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20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极结构得到改善的PDP,其增强了放电效率和发光效率。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下文称作PDP)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放电的显示设备。换言之,通过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光激发了磷光层,其又发射了可见光。PDP已经被作为下一代大尺寸平面显示器引起注意,因为其具有大屏幕和高清晰度的特性。
典型的PDP具有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一对电极形成于前基板上同时在同一平面上彼此面对。寻址电极形成于从前基板分开的后基板上。于是,多个放电单元形成于电极对和寻址电极彼此交叉的位置。多个放电单元由形成于前和后基板之间的障肋(barrier ribs)界定。磷光层形成于放电单元中,且放电气体被注入其中。
在PDP内以矩阵排列了数百万的单位放电单元。利用记忆特性(memorycharacteristics)同时驱动矩阵形式排列的放电单元。
更具体而言,利用壁电荷的记忆特性来选择将要开启的放电单元,且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
换言之,在选择放电单元的情形,将扫描脉冲电压提供到设置于前基板上的电极对的扫描电极,且将预定的电压提供到寻址电极。因此,在扫描和寻址电极之间产生弱的放电,且在放电单元内积累了壁电荷,由此选择将被开启的放电单元。随后,将放电点火电压提供到设置于前基板的电极对,由此导致在选择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
在如上述构造和操作的PDP中,在将功率输入到PDP时到从其发射可见光线之间涉及几个步骤。因此,存在发光效率(亮度与功耗之比)很低的问题,因为在每个步骤中能量转换效率是很低的。
另外,设置于前基板上的电极对包括金属电极和形成于放电单元上的透明电极。金属电极补偿了由于透明电极的高电阻造成的电压降。然而,因为透明电极具有低的电导率,所以电极的结构需要高的放电电流。这引起了消耗的功率增加和发光亮度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作出了努力来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电极结构的PDP,其提高了放电效率和其发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示范性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彼此面对的前和后基板;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分隔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包含在放电单元内的磷光层;沿第一方向在前和后基板之间延伸的寻址电极;以及沿横跨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对应于每个放电单元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第一和第二电极包括在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电极;从金属电极向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突出电极;和围绕突出电极的栅栏电极(fence electrode)。
栅栏电极优选地从金属电极延伸。栅栏电极优选地包括从金属电极在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设置于相邻的突出电极之间的第一线部分;和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部分,第二线部分将第一线部分彼此连接。
第一线部分优选地设置于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的边界。第一电极的第二线部分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线部分优选地彼此相对设置,其间为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第一电极的第二线部分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线部分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小于第一电极的突出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突出电极之间的距离。
障肋优选地包括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障肋,且第一线部分优选地沿纵向障肋且在其上设置。障肋优选地包括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障肋和在第二方向延伸的横向障肋,且金属电极优选地与横向障肋相邻设置。
栅栏电极优选地从突出电极分开设置。突出电极和栅栏电极均优选地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或者,突出电极和栅栏电极均优选地包括不透明金属材料。
在第二方向测量的突出电极的宽度优选地等于金属电极的宽度。突出电极优选地均包括不透明金属材料,且栅栏电极优选地均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突出电极优选地包括从金属电极向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第一突出,和围绕第一突出的第二突出。第二突出优选地设置于第一突出和栅栏电极之间。第二突出优选地分别与第一突出和栅栏电极分开设置。
与金属电极相邻的突出电极的宽度优选地小于与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相邻的突出电极的宽度,该宽度在第二方向测量。
PDP还优选地包括设置在突出电极中的凹陷,所述凹陷与金属电极相邻设置。


随着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的描述从而本发明变得被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更完整的理解和其存在的许多优点将更加显见,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所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以及图8是单位放电单元中亮度分布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在其后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这里阐释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下文中称为PDP)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在本示范性实施例的PDP中,后基板10和前基板20彼此相对设置,在其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利用障肋16在后和前基板10和20之间的空间分隔彩色基的放电单元18(18R、18G和18B)。另外,被激发而发射可见光的磷光层19形成于每个放电单元18中。更具体而言,磷光层19形成于障肋的侧表面上和放电单元18的底表面上。放电单元18用放电气体填充以产生等离子体放电,且放电气体包括氙(Xe)和氖(Ne)的混合物。
