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弦乐器的可拆式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68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用于弦乐器的可拆式弦桥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以可逆方式将弦乐器的弦作为单件拆离的设备。更特别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可拆式弦桥以及包括这种可拆式弦桥的弦乐器。



背景技术:

许多弦乐器都具有弦桥。弦桥将琴弦固定到乐器琴身并且将琴弦定位在正确的高度以使它们被弹奏时发生共鸣。

需单独拆掉琴弦才能检查或维修弦乐器的琴身或琴颈。这一过程十分耗时且在乐器随后需要重新装弦及重新调音时更不理想。为乐器重新装弦会是漫长的过程并且可能涉及额外的新弦开销。

此外,当拆装可折叠式乐器时,诸如可折叠式吉他,也需要拆掉琴弦,或者替选地,使琴弦保持附接并存放在吉他琴身内,这可能导致琴弦变得缠结。如上所述,将乐器拆弦再重新装弦会耗费时间,并且在琴弦缠结的情况下可能会对琴弦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寻求缓解诸如上述那些缺陷。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以可逆方式将弦乐器的弦作为单件从该乐器的弦桥拆离的设备。将弦作为单件拆离就能够容易触及乐器的琴身和琴颈,否则将会受到琴弦的阻碍。在本发明的上下文内,术语“可逆”是指能够视使用者需要而多次使可拆离部分与不可拆离部分联接和解开。

优选地,所述设备包括可拆离部分和不可拆离部分。更优选地,不可拆离部分适配于将可拆离部分固定到弦乐器。有利地,所述弦桥被分成两个部分,并且不可拆离的部分能够用于快速有效地固定可拆离的部分。这允许使用者用最小的精力就能拆下琴弦并向乐器的琴身更换琴弦。可拆离部分和不可拆离部分构成弦乐器的弦桥。具有可拆式弦桥使弦能够从弦乐器拆卸下来,而不会使它们变得混乱和缠结。在许多弦乐器上,通过使弦在乐器的一端穿过弦桥中的弦孔而将其固定至乐器。例如,吉他具有使弦在一端固定到吉他琴身并在另一端固定到吉他琴头的弦桥。具有可拆式弦桥的优势在于,其使弦能够快速从吉他琴身拆离,而不会过于费力。可以将弦拆离,以便检查或更换吉他琴身或吉他琴颈的某些零件,例如,吉他的弦品可能受到磨损并需要更换。替选地,可拆式弦桥作为可折叠式吉他的拆卸部分可能十分有益。在一个实施例中,弦桥的可拆离部分可以结合弦乐器(其可以是可折叠式吉他)的可拆式琴首来使用,以将琴弦作为单件拆掉。弦乐器的琴首是处于与弦桥相反的乐器一端的部分并且通常包括用于调音乐器的构件。因此,结合可拆式弦桥与可拆式琴首可以形成用于从弦乐器拆掉弦的装置。在替选的实施例中,弦乐器可以仅具有可拆式弦桥。

优选地,可拆离部分进一步包括用于以可逆方式与弦乐器的弦联接的构件。更优选地,用于以可逆方式与弦联接的构件包括用于可拆离部分中的每个弦的至少一个弦孔。这使弦能够固定到可拆离部分并作为一体从乐器琴身拆离。

优选地,不可拆离部分包括用于每个弦的固弦沟道,其对应于与可拆离部分联接的弦的位置,以便当可拆离部分被不可拆离部分固定时,与可拆离部分联接的弦各自坐落于对应的固弦沟道内。不可拆离部分的固弦沟道使弦能够与可拆离部分联接成稳固地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弦能够被反复弹奏发声而不会使弦沿着弦桥改变位置。

优选地,不可拆离部分包括用于防止意外脱离的保持机构,保持机构适配于将可拆离部分保持抵抗弦的张紧。有利地,这允许可拆离部分固持到吉他琴身,而无需任何附加部件。保持机构允许可拆离部分与不可拆离部分联接并且在无需使用者进一步投入或费力的情况下就能使可拆离部分牢固贴附。由弦产生的张力迫使可拆离部分与不可拆离部分形成接触。

