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插片式隔声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14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插片式隔声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模块插片式隔声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装置,特别应用于制氧压缩机类或者风机类设备的噪声治理,也适用于其它类点噪声源的治理,如发电机组、气流阀门类、水泵、换热器等设备的个体噪声治理,尤其涉及模块插片式隔声罩。
背景技术
:隔声罩的作用原理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小空间内,以减小它对外福射噪声的一种围护结构。因此,隔声罩的整体结构必须根据声源设备的结构进行设计。一般来说需要设计时采用质轻、隔声性能好的复合结构,隔声罩内也必须附加吸声系数高的吸声内衬等等。根据一些特殊设备的工作特性,也会采用如隔振器、双层密封结构、带通风口结构、力口吸声材料的通风管结构等等。目前市场上的隔声罩结构设计比较单调,比较常用的有固定式与模块拼装式结构。固定式的隔声罩结构主要是墙板与顶板是现场制作,现场安装,装完后隔声罩便是永久固定,不能拆卸,这样的结构有个好处就是漏声缝隙少,但是如遇到设备的大修或者是更换新设备的话,隔声罩只能破坏性拆除,不能重复利用,比较浪费资源。模块拼装式结构主要是墙模块与顶模块在工厂加工成型,运到现场后再进行组装,这样的结构优点就是安装方便,可重复拆装。缺点就是安装时难免会有缝隙,从而会有一定的漏声,而且拆装次数多了,模块容易变形,最终导致失去隔声效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块拼装式结构只能在一定的次数内拆卸方便,数量多了,就容易变形,最终导致模块损坏。所以传统的隔声罩结构不能达到检修方便、重复拆装不变形、不会损失隔声效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加大了使用方的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既可以重复拆装不变形,又不损失隔声效果的新型隔声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包括由墙模块、顶模块、钢结构框架、低噪声通风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墙模块是从结构框架立柱槽上端放入,卡在钢结构框架立柱槽内,模块与模块之间是采用凹凸槽进行配合连接。顶模块的特征在于,顶模块是通过连接块和固定螺栓连接的,而顶模块整体置于顶梁上,顶模块与顶梁之间有减震垫,顶模块之间通过方管搭接,形成迷宫式,方管与方管之间有装减震橡胶垫。减震垫为减小模块与顶梁之间的刚性振动,顶模块一块压一块,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方管与方管之间加装减震橡胶垫,这样的结构防止声间从顶部模块与模块之间缝隙漏出。钢结构框架的特征在于钢结构框架由立柱和顶梁构成,立柱与顶梁通过连接块和固定螺栓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顶模块和墙模块特征在于采用阻尼板吸隔声结构,外表面为彩钢板加碳钢冷扎板,内表面为喷塑穿孔板,中间置轻型龙骨架,内填防水块状吸声棉。钢结构框架立柱采用H型钢,立柱与立柱之间卡隔声墙模块,模块与模块采用凹凸槽连接。隔声门门框架与门页采用斜坡口吻合。隔声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框架采用铝合金结构,隔声窗标准成型,现场只需要在隔声窗的安装位置固定即可。低噪声通风系统的特征在于,墙模块上设置诺干进风口,每个进风口配置进风消声器和低噪声轴流通风机,在进风消声器的对面墙模块上设置诺干排风口,每个排风口配置排风消声器和低噪声轴流通风机。进风口位于隔声罩的下部,排风口位于隔上罩的上部。散热系统采用低进高出原则,冷风从隔声罩的底部进入,热量从隔声罩高处排出。低噪声轴流通风机与其配套的出风消声器置于墙模块顶部,克服了传统的置于顶部易掉落砸坏设备的缺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顶模块与顶模块连接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顶模块与顶梁连接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立柱与墙模块连接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立柱与顶梁连接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墙模块与墙模块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实例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模块插片式隔声罩总体结构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墙模块I与顶面模块10通过顶梁7与立柱4连接,形成相对密闭的罩形结构,将罩内的噪声源罩住,使整个噪声源全部置于罩内,阻断其噪声向外辐射。墙模块I上安装有隔声窗2和隔声门5,隔声窗2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框架采用铝合金结构,隔声窗标准成型,现场只需要在隔声窗的安装位置固定即可。隔声门5门框架与门页采用斜坡口吻合。