前基板20由比如玻璃的透明材料形成。因此,前基板20透射可见光,由此显示图像。
寻址电极12形成为在相对于前基板20的后基板10的内表面上在第一方向(图1的y轴方向)延伸。寻址电极12设置为彼此分开且对应于每个放电单元18。另外,寻址电极12覆盖有介电层14。障肋16具有预定的图案且形成于介电层14上。
障肋16分隔放电单元18,即进行放电的放电空间。这防止了相邻的放电单元18之间的串扰。障肋16包括纵向障肋16a和横向障肋16b。纵向障肋16a在第一方向(图1的y轴方向)延伸且彼此分开,寻址电极12在其之间,且横向障肋16b形成为在横跨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图1的x轴方向)延伸。纵向障肋16a和横向障肋16b在一个平面上。以该方式,形成了具有封闭结构的放电单元18。
障肋的前述结构是优选的示范性实施例,因此有可能设置比如条型障肋的各种形状的障肋以与寻址电极12平行。
由等离子体放电发射的紫外光激发形成于放电单元18内的磷光层19,由此导致可见光被发射。如图1所示,磷光层19形成于障肋16的侧表面上和由障肋16界定的放电单元18的底表面上。磷光层19每个可以利用红(R)、绿(G)和蓝(B)磷光体的任一形成来表现色彩。因此,可以将磷光层19分为红、绿和蓝磷光层18R、18G和18B。如上所述,将比如氖(Ne)和氙(Xe)的混合物的放电气体注入形成有磷光层19的放电单元18中。
显示电极25形成为在相对于后基板10的前基板20的内表面上在第二方向(图1中的x轴方向)延伸,对应于每个放电单元18。每个显示电极25在功能上包括第一电极(下文称为维持电极)21和第二电极(下文称为扫描电极)23。扫描电极23与寻址电极12相互作用以选择将被开启的放电单元18,且维持电极21与扫描电极23相互作用以在选择的放电单元18产生维持放电。
由扫描和维持电极23和21组成的显示电极25每个包括金属、突出和栅栏电极。稍后将给出显示电极25的详细描述。
显示电极25用介电层28覆盖,介电层由比如PbO、B2O3或SiO2的介电材料形成。介电层28防止放电期间带电颗粒直接与显示电极25碰撞并损伤显示电极25,且收集带电颗粒。
由氧化镁(MgO)形成的保护层29形成于介电层28上。保护层29防止放电期间带电颗粒直接与显示电极25碰撞并损伤显示电极25。另外,当带电颗粒与保护层29碰撞时,发射二次电子,由此改善了放电效率。
图2是图1的PDP的局部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所取的横截面图,且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在以下参考图2到4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放电单元的结构。
参考图2和3,多个横向障肋16b形成为沿第二方向(图2中的x轴方向)延伸。横向障肋16b形成于后基板14的介电层14的整个表面上方,而且保持相邻的横向障肋16b之间间距恒定。
另外,纵向障肋16a在横跨横向障肋16b的第一方向形成。因此,放电单元18被分隔为格栅形状。
放电单元形成为其中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矩形形状。像素被配置为具有红、绿和蓝放电单元。像素是用于显示图像的基础单元。显示电极25形成于相对于后基板10的前基板20的内表面上。显示电极25在第二方向(图2的x轴方向)延伸,且显示电极25的扫描和维持电极23和21在放电单元内部上下彼此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电极23和维持电极21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在以下相对于扫描电极23而不是维持电极21解释了本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电极23包括金属电极231、突出电极233和栅栏电极235。
金属电极231形成为在第二方向延伸。具体而言,金属电极231在放电单元内与横向障肋16b相邻设置。金属电极231形成为薄膜。扫描和维持电极23和21的金属电极231和211分别与每个放电单元的边(图2的x轴方向)相邻。另外,金属电极231和211由高度导电的材料(Ag、Cr等)形成以补偿突出电极233和213以及栅栏电极235和215的高电阻。突出电极233形成为从金属电极231向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另外,因为突出电极233具有预定的表面面积,可以在对应于突出电极233的位置积累壁电荷。因此,突出电极233对在放电单元内产生主放电具有实质性作用。突出电极233由比如氧化铟锡(ITO)的导电透明材料形成以获得适合的开口率。
栅栏电极235形成于放电单元18内以围绕突出电极233。栅栏电极235设置得与突出电极233分开,且由导电透明材料形成。
具体而言,栅栏电极包括第一线部分235a和第二线部分235b。第一线部分235a形成为从金属电极231沿第一方向在于第二方向相邻的突出电极233之间延伸,且第二线部分235b形成为在第二方向延伸而且将第一线部分235a彼此相连。更具体而言,第一线部分215a和235a设置于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单元18之间的边界。另外,扫描电极23的第二线部分235b和维持电极21的第二线部分215b彼此相对设置,每个放电单元18的中心在其之间,由此形成放电间隙。
换言之,扫描电极23的第二线部分235b和维持电极21的第二线部分215b之间的距离G1短于扫描电极23的突出电极233和维持电极21的突出电极213之间的距离G2。因此,在放电的初始阶段中在第二线部分235b和215b之间产生了初始放电。随后,通过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初始放电扩展到突出电极233和213之间的长间隙放电,且该长间隙放电扩散为利用整个放电空间的表面放电。
第一线部分235a形成为条的薄膜,且沿纵向障肋16a并在其上形成。图8是PDP中单位放电单元中亮度分布的曲线图。参考图8,该亮度在与电极101之间的放电间隙相邻的位置和在与障肋201相邻的位置具有峰值。因此,因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部分235a沿纵向障肋16a且在其上形成,所以可以显著提高亮度。另外,可以提高开口率和透射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5,根据本实施例的扫描电极43的突出电极433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另外,围绕扫描电极43的突出电极433的栅栏电极435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因为每个扫描电极43的整体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可以降低功耗。
另外,在第二方向测量的突出电极433的宽度基本与金属电极431的宽度相同。通过该设置,存在的优点在于开口率不减小而且降低了功耗。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扫描电极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扫描电极53包括金属电极531、由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的突出电极533和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栅栏电极535。另外,突出电极533包括第一突出533a和第二突出533b。第一突出533a形成为从金属电极531向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第二突出533b形成为围绕第一突出533a,且设置于第一突出533a和栅栏电极535之间。另外,第二突出533b从第一突出533a和栅栏电极535分开了预定的距离。
