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34486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言,在组装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时,是先将显示面板220配置于第一次框架212的第一承载凹陷区R12。接着,将第二次框架214卡合于第一次框架212。此时,即可借由第二次框架214的一部分214A与第一次框架212而共同夹置显示面板220。之后,将触控片230配置于第二次框架214的第二承载凹陷区R14。另外,触控片230与第二次框架214之间可利用双面胶240进行固定,获得全平面的前方外观。
[004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更包括一背光单元250,背光单元250 —般包括发光元件(未画出)、导光板252以及导光板252上面的光学膜片254。当显示面板220为液晶面板或其他非自发光的显示面板时,背光单元250可提供显示面板220所需的面光源。当然,显示面板220也可以是等离子显示面板、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或其他自发光的显示面板。框架210更具有一第三承载凹陷区R16,本实施例中第三承载凹陷区R16是位于第一次框架212上。背光单元250配置于第三承载凹陷区R16,而显示面板220位于背光单元250与触控片230之间。背光单元250的形状与第三承载凹陷区R16的轮廓相符,因此背光单元250会被限制在第三承载凹陷区R16内。背光单元250例如是由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反射片与光学膜片等元件组成。
[0047]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更包括一外观背盖260,组装至框架210。触控片230与外观背盖260分别位于框架210的相对两侧。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仅需外观背盖260而不需已知技术所采用的外观前框。本实施例的框架2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胶或其他材质。框架210由第一次框架212与第二次框架214组成时,两个次框架的材质可以不同。形成框架210的技术例如是塑胶射出成形、铝镁合金射出成形、铝挤形或其他技术。
[0048]图5是图1的显示装置去除外观背盖后的后视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片230的边缘具有两个软排线232,但触控片230也可能有更多或仅有一个软排线。请参照图2与图3,框架210更具有一排线口 P10。排线口 PlO位于第二承载凹陷区R14,且排线口 PlO的位置对应软排线232的位置。软排线232穿过排线口 P10,可避免软排线折弯部分外露而刮伤,因为软排线在折弯的部分是最脆弱容易磨伤的部分。软排线232穿过排线口PlO后的后视图可参考图5。借由排线口 PlO的设计,可将软排线232隐藏在显示面板220后方,并以外观背盖260覆盖。
[0049]图6与图7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不同位置的局部剖示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与图1的显示装置200相似,差异在于框架310为一体成形。框架310也具有一第一承载凹陷区R22与一第二承载凹陷区R24,分别用以承载显示面板220及一触控片230。由于框架310采用一体成形的设计,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具有零件数量更少及组装更为方便的优点。另外,本实施例中直接利用触控片230与框架310夹置显示面板220,以省略图1的第二次框架214的一部分214A,进而获得更薄的显示装置300。双面胶240不仅用于将触控片230固定在框架310上,也可避免触控片230与显示面板220之间产生摩擦。另外,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框架310也具有排线口 P20,以供触控片230的软排线232通过。
[005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以单一框架承载显示面板与触控片,可减少显示装置的元件数量,以节省材料成本与组装工时,并减少整体的重量。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极为精简显示装置的尺寸,并获得全平面的前方外观。
[0051]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不面板; 一触控片,位于该显示面板上; 一软排线,该软排线位于该触控片下方,而该软排线不会突出该触控片外;以及 一框架,该框架包括一第一次框架与一第二次框架,其中该第二次框架位于该第一次框架外,该第二次框架可与该第一次框架分离,该第一次框架承载该显示面板,该第二次框架承载该触控片,且该第二次框架的高度不超过该触控片远离该显示面板的一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次框架与该第二次框架的材质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材质为金属或塑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触控片胶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背光单元与一外观背盖,该背光单元位于该外观背盖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是自发光的显示面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是等离子显示面板或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次框架卡合于该第二次框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次框架具有一第一承载凹陷区,该第二次框架具有一第二承载凹陷区。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次框架的一部分位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触控片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显示面板、一软排线以及一触控片。触控片位于显示面板上。软排线位于触控片下方,而软排线不会突出触控片外。框架包括一第一次框架与一第二次框架。第二次框架位于第一次框架外。第二次框架可与第一次框架分离。第一次框架承载显示面板。第二次框架承载触控片。第二次框架的高度不超过触控片远离显示面板的一表面。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精简的尺寸与简化的组装步骤。
【IPC分类】H01L27/32, G02F1/1333
【公开号】CN104950503
【申请号】CN201510444793
【发明人】黄大晋, 张正昂, 刘杏玲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0年10月14日
【公告号】CN102455531A, CN102455531B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