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调色剂存放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096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潜像。通过由后面所述的显影装置13使该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像被承载于感光鼓11的表面。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像由一次转印装置14转印于中间转印带4A。
[0027]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13利用显影剂使形成于感光鼓11的表面的静电潜像显现。显影装置13具有显影盒37以及磁辊38。显影盒37内容纳有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磁辊38是用于显影的部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盒37内。对磁辊38施加与感光鼓11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偏压。显影盒37中设置搅拌螺旋桨(未图示),通过旋转搅拌螺旋桨搅拌显影剂,使调色剂带电为规定的电荷。另外,所述带电的调色剂被磁棍38输送到与感光鼓11对置位置,调色剂从该对置位置飞到感光鼓11的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由此,使感光鼓11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显影盒37设置有调色剂供给口 40,调色剂通过该调色剂供给口 40从调色剂容器(未图示)补给到显影盒37。
[0028]如图4所示,显影装置13的显影盒37具有隔板35。隔板35沿显影盒37的长边方向(与左右方向D3—致的方向),直立设置于显影盒37的底面。由隔板35将显影盒37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空间。两个空间中的每一个都由位于所述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连通部31、32连通。另外,两个空间分别设置有边搅拌显影剂边进行输送的螺旋输送部件33 (参照图3)。通过螺旋输送部件33的旋转,显影盒37内的显影剂在各空间之间沿循环路线30 (参照图4的双点划线)循环输送。
[0029]鼓清洁装置15配置于感光鼓11的后侧。每个感光鼓11都设置有鼓清洁装置15。鼓清洁装置15具备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板41、清洁辊42、螺旋输送部件43以及调色剂盒44。清洁刮板41以及清洁辊42具有与感光鼓11大致相同的长度。清洁刮板41的前端配置为与感光鼓11的表面相接触或者接近。清洁辊42可旋转地支撑在调色剂盒44内。通过对清洁辊42的支承轴输入旋转驱动力,使清洁辊42旋转。当感光鼓11旋转时,清洁刮板41清除由一次转印装置14转印后残留于感光鼓11的表面的调色剂。通过重力的作用或者清洁辊42的旋转力,将该被除掉的调色剂(以下称为“废调色剂”)收集到调色剂盒44中。已收集于调色剂盒44内的废调色剂由螺旋输送部件43向图4中的箭头47所示的排出方向输送。调色剂盒44右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排出口 45 (参照图4)。螺旋输送部件43在圆柱状轴部件的周围具有螺旋状叶片。通过旋转螺旋输送部件43,所述废调色剂受所述叶片的作用在调色剂盒44内被输送向排出口 45。然后,废调色剂从排出口 45被排出到外部。即,残留于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由鼓清洁装置15去除,并作为废调色剂从感光鼓11排出。
[0030]感光鼓11以及鼓清洁装置15作为鼓单元17 (参照图4)被组成一体。鼓清洁装置15所具备的排出口 45从鼓单元17的壳体(未图示)向外部突出,与后面所述的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的装入口 65 ^5A?65D)相连结。
[0031]如图4所示,由鼓清洁装置15去除的废调色剂被螺旋输送部件43向朝图像形成装置I的左右方向D3的右侧的排出方向输送(参照箭头47)。已输送到调色剂盒44右端部的所述废调色剂从排出口 45经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的装入口 65 (65A?65D)排出到后面所述的容器主体52的内部。
[0032]另外,由带清洁装置I6从中间转印带4A去除的废调色剂由螺旋输送部件25向朝图像形成装置I的左右方向D3的右侧的排出方向输送(参照箭头48)。已输送到调色剂盒26右端部侧的所述废调色剂从位于调色剂盒26底面的排出口 27经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的装入口 65(65E)排出到后面所述的容器主体52的内部。
