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21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楼宇不断出现,其一般面积较大,位于中间的位置较难接受到外界自然光,故在白天也需要采用照明装置进行照明。目前的照明装置多为电力照明,且现有电力多为利用石油、煤炭等非再生能源所得。为此,有人提出了利用太阳光的照明装置。
现有利用太阳光的照明装置一般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及发光装置等,其利用太阳能板先将太阳光收集并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该蓄电池将所得的电能储存起来,再通过蓄电池向发光装置通电使其发光,从而达到室内照明的目的。
该照明装置通过太阳能板、蓄电池及发光装置来利用太阳光,以进行照明。因该照明装置需要经过先将太阳光变为电能再从电能到光能的转变过程,中间需引入太阳能电板及蓄电池等昂贵设备,相较于直接利用太阳光线的照明装置,其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照明装置。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导光板、一聚光元件及一反光装置。该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该聚光元件设置于该导光板一侧。该反光装置用于接受太阳光线并将其反射到该聚光元件,该聚光元件将来自该反光装置的光线加以聚集并导入该导光板内,使光线经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照明装置利用一反光装置将太阳光线接受并反射到一聚光元件,该聚光元件将来自该反光装置的光线加以聚集并导入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将该来自聚光元件的光线加以分散并从其出光面出射,达到照明的目的。该照明装置利用反光装置、聚光元件及导光板将光进行直接引导,避免采用太阳能电板及蓄电池等昂贵设备,因此,该照明装置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照明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照明装置10包括一导光板11、一三棱镜13及一反光装置14。
该导光板11为一四方板,其包括一出光面111、一底面113及四侧面114。该底面113与该出光面111相对,该四个侧面114介于该出光面111与底面113之间且连接该出光面111与底面113。该底面113上设置有多个网点阵列1131。该三棱镜13包括三侧面及两端面135,其中一侧面为进光面131,且与该进光面131相连的其余两侧面为两出光侧面132。该三棱镜13靠近该导光板11的一侧面114,且其两出光侧面132相对邻近该导光板11的所述侧面114。该反光装置14具有一反射面141,其可将太阳光线反射到该三棱镜13的进光面131。
该反光装置14用于接受太阳光线并将其反射到该三棱镜13的进光面131。该三棱镜13将来自该反光装置14的光线加以聚集并从其两出光侧面132出射,以便光线能有效导入该导光板11内。该导光板11具有均光作用,其通过底面113的网点阵列1131作用将光线发散,并从其出光面111射出,以达到室内均匀照明的目的。
为了便于该照明装置10在雨天或阳光不足时候也可照明,该照明装置10还包括一发光装置12及一与该发光装置12相连接的外部电源(图未示)。该发光装置12可为发光二极体或冷阴极荧光灯,且其可设置于该导光板11除出光面111外的任何一侧。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优选发光二极体阵列,其设置于该导光板11的底面113,且该发光二极体阵列与该底面的网点阵列为交错排列,以便该发光二极体所发出的光线能够从网点阵列的空隙进入导光板11内。该电源可向该发光装置12供电并使得该发光装置12发光,以使得该照明装置10的照明功能不受外界天气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为增加该发光装置12的光能利用率,该照明装置10还可包括一发光装置罩15。该发光装置罩15为一平板状,其设置于该发光装置12远离该导光板11一侧并与该导光板11相对。该发光装置罩15具一朝向该发光装置12及该导光板11的反射面151。该反射面151可将该发光装置12所发出的向上部分反射回该导光板11,以提高该发光装置12的光能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天气变化等原因,太阳光强弱会出现波动情况,从而导致室内照明强度变化。为此,该照明装置10还可包括一光强控制元件16。该光强控制元件16设置于该发光装置12与电源之间,其可感测室内的光强度并依据所感厕光强度调整发光装置12的电压或电流或工作数量,从而控制该发光装置12的发光功率,以达室内照明强度稳定的目的。
为增加该照明装置10的发光均匀性,可以进一步在该导光板11靠近该三棱镜13的侧面114上设置多个V型微结构(图未示),该V型微结构将来自该三棱镜13的出光侧面132的光加以分散,以更进一步使该照明装置10达到均匀照明的目的。
为减少太阳偏转对该反光装置14的采光作用的限制,该照明装置10还包括一调整装置17及一太阳跟踪装置18。该调整装置17为一自动控制的旋转支架。该太阳跟踪装置18及该反光装置14均固定于该调整装置17上。该太阳跟踪装置18将其所感测到的太阳位置信息传递给该调整装置17,该调整装置17根据该信息作对应的调整动作,以保证该反光装置14能接受太阳光线并反射到该三棱镜13。
可以理解,该照明装置10的三棱镜13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光线加以聚集,因此,该三棱镜13可以其他聚光元件替代,如凸透镜等。该反光装置14的作用为接受太阳光线并将其反射到三棱镜13,因此,该反光装置14可为一平面反射镜,也可为一由多个平面反射镜组成的反射镜组,该反光元件相互呈一定角度并可将太阳光线传递到楼宇底层及底下室等一偏僻的角落。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利用一反光装置将太阳光线反射到一聚光元件,该聚光元件将来自反光装置的光线加以聚集并有效导入一导光板内,该导光板将来自该聚光元件的光线发散并从其出光面出射,以达到均匀照明的目的。该照明装置利用反光装置、聚光元件及导光板将光进行直接引导,避免采用太阳能电板等昂贵设备,因此,该照明装置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此外,外加的发光装置可以避免由于天气原因而对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功能产生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包括一导光板,其具有一出光面;一设置于该导光板一侧的聚光元件;及一反光装置,其用于接受太阳光线并将其反射到该聚光元件,该聚光元件将来自该反光装置的光线加以聚集并导入该导光板内,使光线经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聚光元件为一三棱镜,其包括一进光面及与该进光面相连的两出光侧面,该进光面用以接受来自反光装置的光线,该两侧光侧面用以将光线导入该导光板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还括一至少一发光装置,其设置于该导光板除其出光面外的任意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为一发光二极体阵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相对于该出光面的一表面设置有网点阵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体阵列与该网点阵列交错排列。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还括一发光装置罩,该发光装置罩设置于该发光装置远离该导光板一侧,且其具一朝向该发光装置及该导光板的反射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还包括一光强控制元件,该光强控制元件与该发光装置相电连接并控制其发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光装置包括至少一平面发射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还包括一调整装置及一太阳跟踪装置,该反光装置及该太阳跟踪装置同时固定于该调整装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导光板、一聚光元件及一反光装置。该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该聚光元件设置于该导光板一侧。该反光装置用于接受太阳光线并将其反射到该聚光元件,该聚光元件将来自该反光装置的光线加以聚集并导入该导光板内,使光线经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该照明装置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
文档编号F21Y113/02GK101042219SQ20061006000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佳煌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