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_2

文档序号:8429795阅读:来源:国知局
筒70的步骤。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三镜片组60装入镜筒70相对应的内孔壁内(参考图2),并用专用打压治具打压镜片组60的表面601,以保证第三镜片组60的表面602与镜筒70的内部承靠面701两面完全接触。装配时须注意镜片面别及方位,特别是镜片表面601面必须朝上。镜片不得装斜且镜片表面要求干净无脏污、粉尘、划痕等缺陷。这里,第三镜片组60与镜筒70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入口 ο
[0039]进一步的,这里还可以包括:步骤1002’:即装配第二隔片50的步骤。具体为: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二隔片50装入镜筒70内放于第三镜片组60的601表面上,使第二隔片50上的定位部501处与第三镜片组60的定位部603相对应(参考图3)。
[0040]第二隔片50组装后要求平整且镜片表面要求干净无脏污、粉尘、划痕等缺陷。
[0041]步骤1003:装配第二镜片组40的步骤。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二镜片组40装入镜筒70相对应的内孔壁内,使得第二镜片组40的面401与第二隔片50的面501相接触,同时,第二镜片组40上的定位部403与第三镜片组60的定位部603,相互配合定位,控制第二镜片组40的X、Y方向的位置,防止位移以保证第三镜片组60的各组镜片的光轴605、606、607、608分别与第二镜片组40的各组镜片对应的光轴405、406、407、408相应对准,使两光轴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如图4所示。第二镜片组40可以由多个光学镜片组组成,第三镜片组60由所述第二镜片组40相对应的镜片组组成。
[0042]步骤1004:装配第一隔片30的步骤。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一隔片30装入第二镜片组40的凹槽孔内,每个凹槽孔内都装入一片相对应的第一隔片30,并且第一隔片30与第二镜片组40的内孔径相互配合,以保证第一隔片30的通光孔301和第二镜片组40的内孔409同心,第一隔片30起到光阑的作用。如图5所示。
[0043]步骤1005:装配第一镜片组20的步骤。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一镜片组20装入相对应的第二镜片组40的相匹配的凹槽孔401、402、403、404内(参考图6),第二镜片组40上可以有多个凹槽孔,孔数大于等于4个,其具体数量按设计要求而定。
[0044]如图6所示,第二镜片组40的每个凹槽孔轴线所对应的光学轴向上的镜片组可以看作是一组独立的光学镜片组。第一镜片组20可以按照光学镜片组的偏心状况进行单独旋转,从而进行偏心调整,实现每个微型透镜的中心对准,使得成像清晰、均匀。并且第一镜片组20的厚度可以根据镜头成像进行加厚或者减薄,来调节焦距,以保证每组微型光学镜头组的成像都在同一成像面上,依据每个凹槽孔的位置可以把第二镜片组20细分为与之相匹配的镜片201、202、203、204。镜片201、202、203、204厚度可以是相等,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具体的视每组微型镜片的成像情况而定,随整体需求而采取不同的设置以保证各独立镜头的共焦,均在成像面聚焦成像。镜片组装时注意镜片面别,以及镜片表面脏污、道子等外观缺陷。
[0045]步骤1006:装配压圈10的步骤。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压圈10装入镜筒70相匹配的孔壁内(参考图7)。这里,压圈10与镜筒70之间配合为过盈配合。
[0046]压圈10的台阶面101与第一镜片组20的面201相互接触,使得第一镜片组在光轴Z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参考图7和图9),将第一镜片组20的镜片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二镜片组40的凹槽内。此时,该阵列式镜头即组装完毕(参考图8)。
[0047]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1007:对装配完毕的阵列式镜头进行点胶(UV紫外胶)固化的步骤。将组装完成的镜头进行加固处理,在压圈10边缘与镜筒70的交接处设置有点胶沟槽703 (参考图8和图9),防止胶水溢出,点紫外胶后进行曝光固化处理。
[0048]最后,进行检验入库。具体为:对所述阵列式镜头的结构组立完成后进行MTF检测、外观检验后入库。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三镜片组(60)装入镜筒(70)的步骤; B、装配第二镜片组(40)的步骤; C、装配第一隔片(30)的步骤; D、装配第一镜片组(20)的步骤; E、装配压圈(10)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将清洗干净的阵列式镜头的组件装入组立托盘中,放至静电风扇下进行消静电处理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三镜片组(60)装入镜筒(70)相对应的内孔壁内,并用专用打压治具打压镜片组(60)的表面,保证第三镜片组(60)的表面与镜筒(70)的内部承靠面两面完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组(60)与镜筒(70)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装配第二隔片(50)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第二隔片(50)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二隔片(50)装入镜筒(70)内放于第三镜片组(60)的表面上,使第二隔片(50)上的定位部与第三镜片组(60)的定位部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二镜片组(40)装入镜筒(70)相对应的内孔壁内,使得第二镜片组(40)的面与第二隔片(50)的面相接触;使第二镜片组(40)上的定位部与第三镜片组(60)的定位部相互配合定位,并控制第二镜片组(40)的X、Y方向的位置,防止位移以保证第三镜片组(60)的各组镜片的光轴与第二镜片组(40)的各组镜片相对应的光轴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一隔片(30)装入第二镜片组(40)的凹槽孔内,每个凹槽孔内均装入一片相对应的第一隔片(30),且第一隔片(30)与第二镜片组(40)的内孔径相互配合,保证第一隔片(30)的各通光孔与第二镜片组(40)的内孔同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第一镜片组(20)装入相对应的第二镜片组(40)的相匹配的凹槽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7或9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组(40)上设有多个凹槽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每个镜片组装时按照光学镜片组的偏心状况进行单独旋转,以进行偏心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20)的镜片厚度能够根据镜头成像的需求进行加厚或减薄从而实现调节焦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每个凹槽孔的位置,第一镜片组(20)中每个与所述凹槽孔相匹配的镜片的厚度随整体需求可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 通过专用真空吸附治具将压圈(10)装入镜筒(70)相匹配的孔壁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10)与镜筒(70)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镜片组(20)的镜片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二镜片组(40)的凹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之后进一步包括对装配完毕的阵列式镜头进行点胶固化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固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压圈(10)边缘与镜筒(70)的交接处设置有点胶沟槽(703),将所述UV胶点入点胶沟槽(703)中,然后进行曝光固化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对阵列式镜头进行MTF检测、外观检验后入库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第三镜片组(60)装入镜筒(70)的步骤;B、装配第二镜片组(40)的步骤;C、装配第一隔片(30)的步骤;D、装配第一镜片组(20)的步骤;E、装配压圈(10)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的组装方法,能够利用其具有可修正光轴偏心问题的镜头结构,通过解决光轴对准问题大幅提高阵列式镜头的成品率。
【IPC分类】G02B7-04
【公开号】CN104749739
【申请号】CN201510164912
【发明人】黄岳烽, 杨佃波
【申请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