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5638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如图所示的Z方向或Y方向)上设置,并且,光源单元60、图像形成单元10、照明单元20、第一光学单元30、以及反射镜41中的每一个被设置成与平行于投影面和投影图像的像平面的平面相交。因此,由于光源单元60、图像形成单元10、照明单元20、第一光学单元30、以及反射镜41在与投影在投影面101上的投影图像的平面相平行的方向(如图所示的Z方向或Y方向)上设置,所以,与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投影仪相比,可减小在与投影面101相垂直的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上的长度,如图15所示。因此,投影仪1可抑制对椅子和桌子的空间的占据,可提供使用方便的投影仪1。
[0128]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光源单元60上方,给光源61和DMD12供电的电源单元80以叠置的方式设置。通过该方式,也可减小投影仪1的Z方向的长度。
[0129]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光学系统由反射镜41和曲面镜42构成。然而,第二光学系统也可以仅包括曲面镜42。此外,反射镜可以为平面镜、具有正折射率的反射镜、或具有负折射率的反射镜。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凹面镜用作曲面镜42,但也可用凸面镜替代。在该情况下,配置第一光学系统70以使在第一光学系统70和曲面镜42之间不形成中间图像。
[0130]光源61需要定期更换,因为光源由于老化达到了使用寿命。为此,在该实施例中,光源单元60可拆卸地且可安装地与主体连接。
[0131]图18是投影仪1的安装侧的透视图。
[0132]如图18所示,构成投影仪1的底面的底部元件53具有接近盖54(可打开/可闭合的盖),接近盖54具有旋转操作元件54a。在旋转操作元件54a可旋转以释放接近盖54和主体之间的闭锁,从而接近盖可从主体上移除。电源进气口 56在X方向上邻近底部元件53的接近盖54设置。
[0133]如图18所示,在投影仪1的外罩59的Y_X平面之一上,设置了进气口 84和用于从例如个人电脑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等的外部输入部分88。
[0134]图19是说明从主体上移除了接近盖54的状态的透视图。
[0135]如果移除接近盖54,光源支架62上与光源61安装在光源单元60中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露出,如图19所示。把手部分66可旋转地安装到光源支架62上,使得该把手部分66可围绕图中虚线01相对光源支架62旋转。
[0136]在光源单元60从主体上移除的时候,把手部分66被旋转,被夹持并拉向图中的更近侧,使得光源单元60从主体上的开口移除。在将光源单元60安装在主体上时,光源单元60从主体的开口插入。随着光源单元60插入主体,如图4所示的连接部分62a与主体的电源侧连接器相连接。如图4所示的支架64上的3个光源定位部分64al至64a3与形成在图6所示的照明单元20中的照明支架26上的3个光源定位连接部分26a 1至26a3相连接,使得光源单元60相对主体定位。通过该方式,完成光源单元60的安装。然后,接近盖54安装在底部元件53上。在该实施例中,光源单元60包括把手部分66。但是,如图19所示,向接近盖54突出的气流路径65也可用作把手部分。
[0137]底部元件53包括3个支腿55。通过旋转支腿55,可改变支腿55从底部元件53突出的程度,从而能够在高度方向(Y方向)上进行调节。
[0138]在外罩59的另一个Y-X平面上设置出气口 85,如图19所示。
[0139]图20是说明空气如何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投影仪1的内部流动的示意图。图20中,投影仪1在从与投影面101相垂直的方向(从X方向)观察。在图21中,图20中示意性示出的元件通过带有同样的附图标记而更为具体地说明。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图22是沿图21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23是沿图21中的B-B线的截面图。图24是沿图21中的C-C线的截面图。图25是沿图21中的D-D线的截面图。图26是沿图21中的E-E线的截面图。
[0140]如图20所示,在投影仪1的一侧(如图中所示的左侧)上,形成进气口 84,其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投影仪1中。在投影仪1的另一侧(如图中所示的右侧)上,形成出气口85,用于排出投影仪1内的空气。排风扇86面对出气口 85设置。
[0141]在从与投影面101相垂直的方向(X方向)看投影仪1时,出气口 85和进气口 84的一部分设置在光源单元60和操作部分83之间的高度上。此外,在曲面镜42的后表面和面对曲面镜42的后表面的外罩59之间形成流动路径,从而可使气流通过。由此,从进气口84收集的外部空气流动到如图12所示的第二光学单元40的曲面镜42的后表面和反射镜支架45的Z-Y平面。沿着反射镜支架45和曲面镜42的后表面,空气向出气口 85流动(参照图22、图24和图26)。曲面镜42为上述具有正光焦度的凹面镜,曲面镜42的后表面具有几乎遵循前表面的形状的凸面形状。在从如图所示的Z方向看时,设置在光源单元60上方的电源单元80具有几乎U形,仅光源单元60的一侧不具有侧边(参照图23)。吸入进气口 84的空气沿反射镜支架45和曲面镜42的后表面流向出气口 84,从而,空气流入一空间,该空间在三侧上被电源单元80围绕,除了光源单元60侧,并通过出气口 85排出。
[0142]因此,在从与投影面101相垂直的方向(X方向)看投影仪1时,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一部分位于光源单元60和操作部分83之间的高度。因此,可产生通过光源单元60和操作部分83之间流动并从出气口 85排出的气流。
