在安装在该监视器背面的一个VESA盖上的手柄。


图1为表示一个安装在一个液晶显示监视器背面的VESA盖的透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液晶显示监视器1的后盖2的后表面中间部分上,形成一个方形凹槽3。VESA盖5安装在该方形凹槽3上。在该方形凹槽3的四个拐角处,凸块4向后突出出来。这些凸块4包括圆柱形的块体4a,和与该块体4a的下部作成一个整体的多个支承件4b。上面作有螺纹4c的插入件4d,插入该块体4a的内圆周中。
在该VESA盖5的四个拐角处,作有多个通孔6。因此,当该VESA盖与上述方形凹槽3接合时,多个螺钉7可穿过该通孔6,与上述凸块接合;因此,该VESA盖5可与上述后盖2的的方形凹槽3接合。
然而,当制造该液晶显示监视器时,这种VESA盖的固定结构,是与有插入件插入其中的上述多个凸块同时形成的;这就使制造过程变得复杂,生产成本也提高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柱状螺栓,使该VESA盖容易安装在该液晶显示监视器后盖上,并可降低该液晶显示监视器制造成本的VESA盖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一些目的、优点和特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将会更加清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液晶显示监视器的VESA盖固定结构包括一个后盖,在该后盖的后表面的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凹槽;在该凹槽的一个压凹的部分上形成的多个第一通孔;一个VESA盖,在该盖的与上述第一通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该后盖的凹槽接合;放置在该后盖内侧的一块屏蔽板,在所述屏蔽板上,与上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应的位置上,作有多个第三通孔;和插入该屏蔽板的第三通孔中的多个柱状螺栓;其中,多个接合螺钉穿过该第一和第二通孔,并与该柱状螺栓接合,从而将所述VESA盖安装在上述后盖的方形凹槽上。
最好,柱状螺栓包括一个圆柱形的螺栓体、在该螺栓体内圆周上形成的螺纹,和沿着该螺栓体的外圆周突出出来的一个头部;柱状螺栓的螺栓体插入上述通孔中,将该屏蔽板固定。
又,最好,该柱状螺栓的螺栓体的外径,比该第三通孔的直径大,因此,当所述柱状螺栓插入该通孔中时,所述柱状螺栓与该第三通孔的内圆周接触,并将该孔的内圆周扩大。
该VESA盖的固定结构包括使该VESA盖与该后盖接合的多个柱状螺栓,使装配过程容易进行。另外,由于不需要利用注模法来制造单独的零件。因此,使生产成本降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附图,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表示安装在一个通常使用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后表面上的一个VESA盖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表示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液晶显示监视器后表面上的VESA盖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柱状螺栓的透视图;图5为表示与该液晶显示监视器的屏蔽板安装成一个整体的该VESA盖的图。
现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下面所述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只是示例性的,而决不是限制性的。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从图中可看出,该液晶显示监视器10包括一个前盖11;一个与该前盖11接合,形成该液晶显示监视器10的外壳体的后盖30;一个放置在该前盖11和后盖30之间,用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板13;一个支承该液晶显示板13的前端部分的前支架12;一个支承该液晶显示板13的后端部分的后支架14;一个将电气信号加在该液晶显示板13上的主印刷电路板15,和一个阻断从该液晶显示板12产生的电磁波的屏蔽件50。
安装着一个手柄63的VESA盖60,与该后盖30的后表面(图3中的标号32)安装成一个整体。现参照图3来说明该VESA盖60,在上述后盖30的后表面32上的安装。
图3为表示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后端的该VESA盖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柱状螺栓的透视图。
从图中可看出,该后盖30为带有许多作在该后表面32上,用以将该液晶显示监视器(图2中的10)内产生的热发散出去的通风孔31的一块方形平板。
在该后盖30的中间部分上,形成一个凹槽(最好为方形凹槽)33;上述VESA盖即安装在该凹槽上。该方形凹槽33是通过将该后盖30的后表面32,压凹进去一个预先确定的深度而形成的。在该方形凹槽的四个拐角上,形成多个第一通孔35。这些第一通孔,根据VESA标准,彼此隔开一定距离。
