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力调节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14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手力调节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乐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琴中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钢琴主要有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两种,发声原理均为键盘装置的琴键通过连杆组使榔头敲击具有一定振动频率的琴弦,振动在钢琴腔内形成共鸣,最后透过音孔扩散到外部。

琴键在发声系统中作为驱动部件,根据不同钢琴中不同的系统设计,给予对应的最小驱动压力,才能驱动琴键摆动,进而驱动连杆组,最后榔头对琴弦进行敲击。

而现有的钢琴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钢琴的最少驱动压力是固定的,按键用的指力不适合长期练琴的学者使用,长期练琴的学者需要进行手力的提升练习,在不同的阶段对最小驱动压力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现有的钢琴不便于学者们的练习以及手力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力调节键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力调节键盘装置,包括琴键、榔头部件、连杆组和琴弦;连杆组与榔头部件连接,琴键驱动连杆组驱动使榔头部件打击琴弦;其中连杆组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中部设置有支点;琴键位于支点的第一侧;驱动杆在支点的第二侧安装有重量块,重量块的重量范围为10克至300克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驱动杆通过支点形成杠杆,杠杆第一侧为琴键,杠杆第二侧与连杆组其他部件连接,根据杠杆原理,在第二侧增加重量块后,需要在第一侧施予更大的最小驱动压力,驱动杆才能运动,当安装不同重量的重量块使,合理的重量范围内质量不同的重量块在不同的练习阶段使用会可实现钢琴按键手力的调节,学员能快速准确找到手指发力点,矫正手型;肩、臂和手部的力度前移至指尖,迅速提高手指的速度、力度、八度扩张度等控制能力;增强力感能力,增强情绪表达能力且练习事半功倍。

进一步的方案是,重量块安装于驱动杆的上部或驱动杆的下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重量块为铅块,重量块内嵌于驱动杆中。

由上可见,由于每一个琴键之间紧密地并排而设,重量块安装在上部、下部或者内腔于驱动杆中可有效防止两个琴键的连杆组之间产生干涉以及卡死的现象。

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杆组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杆和消音块,第一固定块与琴弦相对固定;第一连杆与第一固定块铰接于第一铰接点,第一连杆以第一铰接点为界限分成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第一侧杆抵接于榔头部件;消音块抵接于琴弦,第二侧杆可抵接于消音块,且第一连杆驱动消音块远离于琴弦。

由上可见,第一连杆可驱动榔头部件的同时可驱动消音块在适当的时候对琴弦进行消音,防止过度延音的产生以导致和声破坏等。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侧杆的重量比所述第二侧杆的重量大。

由上可见,在手指松开琴键后,在自重作用下,第一侧杆在榔头的带动下更容易复位,琴键也更轻易回复到原位置,使钢琴琴键系统得以优化。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连杆抵接于榔头部件的同时抵接于消音块。

由上可见,第一连杆抵接于榔头部件可驱动榔头部件敲击琴弦;而第一连杆抵接于消音块可驱动消音块远离琴弦,因此榔头与消音块二者之间分时配合,当榔头需要敲击琴弦的时候消音块离开琴弦,榔头离开琴弦后消音块抵接到琴弦上,第一连杆联动,完成消音块与榔头部件的工作,结构更为紧凑,优化钢琴的结构系统。

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杆组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连杆,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相对固定;第二侧杆与第二连杆铰接于第二铰接点,第二连杆包括推动部和弯折部,第二铰接点位于推动部与弯折部之间;推动部抵接于榔头部件,弯折部抵接于第二固定块。

由上可见,推动部用于推动榔头部件,在第二侧杆移动过程中,推动部推动榔头部件到一定距离后,弯折部抵接到第二固定块上,推动部的前进轨迹改变,脱离与榔头部件之间的抵接,实现榔头敲击琴弦后离开琴弦,琴弦保持振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连杆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榔头部件抵接,且限位块与榔头部件之间摩擦限位。

由上可见,榔头部件在敲击琴弦后有一定的返回量,返回到一定位置后榔头部件一定位置与限位块摩擦接触,限位块对榔头部件的位置进行暂时固定,防止榔头摆动误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连杆与榔头部件之间连接有柔性牵引物。

由上可见,榔头部件可由柔性牵引物牵引返回复位。

进一步的方案是,榔头部件一侧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与琴弦相对固定,榔头部件可与减震垫抵接。

由上可见,减震垫防止给予榔头部件限位时产生硬性碰撞,延长榔头部件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实施例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实施例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实施例第三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力调节键盘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键盘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立式钢琴的键盘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立式钢琴的键盘装置包括琴键1,琴键1驱动连杆组2运动,连杆组2驱动榔头3使榔头3摆动,进而对琴弦4进行敲击。

驱动杆100处于连杆组2的最前级,驱动杆100安放在支撑座上,驱动杆100与支撑座抵接处形成支点101,琴键1位于支点101的第一侧,支点101第二侧连接有一根驱动柱102。