该设置提供的优点在于透射率不减小而降低了功耗。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平面图。
参考图7,根据本实施例,在显示电极65的维持电极61和扫描电极63中形成了凹陷S。具体而言,与金属电极631相邻的突出电极633的宽度W1小于与每个放电单元的中心相邻接近栅栏电极635的突出电极633的宽度W2,宽度在第二方向(图7的x轴方向)测量。基本上,在突出电极633相交金属电极631的位置发生弱放电。因此,因为在突出电极633相交金属电极631的位置在突出电极633中形成了凹陷S,所以可以提高放电效率而且降低功耗。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电极具有突出电极和围绕突出电极的栅栏电极,所以可以提高PDP的放电效率和发光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电极,因为透明导电电极的面积被减小了,所以可以更大地提高开口率和透射率。
虽然结合被认为是可实践的示范性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旨在覆盖在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彼此面对的前和后基板;在所述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分隔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包含在所述放电单元内的磷光层;沿第一方向在所述前和后基板之间延伸的寻址电极;以及沿横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对应于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电极;从所述金属电极向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突出电极;和围绕所述突出电极的栅栏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栅栏电极从所述金属电极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栅栏电极包括从所述金属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突出电极之间的第一线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部分,所述第二线部分将所述第一线部分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线部分设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的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线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线部分彼此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在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线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线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突出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突出电极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障肋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障肋,且其中所述第一线部分沿所述纵向障肋且在其上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障肋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纵向障肋和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横向障肋,且其中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横向障肋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栅栏电极从所述突出电极分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出电极和所述栅栏电极均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出电极和所述栅栏电极均包括不透明金属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测量的所述突出电极的宽度等于所述金属电极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出电极均包括不透明金属材料,且其中所述栅栏电极均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突出电极包括从所述金属电极向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第一突出,和围绕所述第一突出的第二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和所述栅栏电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突出分别与所述第一突出和所述栅栏电极分开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与所述金属电极相邻的所述突出电极的宽度小于与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相邻的所述突出电极的宽度,所述宽度在所述第二方向测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突出电极中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金属电极相邻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放电效率和发光效率的改善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彼此面对的前和后基板;在所述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的空间中分隔多个放电单元的障肋;包含在所述放电单元内的磷光层;沿第一方向在所述前和后基板之间延伸的寻址电极;以及沿横跨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对应于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包括在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电极;从所述金属电极向每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突出的突出电极;和围绕所述突出电极的栅栏电极。
文档编号H01J11/12GK1832090SQ20061005893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柳宪锡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