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4444发布日期:2019-12-27 14:4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其中天线又包含号筒声天线,主要是利用空气的温度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同温度会使声速有微小的变化,利用声音的这种特性追踪由声天线发射的声波的速度,从而可以推测到特定高度空气的湿度。

而号筒声天线的体积及使用安装要求,均需要在面积比较大,远离人群居住地方,有些地域环境比较恶劣,在特别寒冷的地方,常年积雪的条件下,会影响声天线使用,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声天线进行融雪和引流,保障雪天声天线的正常使用的目的,通过在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设置伴热线和电热膜,电热膜表面粘合设置保温板,抛物面反射体中部设置引流孔,解决了现有声天线在雪天会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积雪,且积雪融化后雪水排出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背面的支撑件,所述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还设置有伴热线并通过铝箔胶带粘紧,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还粘合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表面粘合设置有保温板,所述抛物面反射体中部设置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依次贯穿电热膜和保温板,所述引流孔四周设置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与抛物面反射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隔离套与保温板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时需要将支撑件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声天线安装在支撑件上,使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与支撑件接触,当抛物面反射体正面积雪时,使伴热线与电源连通,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补充抛物面反射体的损失,使抛物面反射体升温,与此同时使电热膜与电源接通,使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抛物面反射体内,使积雪融化,由于声天线的特殊性,抛物面反射体处于平放,使得其中部的引流孔位于最低的位置,使融化后的积雪即可通过引流孔流出;

由于电热膜表面粘合有保温板,且引流孔四周设置有隔离套,隔离套与保温板密封连接,使保温板与抛物面反射体之间的空间温度恒定,利于对抛物面反射体上的积雪融化,也避免雪水渗入保温板与电热膜与伴热线接触,造成腐蚀,提高产品使用稳定性;且抛物面反射体中部的引流孔也便于对堆积在其表面的杂物,例如树叶之类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声天线进行融雪和引流,保障雪天声天线的正常使用的目的,通过在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设置伴热线和电热膜,电热膜表面粘合设置保温板,抛物面反射体中部设置引流孔,解决了现有声天线在雪天会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积雪,且积雪融化后雪水排出困难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支撑件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撑件与抛物面反射体接触处设置为与其背面贴合的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伴热线呈螺旋向下贴合在抛物面反射体背面,所述保温板与隔离套、支撑件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抛物面反射体正面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竖直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罩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伴热线和电热膜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声天线进行融雪和引流,保障雪天声天线的正常使用的目的,通过在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设置伴热线和电热膜,电热膜表面粘合设置保温板,抛物面反射体中部设置引流孔,解决了现有声天线在雪天会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积雪,且积雪融化后雪水排出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件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撑件与抛物面反射体接触处设置为与其背面贴合的弧形,提高支撑件的使用寿命,使支撑件与抛物面反射体的连接更为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伴热线呈螺旋向下贴合在抛物面反射体背面,所述保温板与隔离套、支撑件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提高伴热线与抛物面反射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快的对抛物面反射体进行升温,同时也使抛物面反射体受热更为均匀。

(4)本实用新型中抛物面反射体正面设置有与引流孔对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竖直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罩体,通过防护罩可防止杂物直接落入引流孔内,导致引流孔堵塞,影响融雪和引流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中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伴热线和电热膜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可获取抛物面反射体的即时温度,再通过控制器可控制伴热线和电热膜的启闭,提高该融雪引流装置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抛物面反射体、2-保温板、3-电热膜、4-伴热线、5-隔离套、6-引流孔、7-罩体、8-立柱、9-支撑件、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的支撑件9,所述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还设置有伴热线4并通过铝箔胶带粘紧,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还粘合设置有电热膜3,所述电热膜3表面粘合设置有保温板2,所述抛物面反射体1中部设置有引流孔6,所述引流孔6依次贯穿电热膜3和保温板2,所述引流孔6四周设置有隔离套5,所述隔离套5与抛物面反射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隔离套5与保温板2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时需要将支撑件固定在支架10上,然后将声天线安装在支撑件上,使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与支撑件接触,当抛物面反射体正面积雪时,使伴热线与电源连通,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热交换补充抛物面反射体的损失,使抛物面反射体升温,与此同时使电热膜与电源接通,使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抛物面反射体内,使积雪融化,由于声天线的特殊性,抛物面反射体处于平放,使得其中部的引流孔位于最低的位置,使融化后的积雪即可通过引流孔流出;

由于电热膜表面粘合有保温板,且引流孔四周设置有隔离套,隔离套与保温板密封连接,使保温板与抛物面反射体之间的空间温度恒定,利于对抛物面反射体上的积雪融化,也避免雪水渗入保温板与电热膜与伴热线接触,造成腐蚀,提高产品使用稳定性;且抛物面反射体中部的引流孔也便于对堆积在其表面的杂物,例如树叶之类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声天线进行融雪和引流,保障雪天声天线的正常使用的目的,通过在声天线的抛物面反射体背面设置伴热线和电热膜,电热膜表面粘合设置保温板,抛物面反射体中部设置引流孔,解决了现有声天线在雪天会在抛物面反射体上积雪,且积雪融化后雪水排出困难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3,一种声天线融雪引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的支撑件9,所述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还设置有伴热线4并通过铝箔胶带粘紧,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还粘合设置有电热膜3,所述电热膜3表面粘合设置有保温板2,所述抛物面反射体1中部设置有引流孔6,所述引流孔6依次贯穿电热膜3和保温板2,所述引流孔6四周设置有隔离套5,所述隔离套5与抛物面反射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隔离套5与保温板2密封连接。

支撑件9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撑件9与抛物面反射体1接触处设置为与其背面贴合的弧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件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撑件与抛物面反射体接触处设置为与其背面贴合的弧形,提高支撑件的使用寿命,使支撑件与抛物面反射体的连接更为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伴热线4呈螺旋向下贴合在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所述保温板2与隔离套5、支撑件9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胶密封。该方式中,提高伴热线与抛物面反射体的接触面积,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快的对抛物面反射体进行升温,同时也使抛物面反射体受热更为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抛物面反射体1正面设置有与引流孔6对应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竖直设置在抛物面反射体1上的立柱8,所述立柱8上端设置有罩体7。该方式中,通过防护罩可防止杂物直接落入引流孔内,导致引流孔堵塞,影响融雪和引流效果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抛物面反射体1背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可获取抛物面反射体的即时温度,再通过控制器可控制伴热线和电热膜的启闭,提高该融雪引流装置的智能化。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