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4877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75度;
[0065]所述第一二分之一波片和所述第二二分之一波片的偏振角度为15度;
[0066]所述上偏光片的偏振角度为O度。
[006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0068]向电致变色反射层发送电信号,使所述显示面板呈全反射模式,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在全反射模式下用于反射外界的环境光;
[0069]停止向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发送电信号,使所述显示面板呈全透射模式,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在全透射模式下处于透明状态。
[0070]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源。
[00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由于阵列基板和第一取向膜之间形成有电致变色反射层,该电致变色反射层在全透射的模式下相当于透明层,在全反射的模式下相当于反射层,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为同一区域,该电致变色反射层结合液晶层,实现全透射和全反射的切换显示。相较于相关技术,增大了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提高了开口率和透过率,因此,提高了图像的显示质量。
[007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007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7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78]图5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透射模式下工作的一种示意图;
[0079]图6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透射模式下工作的另一种示意图;
[0080]图7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反射模式下工作的一种示意图;
[0081]图8是图4所不的显不面板在全反射t旲式下工作的另一种不意图;
[008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83]图10是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透射模式下工作的一种示意图;
[0084]图11是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透射模式下工作的另一种示意图;
[0085]图12是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反射模式下工作的一种示意图;
[0086]图13是图9所示的显示面板在全反射模式下工作的另一种示意图;
[0087]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88]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一取向膜的结构示意图;
[0089]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一波片和下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0090]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第二取向膜的结构示意图;
[0091]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0092]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9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9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01,对盒基板202,及形成于阵列基板201和对盒基板202之间的液晶层203 ;显示面板具有全透射模式和全反射模式,阵列基板201靠近液晶层203的一侧形成有电致变色反射层204,该电致变色反射层204用于在全反射模式下反射外界的环境光;用于在全透射模式下成透明状态,实现光线的全透射。
[0095]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阵列基板和第一取向膜之间形成有电致变色反射层,该电致变色反射层在全透射的模式下相当于透明层,在全反射的模式下相当于反射层,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为同一区域,该电致变色反射层结合液晶层,实现全透射和全反射的切换显示。相较于相关技术,增大了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提高了开口率和透过率,因此,提高了图像的显示质量。
[009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显不面板,如图3所不,该显不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01,对盒基板202,及形成于阵列基板201和对盒基板202之间的液晶层203 ;显示面板具有全透射模式和全反射模式,阵列基板201靠近液晶层203的一侧形成有电致变色反射层204,该电致变色反射层204用于在全反射模式下反射外界的环境光;用于在全透射模式下成透明状态,实现光线的全透射;与电致变色反射层204电连接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用于控制为电致变色反射层204提供电信号,该开关单元为薄膜晶体管;形成有电致变色反射层204的阵列基板201上形成有第一取向膜205 ;阵列基板201远离液晶层203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一波片206和下偏光片207 ;对盒基板202靠近液晶层20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取向膜208 ;对盒基板202远离液晶层203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二波片209和上偏光片210。
[0097]其中,电致变色反射层的光学属性如反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三氧化钨(W03)。目前,以W03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产业化。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以紫罗精类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电致变色反射层的材料种类很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98]需要说明的是,给电致变色反射层提供电信号时,可以通过与栅极同一层的透明导电层给电致变色反射层提供电信号,也可以通过与源漏金属层同一层的透明导电层给电致变色反射层提供电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电信号的提供方式不做限定。
[0099]波片是一种利用光通过晶体,聚合物或液晶可以改变入射光的相位差的光学器件,波片又称为相位延迟膜。四分之一波片为一定厚度的双折射单晶薄片,当光法向入射透过四分之一波片时,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之间的相位差等于/2或其奇数倍。二分之一波片为一定厚度的双折射晶体,当光法向入射透过二分之一波片时,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之间的相位差等于或其奇数倍,二分之一波片也称为半波片。
[0100]可选的,如图4所不,第一波片206可以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061和第一二分之一波片2062。相应的,阵列基板201远离液晶层203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061、第一二分之一波片2062和下偏光片207。第二波片209可以包括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091。相应的,对盒基板202远离液晶层203的一侧依次形成有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091和上偏光片210。
[0101]需要说明的是,液晶层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液晶层,示例的,可以为电控双折射(英文: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 ;简称:ECB)液晶层,也可以为垂直配向型(英文:VerticalAlIgnment ;简称:VA)液晶层,还可以为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英文:ADvanced Super Dimens1n Switch,简称:ADS)液晶层。
[0102]该显示通过阵列基板和第一取向膜之间形成的电致变色反射层,部分偏转效应控制液晶的相位延迟,并搭配相位延迟膜即波片,使背光源发出的光或环境光与上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当背光源发出的光或环境光与上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线透过上偏光片,结果在显示面板上出现白色,当背光源发出的光或环境光与上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光线无法透过上偏光片,结果在显示面板上出现黑色。这样会形成透光时为白色状态,不透光时为黑色状态,最终图像就可以显示在显示面板上了。
[0103]当液晶层为ECB液晶层时,相应的显示面板可以如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