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3392发布日期:2020-09-11 22:1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用于蜂鸣器套壳的材料一般选用热塑性聚酯pbt、ppo,或者热塑性塑料pps、pc,套壳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装配时,为保持作业连续性,统一装配标准,以提高作业效率,要求套壳在装配线上位置摆放一致,为此需要对套壳进行准确定位,而常见的套壳在进入装配线时,一般通过人工方式统一排列整齐,以至于既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准确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以减轻作业强度,提高装配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包括管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下部具有发音共振腔,壳体内底面中心设有位于发音共振腔内的发音管,发音管的发音孔连通发音共振腔内与外界,所述的发音共振腔所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定位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音共振腔所在的壳体内壁周向均布有六个向内凸出的矩形支柱,所述定位筋位于两个矩形支柱之间。

所述的壳体上端面边沿具有弧形凸起,通过弧形凸起与蜂鸣器上盖上相配的卡槽之间的配合,方便与上盖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壁上设置定位筋,在装配时可以定位筋作为基准将蜂鸣器外壳排列于自动线上,以达到位置统一,装配准确的目的,同时减轻作业强度而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发音共振腔,3.矩形支柱,4.发音管,5.定位筋,6.弧形凸起,7.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包括管状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下部具有发音共振腔2,壳体1上部为装配蜂鸣器元器件的安装腔7,位于发音共振腔2所在的壳体1内壁周向均布有六个向内凸出的矩形支柱3,装配时,蜂鸣器元器件可置于所述矩形支柱3上被定位,壳体1内底面中心设有位于发音共振腔2内的发音管4,发音管4的发音孔连通发音共振腔2与外界,所述的壳体1上端面边沿具有弧形凸起6,通过弧形凸起6与蜂鸣器上盖上相配的卡槽之间的配合,方便与上盖装配连接。

所述的发音共振腔2所在的壳体1内壁上设有定位筋5,定位筋5的长度方向指向壳体1中心,所述的定位筋5位于两个矩形支柱3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内壁上设置定位筋5,在装配时以定位筋5作为基准将套壳排列于自动线上,以达到位置统一,装配准确的目的,同时减轻作业强度而提高作业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包括管状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下部具有发音共振腔(2),壳体(1)内底面中心设有位于发音共振腔(2)内的发音管(4),发音管(4)的发音孔连通发音共振腔(2)与外界,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音共振腔(2)所在的壳体(1)内壁上设有定位筋(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音共振腔(2)所在的壳体(1)内壁周向均布有六个向内凸出的矩形支柱(3),所述定位筋(5)位于两个矩形支柱(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端面边沿具有弧形凸起(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自动装配定位的套壳,包括管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下部具有发音共振腔,壳体内底面中心设有位于发音共振腔内的发音管,发音管的发音孔连通发音共振腔内与外界,所述的发音共振腔所在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定位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壁上设置定位筋,在装配时可以定位筋作为基准将套壳排列于自动线上,以达到位置统一,装配准确的目的,同时减轻作业强度而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旭亚;刘建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尊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