优选地,保持机构包括用于防止可拆离部分在与琴身的方向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构件。保持机构防止由于在弦乐器上拨弦所产生的作用力将弦拉离弦乐器的琴身。在不具备保持机构的情况下,弦会被迫离开弦乐器的琴身并且可拆离部分被迫垂直于弦乐器的琴身。

优选地,保持机构包括唇缘部,其中,唇缘部在与弦乐器的琴身大体上平行的平面中向背离弦乐器的琴颈的方向突出。唇缘部从不可拆离部分在面向可拆离部分的一端向背离弦乐器的琴颈的方向突出。不可拆离部分中构成唇缘部的突出部使可拆离部分保持就位并且提供止挡部分,其紧固可拆离部分,以防弦的作用力将可拆离部分拉向琴颈而且垂直于弦乐器的琴身。

优选地,唇缘部包括每个弦能够穿过的固弦沟道。固弦沟道将弦乐器的弦引导就位,以便能够将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并且在演奏乐器是不会移位。弦在演奏乐器时发生移位会令弦对乐器琴身产生“嗡鸣”并且容易导致乐器走调。

优选地,可拆离部分被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并且不可拆离部分被定位在弦乐器的琴身的表面之上。将可拆离部分固定到弦乐器的琴身之上防止对乐器琴身产生振动而形成不理想的嗡鸣声。

优选地,可拆离部分具有榫舌。更优选地,不可拆离部分包括凹槽,其中,可拆离部分的榫舌以可逆方式与不可拆离部分中的凹槽联接,以便可拆离部分的榫舌被不可拆离部分中的凹槽固定。榫舌与凹槽布置的优势在于,提供了稳定且可逆的可释放系统,其无需额外的材料就能用于将可拆离部分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例如,如果将金属销钉插入可拆离部分内以便将其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中的孔眼中,则这些销钉会削弱木料并导致可拆离部分因压力而开裂。在替选的实施例中,这种布置能够颠倒,即可拆离部分包括凹槽且不可拆离部分包括榫舌。

优选地,可拆离部分在共鸣箱的表面上约1.5mm的位置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其有利之处在于,可拆离部分与弦乐器的琴身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接触,从而避免二者在演奏乐器时形成接触所产生的任何不利“嗡鸣”。

优选地,可拆离部分包括四个侧壁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侧壁中的一个侧壁是面向弦乐器的琴颈的远端且另一个侧壁是背离弦乐器的琴颈的近端,其中,近端和远端的侧壁大体上垂直于共鸣箱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延伸,以及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共鸣箱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可拆式弦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弦孔,用于将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更优选地,可拆离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弦孔中的第一弦孔形成近端与远端之间的通道,甚至更优选地,可拆离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弦孔中的第二弦孔形成上表面与近端之间的通道。这种布置可以优选为,第一弦孔与第二弦孔被定位成彼此偏移,以便可以通过使弦乐器的弦穿过第一弦孔并再穿过第二弦孔而使弦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布置的有利之处在于,提供了用于将弦乐器的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的装置。可以将弦穿过第一弦孔并且再绕近端和上表面向上拉弦,以使其能够穿过第二弦孔,又在近端处穿出。能够再将弦的端部穿过由弦从第一弦孔的出口穿到第二弦孔的入口所形成的弦圈。当将弦穿过弦圈时,能够将弦绷紧以调音吉他并且使其夹靠在可拆离部分的近端上。

优选地,可拆式弦桥包括用于弦乐器的每个弦的第一弦孔和第二弦孔。这一点的有利之处在于,每个弦均能使用上述技术而固定到吉他的可拆离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设备的非打击弦乐器。