[0143]光源吹风机95 (参照图25)设置在允许空气围绕驱动和旋转照明单元20中的色轮21的色轮电机21a被吸入的位置(参照图5)。由此,色轮电机21a和光通道22可通过由光源吹风机95吸入的空气所产生的气流冷却。
[0144]由光源吹风机95吸入的空气通过光源风道96流入支架64上的光源进气口64b (参照图4)。流入光源风道96的空气的一部分从形成在面对外罩59 (参照图19) 一侧上的光源风道96上开口 96a流向光源外壳97和外罩59之间。
[0145]从光源风道96上的开口 96a流向光源外壳97和外罩59之间的空气冷却光源外壳97和外罩59,然后,由排风扇86从出气口 85排出。
[0146]流向光源进气口 64b的空气流入光源61,在冷却光源61后,空气从形成在支架64的上表面上的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的空气沿着流动导引件87从光源外壳97的上表面上的开口流向出气口 85,如图21所示。然后,空气与沿第二光学单元40的外部流动并流入电源单元80围绕的空间中的低温空气混合,并由排风扇86从出气口85排出。因此,由于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的高温空气在排出前与周围空气混合,所以,可防止从出气口 85排出的空气温度升高。附带地,流动导引件87不是必需的。即使不具有流动导引件87,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的高温空气也会通过经由空间中的曲面镜42的后表面从进气口 84流向出气口 85的气流而从出气口 85排出,该空间由主PFC电源板80a和子PFC电源板80b围绕,将在下文中说明。另一方面,使用流动导引件87可防止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的高温空气直接流向主PFC电源板80a和子PFC电源板80b附近。然而,如果试图将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的所有高温空气与主PFC电源板80a和子PFC电源板80b避开,则所有的高温空气不与通过曲面镜42的后表面的空气混合。因此,所有的高温气体从出气口 85排出而没有冷却或降低其温度。因此,出气口 85变热。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最好是,从光源出气口 64c排出并通过流动导引件87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流经由主PFC电源板80a和子PFC电源板80b围绕的空间。这是因为空气必然与经过曲面镜42的后表面从进气口 84流向出气口 85的空气混合。
[0147]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分83设置在装置的顶面上,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透射玻璃51设置在投影仪1的顶面上,用于将图像投影在投影面101上的目的,所以,操作部分83需要设置在光源61的上方,在从Y方向看投影仪时似乎他们彼此重叠。
[0148]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冷却光源61之后的高温空气被在光源单元60和操作部分83之间从进气口 84流至出气口 85的气流导引到出气口 85。可防止该高温空气流向操作部分83。由此,可防止操作部分83被由已经冷却了光源61的高温空气加热。此外,从进气口 84经第二光学单元40外部流向出气口 85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直接在操作部分83的下方流过而冷却操作部分83。这同样防止了操作部分83的温度升高。
[0149]由于排风扇86的空气吸取作用,周围空气从形成在如图19所示的底部元件53上的电源进气口 56吸取。在图中X方向上深度侧,超过光源外壳97,设置了用于给光源61供给稳定功率(电流)的镇流线路板3a (参照图24和图25)。从电源进气口 56吸入的外部空气在光源外壳97和镇流线路板3a之间向上移动,冷却镇流线路板3a。然后,空气流入设置在镇流线路板上方的电源单元80围绕的空间中,空气由排风扇86经出气口 85排出。
[0150]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用于产生从进气口 84至出气口 85的气流的风扇设置为排出空气侧上的排风扇86,与将风扇设置在进气口时相比,从进气口 84供给至装置中的空气量增加。如果风扇设置在进气口 84上,则第二光学单元40将设置在输送来自风扇的空气的方向上,第二光学单元40将减少由风扇供给至装置中的外部空气的量。另一方面,在风扇设置为在出气口 85附近的排风扇86的情况下,由于一般没有物体设置在超过排出空气的出气口 85的方向上,则不会降低由排风扇86排出的空气的量。由于由排风扇86排出的空气的相同的量经过进气口 84收集,则由此经过进气口供给至装置中的空气的量不会减少。因此,可以形成预定压力的从进气口 84到出气口 85的气流,从光源61产生的热空气可有利地被从进气口 84至出气口 85的气流指向出气口 85。
[0151]在图中的主体的左下侧,设置用于冷却图像形成单元10中的散热器13,以及光源单元60的光源支架62的冷却单元120。冷却单元120设置有吸风机91、竖向风道92、以及水平风道93。
[0152]吸风机91面对进气口 84设置在进气口 84的下部,外部空气从面对进气口 84的吸风机91的一侧经进气口 84吸入。装置内部的空气从与面对进气口的一侧的相对侧上的吸风机91的另一侧吸入。被吸入的空气被引导向吸风机91下方的竖向风道92中。流入竖向风道92的空气向下移动,并指向在风道92的下部连接到竖向风道92的水平风道93中。
[0153]散热器13设置在水平风道93内,并由流入水平风道93的空气冷却。通过冷却散热器13,可有效冷却DMD12,从而可防止DMD12被加热至高温。
[0154]移动经过水平风道93的空气流入如图4所述的光源单元60的光源支架62中形成的气流路径65或开口 65a中。流入开口 65a的空气流入到接近盖54和光源支架62之间,使得接近盖54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