该VESA盖60为方形的,并与该后盖30的方形凹槽33接合。在该VESA盖60的后表面上,作有一个圆形槽,固定手柄63的一个铰链部分(没有示出)安装在该圆形槽中,手柄63可作摆动。这样,该手柄63的二个末端64,通过在一个罩66的两端形成的孔65,安装在该铰链部分(没有示出)上。
在该VESA盖60的四个拐角上,形成多个通孔61。这样,接合螺钉62可穿过上述第一和第二通孔35与61。
在上述后盖30的内侧,放置着屏蔽板40。为了散热,在该屏蔽板40的表面上,作有许多孔41。最好,在与上述第一和第二通孔35与61相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第三通孔42。
柱状螺栓50插入该第三通孔42中。图4中表示了与该屏蔽板40接合的该柱状螺栓。该柱状螺栓50包括一个在其内圆周上作有螺纹的圆柱形螺栓体51,和一个与该螺栓体51的下部作成一个整体,并支承该螺栓体51的头部53。该柱状螺栓50,可利用诸如铆接之类的方法,从该屏蔽板向后突出出来,通过该屏蔽板40的第三通孔42。
即,如从图5中可以看出的那样,该柱状螺栓50的螺栓体51的外径D1,作成比上述第三通孔的直径D2大,因此,当将该柱状螺栓50插入该第三通孔时,该柱状螺栓的外圆周与该第三通孔42的内圆周是压配合。利用锤子一类的工具敲打柱状螺栓50的头部53,将该头部53作成半圆形。因此,每一根柱状螺栓50均插入该屏蔽板40的第三通孔42中。由于穿过上述后盖30和VESA盖60的接合螺钉62,与该柱状螺栓50接合,因此,该VESA盖60与该后盖30的方形凹槽33接合在一起。
下面,将具体地来说明,将该VESA盖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后表面上的过程。
参见图3和图5,每一根柱状螺栓50均插入上述第三通孔42中。即该柱状螺栓50的前端部分放置在该第三通孔42上,然后,该柱状螺栓50穿过该第三通孔42。由于该柱状螺栓50的螺栓体51的外径D1,比该第三通孔42的直径D2大,因此,该柱状螺栓50牢固地与该第三通孔固定在一起,同时,使该第三通孔扩大。
在该柱状螺栓与该第三通孔42固定之后,利用诸如锤子一类的工具,敲击该柱状螺栓的头部,形成半圆形形状。敲击该头部53,直至该柱状螺栓50的头部53,靠紧上述屏蔽板40的一个侧表面43为止。
在该柱状螺栓50与该屏蔽板40固定之后,将该VESA盖60放在上述后盖30的方形凹槽33上。然后,将多个穿过上述第一和第二个通孔35、61的接合螺钉,插入该柱状螺栓50的螺栓体51的内圆周表面中。因此,多个紧固螺钉62与该柱状螺栓的螺栓体51的内圆周上形成的螺纹接合,将该VESA盖60与该后盖30的方形凹槽33安装成一个整体。
在将该VESA盖60安装在该后盖30上之后,可通过转动上述手柄63,将该液晶显示监视器10放置在一个桌子上,或挂在墙壁上。
可以看出,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该VESA盖的固定结构,使用柱状螺栓,将该VESA盖固定在该后盖上,因此,装配过程简单。
另外,由于零件不是使用注模法制造的,因此,监视器的生产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监视器的VESA盖的固定结构,它包括一个后盖,在该后盖的后表面的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凹槽;在该凹槽的一个压凹的部分上形成多个第一通孔;一个VESA盖,在该盖的与上述第一通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该后盖的凹槽接合;放置在该后盖内侧的一块屏蔽板,在所述屏蔽板上,与上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第三通孔;和插入该屏蔽板的第三通孔中的多个柱状螺栓;其中,多个接合螺钉穿过该第一和第二通孔,并与该柱状螺栓接合,从而将所述VESA盖安装在上述后盖的方形凹槽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ESA盖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柱状螺栓包括一个圆柱形的螺栓体,在该螺栓体内圆周上形成的螺纹,和沿着该螺栓体的外圆周突出出来的一个头部;所述柱状螺栓的螺栓体插入上述通孔中,将该屏蔽板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VESA盖固定结构,其中,该柱状螺栓的螺栓体的外径,比该第三通孔的直径大,因此,当所述柱状螺栓插入该通孔中时,所述柱状螺栓与该第三通孔的内圆周接触,并将该孔的内圆周扩大。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监视器的VESA盖固定结构,其具有后盖、VESA盖、屏蔽板和多个柱状螺栓。在后盖后表面的预定位置上形成凹槽。在凹槽的压凹部分上形成第一通孔。在与第一通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后盖凹槽接合。在后盖内侧放置着屏蔽板,在屏蔽板上与第一和第二通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第三通孔。柱状螺栓插入屏蔽板的第三通孔中。接合螺钉穿过第一和第二通孔与柱状螺栓接合,将VESA盖安装在后盖方形凹槽上。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272634SQ9912054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日
发明者梁东煜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