更优选地,非打击弦乐器是吉他。更优选地,吉他是可折叠式吉他。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予以描述。

图1是用于弦乐器的可拆式弦桥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设备的可拆离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设备的不可拆离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可拆离部分在从设备的不可拆离部分拆卸下来时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弦乐器的可拆式弦桥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可拆离部分与不可拆离部分联接;

图6是在可拆离部分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的可拆离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在可拆离部分的另一替选实施例中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的可拆离部分的特写透视图;以及

图8是可拆离部分在从不可拆离部分拆卸下来时的另一替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示出用于固定弦乐器1的弦的能够可逆拆离的设备。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是吉他的弦桥,并且所述设备被图示成固定到吉他琴身时呈现的状态。加他可以是古典吉他或西班牙吉他。

图1示出包括可拆离部分2和不可拆离部分3的设备。弦4被固定到可拆离部分2并稳固地保持在不可拆离部分3的固弦沟道6中。弦4穿过固弦沟道6并越过不可拆离部分3的桥鞍8。桥鞍8确保弦4沿着吉他琴身9定位在正确的高度。可拆离部分2被示为通过不可拆离部分3的保持机构7来固定。

图2示出图1的设备的可拆离部分2已从吉他琴身9拆下后的状态。可拆式弦桥2包括四个侧壁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侧壁中的一个侧壁是面向吉他琴颈的远端且另一个侧壁是背离吉他琴颈的近端,其中,近端和远端的侧壁大体上垂直于吉他共鸣箱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延伸,以及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吉他共鸣箱的表面所在的平面。弦4被固定到可拆离部分2的弦孔5中。弦4能够穿过可拆离部分的弦孔5并被打结以使它们固定到弦孔5中。替选地,弦4可以设有止挡部分,其邻接弦孔并使弦固定到弦孔5中。

图3示出图1的设备1的不可拆离部分3的侧视图。不可拆离部分3被固定到吉他琴身9。保持机构7使得可拆离部分2能够插在保持机构7之下并固定。保持机构7的长度足以使可拆离部分牢靠地紧固到吉他琴身9。能够再将弦4放置在桥鞍8上。

参照图4,图示出图1的可拆离部分2和不可拆离部分3在已拆下可拆离部分2时呈现的状态。弦4保持固定到可拆离部分2。在所述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拆开这两个部分,使用者可以将可拆离部分2从吉他琴身9拉开,以便其从保持机构7之下滑出。与可拆离部分2联接的弦4能够继而从固弦沟道6滑出并离开吉他琴身9和桥鞍8。

在图5至图8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与图1至图4中所示不同的弦孔布置将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图5至图8示出可拆离部分可以具有每条弦用的两个弦孔。所述设备可以布置成使得两个穿孔位于相对于可拆式弦桥的水平轴线(相对于吉他琴身的正面水平)互成对角线的位置,以使弦的自由端夹靠在弦桥的垂直外壁(相对于吉他琴身的正面垂直)上。

就图2的实施例而言,在图5至图8的实施例中,可拆式弦桥2包括四个侧壁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侧壁中的一个侧壁是面向吉他琴颈的远端且另一个侧壁是背离吉他琴颈的近端,其中,近端和远端的侧壁大体上垂直于吉他共鸣箱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延伸,以及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于吉他共鸣箱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图5示出与吉他琴身9联接的可拆式弦桥2。可拆式弦桥与不可拆离部分3联接。不可拆离部分包括桥鞍8和固弦沟道6。吉他的弦4插入固弦沟道6并且在可拆离部分2的远端中穿过第一弦孔的入口10(图5中未示出)。弦在可拆离部分2的近端处通过第一弦孔的出口11离开弦孔。弦4继续向上行经可拆离部分2的近端并且到达可拆离部分2的上表面上。弦4继而在可拆离部分2的上表面上穿过第二弦孔的入口12并且再在可拆离部分2的近端上通过第二弦孔的出口13穿出。通过使弦穿过由弦4在第一弦孔的出口11与第二弦孔的入口12之间形成的弦圈,使弦固定。由此,通过这种弦孔的布置将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