参见附图1-附图3,根据隔声罩内主体设备的布置方式及散热情况,在隔声罩内的墙模块I上设置多个进风消声器8,在进风消声器8的对面墙模块上设置排风消声器3,并配置低噪声轴流通风机10。通过低噪声轴流通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冷空气通过进风消声器8进入隔声罩内,并对罩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热空气通过低噪声轴流风机10与排风消声器3强制排出,达到罩内通风散热的目的;参见附图4一附图8可见,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达到可重复拆装,整体结构是一个钢钢结构框架,然后墙模块I与顶模块11围绕钢结构框架设置,钢结构框架主要是由立柱4和顶梁7构成。立柱4与顶梁7通过连接块18和固定螺栓19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钢结构框架。参见附图6可见,在立柱4之间加装墙模块1,墙模块I是一块一块从立柱4顶部插入立柱4之间的空隙,一块压一块,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而墙模块与墙模块之间采用凹槽23凸槽24连接,如图8所示,这样可以防止噪声从墙模块与墙模块之间的隙缝漏声。顶模块11是通过连接块17和固定螺栓16连接的,而顶模块11整体置于顶梁7上,为减小顶模块与顶梁7之间的刚性振动,顶模块11与顶梁7之间加减震垫15。顶模块与顶模块通过方管13搭接,形成迷宫式,顶模块一块压一块,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方管13与方管13之间加装减震橡胶垫12,这样的结构防止声间从顶模块之间缝隙漏出。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达到可重复拆装,如图7所示,顶模块11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置于顶梁7之上,而顶模块11与墙模块I无连接,所以,拆卸隔声罩时,墙模块I与顶模块11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因墙模块I置于立柱4内,所以隔声模块的强度靠钢结构立柱保证,而顶模块11置于钢结构顶梁7上,所以,顶模块承受的外载荷靠钢结构顶梁7保证,改变了以往靠模块本身的强度来支撑外载荷的缺陷,从而使模块的使用寿命更长,且不变形。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隔声罩拆装后,难以复原的缺点,改用这种新型结构后,可重复拆装,而且隔声模块使用寿命更长。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包括由墙模块、顶模块、钢结构框架、低噪声通风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墙模块是从结构框架立柱槽上端放入,卡在钢结构框架立柱槽内,模块与模块之间是采用凹凸槽进行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顶模块是通过连接块和固定螺栓连接,而顶模块整体置于顶梁上,顶模块与顶梁之间有减震垫,顶模块之间通过方管搭接,形成迷宫式,方管与方管之间有装减震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钢结构框架由立柱和顶梁构成,立柱与顶梁通过连接块和固定螺栓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片式隔声罩,顶模块和墙模块的特征在于采用阻尼板吸隔声结构,外表面为彩钢板加碳钢冷扎板,内表面为喷塑穿孔板,中间置轻型龙骨架,内填防水块状吸声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钢结构框架立柱采用H型钢,立柱与立柱之间卡隔声墙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隔声门门框架与门页采用斜坡口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隔声窗米用双层中空玻璃,框架采用铝合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插片式隔声罩,低噪声通风系统的特征在于,墙模块上设置诺干进风口,每个进风口配置进风消声器和低噪声轴流通风机,在进风消声器的对面墙模块上设置诺干排风口,每个排风口配置排风消声器和低噪声轴流通风机,进风口位于隔声罩的下部,排风口位于隔上罩的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尤其涉及模块插片式隔声罩,目前市场上的隔声罩结构设计比较单调,比较常用的有固定式与模块拼装式结构。固定式的隔声罩,不能重复利用,比较浪费资源。模块拼装式拆装次数多了,模块容易变形,最终导致失去隔声效果。一种模块插片式隔声罩,包括由墙模块、顶模块、钢结构框架、低噪声通风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墙模块是从结构框架立柱槽上端放入,卡在钢结构框架立柱槽内,模块与模块之间是采用凹凸槽进行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既可以重复拆装不变形,又不损失隔声效果的新型隔声罩。
文档编号G10K11/16GK203013244SQ20132001104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龙立, 熊进勇 申请人:长沙贝尔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