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991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模组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的发展趋势是不断追求轻薄化。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的核心部分是液晶显示模组,在追求整机轻薄化的过程中,必要要求液晶显示模组的轻薄化,而液晶显示模组中的后背板一般是采用比较薄的钢板冲压成型,为了保证显示屏的强度以及配合螺丝钉固定电路板,通常是在后背板上增加一些拉伸凸起,而后背板冲压拉伸后,其内部凹进去的部分的边缘容易使反射片变形,并且,后背板通常会扭曲变形,使得拉伸凸起的边缘容易挤压导光板,这样,反射片变形和导光板受到局部挤压,会使得显示屏出现明亮的异常白斑和局部的暗影,严重影响了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避免了因反射片悬空变形和导光板受到挤压而导致的模组显示出现异常白斑和暗影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质量。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用于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后背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后背板正面侧的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后背板上具有由所述后背板的正面侧朝向其背面侧冲压拉伸形成的拉伸凸起,所述拉伸凸起与所述后背板的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反射片悬空变形及避免所述导光板受到挤压的缓冲位。
[0005]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凸起与所述缓冲位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位为一斜面,且所述缓冲位由所述后背板的正面侧朝向背面侧方向倾斜。
[0007]优选地,所述缓冲位在垂直于所述后背板的正面和背面两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为0.2_,在平行于所述后背板背面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为3.0_。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后背板外周的中框,套设于所述中框外周的面框,夹设于所述面框与所述中框之间的液晶面板,以及铺设于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扩散膜片。
[000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所述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包括后壳和与其连接的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后背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后背板正面侧的反射片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上具有由所述后背板的正面侧朝向其背面侧冲压拉伸形成的拉伸凸起,所述拉伸凸起与所述后背板的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反射片悬空变形及所述导光板受到挤压的缓冲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整机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后壳以及所述后背板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后壳并与所述后背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凸起与所述缓冲位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位为斜面,所述缓冲位由所述后背板正面侧朝向背面侧方向倾斜。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其中,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在后背板上由其正面侧朝向背面侧冲压拉伸形成拉伸凸起,并在拉伸凸起与后背板的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设置缓冲位,如此,避免了设置在后背板正面侧的反射片出现悬空变形,也避免了导光板受到挤压,从而避免了因反射片悬空变形和导光板受到挤压而导致的模组显示出现异常白斑和暗影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中的后背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A切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1]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下简称模组),其用于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中。具体地,该模组包括后背板1、反射片2和导光板3,反射片2和导光板3设置在后背板I的正面侧,且后背板I上具有拉伸凸起11,该拉伸凸起11由后背板I的正面侧朝向其背面侧冲压拉伸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避免反射片2悬空变形及避免导光板3局部受到挤压的缓冲位
10。当反射片2和导光板3铺设在后背板I正面侧时,后背板I正面侧的局部区域与反射片2和导光板3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即为缓冲位10,另外,局部区域指的是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如此,由于缓冲位10的存在,避免了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将反射片2顶起悬空而导致变形,同时也避免了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挤压导光板3,从而避免了模组显示出现异常白斑和暗影的问题。[OO23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具有如下特点:
[002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在后背板I上由其正面侧朝向背面侧冲压拉伸形成拉伸凸起11,并在该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的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设置缓冲位10,如此,通过缓冲位10作为缓冲,避免了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将反射片2顶起悬空而导致变形,同时也避免了拉伸凸起11与后背板I正面侧表面的交界处挤压导光板3,从而避免了因反射片2悬空变形和导光板3受到局部挤压而导致的模组显示出现异常白斑和暗影的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了显示质量。
[002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拉伸凸起11与缓冲位10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111。如此,通过设置圆弧倒角111,使得拉伸凸起11与缓冲位10之间起到了平缓过渡,也就使得拉伸凸起11与上述后背板I正面侧的表面之间得到了进一步平缓过渡,保证了反射片2和导光板3安装在后背板I正面侧的稳定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拉伸凸起11与上述缓冲位10之间还可采用其他的过渡方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6]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缓冲位10优选为一斜面,该斜面(即缓冲位10)由上述后背板I的正面侧朝向其背面侧方向倾斜。此处,缓冲位10在垂直于后背板I的正面和背面两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优选为0.2mm,在平行于后背板I背面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优选为3.0mm。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缓冲位10在垂直于后背板I的正面和背面两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以及在平行于后背板I背面侧的方向上的投影宽度还可为其他取值,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7]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