[0033]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设置于箱体2内。如图2所示,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A的下方。另外,如图4所示,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配置于比鼓清洁装置15以及带清洁装置16的右端部更靠右侧。
[0034]如图5?图7所示,废调色剂存放容器50具备容器主体52、上层螺旋输送器61 (本发明的第一输送部、第三输送部的一个例子)以及下层螺旋输送器62 (本发明的第二输送部的一个例子)。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5中省略了构成容器主体52的盖部52B的图不O
[0035]容器主体52由主体箱52A和盖部52B (参照图7)构成。容器主体52形成为前后方向D2上长的形状。主体箱52A在容器主体52中构成左侧(图像形成部3侧)的部分,盖部52B在容器主体52中构成右侧的部分。
[0036]容器主体52的内部,容纳从鼓清洁装置15以及带清洁装置16排出的废调色剂。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主体箱52A的左侧面设置有五个装入口 65 (65A?65E),废调色剂从各装入口 65流入。
[0037]如图5所示,主体箱52A的左侧面设置有四个相同形状的装入口 65 (65A?65D)。各装入口 65A?6f5D在前后方向D2上隔开均等间隔,配置于大约相同高度位置。装入口65A位于最后侧。该装入口 65A设置于对应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A的位置,与图像形成部3A的鼓清洁装置15的排出口 45相连结。S卩,由图像形成部3A的鼓清洁装置15从感光鼓11清除并排出的黑色的废调色剂从装入口 65A流入容器主体52。同样,装入口 65B设置于对应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B的位置。装入口 65C设置于对应形成青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C的位置。装入口 6f5D设置于对应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D的位置。装入口 65A?6?形成于从主体箱52A的左侧面向左突出的筒部66的前端。筒部66承担将已进入装入口 65A?65D的废调色剂引导至容器主体52的内部的输送通道的作用。
[0038]另外,主体箱52A的左侧面的最前侧设置有装入口 65E。主体箱52A的左侧面的最前侧设置有从左侧面向左侧突出的导向部67。导向部67的上表面67A形成为水平的平坦面,装入口 65E形成于该上表面67A的突出侧的端部。装入口 65E是向上敞开的开口。导向部67的内部成为空洞,从装入口 65E连通到容器主体52的内部。导向部67的底侧成为从装入口 65E朝容器主体52的内部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67B。装入口 65E形成于对应带清洁装置16的位置,具体地说,形成于能够与调色剂盒26的排出口 27相连结的位置。排出口 27和装入口 65E直接连结,或者由未图示的输送导向构件等间接地连结。因此,从排出口 27排出的废调色剂能够流入装入口 65E。因此,由带清洁装置16从中间转印带4A清除并排出的废调色剂,从装入口 65A通过导向部67的内部,沿倾斜面67B滑动而下降移动,流入容器主体52。
[0039]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由一次转印装置14以及二次转印装置5进行的调色剂像的转印率大致相同。因此,如果比较转印后残留于感光鼓11的调色剂的残留量和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4A的调色剂的残留量,则叠合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4A上的残留量多。例如,假定各颜色的调色剂的使用量相同时,设所述转印率为90%,相对于从各感光鼓11分别排出的废调色剂的量,从中间转印带4A排出的废调色剂的量为3.6倍。S卩,五个装入口 65^5A?65E)中,废调色剂的流入量最多的是配置于最前侧的装入口 65E。换而言之,多个感光鼓11以及中间转印带4A中,废调色剂的排出量最多的像载体是中间转印带4A。因此,当废调色剂从五个装入口 65流入时,由于流入量有偏差,所以在容器主体52的内部,废调色剂的量在容器主体52的长边方向变得不均匀。即,只有废调色剂从装入口65E流入的部分比其他部分量增大。此时,即使容器主体52的其他部分还存在空闲空间,装入口 65E也会被废调色剂堵塞,导致废调色剂不能从装入口 65E流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消除由于流入量的偏差所导致的不利情况,容器主体52设置有上层螺旋输送器61,还在其下方设置有下层螺旋输送器62。
[0040]上层螺旋输送器61以及下层螺旋输送器62可旋转地设置于容器主体52的内部。
[0041]上层螺旋输送器6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