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光显示装置的分段导电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72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发光显示装置的分段导电涂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光显示装置的荧光屏的阴极侧上的分段导电膜。
背景技术
在发光显示器比如场发射显示器(FED)中,如图l所示,来自阴极7 中的多个发射体6的电子8撞击阳极板4上的磷光体(phosphor) 3并引起 光子发射。得到的图像的亮度能通过在磷光体的阴极侧上涂覆薄铝膜而大大 提高。这种膜一般用在CRT中。在CRT中,阴极和阳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 通常超过25cm。然而,在FED的情况,阴极-阳极间隔大约是1至2 mm且 铝膜将保持在相对于阴极大约5至10 kV的电势,并且同样地跨过间隙会发 生电弧放电。对于给定的结构,电弧放电的能量将依赖于铝片的尺寸。如果 将铝涂覆到整个阳极屏幕(如在CRTs中),电弧会足够大而引起对阴极的 相当大的破坏。本发明涉及将铝片分段从而最小化任何单独的条的电容并限 制电弧能量。
如图l所示,在FED技术中的目前做法是涂覆透明导体1 (例如,铟锡 氧化物)到阳极4的玻璃基板2。将磷光体线3涂覆到透明导体1上。然后, 阳极电势5施加到该导体1。为了从具体的阵列发射体孔25发射电子,将栅 极电势Vq施加到支撑在一些介电材料28上的特定的栅极26。介电材料28 和电子发射体6能支撑在阴极组件31上,该阴极组件31支撑在阴极背板29 上,该阴极背板29又支撑在背板支撑基板30上。
对于CRT的实验表明在磷光体的阴极侧上使用铝膜大大提高了显示的 图像的亮度。遗憾的是,因为比如FED的发光显示器的阴极和阳极分离很 小(l-2mm)且在它们之间施加大约5-10kV,所以电弧放电可能发生并导 致对阴极/栅极结构的破坏。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避免在磷光体元件 上的导电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段的导电膜,其中发光显示器的阳 极上的每个磷光体元件(条)或磷光体元件组用其自己的导电片段覆盖,该 导电片段可以为铝条的形式。每个导电片段都连接至其它导电片段并由电阻
汇流条连接到阳极电压。每个导电片段的电容能(capacitive energy )明显小 于连续铝膜的电容能。同时,导电片段提供其上可以施加阳极电势的导电表面。
本发明涉及涂覆铝或其它导电材料的分段膜到比如FED的发光显示器 中的磷光体元件的阴极侧上。铝的每个片段将直接位于磷光体元件的顶上。 可选地,非导电矩阵涂覆到玻璃基板以光学隔离导电片段,其中该矩阵与导 电片段接触。


图1是现有场发射显示器的截面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截面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光显示器的阳极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阴极17包 括由于阴极17中产生的电场而发射电子18的布置为阵列的多个发射体16。 这些电子18向阳极14投射。图2还示出阳极电势15施加到导电片段21。
阳极14包括玻璃基板11。可选地,绝缘层19可以形成在玻璃基板11 上,具有通过绝缘层19形成的开口 20。绝缘层19可以为光学地隔离开口 20的交叉黑线的矩阵的形式,并因此将单独的磷光体元件13彼此隔离。绝 缘层19可以使用任何多种印刷技术形成。
单独的磷光体元件13形成在玻璃基板11上方。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 中,这些单独的磷光体元件13形成在绝缘层19的开口 20中。
为了有效的操作,阴极-阳极间隔大约为l-2mm且阳极保持在相对于阴 极的大约5-10 kV的电势。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导电片段21形成在每个单独的磷光体元件13上。 导电片段21改善发光显示器的光输出,因为它们将磷光体元件中产生的光 向外反射到观察者。
每个导电片段21彼此电隔离,意味着单独的片段21由电阻彼此隔离,
该电阻将阻碍来自多个片段的电荷流通过一个片段发生电弧放电,但依然将
单独片段21保持在来自单个电源的单一的电势。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这些 导电片段21包括铝,尽管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其它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也可 以被使用。例如,导电片段2i可以通过掩模由溅射或由印刷涂覆。
在沉积导电片段之前将平坦化层涂覆到磷光体元件13以进一步改善导 电片段将由磷光体元件13产生的光向外反射到观察者的能力,因此提高发 光显示器的光输出。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阳极电势15通过电阻汇流条组件
(resistive busbar assembly ) 24施力。到导电片段21 。电阻汇流条组件24包括 通过电阻材料或膏23电连接至导电片段的导电汇流条(conductive bus ) 22。 导电片段21还由电阻材料或膏23彼此隔离。电阻材料或膏可以是包括电导 体或混有至少一种硅酸盐玻璃的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氧化物 对电导体的比率用来控制电阻率。涂层应该具有足够大的电阻以显著地限制 电弧能量并(经由片段的电阻隔离)使其对装置无害。此外,电阻材料的电 阻不能太大,否则随束流变化的跨过电阻材料的压降将引起在屏幕上可见的 片段上的电势变化。两个电阻极限取决于具体的装置,即具体的装置需求, 比如装置的尺寸、光输出需求、磷光体元件的宽度和节距、电子束电流等将 规定对具体装置的可适用的电阻极限。合适的氧化物例如可以包括氧化铝
