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94147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极结构及形成电极的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运用于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及形成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简称PDP)可分为AC型PDP及DC型PDP。其中,AC型PDP具有一前板及一后板。形成于前板的电极称为辅助电极(bus electrode);而形成于后板的电极称为数据电极(dataelectrode)。通常前板及后板是一玻璃基板。目前PDP上的辅助电极多采用感旋光性电极材料。
辅助电极的形成是采用两层网印(网版印刷)方式,先印深色层再印浅色层,用以提高像素的明暗对比。如图1a所示;在PDP的前板1上先涂布深色的电极材料以形成深色层3,然后在深色层3的上再涂布浅色的电极材料,以形成浅色层5。
其中,深色层3的电极材料为感旋光性钌(Ru)金属材料;而浅色层5的电极材料为感旋光性银(Ag)金属材料。由于深色层3及浅色层5的材料不同,因此,在烧结后会有收缩不一致的问题。如图1b所示;若深色的电极材料的收缩大于浅色的电极材料时,则将造成前板1边缘的电极图形剥落(edgecurl)的情形;如虚线所示。
为解决电极材料收缩不一致的问题,公知解决方式是使深色层的面积小于浅色层的面积。图2a是显示公知PDP的前板剖面图。如图所示,首先,在PDP的前板2形成一深色层4;然后在深色层4上形成浅色层6。
当网印机的刮刀由图2a箭头处下刀,并往图2a的右方移动时,易在深色层4的左端产生孔洞8,如图2b所示。一般孔洞发生于下刀的附近。
图2c显示经过图形化的公知PDP前板上视图。如图所示,当PDP的前板经图形化程序后,将在PDP的前板形成一电极图形。假设电极图形包括电极X1~Xn。当孔洞8发生在电极X1时,将造成电极X1中断的现象,使得电极X1无法正常动作,进而导致PDP的合格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形成方法以及一种电极结构,通过相邻两电极的连接,以避免孔洞所造成的电极断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b)形成一第一材料层于基板上的第一区;(c)形成一第二材料层于基板上的第一区以及第二区;以及(d)图形化第一区以及第二区,用以形成一电极图形,电极图形包括一第一和第二电极线以及一连接区段,第一、第二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形成于第一区以及第二区;连接区段形成于第一区,用以连接第一、第二电极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中,等离子显示器前板具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第一区可显示一画面,第二区用以设置一画面驱动电路。本发明的电极结构,包括至少二电极线以及一连接区段。电极线彼此平行排列并具有一第一部份以及一第二部份,第一部份以及第二部份的组成结构不同,第一部份形成于第一区,第二部份形成于第二区。连接区段形成于第一区,用以连接第一、第二电极线。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显示公知(一)的PDP前板剖面图。
图1b是显示公知(一)的PDP前板经烧结后的剖面图。
图2a是显示公知(二)的PDP前板剖面图。
图2b是显示公知(二)经网印机后的PDP前板剖面图。
图2c是显示公知(二)的PDP前板上视图。
图3a~3d是显示本发明的PDP前板电极结构形成方法。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二实施例上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三实施例上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四实施例上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五实施例上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六实施例上视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七实施例上视图。
图10是显示PDP前板的结构图。
附图符号说明1、2前板;3、4深色层;5、6浅色层;8孔洞;100玻璃基板;11第一区;A显示区;B缓冲区;C1第二区;C2第三区;110第一电极材料层;120第二电极材料层;X1~Xn维持电极线;Y1~Yn扫描电极;CON1~CONn-1连接区段;130维持驱动器;140扫描驱动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a~3d是显示本发明的电极形成步骤。参照图3a,提供一玻璃基板100;玻璃基板100具有第一区11、第二区C1以及第三区C2。由于辅助电极具有维持电极及扫描电极,因此,第二区C1用以设置维持电极的驱动电路;而第三区C2用以设置扫描电极的驱动电路。第一区11包括一显示区A以及一缓冲区B;缓冲区B介于显示区A和第二区C1之间。
接着参照图3b,在玻璃基板100上的显示区A及缓冲区B形成一第一电极材料层110。
然后,参照图3c,在玻璃基板100上的第一电极材料层110及外围电路区C1、C2上形成一第二电极材料层120,并利用网印机的刮刀,由左侧往右侧移动,使得第二电极材料层120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100及第一电极材料层110。为了提高像素的明暗对比,通常第一电极材料层110是深色层;第二电极材料层120是浅色层。
接着,参照图3d,图形化玻璃基板100上的第一电极材料层110及第二电极材料层120。使得玻璃基板100上形成电极图形,如图3d所示。图3d显示玻璃基板的上视图。其中,显示区A及缓冲区B具有第一及第二电极材料层;第二区C1仅具有第二电极材料层。
上述的电极图形包括维持电极X1~X6及连接区段CON1~CON5。维持电极X1~X6互相平行。连接区段CON1~CON5形成于缓冲区B,用以连接维持电极X1~X6。例如连接区段CON1连接维持电极X1及X2;连接区段CON2连接维持电极X2及X3。另外,电极图形还包括位于两相邻的维持电极间的扫描电极Y1~Y6,并且,扫描电极Y1~Y6设置于显示区A及第三区C2。
维持驱动器130送出相同的维持信号予维持电极X1~X6。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网印机的刮刀由图示的左侧往右侧移动时,则孔洞现象易发生于左侧。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到维持信号。由于连接区段CON1~CON5将维持电极X1~X6连接在一起,因此,不论哪一条维持电极发生孔洞现象,均可通过连接区段,正确地接收维持信号。
本实施例的连接区段CON1~CON5位于缓冲区B,并连接维持电极X1~X6,但本发明不限制连接区段CON1~CON5的位置以及与维持电极维持电极X1~X6的连接方式,以下将公开不同的连接方式。
图4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二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通过连接区段CON1~CON5,维持电极X1~X6相互连接,其中,连接区段CON1~CON5连接所有缓冲区B内的维持电极X1~X6。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图5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三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通过连接区段CON1,维持电极X1仅与维持电极X2连接;维持电极X3通过连接区段CON2与维持电极X4连接;维持电极X5通过连接区段CON3与维持电极X6连接。意即,每一维持电极(X1~X6)至少具有一连接区段连接相邻的维持电极。
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每一维持电极均可通过连接区段与多个或一个维持电极连接,因此,并不限定每一维持电极与其它维持电极连接的数量。
