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374373阅读:来源:国知局
状态。在这种情况中,处于托盘35从设备主组件100A伸出较大程度的位置中的托盘35由图11中示出的连接臂37L的支撑臂121L(第三支撑臂)、连接臂37R的支撑臂121R (第三支撑臂)和门31的自由端部支撑臂31c (第二支撑臂)支撑。
[0099]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如下文具体所述,由片材供给盒19的前板19d支撑门31。结果,能够防止在设备主组件的前侧中托盘35因托盘35和盒P的自重而较大程度地向下屈曲对鼓I的表面造成损坏并且防止设备主组件101因拉出托盘35造成的重量失衡而向前方掉落。
[0100]连接臂37L和37R的支撑臂121L和121R的支撑点的形状和数量还可以与图5、6和11中示出的形状和数量不同。此外,设置在门31上用于支撑托盘35的支撑臂31c的形状和托盘35从支撑臂31c伸出的伸出量还可以与图5、6和11中示出的不同。
[0101]如图12所示,设置在门31上的用于支撑托盘35的支撑臂31c设置有位于托盘35的拉出方向的上游侧的倾斜表面部31f。通过使用该倾斜表面部31f,当托盘35从可动位置D被拉出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时,用户使得托盘35沿着倾斜表面部31f运动,使得托盘35的自由端部侧能够可靠地位于支撑臂31c上。S卩,倾斜表面部31f是引导部,用于将托盘35引导到支撑臂31c (第二支撑部)。
[0102](片材供给盒19)
[0103]I)片材供给盒19的延伸和收缩
[0104]就作为盒的片材供给盒19而言,子容器19b随着主容器19a滑动并且因此能够相对于主容器19a延伸(扩展)和收缩(收回)(图7和图8)。S卩,作为片材供给盒19的外观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子容器19b处于容纳位置中(第一位置)的状态,并且图8示出了子容器19b处于使用位置中(第二位置)的状态。为了简化解释,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设置在片材供给盒19中的诸如片材管制引导部的机构零件。
[0105]当记录材料S处于片材供给盒19中时,如图8所示,子容器19c能够被拉出到使用位置,在所述使用位置处,子容器1%伸出到设备主组件100A的前侧。此外,当没有使用成像设备时,如图7所示,子容器19b可以容纳在设备主组件100A内部的容纳位置中。
[0106]主容器19a的左侧壁60L和右侧壁60R设置有延伸引导槽61L和收缩引导槽61R,设置在子容器19b的左侧壁63L和右侧壁63R上的延伸引导伸出部64L和收缩引导伸出部64R分别接合所述延伸引导槽61L和收缩引导槽61R。结果,子容器19沿着设备主组件的前后方向随着主容器19a滑动,从而能够相对于主容器19a延伸和收缩。
[0107]当托盘35被水平拉出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时,门31支撑托盘35并且作为盒的片材供给盒19支撑门31,由此由门31和片材供给盒19保持托盘35。此时,片材供给盒19被拉出的位置是与在安装记录材料S期间片材供给盒19被拉出的使用位置相同的位置。然而,被拉出的片材供给盒19支撑门31的位置还可以是与在安装记录材料S期间片材供给盒19被拉出的使用位置不同的位置。
[0108]然而,从片材供给盒19支撑门31和托盘35的重量的角度来看,优选的是用于支撑门31的支撑臂的位置位于托盘35的拉出方向的下游侧。
[0109]子容器19b (第一支撑臂)的使用位置相对于托盘35的拉出方向位于容纳位置的下游。相反,容纳位置位于使用位置的上游。此外,用于支撑门31的支撑臂是子容器19b的前板19d。S卩,子容器19b的前板19d用于在片材供给盒19从容纳位置被进一步拉出的使用位置处支撑门31。为此,子容器19b的前板19d能够稳定地支撑门31和托盘35的重量。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子容器1%构成为通过被主容器19a的底部和延伸引导槽61L及收缩引导槽61R支撑来支撑门31和托盘35的重量。然而,当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子容器19b支撑门31和托盘35的重量时,子容器19b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构成为由设置成像设备的设置表面支撑。
[0110]片材供给盒19能够保持处于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当没有形成图像时(当记录材料S没有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S卩,在没有成像期间),子容器19b容纳在容纳位置中。即,片材供给盒19能够保持处于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片材供给盒19未从成像主组件伸出(突出)。结果,当运输成像设备时,能够减小用于运输的包装的尺寸。此外,当没有形成图像时,子容器1%容纳在容纳位置中,使得能够减小成像设备的设置区域。
[0111]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当记录材料S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时,子容器19b位于使用位置中。然而,在成像期间,子容器19b不是总需要处于使用位置中。例如,在记录材料S较小的情况中,也可以考虑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即使在子容器19b处于容纳位置时,记录材料S也可以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
[0112]例如,当记录材料S具有诸如信纸规格或者A4规格的相对较小的规格(第一规格、小规格)时,即使在子容器19b处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中,也使得记录材料S能够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另一方面,将考虑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子容器19b仅在记录材料S的规格与信纸规格和A4规格相比是诸如法定规格的大规格(第二规格、大规格)时位于使用位置,然后记录材料S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S卩,在这种构造中,通过使子容器19b从容纳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增大了能够容纳在片材供给盒19中的记录材料S的规格。