(A1203 )、氧化铁(Fe203 )和二氧化钛(Ti02)等。合适的电导体例如包括 石墨、锑和银等。合适的硅酸盐玻璃例如包括硅酸钾、硅酸钠、铅-锌-硼硅 酸盐玻璃,以及失透玻璃等。
面。导电片段21的分隔与连续的导电片相比降低了相对于常规的铝膜应用 (即,单层连续膜)的电弧的破坏能。
阳极电势15经由电阻汇流条组件24施加到导电片段21。为了从具体的 阵列发射体孔25发射电子,栅电势Vg施加到支撑在一些介电材料28上的 特定栅极26。介电材料28和电子发射体16被支撑在阴极组件31上,阴极 组件31支撑在阴极背板29上,该阴极背板29支撑在背板支撑结构30上。
前面说明了实施本发明的一些可能性。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许多 其它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例如,如果磷光体元件13对于各个颜色以垂直
列或以水平行存在,则单独的导电片段21可以横跨各个垂直列或水平行的 整个长度,因此彼此隔离相邻的垂直列或水平行或单独的导电片段。同样地,
以垂直列沉积的单独的导电片段21能覆盖磷光体元件13的多个垂直列。例 如,如图3所示的每个导电片段21可以覆盖磷光体元件13的多个列。与当 单层连续金属化层覆盖整个屏幕时有电弧发生相比较,使得导电片段21覆 盖磷光体元件的2-20个列或行在减少从电弧放电的损害方面是有效的。虽 然使得导电片段21覆盖磷光体元件13的2-20个列或行是有效的,优选使 得导电片段覆盖磷光体元件的l-5个列或行。同样,即使已经以FED显示器 为背景描述了本发明,其它类型的显示器(其能通过在发光材料上具有导电 涂层而具有改善的光输出,但否则将易受电弧放电的影响)也能从本发明的 教导受益,并且因而,这些显示器也同样是本发明所考虑的特征。此外,根 据本发明的显示器包括电阻耦合在一起的导电片段的组,但在这些组中,单 独的导电片段电耦合在一起而没有电阻。因此,前面的描述旨在被视为说明 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与它们的全部范围 的等同物给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显示器,包括形成在玻璃阳极板上方的多个单独的磷光体元件;以及形成在每个所述单独的磷光体元件或每组磷光体元件上的导电片段,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片段与其它的导电片段电隔离并具有施加到所述导电片段的阳极电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阳极电势通过电阻汇流条 施加到所述导电片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电阻汇流条包括电阻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导电片段包括金属膜。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导电片段包括铝膜。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图形化的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玻 璃阳极板上且所述单独的磷光体元件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中的开口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图形化的绝缘层包括光学 地隔离所述磷光体元件的黑线的矩阵。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导电片段形成在所述单独 的元件的阴极侧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阳极和阴极以约1-2 mm 的距离分离且所述阳极电势为相对于所述阴极的5-10 kV。
10. —种阳极,包括在基板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包含发光材料 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由导电片段覆盖,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片段与所述其它的导电片段电隔离。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阳极,其中所述导电片段通过电阻汇流条组件 彼此电隔离。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阳极,其中所述电阻汇流条组件包括通过电阻 材料电隔离所述导电片段的导电汇流条。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阳极,其中所述电阻材料具有所述单独的导电 片段通过所述电阻汇流条组件彼此电隔离且保持在相同的电势的范围中的 电阻。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发光显示器,其包括形成在玻璃阳极板(11)上方的多个单独的磷光体元件(13),和形成在每个单独的磷光体元件上的导电片段(21),其中每个导电片段彼此电隔离并具有施加到其的阳极电势(15)。
文档编号H01J29/08GK101208766SQ20058005029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塞缪尔·P·贝尼格尼, 戴维·P·夏姆帕, 法扎德·帕萨波尔 申请人:汤姆森特许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