图6示出用于将弦固定到可拆离部分2的相同弦孔布置。图6示出弦4越过桥鞍8并且穿入不可拆离部分3上的固弦沟道6。弦再如图5所示那样穿过可拆离部分。第一弦孔的入口10(图6中未示出)接纳弦4,该弦穿过第一弦孔并在第一弦孔的出口11穿出。如上所述,弦4穿过第二弦孔的入口12并且在第二弦孔的出口13处穿出。然后通过使弦塞在由弦4在第一弦孔的出口11与第二弦孔的入口12之间形成的弦圈之下,使弦4固定。

图7示出可拆离部分2自上方联接到不可拆离部分3的视图。该图示出弦4越过桥鞍8并且穿入固弦沟道6。该图还示出弦从第一弦孔的出口11穿到第二弦孔12的入口。

第二弦孔在上表面中的第二弦孔的入口12与近端中的第二弦孔的出口13之间的这种角度受限于两种情况:

(1)用于主固定桥的木材表面积的宽度需足以与琴身形成强有力的锚固:如果弦桥过窄,则由弦形成的角度会过大,令声音过“脆”,而弦桥本身会存在脱离弦乐器琴身的风险。

(2)弦的角度还受限于需要使弦端保持远离弦乐器琴身的表面。如果弦与琴身出现齐平,则角度可能略陡,但演奏期间有可能因弦端在木材上振动而发生“嗡鸣声”,而为了声音非常清晰则必须避免这一点。

图8示出从吉他拆离的可拆离部分2。该图示出弦穿过第一弦孔的入口10和第二弦孔的入口12。在图8的实施例中,可拆离部分具有榫舌14,其插入不可拆离部分3上的凹槽内以使可拆离部分2固定到不可拆离部分3。榫舌14在可拆离部分中构成阶状部分,以便凸起部从可拆离部分邻接不可拆离部分的表面突出。当可拆离部分与不可拆离部分联接时,榫舌被固定到凹槽内,该凹槽可以采取紧配狭槽的形式,并且这种紧配防止可拆离部分因张紧琴弦产生迫使可拆离部分离开弦乐器琴身并迫使可拆离部分垂直于弦乐器的琴身的作用力而出现不理想的松脱。因此,可拆离部分可以保持就位并通过榫舌与不可拆离部分的凹槽啮合来维持。

可拆离部分2的榫舌14可以通过仅从上表面去除木料来形成,以构成阶状部分,其底面尚未被切断。所构成的榫舌14形成从表面突出的凸起部,其与不可拆离部分2联接。不可拆离部分3中的凹槽可以被定位在吉他琴身9的主表面上方的短距离处。在替选的实施例中,这种布置能够颠倒,即可拆离部分包括凹槽且不可拆离部分包括榫舌。然而,将凹槽切入可拆离部分2而非不可拆离部分3将更加有利。可拆离部分2的重量必定极轻(只有几克)才会使弦桥的总重量减至最小(小于25克),并且弦桥约轻,则乐器约敏感。如果将凹槽切入可拆离部分2,则剩余的木料会不足以保证强度,可拆离部分2变得脆弱。

在一个实施例中,弦桥的可拆离部分2被定位成可拆离部分2的下表面与吉他琴身9之间存在1.5mm的间隙。通过定位可拆离部分2与不可拆离部分3之间榫舌嵌入凹槽的连接,可以形成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弦乐器可以具有榫舌与凹槽布置的保持机构,榫舌处于可拆离部分或不可拆离部分上,并且该弦乐器可以具有用于防止可拆离部分在与琴身方向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机构,例如唇缘部。

在替选的实施例中,可拆离部分2和不可拆离部分3可以进一步包括燕尾榫布置,用以在连结时进一步固定两个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