连杆组2包括由第一固定块200、第一连杆300、第二连杆310和消音块500,固定块200与琴弦4相对固定,第一固定块200下部设置有第一铰接点,第一连杆300与第一固定块200连接于第一铰接点上。以第一铰接点为界限,第一连杆300被分为第一侧杆301和第二侧杆302,第一侧杆301上设置有第二铰接点,第二连杆310与第一侧杆301铰接于第二铰接点上。榔头3设置于榔头部件400的末端,榔头部件400铰接于第一固定块200上端,同时第二连杆310的末端可抵接到榔头部件400的摩擦面上,以推动榔头部件400以第二铰接点为摆动中心,实现摆动。

第一固定块200上还铰接有消音块500,第二侧杆302上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柱320,第二驱动柱320抵接于消音块500的下端,而安装在消音块500上端的消音头510可抵接到琴弦上实现消音。

第一侧杆301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0,当第一连杆300摆动时,第二连杆310摆动的同时,限位块330也随第一连杆300摆动。

在第二连杆310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800,第二固定块800相对于第一固定块200以及琴弦4均相对固定;第二连杆310包括推动部311和弯折部312,第二铰接点位于推动部311和弯折部312之间,推动部311和弯折部312相互垂直,推动部311用于推动榔头部件400,而弯折部312则可在第二连杆310运动过程中抵接到第二固定块800上,使第二连杆310的运动轨迹发送改变。另外,在第二连杆310的弯折部312和第一连杆300之间还设置有弹簧303,弹簧303提供弹性势能,当第二连杆310抵接到榔头部件400时,能保证两者之间能紧密配合;在榔头部件400与第一连杆300之间连接有柔性牵引物304,柔性牵引物304可为绳索铁丝等带有形变能力的柔性物质。

在榔头部件400一侧设置有减震垫600,在消音块500一侧设置有消音块减震垫700。

键盘装置还包括重量块900,重量块900安装于驱动杆100上支点101的第二侧上部,重量块900可为砝码、铅块或者其他具有设定重量和体积的物块,优选的是,重量块900的可选重量范围为10克至300克之间。

参见图2,图2为键盘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图,第一工作状态为键盘装置初状态,此时,由于第一连杆300上第一侧杆301的重量比第二侧杆302的重量大,且第一侧杆301上还安装了第二连杆310和限位块330,在自身的重力下,驱动杆100的支点101第二侧下沉直到抵接到底部的垫块上,此时榔头部件400抵靠在减震块600的软垫上,消音块500则抵压在琴弦4上实现消音。

参见图3,图3为键盘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图,第二工作状态为琴键1受到下压力后的变化状态,此时驱动杆100支点101的第一侧下沉,驱动杆100支点101第二侧上升,带动其上的驱动柱102抵接到第一连杆300的第一侧杆301上,第一侧杆301往上摆动的同时带动其上的第二连杆310推动榔头部件400,最后榔头3敲击琴弦4。

在第一侧杆301驱使榔头部件400运作的同时,第二侧杆302往下摆动,第二侧干302上的第二驱动柱320抵压在消音块500的下部右侧上,故消音块500上部往右侧摆动并抵压到消音块减震垫700上,实现消音块500远离琴弦4的运动,取消制音。

参见图4,图4为键盘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工作状态的结构图,第三工作状态为琴弦4振动发声时的状态,当第二连杆310向上移动到一定距离后,第二连杆310的弯折部312抵接到第二固定块800上,第二连杆310因转动而脱离自身与榔头部件400之间的抵接,并且榔头部件400上的限位部401抵接到限位块330上,限位部401与限位块330上的柔性面摩擦配合并产生静摩擦力使两者之间互相移动限位;由于第二连杆310脱离与榔头部件400之间的抵接,榔头3敲击琴弦4后回弹并通过限位块330限位,琴弦4持续振动发声。

参见图1,由于第一侧杆301的重量比第二侧杆302的重量大,且在榔头部件400的自重作用下,当取消对琴键1的下压作用力后,第一侧杆301自然下落,且第一侧杆301上的柔性牵引物304对榔头部件400进行拉扯,使榔头部件400复位并与减震垫600抵接,同时消音块500复位并抵接到琴弦4上。

键盘装置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图5为键盘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重量块11安装于驱动杆10的下部,同样可以防止与两侧其他键盘装置之间的碰撞与干涉。

键盘装置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6,图6为键盘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重量块13内嵌于驱动杆12之内,结构更为稳固且可以防止与两侧其他键盘装置之间的碰撞与干涉。

键盘装置上设置重量块可有效对学员的手力以及指力规划性地进行提升训练,不同阶段安装不同重量的重量块可有效提高学员的练习进度,学员能快速准确找到手指发力点,矫正手型;肩、臂和手部的力度前移至指尖,迅速提高手指的速度、力度、八度扩张度等控制能力;增强力感能力,增强情绪表达能力且练习事半功倍。

重量块的重量范围在10克至300克之间最为合适。

由于三角钢琴键盘装置的发声原理与立式钢琴键盘装置的发声原理一致,故不对三角钢琴键盘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