[0113]在这种情况中,例如,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S卩,用于与门31的打开操作相关地使得子容器1%从容纳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的互联机构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结果,与记录材料S的规格无关地,当子容器19b支撑门31时,互联机构能够使得子容器19b运动到使用位置(子容器31便捷地支撑门31的位置)。
[0114]2)处于延伸和收缩位置中的片材供给盒19的锁止和锁止释放
[0115]就片材供给盒19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子容器19b设置有延伸和收缩控制(操作)杆65,所述延伸和收缩控制(操作)杆65围绕支撑点65a可旋转一预定角度。此外,延伸和收缩控制杆65与未示出的延伸和收缩锁止机构互联,并且通过锁止机构,子容器19b相对于主容器19a的滑动运动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被限制。
[0116]S卩,在用户没有操作延伸和收缩控制杆65时,子容器19b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处被固定(锁止)到主容器19a。此外,仅仅在用户操作控制杆65的情况中,子容器19b随着主容器19a滑动,从而能够相对于主容器19a延伸和收缩(锁止-释放)。
[0117]〈第二实施例〉
[0118]图13是当从左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其示出了这个实施例中的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托盘35被拉出到能够更换盒P的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为了解释,没有示出主组件左侧盖和左侧框架80L。
[0119]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在于增加了门31的上板31g的长度尺寸F(图13)并且使图13中的高度位置31c高于图6中的高度位置31c。结果,当用户将托盘35从可动位置D拉出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时,托盘35的自由端部沿着升高方向运动。即,支撑部31c (第二支撑部)将托盘35支撑在打开的门31的自由端部处,以便使其相对于连接与成像位置C间隔开的可动位置与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的方向(水平方向)倾斜。
[0120]在第一实施例中,将托盘35从可动位置D拉出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的拉出操作是直线运动(水平运动),而在这个实施例中,拉出操作是非直线运动(非水平运动)。
[0121]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倾斜表面部31f设置在设在前门上的托盘支撑部31c的上游,使得当用户抓持并且沿着水平方向拉动托盘35的抓持部35a时,托盘35的前侧沿着门31的倾斜表面部31f被引导。然后,用户能够将托盘35拉出到托盘35被托盘支撑部31c支撑的位置。即,可以在不会致使用户意识到非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拉出托盘35。
[0122]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门31的上板31g的尺寸F,在打开门31期间,能够进一步更大范围地打开设备主组件上表面部。结果,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即使在将托盘35的拉出量抑制为较小值时,也能够更换布置在设备主组件的最后位置处的盒PY。
[0123]S卩,当托盘35被拉出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时,能够减小托盘35的前侧从托盘支撑部31c的伸出量。结果,能够由门31和片材供给盒19更加稳定地支撑处于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中的托盘35和盒P的重量,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托盘35和连接臂37的尺寸。
[0124]〈第三实施例〉
[0125]在图15中示出了这个实施例的构造。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这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托盘35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E。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托盘35的运动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当托盘35从成像设备以内运动到以外时,S卩,当托盘35从可动位置运动到安装以及拆卸位置时,托盘35向下倾斜运动。
[0126]为此,当托盘35被拉出到成像设备外(安装以及拆卸位置)时,托盘35布置成倾斜。相对于拉出方向,托盘35的下游侧(图15中的托盘的右侧)定位在托盘35的上游侧(图15中的托盘的左侧)下方。
[0127]当托盘35布置成处于倾斜状态中时,托盘35可能变得不稳定。为此,在托盘35倾斜的情况中,如在这个实施例中,由片材供给盒19支撑托盘35尤为有效。
[0128]如图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