图6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四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通过连接区段CON1~CON5,维持电极X1~X6相互连接,其中,连接区段CON1~CON5位于部份缓冲区B及部份外围电路区C1内。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图7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五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连接区段CON1~CON3位于部份缓冲区B及部份第二区C1内,其中,位于缓冲区B内的连接区段CON1~CON3的材料为浅色层和深色层的迭层;位于第二区C1的连接区段CON1~CON3的材料为浅色层。通过连接区段CON1,维持电极X1仅与维持电极X2连接;维持电极X3通过连接区段CON2与维持电极X4连接;维持电极X5通过连接区段CON3与维持电极X6连接。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图8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六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通过连接区段CON1~CON5,维持电极X1~X6相互连接,其中,连接区段CON1~CON5位于部份缓冲区B及大部份第二区C1内。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图9显示本发明的连接区段第七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连接区段CON1~CON3连接部份缓冲区B及大部份第二区C1内的维持电极X1~X6。通过连接区段CON1,维持电极X1仅与维持电极X2连接;维持电极X3通过连接区段CON2与维持电极X4连接;维持电极X5通过连接区段CON3与维持电极X6连接。若孔洞8发生于维持电极X1的第二区C1的右侧时,则维持电极X1可通过连接区段CON1,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
图10显示PDP前板的结构图。如图所示,PDP前板100具有第一区11以及第二区C1。第一区11可显示一画面;第二区C1用以设置一画面驱动电路。PDP前板100的电极结构,包括维持电极X1~Xn以及连接区段CON1~CONn-1。
维持电极X1~Xn彼此平行排列并具有第一部份以及第二部份,第一部份以及第二部份的组成结构不同;第一部份具有第一以及第二材料层的迭层结构,并形成于第一区11,第二部份仅具有第二材料层,并形成于第二区C1。连接区段CON1~CONn-1形成于第一区11,用以连接维持电极X1~Xn,并具有第一以及第二材料层的迭层结构。
其中,第一区11包括一显示区A以及一缓冲区B。显示区A用以显示画面,缓冲区B位于显示区A以及第二区C1之间,用以形成连接区段CON1~CONn-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区段CON1~CONn-1覆盖部份缓冲区B以及第二区C1。
另外,PDP前板100的电极结构更包括扫描电极Y1~Yn,形成于显示区A以及第三区C2。扫描电极Y1~Yn由设置于第三区C2的扫描驱动器(scandriver)140所控制。
当任一维持电极的第二区C1的右侧发生孔洞现象时,异常的维持电极可藉由连接区段接收维持驱动器130所输出的维持信号,使得PDP正常动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然可作些允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形成一第一材料层于上述基板上的第一区;形成一第二材料层于该基板上的第一区以及第二区;以及图形化该第一区以及第二区,用以形成一电极图形,电极图形包括一第一和第二电极线以及一连接区段,该第一、第二电极线相互平行并形成于该第一区以及第二区;该连接区段形成于该第一区,用以连接该第一、第二电极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包括一显示区以及位于该显示区与该第二区之间的一缓冲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设置于该缓冲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和第二电极线的结构以迭层第一和第二材料层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形成于部份该缓冲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还形成于部份该第二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形成于所有该缓冲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还形成于部份该第二区。
9.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该等离子显示器前板具有一第一区可显示一画面,以及一第二区用以设置一画面驱动电路,该电极结构,包括至少二电极线,这二电极线彼此平行排列并具有一第一部份形成于该第一区以及一第二部份形成于该第二区,该第一部份以及该第二部份的组成结构不同;以及一连接区段,该连接区段形成于该第一区,用以连接该第一、第二电极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线是维持电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包括一显示区,该显示区用以显示该画面以及位于该显示区与该第二区之间的一缓冲区,该缓冲区用以设置该连接区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形成于部份该缓冲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还形成于部份该第二区。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形成于所有该缓冲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段还形成于部份该第二区。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电极线及连接区段的材料是感旋光性电极材料。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于该第一区具有一第一材料层以及一第二材料层的迭层结构,该第二部份于该第二区具有该第二材料层。
18.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该等离子显示器前板具有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包括多个维持电极,这些维持电极相互平行地设置于该第一区以及该第二区;以及多个连接区段,这些连接区段设置于相邻的维持电极间,且具有一第一材料层以及一第二材料层的迭层结构,每一维持电极至少有一对应的连接区段连接相邻的维持电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具有该第一材料层以及该第二材料层的迭层结构,并且具有一显示区以及设置于该显示区与该第二区之间的一缓冲区,该连接区段形成于该缓冲区。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电极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该电极结构将等离子显示器前板的维持电极连接在一起,用以避免维持电极的孔洞造成数据传送错误;其电极形成方法也一并公开。
文档编号H01J11/24GK1571098SQ2004100367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林嘉信, 陈佩瑜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